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高大房式仓仓储害虫监测捕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508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小麦高大房式仓仓储害虫监测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仓外的害虫监测装置和布设在仓内的多个害虫捕集装置;

所述害虫捕集装置在粮仓内的分布为:沿着粮仓的南墙内侧靠近南墙设置一排害虫捕集装置且相邻害虫捕集装置的间距为1米,沿着粮仓的东墙内侧靠近东墙设置一排害虫捕集装置且相邻害虫捕集装置的间距为1.5米,沿着粮仓的西墙内侧靠近西墙设置一排害虫捕集装置且相邻害虫捕集装置的间距为2米,沿着粮仓的北墙内侧靠近北墙设置一排害虫捕集装置且相邻害虫捕集装置的间距为2~3米,在靠近南墙设置的害虫捕集装置形成的排列面、靠近东墙设置的害虫捕集装置形成的排列面、靠近西墙设置的害虫捕集装置形成的排列面以及靠近北墙设置的害虫捕集装置形成的排列面围成的区域内阵列分布设置害虫捕集装置,阵列内的害虫捕集装置的排布间隔均为2米,且阵列的边线与对应的排列面的垂直距离为2米;

所述害虫捕集装置包括电击式诱虫灯、设置在所述电击式诱虫灯下方的呈漏斗型的接虫槽以及设置在所述接虫槽下部的圆筒形的捕虫管;

所述电击式诱虫灯包括圆盘形的底座,底座上部设置有诱虫灯管,诱虫灯管的外部围设有带电金属网,所述带电金属网沿所述底座的外周设置,所述带电金属网上部盖设有圆盘形的顶板,所述顶板上部罩设有灯罩;

所述电击式诱虫灯的底座下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接虫槽的内槽面固定连接;

所述捕虫管的上开口端一体设置在所述接虫槽的外壁面上,所述捕虫管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埋设刻线,使用状态下,所述害虫捕集装置的位于埋设刻线以下的部分埋设在粮堆中,所述捕虫管的位于所述埋设刻线以下的管体上开设有用于害虫爬入的捕虫孔,所述捕虫管的下开口端一体设置有锥形的集虫盒,所述集虫盒的锥形端朝下;所述捕虫管的下开口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将所述集虫盒的内腔和所述捕虫管的内腔隔开,所述挡板中心开设有进虫孔;

所述接虫槽的底端具有漏虫孔,漏虫孔处连接有漏虫管道,所述漏虫管道的出口端靠近所述进虫孔设置;

所述接虫槽的内槽面上涂设有聚四氟乙烯层;所述集虫盒的内锥面上涂设有信息素引诱层;所述信息素引诱层的成分的重量份数组成为:戊醛15份、1-辛烯-3-醇7份、4,8-二甲基碳烯10份、5-羟基-4-甲基-3-戊酮5份;

所述顶板和灯罩之间设置有蓄电池和无线数传模块,所述灯罩上部设置有天线,所述天线与所述无线数传模块电连接,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电击式诱虫灯的诱虫灯管、带电金属网、无线数传模块电连接;

所述集虫盒内安装有内部CO2传感器,所述捕虫管外壁上靠近所述集虫盒设置有外部CO2传感器,所述内部CO2传感器和所述外部CO2传感器均与无线数传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内部CO2传感器和所述外部CO2传感器分别与所述蓄电池供电连接;

所述害虫监测装置包括无线收发模块和监测主机,无线收发模块分别与无线数传模块和监测主机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高大房式仓仓储害虫监测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害虫捕集装置的位于埋设刻线以下的部分高度为2m,集虫盒的高度为10cm,捕虫管的直径为15cm;所述电击式诱虫灯高度为0.8m,且所述电击式诱虫灯顶部与所述埋设刻线之间的距离为1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麦高大房式仓仓储害虫监测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型的接虫槽的锥角为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麦高大房式仓仓储害虫监测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虫孔的直径为2~3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麦高大房式仓仓储害虫监测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CO2传感器的外部罩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设置有进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麦高大房式仓仓储害虫监测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虫管的内壁上涂设有聚四氟乙烯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麦高大房式仓仓储害虫监测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挡板的上部垂直设置有圆环形的防尘挡圈,所述进虫孔围设在所述防尘挡圈内,所述防尘挡圈的内壁面涂设有聚四氟乙烯层,所述防尘挡圈的外壁面具有防滑凸起。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