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处理剂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2312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复配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有效成分以丙硫菌唑、吡虫啉和克百威为有效成分的种子处理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种子作为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它不仅是农业科学技术和其它投入要素发挥的载体,是农作物栽培种、管、收三大环节的前奏和基础,更是农业增产、增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由于种子和幼苗易遭受地下和地上多种害虫和病原菌的危害和侵染,因此在播前进行对种子进行处理来消灭种传病害,以使种子和幼苗免遭土传病害和害虫的危害是现在通常使用的方法。对种子进行处理后,可以使作物的种子、幼苗免遭害虫和病原菌的侵害,降低死苗现象,降低作物大面积减产和品质下降的概率。因此,寻求经济高效的种子处理剂组合物成为农药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发明人在室内筛选和田间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丙硫菌唑、吡虫啉和克百威的三元复配的种子处理组合物,经过初步检索,发现目前尚无人报道过。技术实现要素:基于以上情况,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分合理,增效作用显著,杀菌杀虫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不易产生抗药性、对作物安全的种子处理剂组合物。用于防治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地老虎以及蚜虫、飞虱、蓟马等虫害,以及用于防治小麦网腥黑穗病、纹枯病、全蚀病、立枯病、灰霉病、霜霉病,疫霉病,腐霉病等病害。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种子处理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有效成分丙硫菌唑、吡虫啉和克百威,其余为农药助剂;丙硫菌唑、吡虫啉和克百威的含量分别为(重量份):丙硫菌唑1-100份、吡虫啉1-100份、克百威1-100份,优选为丙硫菌唑1-30份、吡虫啉1-30份、克百威1-30份,进一步优选为丙硫菌唑1-20份、吡虫啉1-20份、克百威1-20份,最优选为丙硫菌唑1-10份、吡虫啉1-10份、克百威1-10份。所述农药助剂为乳化剂、润湿剂、分散剂、渗透剂、崩解剂、粘结剂、成膜剂、增稠剂、消泡剂、防冻剂或警戒色等。所述的乳化剂选自:农乳500#(烷基苯磺酸钙)、op系列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600#磷酸酯(苯基酚聚氧乙基醚磷酸酯)、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三乙醇胺盐、农乳400#(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基醚)、农乳600#(苯基酚聚氧乙基醚)、农乳700#(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农乳36#(苯乙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农乳1600#(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op系列(壬基酚聚氧乙烯醚)、by系列(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农乳33#(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农乳34#(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司盘系列(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吐温系列(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aeo系列(肪醇醇聚氧乙烯醚)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湿润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皂角粉、茶枯、蚕沙、无患子粉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分散剂选自烷基萘磺酸盐、双(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萘磺酸甲醛缩合物、芳基酚聚氧乙烯丁二酸酯磺酸盐、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酯聚氧乙烯嘧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崩解剂选自:碳酸氢钠、碳酸钠、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铝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粘结剂选自:明胶、瓜胶、阿拉伯胶、黄原胶、三聚磷酸钠、酚醛树脂、海藻酸钠、白糊精、甲基纤维素、丙烯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二甘醇、三甘醇、聚乙二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三甲基环己烯酮、n-辛基吡咯烷酮、n-吡咯烷酮、甲苯、丙醇、环己酮、丙酮、甲醇、乙醇、丁醇、乙二醇甲醚、丁醚、乙酸乙酯、植物油、乙腈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消泡剂选自:硅酮类、c8~10脂肪醇类、c10~20饱和脂肪酸类(如癸酸)及酰胺、硅油、硅酮类化合物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稳定剂选自:bht、亚磷酸三苯酯、环氧氯丙烷、有机酸、有机碱、酯类、醇类、抗氧剂、表面活性物、磷酸三丁酯、三乙醇胺、二乙醇胺、乙醇胺中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轻质碳酸钙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成膜剂为聚乙烯醇等。警戒色为染料,颜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所述的种子处理剂组合物可以按常用方法制得种子处理干粉剂(ds)、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ws)、油基种衣剂(yg)、种子处理悬浮剂(fs)、悬浮种衣剂(fsc)、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cf)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与单剂相比,复配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有效成分既有杀菌剂又有杀虫剂三者组合物可以扩大杀菌谱和杀虫谱,提高各成分的综合利用率;2、组合物,兼顾杀虫杀菌,效果好,有利于克服和延缓抗药性的产生;3、药剂混配减少了用药量,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组分合理,治疗加保护作用,杀菌杀虫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且其杀虫和杀菌活性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作物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具体实施方式一、克百威、吡虫啉的复配对蚜虫的协同作用测定供试对象:蚕豆蚜(aphiscraccivora),3日龄若蚜,室内饲养的敏感品系。测试条件:温度:24-26℃,湿度:rh60%,光照:l:d=14:10试验方法:采用带虫植株浸渍法。以蚕豆苗为载体,以清水处理作为对照,试验设置3次重复。取带虫植株,在配置好的药液中浸渍3-5s,靠壁除去多余药液,罩上自制玻璃罩,移入观察室进行培养观察。96h后调查死、活虫数。用abbott公式计算校正死亡率,计算供试单剂及各不同配比混剂的lc50值,用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测试结果见表1。在确定杀虫剂的增效范围后,用在测定的比例范围内加入丙硫菌唑,测定丙硫菌唑对杀虫剂的毒力是否有提高作用,为进行田间试验进行前期准备。测定结果检表2。表1含克百威和吡虫啉的组合物对蚕豆蚜3龄若蚜协同作用测定供试药剂配比lc50(mg/l)共毒系数克百威——2.35——吡虫啉——0.84——克百威:吡虫啉1:1000.69122.52克百威:吡虫啉5:500.71123.60克百威:吡虫啉10:500.68138.35克百威:吡虫啉30:300.82150.93克百威:吡虫啉50:101.50120.55克百威:吡虫啉70:51.63128.74克百威:吡虫啉100:11.88122.81表1的测定结果显示,在重量比1:100-100:1的范围内克百威和吡虫啉复配对蚜虫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优异且好于单剂品种。表2丙硫菌唑对杀虫剂的毒力提高作用供试药剂配比lc50(mg/l)是否提高毒力克百威——2.35——吡虫啉——0.84——丙硫菌唑——————克百威:吡虫啉:丙硫菌唑1:100:10.51是克百威:吡虫啉:丙硫菌唑5:50:50.62是克百威:吡虫啉:丙硫菌唑10:50:100.47是克百威:吡虫啉:丙硫菌唑30:30:300.63是克百威:吡虫啉:丙硫菌唑50:1:501.21是克百威:吡虫啉:丙硫菌唑70:5:701.33是克百威:吡虫啉:丙硫菌唑100:1:1001.08是由表2可以看出,丙硫菌唑的加入对杀虫剂组合物的毒力有一定的提高作用。二、制剂实施例实施例1:20.1%克百威·丙硫菌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克百威10%,丙硫菌唑0.1%,吡虫啉10%,烷基萘磺酸盐5%,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3%,丙二醇2%,甲基纤维素2%,硅油1%,聚乙烯醇5%,警戒色0.5%,水补足100%。制备方法为先将其他助剂混合,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克百威,丙硫菌唑,吡虫啉在磨球机中磨球2~3小时,使粒直径均在小于5μm既得。实施例230%克百威·丙硫菌唑·吡虫啉种子处理干粉剂克百威10%,丙硫菌唑10%,吡虫啉10%,颜料色粉0.5%,聚乙烯醇2%,膨润土3%,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5%,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高岭土补足至100%。按照配方要求,将有效成分丙硫菌唑、吡虫啉和甲霜灵、成膜剂、警色剂、载体预混合均匀,再进行粉碎,然后混合均匀,控制指标随时检测,合格后出料,分装,即得种子处理干粉剂。实施例340%克百威·丙硫菌唑·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克百威10%,丙硫菌唑20%,吡虫啉10%,皂角粉7%,颜料色粉1%,碳酸钠5%,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4%,十二烷基硫酸钠6%,硅藻土补足至100%。按照配方要求,将有效成分丙硫菌唑、吡虫啉和甲霜灵,分散剂、警色剂、载体预混合均匀,再进行粉碎,然后混合均匀,控制指标随时检测,合格后出料,分装,即得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实施例410.2%克百威·丙硫菌唑·吡虫啉种子处理悬浮剂克百威0.1%,丙硫菌唑10%,吡虫啉0.1%,无患子粉5%,木质素磺酸钠6%,拉开粉5%,黄原胶2%,硅酸镁铝1%,颜料色浆1%,水补足至100%。按照配方要求,将有效成分、润湿分散剂、乳化剂、增稠剂、警色剂、分散介质等混合,进行高剪切预分散,然后加入砂磨釜中,进行研磨至粒径小于5μm,即可制得种子处理悬浮剂。实施例520.1%克百威·丙硫菌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克百威10%,丙硫菌唑10%,吡虫啉0.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6%,黄原胶1%,硅酸镁铝1%,颜料色浆1%,聚乙烯醇2%,水补足至100%。按照配方要求,将有效成分、润湿分散剂、乳化剂、增稠剂、警色剂、成膜剂、分散介质等混合,进行高剪切预分散,然后加入砂磨釜中,进行研磨至粒径小于5μm,即可制得悬浮种衣剂。实施例630%克百威·丙硫菌唑·吡虫啉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克百威5%,丙硫菌唑10%,吡虫啉15%,聚丙烯酸钠2%,聚脲预聚体10%,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1%,甲基纤维素5%,二甲基亚砜15%,盐酸3%,氢氧化钠1%,黄原胶1%,颜料色浆1%,聚乙烯醇3%,水补足至100%。将有效成分溶于二甲苯溶剂中,得到均一的油相溶液;向其中加入含乳化分散剂的水溶液,伴随剧烈搅拌,配制出以固体原药、二甲苯为油相,以含乳化分散剂的水溶液为水相的o/w型稳定乳液。将预先配制好的尿素-甲醛预聚物加入乳液中,使用低含量盐酸调节系统ph值,在酸催化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使油相物质被包裹起来,形成微囊悬浮剂。向此微囊悬浮剂中加入增稠剂、抗冻剂、成膜剂、警色剂,搅拌均匀,既得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三、田间药效试验1、上述实施例制备的农药制剂防治小麦病虫害田间药效试验。供试药剂:实施例1-6中的三元复配种子处理剂。对照药剂:35%克百威种衣剂(对照药剂1),48%吡虫啉悬浮剂(对照药剂2),30%丙硫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对照药剂3)。防除对象:金针虫、蚜虫、纹枯病。试验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按照随机区组排列方式进行小区排列,每处理重复四次,播种前两天按处理剂量进行拌种处理,要求药剂均匀粘在种子上,设空白对照(清水对照)。出苗率调查:播种15天后,每个小区取5个点,每个点20株,统计出苗率。蚜虫调查:于播种后200天左右进行田间调查,调查内容为各处理小区蚜虫数量,并计算百株或百穗蚜虫数量和防效。地下害虫调查:于播种后145天左右进行调查,按照各处理小区“z”型五点随机挖苗调查,各点挖土50cm×50cm×30cm,调查小麦地下害虫危害麦株数量,并计算小麦的被害株率或防效;纹枯病调查:于灌浆中期调查各处理小区病株数量,并计算病株率或防效。试验结果见表3。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克百威、丙硫菌唑、吡虫啉的重量比1-100:1-100:1-100范围内也具有一定的复配增效效果,与杀虫剂单剂相比,对害虫的防治效果优异,不仅能综合防治小麦病虫害,且增产效果明显。(2)前述实施例制备的农药制剂防治玉米病虫害田间药效试验供试药剂:实施例1-6中的三元复配种子处理剂。对照药剂:35%克百威种衣剂(对照药剂1),48%吡虫啉悬浮剂(对照药剂2),30%丙硫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对照药剂3)。将玉米种子和上述制剂以合适的药种比进行均匀包衣。试验选择土壤肥力等较好、近年有一定程度病虫害为害的地块。科学安排试验小区,按照播种习惯合理播种,以未包衣种子为空白对照。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4次。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相关要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和结果调查。试验结果见表4。表4本发明的药剂处理玉米种子对玉米病虫害防治效果上表的结果显示,本发明提供的悬浮种衣剂,对玉米病虫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病虫兼治,扩大防治谱,且对玉米整个生长期表现安全,无药害症状发生,增产作用明显。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