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桉树树桩灭活药剂及使用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9943阅读:47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桉树树桩灭活药剂及使用技术。



背景技术:

桉树又称尤加利树,是桃金娘科桉属植物的统称,它以快速成材而闻名世界,从种植到成材需3-5年,它与速丰林树种松树、杨树并列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世界三大速生树种,在我国林业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近年来,由于发展规划缺位和广种薄收,导致“桉树是抽水机、抽肥机”、“树下不长草,树上没有鸟”等骇人听闻的说法不断,甚至有些政府下达“禁桉令”,限制桉树种植计划审批等,使得桉树种植面积受到限制。

因此为了科学正确地栽培桉树,急需研发一种桉树树桩灭活药剂及使用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桉树树桩灭活药剂及使用技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桉树树桩灭活药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组分分为以下两组,组分A包括环嗪酮5-10份、乙氧氟草醚5-10份;组分B包括三氯吡氧乙酸35-45份、氨氯吡啶酸10-25份、甲嘧磺隆10-25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按照重量份数计,组分分为以下两组,组分A包括环嗪酮6-9份、乙氧氟草醚7-8份;组分B包括三氯吡氧乙酸38-42份、氨氯吡啶酸15-20份、甲嘧磺隆14-20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按照重量份数计,组分分为以下两组,组分A包括环嗪酮7份、乙氧氟草醚8份;组分B包括三氯吡氧乙酸40份、氨氯吡啶酸17份、甲嘧磺隆17份。

一种桉树树桩灭活药剂的使用技术,具体步骤为:

⑴树桩处理:将砍伐后的桉树树桩首先进行处理,处理方式为如下之一:A.将桉树树桩劈裂;B.将桉树树桩树皮环剥,直至1/3桉树树桩被劈开;C.对桉树树桩中1/3树皮进行纵向剥开;

⑵药剂使用:将处理后的桉树树桩进行点射或定向喷雾施药1次,施药后15天内无新芽萌发,则原有萌芽枯死;施药后10-12个月桉树树桩腐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砍伐后的桉树树桩胸径在15cm以上采用B处理方式,砍伐后的桉树树桩胸径在15cm以下采用A、B、C中的任意一种处理方式。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桉树树桩腐烂的判定指标为用脚轻踏树桩,树桩散裂粉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桉树树桩灭活药剂的使用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氨氯吡啶酸:吡啶类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主要作用于核酸代谢,并且使叶绿体结构及其他细胞器发育畸形,干扰蛋白质合成,作用于分生组织活动等,最后导致植物死亡;其中灭活药剂作用机理如下,三氯吡氧乙酸:属内吸传导型选择性除草剂,由植物的叶面和根系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到全株,造成其根、茎、叶畸形,储藏物质耗尽,维管束被栓塞或破裂,植株逐渐死亡;环嗪酮:内吸传导型除草剂,植物根系和叶面都能吸收环嗪酮,主要通过木质部运输,主要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代谢紊乱,导致死亡;甲嘧磺隆:酰磺脲类灭生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主要通过抑制植物和根部生长端的细胞分裂,从而阻止植物生长,导致植物死亡;乙氧氟草醚:二苯醚类触杀型除草剂,在有光的情况下发挥其除草活性,主要通过胚芽鞘、中胚轴进入植物体内,经根部吸收较少,并有极微量通过根部向上运输进入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桉树树桩灭活药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组分A包括环嗪酮5份、乙氧氟草醚10份。

一种桉树树桩灭活药剂的使用技术,具体步骤为:

⑴树桩处理:将砍伐后的桉树树桩首先进行处理,处理方式为如下之一:A.将桉树树桩劈裂;B.将桉树树桩树皮环剥,直至1/3桉树树桩被劈开;C.对桉树树桩中1/3树皮进行纵向剥开;砍伐后的桉树树桩胸径在15cm以上采用B处理方式,砍伐后的桉树树桩胸径在15cm以下采用A、B、C中的任意一种处理方式;

⑵药剂使用:将处理后的桉树树桩进行点射或定向喷雾施药1次,施药后15天内无新芽萌发,则原有萌芽枯死;施药后10-12个月桉树树桩腐烂;桉树树桩腐烂的判定指标为用脚轻踏树桩,树桩散裂粉碎。

实施例2

一种桉树树桩灭活药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组分B包括三氯吡氧乙酸38份、氨氯吡啶酸20份、甲嘧磺隆14份。

一种桉树树桩灭活药剂的使用技术,具体步骤为:

⑴树桩处理:将砍伐后的桉树树桩首先进行处理,处理方式为如下之一:A.将桉树树桩劈裂;B.将桉树树桩树皮环剥,直至1/3桉树树桩被劈开;C.对桉树树桩中1/3树皮进行纵向剥开;砍伐后的桉树树桩胸径在15cm以上采用B处理方式,砍伐后的桉树树桩胸径在15cm以下采用A、B、C中的任意一种处理方式;

⑵药剂使用:将处理后的桉树树桩进行点射或定向喷雾施药1次,施药后15天内无新芽萌发,则原有萌芽枯死;施药后10-12个月桉树树桩腐烂;桉树树桩腐烂的判定指标为用脚轻踏树桩,树桩散裂粉碎。

实施例3

一种桉树树桩灭活药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组分A包括环嗪酮7份、乙氧氟草醚8份。

一种桉树树桩灭活药剂的使用技术,具体步骤为:

⑴树桩处理:将砍伐后的桉树树桩首先进行处理,处理方式为如下之一:A.将桉树树桩劈裂;B.将桉树树桩树皮环剥,直至1/3桉树树桩被劈开;C.对桉树树桩中1/3树皮进行纵向剥开;砍伐后的桉树树桩胸径在15cm以上采用B处理方式,砍伐后的桉树树桩胸径在15cm以下采用A、B、C中的任意一种处理方式;

⑵药剂使用:将处理后的桉树树桩进行点射或定向喷雾施药1次,施药后15天内无新芽萌发,则原有萌芽枯死;施药后10-12个月桉树树桩腐烂;桉树树桩腐烂的判定指标为用脚轻踏树桩,树桩散裂粉碎。

实施例4

一种桉树树桩灭活药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组分B包括三氯吡氧乙酸40份、氨氯吡啶酸17份、甲嘧磺隆17份。

一种桉树树桩灭活药剂的使用技术,具体步骤为:

⑴树桩处理:将砍伐后的桉树树桩首先进行处理,处理方式为如下之一:A.将桉树树桩劈裂;B.将桉树树桩树皮环剥,直至1/3桉树树桩被劈开;C.对桉树树桩中1/3树皮进行纵向剥开;砍伐后的桉树树桩胸径在15cm以上采用B处理方式,砍伐后的桉树树桩胸径在15cm以下采用A、B、C中的任意一种处理方式;

⑵药剂使用:将处理后的桉树树桩进行点射或定向喷雾施药1次,施药后15天内无新芽萌发,则原有萌芽枯死;施药后10-12个月桉树树桩腐烂;桉树树桩腐烂的判定指标为用脚轻踏树桩,树桩散裂粉碎。

实施例5

一种桉树树桩灭活药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组分B包括三氯吡氧乙酸45份、氨氯吡啶酸10份、甲嘧磺隆25份。

一种桉树树桩灭活药剂的使用技术,具体步骤为:

⑴树桩处理:将砍伐后的桉树树桩首先进行处理,处理方式为如下之一:A.将桉树树桩劈裂;B.将桉树树桩树皮环剥,直至1/3桉树树桩被劈开;C.对桉树树桩中1/3树皮进行纵向剥开;砍伐后的桉树树桩胸径在15cm以上采用B处理方式,砍伐后的桉树树桩胸径在15cm以下采用A、B、C中的任意一种处理方式;

⑵药剂使用:将处理后的桉树树桩进行点射或定向喷雾施药1次,施药后15天内无新芽萌发,则原有萌芽枯死;施药后10-12个月桉树树桩腐烂;桉树树桩腐烂的判定指标为用脚轻踏树桩,树桩散裂粉碎。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