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鲤鱼共生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99500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鲤鱼共生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在稻田里养殖鲤鱼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常用手段。鲤鱼是杂食性鱼类,在鲤鱼生长过程中,鲤鱼会吃掉一部分害虫,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防止虫害的目的。但是鲤鱼在生长过程中易破坏水稻的根细,造成水稻减产。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施加肥料和农药,这些肥料和农药会破坏水体的环境,造成鲤鱼减产。

现在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降低鲤鱼体内农药残留、保证水稻和鲤鱼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鲤鱼体内农药残留多、稻田里水稻和鲤鱼的产量易相互影响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水稻鲤鱼共生养殖方法。

本方案提供的基础方案为:水稻鲤鱼共生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稻田选择与处理,面积为3-4亩,田埂高度为0.6-1.2m,田埂面的宽度不小于0.8m,稻田内设有苗床,苗床的高度为0.2-0.3m,苗床宽度为1.2-1.4m,苗床间距为0.4-0.6m;

步骤2:施肥,在苗床上挖出一个方坑,方坑的侧壁厚度为15-20cm,方坑的深度在10-15cm,方坑的侧壁旁插设有隔网,隔网与方坑侧壁之间间距3-5cm,每亩发酵有机肥800-1000kg,埋入隔网之间苗床中,埋入深度为8-12cm,在隔网与方坑的侧壁之间形成3-5cm宽,1-3cm深的方框形的沟壑,在沟壑内填充普通的泥土;

步骤3:注水,稻田完成施肥10-12d后注水,保持田水淹过苗床的高度在3-5cm;

步骤4:秧苗插栽,水稻品种为嘉优968,秧苗插栽结束,保持稻田水面高于苗床10-15cm,然后在苗床上设置1-2cm宽,3-5cm深的连接沟,连接沟贯穿苗床将与沟壑连通;

步骤5:鱼苗放养,在秧苗插栽3-5天后,在亩稻田内放鲤鱼苗种800-1500尾,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投食混合饲料,该区域定义为投食区,投食区距离苗床0.5-1m,混合饲料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稻壳粉50、啤酒糟30、浓度为1.5%的醋酸溶液15、棕榈油5;

步骤6:虫害防治,在观察到秧苗受虫害后,在田埂上开设排水沟,将稻田内的水排出,直到水面低于苗床1-2cm在投食区内设置浮框,然后向秧苗喷洒敌百虫农药;

步骤7:农药降解,喷洒完农药之后,在隔网与方坑之间填充入尿素、发酵有机肥以及曲霉菌的混合肥,1-2天后,向稻田内注水,让水面上升1-4cm,然后向稻田中喷洒腐败的有机物粉末,1-2天之后,向稻田内注水,水面淹过苗床8-10cm。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在步骤1中的苗床,一方面让水稻可以分开种植,另一方面,可方便将步骤2中的发酵有机肥埋入固定位置,发酵有机肥在苗床内时,由于水稻根具有向肥性,根系会尽量往苗床内部生长,避免水稻的根部直接暴露在水中,让鲤鱼破坏,影响水稻产量。同时,沟壑对水稻的根部起到了保护作用,鲤鱼不会直接与水稻的根部接触。

在步骤2中的发酵有机肥,一方面为水稻的生长提供肥料,另一方面让苗床底部的土壤更加肥沃,适合食腐昆虫,如蚯蚓的生长,昆虫从苗床中钻出来后会成为鲤鱼的饲料。昆虫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鲤鱼摄入蛋白质之后,生长更快。沟壑的作用主要是隔离作用,避免鲤鱼直接与水稻的根部接触。

步骤4是采用嘉优968品种的水稻,在四川地区,该品种水稻广泛种植,在正常情况下,该品种的水稻在四川地区亩产能达到570kg左右。该品种水稻在2012年参加四川省中籼迟熟9组区试,平均亩产574.37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7.42%;2013年中籼迟熟2组续试,平均亩产570.44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7.90%。

在步骤5中在秧苗插栽3-5天后,秧苗的根部已经基本固定在苗床上,此时放入鱼苗,避免因为鱼苗在水里游动,导致秧苗根部虚浮,从而达到避免减产的目的。混合饲料中的稻壳粉是水稻的副产物,产量高、价格低,在于啤酒糟、醋酸溶液处理后,其更利于鱼类摄入。啤酒糟是经过微生物发酵处理,酿酒后的副产物,啤酒糟中的营养物质为小分子状态,在鲤鱼摄入后能够更便于鲤鱼消化,醋酸溶液能够提升鲤鱼对啤酒糟和稻壳粉的吸收利用率,能够提升鲤鱼产量。

在步骤6中,如果出现水稻确实需要农药治虫的情况下,在投食区设置浮框,能够让鲤鱼在觅食时,会在投食区附近。在喷洒农药时会尽量避开投食区,这样就避免了鲤鱼直接与高浓度的农药直接接触。

在步骤7中,喷洒完农药之后,在隔网与方坑之间填充入尿素、发酵有机肥以及曲霉菌的混合肥,曲霉菌会在沟壑中增殖并且在连接沟内流动,曲霉菌对敌百虫农药的降解非常有效,能够有效的降低水稻附近的农药残留。向稻田中喷洒腐败的有机物粉末,是因为有机物粉末中有大量的曲霉菌,曲霉菌能够有效的降解农药。,在喷洒农药时,主要还是水稻附近的水域的农药残留较多,这样曲霉菌能够在农药残留较多的地方数量多,降解农药速度快,在稻田内也有曲霉菌分布,进一步提升了降解农药的速度。这样在靠近水稻的水域和远离水稻水域的农药降解速度大致相同。

本方案水稻鲤鱼共生养殖方法,在喷洒农药时,用沟壑将农药与稻田初步隔离,防止鲤鱼摄入过多的农药,然后在沟壑内喷洒高浓度的曲霉菌,对水稻附近的残余的高浓度农药降解,进一步防止鲤鱼摄入农药。并且在稻田水面,喷洒含有低浓度曲霉菌腐败的有机物粉末,进一步除去稻田内的农药残留。提高曲霉菌的增殖速度,提高微生物降解农药的速度,达到在稻田里喷洒农药后鲤鱼体内基本无农药残留的目的。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步骤1中,在稻田一侧设置暂养区,暂养区的宽度为5-6m,暂养区的长度为7-8m,暂养区的深度为1.2-1.5m,暂养区与稻田之间开挖连接水沟,连接水沟宽3-5m,深0.8-1m,在连接水沟上设置可控制连接水沟连通或切断的闸门。增加一个暂养区,将暂养区与稻田分隔开,进一步避免鲤鱼摄入农药。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方案:在步骤2中发酵有机肥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鸡粪50,啤酒糟20,稻壳粉25、过磷酸钙3、滑石粉2。鸡粪中一方面有有机物,另一方面有大量的微生物,啤酒糟和稻壳粉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纤维素,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和氮源,过磷酸钙和滑石粉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方案:步骤2中发酵有机肥的制造方法为:将鸡粪和啤酒糟混合后搅拌均匀,然后按混合料的重量的2%加入80-90倍曲霉菌稀释液,充分搅拌之后,静止8-9天,再加入稻壳粉、过磷酸钙和滑石粉进行充分搅拌。此方法制作的发酵有机肥,节省了发酵时间,待鸡粪和啤酒糟初步发酵后,将稻壳粉混入后买入苗床中后,能够进一步发酵,不用等到发酵完成后就可使用。

优选方案四:作为方案三的优选方案:在步骤5中,混合饲料的制作方法为:将稻壳粉与啤酒糟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醋酸溶液,然后,在锅中蒸煮、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10%,然后加入棕榈油。混合饲料在棕榈油的聚合作用下会层细小颗粒,这样方便鲤鱼摄入。

优选方案五:作为优选方案四的优选方案:步骤7中,在喷洒完腐败的有机物粉末之后,1-3天内用生石灰兑水后向稻田内泼洒,每次每亩5-10kg。生石灰兑水能够杀灭曲霉菌,避免曲霉菌浓度过高后影响鱼类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水稻鲤鱼共生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稻田选择与处理,面积为3亩,田埂高度为0.8m,田埂面的宽度为0.8m,稻田内设有苗床,苗床的高度为0.3m,苗床宽度为1.3m,苗床间距为0.5m;

步骤2:施肥,在苗床上挖出一个与苗床形状相同的方坑,方坑的侧壁厚度为15-20cm,方坑的深度在10-15cm,方坑的侧壁旁插设有隔网,隔网与方坑侧壁之间间距3-5cm,每亩发酵有机肥800kg,埋入隔网之间苗床中,埋入深度为8cm,在隔网与方坑的侧壁之间形成3-5cm宽,1cm深的方框形的沟壑,在沟壑内填充普通的泥土,发酵有机肥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鸡粪50,啤酒糟20,稻壳粉25、过磷酸钙3、滑石粉2,发酵有机肥的制造方法为:将鸡粪和啤酒糟混合后搅拌均匀,然后按混合料的重量的2%加入80-90倍曲霉菌稀释液,充分搅拌之后,静止8-9天,再加入稻壳粉、过磷酸钙和滑石粉进行充分搅拌;

步骤3:注水,稻田完成施肥10-12d后注水,保持田水淹过苗床的高度在3-5cm;

步骤4:秧苗插栽,水稻品种为嘉优968,秧苗插栽结束,保持稻田水面高于苗床10-15cm,然后在苗床上设置1-2cm宽,3-5cm深的连接沟,连接沟贯穿苗床将与沟壑连通;

步骤5:鱼苗放养,在秧苗插栽3-5天后,在亩稻田内放鲤鱼苗种800-1500尾,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投食混合饲料,该区域定义为投食区,投食区距离苗床0.5-1m,混合饲料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稻壳粉50、啤酒糟30、浓度为1.5%的醋酸溶液15、棕榈油5,混合饲料的制作方法为:将稻壳粉与啤酒糟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醋酸溶液,然后,在锅中蒸煮、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10%,然后加入棕榈油;

步骤6:虫害防治,在观察到秧苗受虫害后,在田埂上开设排水沟,将稻田内的水排出,直到水面低于苗床1-2cm在投食区内设置浮框,然后向秧苗喷洒敌百虫农药;

步骤7:农药降解,喷洒完农药之后,在隔网与方坑之间填充入尿素、发酵有机肥以及曲霉菌的混合肥,1-2天后,向稻田内注水,让水面上升1-4cm,然后向稻田中喷洒腐败的有机物粉末,1-2天之后,向稻田内注水,水面淹过苗床8-10cm。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在稻田一侧设置暂养区,暂养区的宽度为5-6m,暂养区的长度为7-8m,暂养区的深度为1.2-1.5m,暂养区与稻田之间开挖连接水沟,连接水沟宽3-5m,深0.8-1m,在连接水沟上设置可控制连接水沟连通或切断的闸门。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7中,在在喷洒完腐败的有机物粉末之后,1-3天内用生石灰兑水后向稻田内泼洒,每次每亩5-10kg。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步骤5中,混合饲料的制作方法为:将稻壳粉与啤酒糟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醋酸溶液,然后,在锅中蒸煮、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10%,然后加入混合饲料总重量的10%的面粉,然后加入棕榈油,投食时,可用手将混合饲料捏成团进行投食。加入面粉后会进一步提升混合饲料的粘合力,饲料更容易聚集成团,鲤鱼采食时,更易吸收,提高鲤鱼对饲料的利用率。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步骤2中,采用普通的农家肥。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步骤5中,混合饲料未添加醋酸溶液和棕榈油。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步骤7中,未向稻田喷洒腐败的有机物粉末。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步骤6中,未进行步骤7处理。

将所有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鲤鱼在水稻收割前,打捞出来,计算水稻亩产量和鲤鱼总重量。

鱼肉用气象色谱分析法分析,固定相为液相,利用式样中各组分分离是基于各组分在固定液中溶解度的差异。混合组分在色谱柱内经过反复多次溶解、挥发过程,使溶解度小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溶解度大的组分后流出色谱柱。本次实验用FP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进行鲤鱼农药残留量测定,用外标法将样品液与标准液比较定量。

采用的仪器是岛津GC-14APTF气相色谱仪(FPD检测器和岛津CR-7A数据处理机),农药标准样是浓度为99.9%的敌百虫,水是采用石英亚沸二次蒸馏水,标准溶液是将敌百虫农药标准品用甲苯制成100ug/ml的储备液。

实验步骤是讲鲤鱼组织粉碎,称取粉碎的样品20g于2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丙酮60ml,在电动震荡器上振摇0.5h,取下后立即过滤,得到提取液。然后进行净化处理之后,供气象色谱分析用。固定液位1.5%OV-17+1.95%QF-1的混合固定液。

经过测量之后,得到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1与实施例2对比发现,暂养区能够有效避免鲤鱼与农药接触,降低鲤鱼体内农药残留。

实施例1与实施例3对比发现,用生石灰兑水泼洒,降低稻田微生物,能够提高鲤鱼产量、降低鲤鱼体内农药残留。

实施例1与实施例4对比发现,在混合饲料中添加面粉,能够提高鲤鱼产量。

实施例1与对比例1对比发现,本发明提供的发酵有机肥能够有效提高水稻和鲤鱼产量。

实施例1与对比例2对比发现,在饲料中添加醋酸溶液和棕榈油,能够提高鲤鱼产量。

实施例1与对比例3对比发现,稻田未喷洒腐败的有机物,会有较多的农药残留在鲤鱼体内。

实施例1余对比例4对比发现,在水稻施药后用喷洒曲霉菌能够有效降低鲤鱼体内的农药残留。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