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眼幼苗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0834阅读:11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果树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龙眼幼苗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龙眼又称桂圆,益智,常绿大乔木,树体高大,是亚热带果树,喜高温多湿,温度是影响其生长、结果的主要因素,一般年平均温度超过20℃的地方,均能使龙眼生长发育良好;龙眼耐旱、耐酸、耐瘠、忌浸,在红壤丘陵地、旱平地生长良好,栽培容易,寿命长,产量高,经济收益大,可供生食或加工成干制品,肉、核、皮及根均可作药用,受到了广大果树种植户的喜爱,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工种植,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于是便出现了龙眼的杂交跟嫁接。不管是龙眼的杂交还是嫁接,其所用的龙眼苗是十分关键的,在中国专利中,很少有对龙眼幼苗栽培的方法进行描述的,导致龙眼幼苗栽培过程成活率低,品质不高,进而影响到杂交或者嫁接后,植株所结果实的品质不高,经济效益低,怎么样获取良好的龙眼幼苗成为了广大种植户关心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龙眼幼苗的栽培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龙眼幼苗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驯化:在田间选择pH值为5.5-6.5的土地,整松后撒下龙眼种子,浇水,维持田间水量在60%-70%,持续20-30天,获取长势良好的植株;

(2)种子处理:将步骤(1)中获取的长势良好的龙眼植株进行栽培,待植株成熟结果,采收果子,去除龙眼的皮跟果肉获取龙眼种子,将龙眼种子快速在50-60℃的热水中过滤一遍,过滤的时间控制在0.2-0.5秒,热水过滤后将龙眼种子放在冷水中浸泡2-6天;

(3)催芽:将步骤(2)中浸泡时有出现破裂萌发迹象的龙眼种子取出,用塑料薄膜将厚度20-30厘米的泥土包起来,加入麸皮,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在50%-60%,放入有破裂萌发迹象的龙眼种子,置于阴凉地,保证每天对其光照1-2小时,进行催芽;

(4)移植温室:催芽成功后的种子长出胚根,待幼苗高出地面15-20厘米时将其移植到温室中进行栽培,温室气温保持在24-27℃,温室土壤pH为5.5-6.5,土壤中富含有机物,幼苗种植间距15-25厘米;

(5)施肥:龙眼幼苗以土壤施肥为主,叶面喷肥为辅;土壤施肥每月一次,土壤肥按照重量百分数由以下成分组成:农家肥10%-20%、淀粉渣10%-20%、尿素10%-20%、霉变饲料5%-10%、磷酸钙10%-15%、氧化硅5%-10%、氧化镁3%-8%、氧化钾5%-10%;叶面喷肥每月两次,叶面肥按照重量百分数由以下成分组成:尿素0.3%-0.4%、乙酸二乙氨基乙醇酯0.3%-0.5%、磷酸二氢钾0.3%-0.5%、复合型核苷酸0.03%-0.06%、硫酸钾0.3%-0.7%、氨基酸0.05%-0.15%、维生素0.03%-0.05%、微量元素0.03%-0.08%、其余为水。

在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施肥中,叶面肥中的氨基酸为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氨基乙酸、丝氨酸和异亮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施肥中,叶面肥中的维生素为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PP、维生素B6和维生素B4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施肥中,叶面肥中的微量元素为硼、铜、铁、锰、钼、钙、锌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种子处理中,龙眼种子冷水浸泡过程中每天换一次水。

在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温室栽培龙眼幼苗时,采用条播,行距10-15厘米。

在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龙眼幼苗高70-80厘米,距离土面15厘米处的径粗有0.5-0.8厘米时,就可将幼苗进行嫁接或定植。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土壤肥中,将加热腐熟的农家肥、淀粉渣、霉变饲料埋于土壤中,加入发酵剂发酵后所得产物,可为龙眼幼苗提供丰富的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可以有效改良土壤酸碱性,改善土壤的性质,促使土壤疏松,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果树吸收。尿素、磷酸钙、氧化钾可为龙眼幼苗生长提供所需的氮、磷、钾;尿素具有促进作物茎叶繁茂,分蘖增多,籽实饱满,提高作物的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磷酸钙促进细胞分化,促进植株开花结实;氧化钾能使作物茎杆长的坚强,防止倒伏,增强抗旱、抗寒、抗病虫害。氧化硅、氧化钾、氧化镁能氧化分解土壤的有害物质,改善土壤成分,氧化得到的游离状态微量元素便于龙眼幼苗的吸收,对龙眼幼苗的生长起很大作用。总之,土壤肥中的成分来源广泛,可实现资源再利用,价格低,改善土质,营养成分丰富,能够促进龙眼幼苗的健康、快速生长,肥料降解后对环境无污染。

2、叶面肥中,尿素、磷酸二氢钾、硫酸钾可以补充土壤中氮、磷、钾成分的不足,同时也避免了植株因根部吸收能力不强导致氮、磷、钾吸收不足的现象,使植株更好地生长。氨基酸对植株的光合作用起调节作用,可促进植株新陈代谢,促进细胞分化,修复细胞组织,同时,可降低植物体内的有害物质,对植株体内进行消毒杀菌,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维生素对植物的生长有很大作用,维生素不足会导致植株新陈代谢缓慢,影响植株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叶面泛黄。微量元素作用在于作为酶的辅酶因子,促进蛋白合成;硼具有促进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参与半纤维素及细胞壁物质的合成,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促进生殖器官的建成和发育,调节酚的代谢和木质化作用,能够提高豆科类作物根瘤菌的固氮能力。锌是某些酶的组分或活化剂,具有参与生长素的代谢、光合作用和二氧化碳的水合作用,促进蛋白质的代谢,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提高抗逆性。锰作为呼吸代谢酶的激活剂,具有重要作用;缺锰时,树体内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代谢受影响,叶绿素含量低,叶片黄化成花叶。钙在龙眼体内起着平衡生理代谢活动的作用,钙和果胶形成果胶酸钙,使细胞间相互连接,不分离。铁是植物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之一,它是促进叶绿素合成的主要元素,因此植物缺乏铁索营养后新叶变成黄绿到黄白色直至枯死早落,严重缺铁的植株可使全株死亡。乙酸二乙氨基乙醇酯、复合型核苷酸可对植株表面进行消毒杀菌,防虫害。总之,直接叶面喷肥能更加有效促进植株对营养成分的吸收,补充植株生长所需的不足,促进植株健康生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龙眼幼苗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驯化:在田间选择pH值为5.5的土地,对田间的土地进行松土,并均匀施加腐熟的农家肥,整松后撒下龙眼种子,覆盖一层薄土,浇水,并盖上杂草保湿,维持田间水量在60%,持续20天,获取长势良好的植株;

(2)种子处理:将步骤(1)中获取的长势良好的龙眼植株进行栽培,待植株成熟结果,采收果子,去除龙眼的皮跟果肉获取龙眼种子,将龙眼种子快速在50℃的热水中过滤一遍,过滤的时间控制在0.5秒,热水过滤后将龙眼种子放在冷水中浸泡2天,浸泡过程中每天换一次水;

(3)催芽:将步骤(2)中浸泡时有出现破裂萌发迹象的龙眼种子取出,用塑料薄膜将厚度30厘米的泥土包起来,加入麸皮,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在50%,放入有破裂萌发迹象的龙眼种子,置于阴凉地,保证每天对其光照1小时,进行催芽;

(4)移植温室:催芽成功后的种子长出胚根,待幼苗高出地面15厘米时将其移植到温室中进行栽培,温室气温保持在24℃,温室土壤pH为5.5,土壤中富含有机物,幼苗种植采用条播,植株间距15厘米,行距15厘米,在龙眼幼苗移植到温室一个月后,开始淋施稀薄农家肥;

(5)施肥:龙眼幼苗以土壤施肥为主,叶面喷肥为辅;土壤施肥每月一次,土壤肥按照重量百分数由以下成分组成:农家肥20%、淀粉渣20%、尿素15%、霉变饲料5%、磷酸钙15%、氧化硅10%、氧化镁5%、氧化钾10%。叶面喷肥每月两次,叶面肥按照重量百分数由以下成分组成:尿素0.3%、乙酸二乙氨基乙醇酯0.3%、磷酸二氢钾0.3%、复合型核苷酸0.03%、硫酸钾0.3%、氨基酸0.05%、维生素0.03%、微量元素0.03%、其余为水;在叶面肥中,氨基酸为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氨基乙酸和异亮氨酸;维生素为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6和维生素B4;微量元素为硼、铁、钼、钙、锌。

当龙眼幼苗高70厘米,距离土面15厘米处的径粗有0.8厘米时,就可将幼苗进行嫁接。

采用此方法栽培获取的龙眼幼苗,与传统栽培方法相比,催芽周期缩短8.75%,幼苗成活率提高18.73%,生长速度提高9.42%。

实施例2:

一种龙眼幼苗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驯化:在田间选择pH值为6.5的土地,对田间的土地进行松土,并均匀施加腐熟的农家肥,整松后撒下龙眼种子,覆盖一层薄土,浇水,并盖上杂草保湿,维持田间水量在70%,持续30天,获取长势良好的植株;

(2)种子处理:将步骤(1)中获取的长势良好的龙眼植株进行栽培,待植株成熟结果,采收果子,去除龙眼的皮跟果肉获取龙眼种子,将龙眼种子快速在60℃的热水中过滤一遍,过滤的时间控制在0.2秒,热水过滤后将龙眼种子放在冷水中浸泡6天,浸泡过程中每天换一次水;

(3)催芽:将步骤(2)中浸泡时有出现破裂萌发迹象的龙眼种子取出,用塑料薄膜将厚度20厘米的泥土包起来,加入麸皮,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在60%,放入有破裂萌发迹象的龙眼种子,置于阴凉地,保证每天对其光照2小时,进行催芽;

(4)移植温室:催芽成功后的种子长出胚根,待幼苗高出地面20厘米时将其移植到温室中进行栽培,温室气温保持在27℃,温室土壤pH为6.5,土壤中富含有机物,幼苗种植采用条播,植株间距25厘米,行距10厘米,在龙眼幼苗移植到温室一个月后,开始淋施稀薄农家肥;

(5)施肥:龙眼幼苗以土壤施肥为主,叶面喷肥为辅;土壤施肥每月一次,土壤肥按照重量百分数由以下成分组成:农家肥15%、淀粉渣15%、尿素20%、霉变饲料10%、磷酸钙12%、氧化硅10%、氧化镁8%、氧化钾10%。叶面喷肥每月两次,叶面肥按照重量百分数由以下成分组成:尿素0.4%、乙酸二乙氨基乙醇酯0.5%、磷酸二氢钾0.5%、复合型核苷酸0.06%、硫酸钾0.7%、氨基酸0.15%、维生素0.05%、微量元素0.08%、其余为水;在叶面肥中,氨基酸为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氨基乙酸、丝氨酸和异亮氨酸;维生素为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PP、维生素B6和维生素B4;微量元素为硼、铜、铁、锰、钼、钙、锌。

当龙眼幼苗高80厘米,距离土面15厘米处的径粗有0.5厘米时,就可将幼苗进行定植。

采用此方法栽培获取的龙眼幼苗,与传统栽培方法相比,催芽周期缩短7.95%,幼苗成活率提高19.03%,生长速度提高8.62%。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