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黄淮海地区的藜麦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1792阅读:8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黄淮海地区的藜麦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藜麦源于南美洲大陆的安第斯山脉,属于全营养的健康食粮,是唯一的植物界全蛋白谷物,古代印加人称之为粮食之母。藜麦低脂、低升糖、低淀粉和易消化,是难得的营养美食。

藜麦属于高海拔作物,通常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农业边缘区域进行种植,种植面积有增加的趋势,而对于黄淮海地区,种植户对于藜麦的了解比较少,栽培管理上沿用以前的管理方法,导致藜麦倒伏严重,易遭受金龟子等病虫害的侵袭,从而影响产量,且种植的藜麦品质较差,黄淮海地区种植的藜麦尤其是山东地区大多为三级藜麦,一级、二级藜麦所占比例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黄淮海地区的藜麦种植方法。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黄淮海地区的藜麦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播前整地:土地耕翻,施基肥,播前土壤封闭及整地,整地前每公顷用乙草胺混合液30-40kg,均匀洒在土壤表面,随后进行耙磨整地;每亩施生物菌有机肥100kg、尿素5 kg、磷酸二胺10 kg,整地一次性施入;

(2)将啤酒糟中加入甘油、碳酸乙烯酯,搅拌2h后挤压过滤,得滤液及滤渣备用;

(3)种子筛选与处理:选择早熟大粒,植株矮小品种的藜麦种子,将种子在滤液中浸泡2-3h,取出后晾干;

(4)在播种层的土温稳定在10℃以上后进行开沟播种,开沟深度为2-3cm,沟内洒入药土,每亩洒入药土30kg,播种,每亩种子用量04-0.5kg;

所述药土是由步骤(2)中的滤渣、商陆果粉及细土组成;

(5)田间管理:在藜麦幼苗3-4叶期,间苗至两株穴,5-6叶期定苗至1株穴,藜麦进入分支期后,两沟间挖沟,沟深5-8cm,宽3-4cm,将挖沟土进行根部培土;主穗显现后,及时去掉侧枝上营养枝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乙草胺混合液是由90%乙草胺100g、皂角粉2kg、魔芋粉1.5kg、聚乙二醇40g及余量水。

进一步的,所述啤酒糟、甘油、碳酸乙烯酯的质量比为5:2:0.5。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播种的行距为60~80cm、株距为20~30cm。

进一步的,所述药土是由滤渣5kg、预处理商陆果2kg,余量为土组成。

本发明所使用的商陆果粉采用的预处理方法为:将新鲜的商陆果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乙醇,研磨成泥后晾干后碎成粉末即可;所述商陆果、羧甲基纤维素及乙醇的质量比为1:0.12:8。

进一步的,步骤(5)中,去掉侧枝上的营养枝时需去枝留叶。

本发明在前期整地过程中,通过喷洒乙草胺混合液,能够有效的抑制后期杂草的生长,且前期洒入的混合液同后期药土协同作用,能够起到保水持水,且啤酒渣中含有丰富的硒元素,能够促进藜麦种子发芽,增强后期生长势。本发明所述的去枝留叶,是指去叶枝留主茎叶,它既促进主茎穗灌浆,能够提高产量;又能通风透光,防止倒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种植方法,在黄淮海地区能够使藜麦出苗率高,生长势好,产量高且藜麦品质好;

(2)拔节期期间进行挖沟,能够促进生长旺盛阶段根系发育,控制基部经节的生长,是茎干粗壮,协同培土处理,促进颈部经节的生长,增强植株的支持能力,能够防止后期倒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突出特点和显著进步,下述实施例仅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1.1播前整地:土地耕翻,施基肥,播前土壤封闭及整地,整地前每公顷使用乙草胺混合液30kg,均匀洒在土壤表面,随后进行耙磨整地;每亩施生物菌有机肥100kg、尿素5 kg、磷酸二胺10 kg,整地一次性施入;

所述每30kg乙草胺混合物是由90%乙草胺100g、皂角粉2kg、魔芋粉1.5kg、聚乙二醇40g及余量水;

1.2将啤酒糟中按照质量比5:2:0.2加入甘油、碳酸乙烯酯,搅拌2h后挤压过滤,得滤液及滤渣备用;

1.3种子筛选与处理:选择早熟大粒,植株矮小品种的藜麦种子,将种子在滤液中浸泡2h,滤液没过种子2-3cm即可,取出后晾干;

1.4在播种层的土温稳定在10℃以上后进行开沟播种,开沟深度为2-3cm,行距为60cm,株距为30cm,沟内洒入药土,每亩洒入药土30kg,播种,每亩种子用量04-0.5kg;

所述药土是由步骤(2)中的滤渣5kg、商陆果粉2kg及细土23kg按照质量比组成;

所述商陆果粉采用的预处理方法为:将新鲜的商陆果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乙醇,研磨成泥后晾干后碎成粉末即可;所述商陆果、羧甲基纤维素及乙醇的质量比为1:0.12:8;

1.5田间管理:在藜麦幼苗3-4叶期,间苗至两株穴,5-6叶期定苗至1株穴,藜麦进入分支期后,两沟间挖沟,沟深5-8cm,宽3-4cm,将挖沟土进行根部培土;主穗显现后,及时去掉侧枝上营养枝即可,去掉侧枝上的营养枝时需去枝留叶。

实施例2

2.1播前整地:土地耕翻,施基肥,播前土壤封闭及整地,整地前每公顷使用乙草胺混合液(组成同上)36kg,均匀洒在土壤表面,随后进行耙磨整地;每亩施生物菌有机肥100kg、尿素5 kg、磷酸二胺10 kg,整地一次性施入;

2.2将啤酒糟中按照质量比5:2:0.2加入甘油、碳酸乙烯酯,搅拌2h后挤压过滤,得滤液及滤渣备用;

2.3种子筛选与处理:选择早熟大粒,植株矮小品种的藜麦种子,将种子在滤液中浸泡3h,滤液没过种子2-3cm即可,取出后晾干;

2.4在播种层的土温稳定在10℃以上后进行开沟播种,开沟深度为2-3cm,行距为80cm,株距为20cm,沟内洒入药土,每亩洒入药土(组成及制备同实施例1)30kg,播种,每亩种子用量04-0.5kg;

2.5田间管理:在藜麦幼苗3-4叶期,间苗至两株穴,5-6叶期定苗至1株穴,藜麦进入分支期后,两沟间挖沟,沟深5-8cm,宽3-4cm,将挖沟土进行根部培土;主穗显现后,及时去掉侧枝上营养枝即可,去掉侧枝上的营养枝时需去枝留叶。

实施例3

3.1播前整地:土地耕翻,施基肥,播前土壤封闭及整地,整地前每公顷使用乙草胺混合液(组成同上)40kg,均匀洒在土壤表面,随后进行耙磨整地;每亩施生物菌有机肥100kg、尿素5 kg、磷酸二胺10 kg,整地一次性施入;

3.2将啤酒糟中按照质量比5:2:0.2加入甘油、碳酸乙烯酯,搅拌2h后挤压过滤,得滤液及滤渣备用;

3.3种子筛选与处理:选择早熟大粒,植株矮小品种的藜麦种子,将种子在滤液中浸泡2h,滤液没过种子2-3cm即可,取出后晾干;

3.4在播种层的土温稳定在10℃以上后进行开沟播种,开沟深度为2-3cm,行距为60cm,株距为25cm,沟内洒入药土,每亩洒入药土(组成及制备同实施例1)30kg,播种,每亩种子用量04-0.5kg;

3.5田间管理:在藜麦幼苗3-4叶期,间苗至两株穴,5-6叶期定苗至1株穴,藜麦进入分支期后,两沟间挖沟,沟深5-8cm,宽3-4cm,将挖沟土进行根部培土;主穗显现后,及时去掉侧枝上营养枝即可,去掉侧枝上的营养枝时需去枝留叶。

对比例1

1.1播前整地:土地耕翻,施基肥,播前土壤封闭及整地,整地前每公顷乙草胺30kg,均匀洒在土壤表面,随后进行耙磨整地;每亩施生物菌有机肥100kg、尿素5 kg、磷酸二胺10 kg,整地一次性施入;

所述每30kg乙草胺由90%乙草胺100g及余量水;

1.2将啤酒糟中按照质量比5:2:0.2加入甘油、碳酸乙烯酯,搅拌2h后挤压过滤,得滤液及滤渣备用;

1.3种子筛选与处理:选择早熟大粒,植株矮小品种的藜麦种子;

1.4在播种层的土温稳定在10℃以上后进行开沟播种,开沟深度为2-3cm,行距为60cm,株距为30cm,沟内洒入药土,每亩洒入药土30kg,播种,每亩种子用量04-0.5kg;

所述药土组成为:50%辛硫磷乳油100g,拌入细土29.9kg即可;

1.5田间管理:在藜麦幼苗3-4叶期,间苗至两株穴,5-6叶期定苗至1株穴,藜麦进入拔节期后,两沟间挖沟,沟深5-8cm,宽3-4cm,将挖沟土进行根部培土;主穗显现后,及时去掉侧枝上营养枝即可,去掉侧枝上的营养枝时需去枝留叶。

对比例2

2.1播前整地:土地耕翻,施基肥,播前土壤封闭及整地,整地前每公顷乙草胺30kg,均匀洒在土壤表面,随后进行耙磨整地;每亩施生物菌有机肥100kg、尿素5 kg、磷酸二胺10 kg,整地一次性施入;

所述每30kg乙草胺由90%乙草胺100g及余量水;

2.2将啤酒糟中按照质量比5:2:0.2加入甘油、碳酸乙烯酯,搅拌2h后挤压过滤,得滤液及滤渣备用;

2.3种子筛选与处理:选择早熟大粒,植株矮小品种的藜麦种子;

2.4在播种层的土温稳定在10℃以上后进行开沟播种,开沟深度为2-3cm,行距为60cm,株距为30cm,沟内洒入药土,每亩洒入药土30kg,播种,每亩种子用量04-0.5kg;

所述药土组成为:50%辛硫磷乳油100g,拌入细土29.9kg即可;

2.5田间管理:在藜麦幼苗3-4叶期,间苗至两株穴,5-6叶期定苗至1株穴,进入分支期后,进行根部培土;主穗显现后,及时去掉侧枝上营养枝即可,去掉侧枝上的营养枝时需去枝留叶。

效果试验:

1、选取德州市德城区进行藜麦的种植,将试验田平均分为6块,每块一亩,编号S1-S6,其中,S1-S3分别采用实施例1-3提供的种植方法进行藜麦的种植;S4-S5采用对比例1-2提供的种植方法进行藜麦的种植;S6采用传统的藜麦种植方法进行藜麦的种植,将藜麦的亩产量、一级藜麦、二级藜麦及三级藜麦所占比率进行统计,具体结果见表1;

藜麦的分级标准为:

一级藜麦:每千粒重大于3.5g小于等于4.5g;

二级藜麦:每千粒重大于2.5g小于等于3.5g;

二级藜麦:每千粒重小于于2.5g;

表1

2、将实施例1及对比例1收获的藜麦随机取样后进行营养成分的分析,具体的成分为蛋白质、淀粉、灰分、粗纤维,具体检测结果见表2。

表2

3、在种植过程中,对于试验田S1及S4-S6的出苗率、发芽势及倒伏率进行统计,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注:数字后右上标不同字母代表差异显著(P<0.05)。

从表中可以看出,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藜麦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均明显高于对比例,且出苗整齐,苗株粗壮,另外,仅使用乙草胺的对比例中,生长的杂草较本发明提供的喷洒乙草胺混合液的多且需另外喷洒除草剂亦或人工除草,增加了人力物力。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实施例的限制,其它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组合、替代、简化均应为等效替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