一种红豆杉幼苗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06452阅读:13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豆杉幼苗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红豆杉,是红豆杉属的植物的通称。红豆杉属于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孑遗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红豆杉是常绿乔木,小枝秋天变成黄绿色或淡红褐色,叶条形,雌雄异株,种子扁圆形。种子用来榨油,也可入药。属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高30m,干径达1m。叶螺旋状互生,基部扭转为二列,条形略微弯曲,长1~2.5cm,宽2~2.5mm,叶缘微反曲,叶端渐尖,叶背有2条宽黄绿色或灰绿色气孔带,中脉上密生有细小凸点,叶缘绿带极窄,雌雄异株,雄球花单生于叶腋,雌球花的胚珠单生于花轴上部侧生短轴的顶端,基部有圆盘状假种皮。种子扁卵圆形,有2棱,种卵圆形,假种皮杯状,红色。

红豆杉生物学特性对生态环境要求高,一般成树要生长100~250年。1996年统计数字显示,云南野生红豆杉占全国总数的55%,其中丽江就存活着110万棵。红豆杉为多年生常绿乔木,生物量十分巨大,生长时间短。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枝叶茂盛,萌发力强,耐低寒,能耐-25℃的低温。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可以栽种。生长快,年生长实测40~50cm,最高可60~70cm,是国内红豆杉(中国红豆杉、云南红豆杉等)的300~700%生长量。3~4年生生物量积累为600~800/株·年,5年生时产鲜原料1.5kg以上,可用于提炼紫杉醇。次年又可萌生新的枝叶,其生物量大于头年采收量。

然而,依照现有的红豆杉种植方法,得到幼苗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成活率低,得到产品的周期过长,种植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豆杉幼苗的种植方法,使其能加快生长速度,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豆杉幼苗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由腐殖土、珍珠岩、草炭土、骨粉以及沸石粉按2:1:2:1:1混合得到混合土壤;

(2)、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土壤铺平,按行距35cm~45cm以及株距40cm~60cm挖出2cm~5cm深的浅坑;

(3)、备种并将种子播于步骤(2)所述的浅坑内,再用步骤(1)所得的混合土壤覆盖浅坑,其覆土厚度为2cm~3cm;

(4)、进行日常管理如灌溉、除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直至长成幼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2)所述土壤铺平厚度为140cm~160c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3)和步骤(4)的温度控制在16℃~38℃,确保其成长所需要的热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3)的备种包括,将贮藏一年的有部分裂口的种子,用40℃-60℃温水浸泡24-48小时后,再用0.05%的高锰酸钾液浸种消毒1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即可播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4)的日常管理包括,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注意遮阴,避免阳光直射,注意透风。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基质取材容易,通过采用混合土壤使其具备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及土壤疏松通气、蓄水保肥和无病虫源的特性,同时科学地结合灌溉、除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综合养护措施,为红豆杉幼苗创造健康、稳定、良性生长条件,使得幼苗生长周期缩短,成活率也大大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种植效率也大大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红豆杉幼苗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由腐殖土、珍珠岩、草炭土、骨粉以及沸石粉按2:1:2:1:1混合得到混合土壤;

(2)、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土壤铺平,按行距35cm以及株距40cm挖出2cm深的浅坑;

(3)、备种并将种子播于步骤(2)所述的浅坑内,再用步骤(1)所得的混合土壤覆盖浅坑,其覆土厚度为2cm;

(4)、进行日常管理如灌溉、除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直至长成幼苗。

所述步骤(2)所述土壤铺平厚度为140cm。

所述步骤(3)和步骤(4)的温度控制在16℃~38℃,确保其成长所需要的热量。

所述步骤(3)的备种包括,将贮藏一年的有部分裂口的种子,用40℃-60℃温水浸泡24-48小时后,再用0.05%的高锰酸钾液浸种消毒1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即可播种。

所述步骤(4)的日常管理包括,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注意遮阴,避免阳光直射,注意透风。

本发明的基质取材容易,通过采用混合土壤使其具备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及土壤疏松通气、蓄水保肥和无病虫源的特性,同时科学地结合灌溉、除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综合养护措施,为红豆杉幼苗创造健康、稳定、良性生长条件,使得幼苗生长周期缩短,成活率也大大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种植效率也大大提高。

实施例2

本发明实例一种红豆杉幼苗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由腐殖土、珍珠岩、草炭土、骨粉以及沸石粉按2:1:2:1:1混合得到混合土壤;

(2)、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土壤铺平,按行距45cm以及株距60cm挖出5cm深的浅坑;

(3)、备种并将种子播于步骤(2)所述的浅坑内,再用步骤(1)所得的混合土壤覆盖浅坑,其覆土厚度为3cm;

(4)、进行日常管理如灌溉、除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直至长成幼苗。

所述步骤(2)所述土壤铺平厚度为160cm。

所述步骤(3)和步骤(4)的温度控制在16℃~38℃,确保其成长所需要的热量。

所述步骤(3)的备种包括,将贮藏一年的有部分裂口的种子,用40℃-60℃温水浸泡24-48小时后,再用0.05%的高锰酸钾液浸种消毒1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即可播种。

所述步骤(4)的日常管理包括,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注意遮阴,避免阳光直射,注意透风。

本发明的基质取材容易,通过采用混合土壤使其具备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及土壤疏松通气、蓄水保肥和无病虫源的特性,同时科学地结合灌溉、除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综合养护措施,为红豆杉幼苗创造健康、稳定、良性生长条件,使得幼苗生长周期缩短,成活率也大大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种植效率也大大提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