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桑嫁接苗当年结果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0831阅读:37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果桑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果桑嫁接苗当年结果的方法。



背景技术:

果桑是以结果为主,果和叶兼用桑树的统称,其成熟果实又叫桑葚、桑枣,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胡萝卜素、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白藜芦醇等成份,具有丰富的营养和多种保健功能,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我国选育出桑葚大、结果早、产量高、口感佳、效益好的果桑系列新品种,使果桑作为一种新兴水果种植成为现实。果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种植和管理非常简单,病虫害少,是原生态的绿色果品。果桑一般每年4~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传统采用的果桑栽培方法是一年育苗、两年嫁接、三年栽植,四年结果,效益低且成本高,极大的限制了果桑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嫁接果桑苗栽培当年成苗并结果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果桑嫁接苗当年结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容器育苗:

选择纸质营养杯或泥炭容器作为容器;将基质装入容器中;在3月上旬果桑萌芽前,用优质果桑品种枝条作为接穗,将粗度≥0.5cm的根系截成8—10cm长的根段,进行嫁接,得嫁接容器苗;

(2)实时移栽,加强田间管理:

栽植前深耕翻土,做好沟畦,挖定植沟,植沟宽度和深度均为0.8—1m,施底肥,等发酵后回填,覆果树反光膜并挖好定植穴;每亩田定植嫁接容器苗330株,把容器苗连基质一起栽植在定植穴后用细土覆盖,压紧浇透水,栽植时禁止果桑根部直接接触未发酵的底肥;定植后每隔3—5天灌溉一次,遇大雨及时排出积水;定植后20天,逐株检查使穗芽顺利发生;定植后30—35天,及时除去砧萌;桑苗高18—20cm时摘心,10天后,对摘心后发生的独干进行第二次摘心,促进分杈,确保平均每株抽枝2—2.5个;其余按照果桑正常管理;

(3)促花结果

加强果桑肥水管理,等果桑树高为75—85cm,新梢木质化足够时采用如下促花处理:

对果桑进行去叶处理;用单氰胺和赤霉素的混合药剂对去叶后的果桑进行涂抹或喷洒处理。

其中,步骤(1)所述纸质营养杯或泥炭容器的直径≥8cm。

步骤(1)所述基质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菌渣35—45,腐熟有机肥25—35,肥田土15—25,珍珠岩或蛭石5—15。

优选地,步骤(1)所述基质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菌渣40,腐熟有机肥30,肥田土20,珍珠岩或蛭石10。

步骤(2)所述的底肥施用量为:每亩施有机肥900—1100kg,菜饼150—250kg,复合肥250—350kg;底肥提前发酵后与栽植沟底土混合或直接在定植沟发酵完全。

优选地,步骤(2)所述的底肥施用量为:每亩施有机肥1000kg,菜饼200kg,复合肥300kg。

步骤(3)所述对果桑进行去叶处理的过程如下:采用人工法或化学法进行去叶;采用人工法时,将桑树的叶片全部摘除;采用化学法时,用体积百分比含量为0.2—0.5%的乙烯利进行喷洒,使叶片就可自动脱掉。一般3—4天,叶片就可自动脱掉。去叶处理的时间应根据桑葚树势和新梢木质化程度或新梢花芽分化程度,一般在长沙地区为在8月可进行去叶处理,但为保证桑葚品质和产量,最好保证新梢有足够的花芽。

步骤(3)所述用单氰胺和赤霉素的混合药剂对去叶后的果桑进行涂抹或喷洒处理的过程如下:涂抹处理时,所述单氰胺和赤霉素的混合药剂中单氰胺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2—3%,赤霉素的浓度为250—350mg/L,优选300mg/L;喷洒处理时,单氰胺和赤霉素的混合药剂中单氰胺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5%,赤霉素的浓度为250—350mg/L,优选300mg/L;经涂抹或喷洒处理后花芽萌发后即可结果,果实膨大期喷施45—55mgL,优选50mg/L赤霉素促进果实膨大并着色。

当年春季嫁接,当年栽植,当年结果,投产早,具有成本低、结果快、投产早、适应性强、效益好等特点,改变了一年培育嫁接体,二年养型,三年结果受益的传统栽植模式,如结合果桑周年多次结果技术则效益更显著,具有省力、省本、高效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果桑嫁接苗当年结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容器育苗:

选择纸质营养杯或泥炭容器作为容器;将基质装入容器中;在3月上旬果桑萌芽前,用优质果桑品种枝条作为接穗,将粗度≥0.5cm的根系截成8—10cm长的根段,进行嫁接,得嫁接容器苗;

(2)实时移栽,加强田间管理:

栽植前深耕翻土,做好沟畦,挖定植沟,植沟宽度和深度均为0.8—1m,施底肥,等发酵后回填,覆果树反光膜并挖好定植穴;每亩田定植嫁接容器苗330株,把容器苗连基质一起栽植在定植穴后用细土覆盖,压紧浇透水,栽植时禁止果桑根部直接接触未发酵的底肥;定植后每隔3—5天灌溉一次,遇大雨及时排出积水;定植后20天,逐株检查使穗芽顺利发生;定植后30—35天,及时除去砧萌;桑苗高18—20cm时摘心,10天后,对摘心后发生的独干进行第二次摘心,促进分杈,确保平均每株抽枝2—2.5个;其余按照果桑正常管理;

(3)促花结果

加强果桑肥水管理,等果桑树高为75—85cm,新梢木质化足够时采用如下促花处理:

对果桑进行去叶处理;用单氰胺和赤霉素的混合药剂对去叶后的果桑进行涂抹或喷洒处理。

其中,步骤(1)所述纸质营养杯或泥炭容器的直径≥8cm。

步骤(1)所述基质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菌渣40,腐熟有机肥30,肥田土20,珍珠岩或蛭石10。

步骤(2)所述的底肥施用量为:每亩施有机肥1000kg,菜饼200kg,复合肥300kg。

步骤(3)所述对果桑进行去叶处理的过程如下:采用人工法或化学法进行去叶;采用人工法时,将桑树的叶片全部摘除;采用化学法时,用体积百分比含量为0.2—0.5%的乙烯利进行喷洒, 3—4天后叶片自动脱掉。去叶处理的时间应根据桑葚树势和新梢木质化程度或新梢花芽分化程度,一般在长沙地区为在8月可进行去叶处理,但为保证桑葚品质和产量,最好保证新梢有足够的花芽。

步骤(3)所述用单氰胺和赤霉素的混合药剂对去叶后的果桑进行涂抹或喷洒处理的过程如下:涂抹处理时,所述单氰胺和赤霉素的混合药剂中单氰胺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2—3%,赤霉素的浓度为300mg/L;喷洒处理时,单氰胺和赤霉素的混合药剂中单氰胺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5%,赤霉素的浓度为300mg/L;经涂抹或喷洒处理后花芽萌发后即可结果,果实膨大期喷施50mg/L赤霉素促进果实膨大并着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