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油茶饼浸出液防治铁皮石斛种植过程中蜗牛危害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99491阅读:7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虫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油茶饼浸出液防治铁皮石斛种植过程中蜗牛危害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铁皮石斛是我国药典中记载的一种极为珍稀名贵中药材,其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降血糖、护肝护肺、抗疲劳、生津止渴等功效。由于铁皮石斛喜阴湿环境,一般在遮荫大棚内用松树皮等作为基质进行栽培或者附生于郁闭度50%~70%的林间乔木上进行栽培,其最适生长环境通常为温度20℃~30℃,湿度为60%~80%的环境,因其生长环境与蜗牛的适生环境极为相似,极易遭受蜗牛为害。蜗牛喜食铁皮石斛幼芽、嫩芽和叶片等,在铁皮石斛发芽季节,蜗牛危害如得不到及时的防治,蜗牛会啃食幼芽,造成铁皮石斛种植过程中毁灭性的绝收,而且蜗牛繁殖快,种群极易迅速扩大,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手段效果差,蜗牛易产生抗药性。蜗牛的直接为害造成的损失和防治引起的高农残等问题已经成为铁皮石斛栽培种植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子。

现有的铁皮石斛种植过程中防治蜗牛的方法通常用化学农药四聚乙醛颗粒剂施撒在苗床上,蜗牛取食后中毒死亡,以达到防治的目的,而四聚乙醛颗粒遇水后效果会减弱并逐渐失去药性,施药的时间长、成本高,施药效果得不到保证,且易造成铁皮石斛农药高残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油茶饼浸出液防治铁皮石斛种植过程中蜗牛危害,以解决铁皮石斛种植过程中极易发生的蜗牛啃食幼芽和嫩芽造成减产或绝收的危害,降低种植风险,并有效的解决化学防治蜗牛引起的高农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油茶饼浸出液防治铁皮石斛种植过程中蜗牛危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油茶饼粉碎后和生石灰按照质量比100:1~120:1的比例混匀,并用温开水浸泡24~48小时;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物过滤分离出浸出原液,以水稀释成1000~1500倍体积的稀释液,在铁皮石斛发芽期或蜗牛繁殖高峰期,于夜间对铁皮石斛种植区进行集中喷施。

步骤(1)中所述油茶饼为油茶籽加工榨油后的渣饼,所述油茶饼中茶皂素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3-18%,残油质量百分比含量低于2%。

步骤(1)中,所述温开水温度60~70℃,为所述油茶饼和生石灰混合后的总质量和所述温开水的质量比为1:8~1:10。

步骤(1)中,还包括浸泡时每间隔2~3小时搅拌一次的步骤。

步骤(2)中,所述铁皮石斛发芽期为每年3~4月铁皮石斛发芽前后一个月;所述蜗牛繁殖高峰期为每年5~7月。

步骤(2)中,所述喷施的方法为:在铁皮石斛发芽期,所述浸出原液以水稀释成1000~1200倍体积的稀释液,每间隔4~5天喷施一次;在蜗牛繁殖高峰期,所述浸出原液以水稀释成1200~1500倍体积的稀释液,每隔7~10天喷施一次。

步骤(2)中,所述喷施的时间为晚上8点~10点,此时是蜗牛进食时间,所述喷施的用量为每亩30~50公斤的所述稀释液。

油茶饼浸出原液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茶皂素,本发明中在制作浸出原液时加入一定比例的生石灰有利于茶皂素的浸出,通过试验对比可知加入一定比例生石灰后,浸出原液中茶皂素浓度是对照的2.3倍以上,大大提高了茶皂素的浸出率,使得本发明对蜗牛危害的防治效果大大增强。

本发明中所述蜗牛包括蛞蝓。

有益效果:本发明使用的油茶饼浸出原液安全性高、成本低、且无农药残留,本发明方法还利用蜗牛生活习性,把握防治时间,达到了高效低成本防治铁皮石斛种植过程中蜗牛危害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

铁皮石斛为喜阴湿兰科植物,每年3~4月份,为其发芽的季节,在种植过程中,需补足水分,以供其发芽和生长,在此期间,田间蜗牛开始活动,取食其幼芽或嫩芽,期间进行油茶饼浸出液的制备及提前防治;每年5~7月,蜗牛繁殖期,避免大棚内蜗牛大量繁殖,制备浸出液提前防治;具体如下:

选用茶皂素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3-18%,残油质量百分比含量低于2%的油茶饼,将10公斤油茶饼粉碎后和0.1公斤生石灰混匀,并加入100公斤60℃温水进行浸泡;

浸泡过程中,需每隔3小时搅拌一次,有利于油茶饼中的茶皂素浸出;

浸泡48小时后,用100目的纱布过滤得到浸出原液。

将浸出原液稀释1000倍后,于3月初铁皮石斛发芽前,在夜间8~10点蜗牛出来取食的时间,利用喷雾器对铁皮石斛进行喷施触杀蜗牛,每隔4天,喷施一次,每亩用量为30公斤稀释液。

将浸出原液以水稀释1500倍体积后,于5月初蜗牛大量繁殖前,在夜间8~10点蜗牛出来取食时,利用喷雾器对铁皮石斛进行喷施触杀蜗牛,每隔7天,喷施一次,每亩用量为30公斤稀释液。

实施例2:

铁皮石斛为喜阴湿兰科植物,每年3~4月份,为其发芽的季节,在林间活树附生栽培的铁皮石斛种植区,林下蜗牛开始活动,取食其幼芽或嫩芽,期间进行油茶饼浸出液的制备及提前防治;每年5~7月,蜗牛繁殖期,避免栽培区域内蜗牛大量繁殖,制备浸出液提前防治;

油茶饼浸出液的制备同实施例1;

将浸出原液以水稀释1 200倍体积后,于3月初铁皮石斛发芽前,在夜间8~10点蜗牛出来取食的时间,利用喷雾器对附生于活树上的铁皮石斛进行喷施触杀蜗牛,每隔5天,喷施一次,每亩用量为50公斤稀释液。

将浸出原液以水稀释1500倍体积后,于5月初蜗牛大量繁殖前,在夜间8~10点蜗牛出来取食时,利用喷雾器对铁皮石斛种植区进行喷施触杀蜗牛,喷施于铁皮石斛植株上及林下树木周围,每隔10天,喷施一次,每亩用量为50公斤稀释液。

实施例3不同稀释倍数的浸出液以及化学药物四聚乙醛对蜗牛的防治

实验方法:在3月中旬,铁皮石斛发芽前一周,将铁皮石斛两年生苗移栽到经过高温消毒的松树皮基质中,2丛/盆,每个处理100盆,并在盆栽苗中放入同型巴蜗牛,10只/盆,并保持基质湿度至70~80%左右,待同型巴蜗牛适应盆栽基质的环境能正常取食后,在夜间10点左右,蜗牛出来活动时,利用供试药剂进行喷施处理,每个处理喷施3L稀释液,喷施频率为5天/次,喷施两次后统计结果;

供试药剂Ⅱ中油茶饼浸出液是按照1公斤油茶饼加入10公斤温开水浸泡而得,供试药剂Ⅲ为实施例1中制得的浸出液,即1公斤油茶饼加入1%油茶饼重量的生石灰,浸泡时间为48小时;

防治效果的计算方式为:(药前蜗牛数—药后蜗牛数/药前蜗牛数)*100%,数字越大说明防治效果越好。

表1不同处理的油茶饼和四聚乙醛对蜗牛的防治

由表1可知,实施例1中得到的的油茶饼浸出原液稀释2000倍后仍有很好的蜗牛的防治效果。

实施例4:不同生石灰添加量对油茶饼浸出茶皂素的影响

油茶饼浸出液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茶皂素,本发明通过香草醛-浓硫酸显色法作为皂苷含量测定的方法。具体测定步骤参考陈莹、刘松柏等(油茶籽粕和茶皂素中皂苷的定量检测方法研究,中国粮油学报,2012,27(2):105-110)所述方法。

利用上述方法测试了生石灰含量对浸出原液中的茶皂素浓度影响,结果见表2,其中ck代表不添加生石灰的油茶饼浸出原液,I~IV代表添加不同重量百分数的生石灰后的油茶饼浸出原液。

表2不同生石灰添加量对油茶饼浸出茶皂素的影响

通过表2试验结果对比可知加入一定比例生石灰后,浸出液中茶皂素浓度是对照的2.3倍以上,大大提高了茶皂素的浸出率,添加生石灰重量分数超过1%后,对浸出茶皂素的影响大大减小,使得本发明对蜗牛危害的防治效果大大增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