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钙低糖的有机大米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99492阅读:163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钙低糖的有机大米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大米是中国人的主食之一。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去餐馆,米饭都是必不可少的。大米作为人们主食,其安全性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前些年的“镉大米”、“毒大米”事件还历历在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营养与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大米的种植过程大量的使用农药和化肥,使得大米的安全性受到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营养与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机大米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钙是生物必需的元素。对人体而言,无论肌肉、神经、体液和骨骼中,都有用Ca2+结合的蛋白质。钙是人类骨、齿的主要无机成分,也是神经传递、肌肉收缩、血液凝结、激素释放和乳汁分泌等所必需的元素。钙约占人体质量的1.4%,参与新陈代谢,每天必须补充钙;人体中钙含量不足或过剩都会影响生长发育和健康。人体所需的钙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钙,因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钙是保证人们有足够的钙来吸收的关键,而大米作为主食,其钙含量将直接影响着人体内的钙含量。

中国发明专利CN105191652A(发明名称:一种有机大米的种植方法)公开了一种有机大米的种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土质肥沃、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土地作为苗床,(2)选择抗病、抗倒性强、米质优良的大米种子,并对其进行播种前处理,(3)将上述处理过的大米种子,播种于上述(1)的苗床上,待秧苗出来并对其进行秧苗管理,(4)对稻田地进行施肥、旋耕,并对上述秧苗进行插秧,(5)对上述稻田进行田间管理。然而用该方法种植出的大米其产量和钙含量都不令人满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钙低糖的有机大米的种植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有机大米种植中产量和质量不高的缺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钙低糖的有机大米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田地:选择连续闲置两年以上的田地,并且土质肥沃、易于排灌的田地作为苗床和种植田;

S2、施肥:向苗床和种植田施肥,每亩施鲜花绿草肥1500~2500公斤,一年只施一次肥;

S3、稻种选择:选择适应性广、抗病毒性强、稳定性好的杂交水稻品种作为稻种;

S4、稻种处理:选择晴朗天气,在阳光下将稻种摊开成3~5cm厚,晒种一天,期间对稻种进行翻动5~7次,在晒稻种的同时去除杂质、稗子和秕谷;晒种结束后将稻种置于0.05‰~0.5‰高锰酸钾溶液中60~1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2~5遍,用清水浸种2~3天,控去清水并保持稻种潮湿,在30~36℃下催芽48~72h,至出芽率达到90%以上进行播种;

S5、播种:在晴朗的早晨将催芽后的稻种均匀撒播在准备好的苗床上,苗床上加盖塑料拱棚保温;

S6、插秧:当秧苗长到15~20cm时,进行插秧,插秧时要边起秧苗边插秧,插秧行距控制为25~30cm,株距控制为15~18cm,每个穴2~4棵秧苗;

S7、秧田管理:秧苗移栽至分蘖期前深水灌溉,水深10~12cm,减少叶片蒸腾,使秧苗水分易平衡,有利于快生新根和新叶;在分蘖期时将灌溉水深度控制为2~5cm;分蘖后将灌溉水深度控制为10~15cm;在孕穗期将灌溉水深度控制为5~8cm,此时是水稻一生对水分反应最敏感的临界期,特别是减数分裂期,抽水会造成颖花发育不良,降低结实率;在整个秧田管理过程中发现有杂草时,要立即人工除去;

S8、收割:稻谷成熟后,在收割前5~6天对秧田进行断水处理,选择晴朗的天气对稻谷进行收割,收割后将稻草粉碎还田;

在本发明提供的高钙低糖的有机大米的种植方法中,优选地,插秧后在稻田中放养青蛙,每亩放养青蛙800~1500只,在稻田中放养青蛙可以很好防治害虫,青蛙将害虫吃同时自身也长大了,还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

在本发明提供的高钙低糖的有机大米的种植方法中,优选地,在稻田四周设置青蛙防逃网,用于防止青蛙向稻田外围逃跑。

本发明提供的高钙低糖的有机大米的种植方法中,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的鲜花绿草肥为由紫云英和野豌豆堆沤制得,其全为有机肥,使用此有机肥不会大米的品质有不良影响。

本发明提供的高钙低糖的有机大米的种植方法中,优选地,灌溉用水为山泉水或深井水,山泉水和深井水无污染,不会对大米的品质带来不良的影响。

与现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不使用化肥、不使用农药,避免了化肥和农药对土地和大米的污染,保证了有机大米的品质,满足了有机大米的市场需求,放养的青蛙放养的青蛙除清除了稻的害虫外,还可以为种植户提高收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钙低糖的有机大米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田地:选择连续闲置三年的田地,并且土质肥沃、易于排灌的田地作为苗床和种植田;

S2、施肥:向苗床和种植田施肥,每亩施由紫云英和野豌豆堆沤制得的鲜花绿草肥1500~2500公斤,其全为有机肥,使用此有机肥不会大米的品质有不良影响,施肥后旋耕田地;

S3、稻种选择:选择适应性广、抗病毒性强、稳定性好的杂交水稻品种深两优876作为稻种;

S4、稻种处理:选择晴朗天气,在阳光下将稻种摊开成3~5cm厚,晒种一天,期间对稻种进行翻动5~7次,在晒稻种的同时去除杂质、稗子和秕谷;晒种结束后将稻种置于0.05‰~0.5‰高锰酸钾溶液中60~1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2~5遍,用清水浸种2~3天,控去清水并保持稻种潮湿,在30~36℃下催芽48~72h,至出芽率达到90%以上进行播种;

S5、播种:在晴朗的早晨将催芽后的稻种均匀撒播在准备好的苗床上,苗床上加盖塑料拱棚保温;

S6、插秧:当秧苗长到15~20cm时,进行插秧,插秧时要边起秧苗边插秧,插秧行距控制为25~30cm,株距控制为15~18cm,每个穴2~4棵秧苗,插秧后在稻田中放养青蛙,每亩放养青蛙800~1500只,在稻田中放养青蛙可以很好防治害虫,害虫被青蛙吃了,秧就不会受到害虫侵害,同时,害虫为青蛙提供生长所需要的食物,还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在稻田四周设置青蛙防逃网,用于防止青蛙向稻田外围逃跑;

S7、秧田管理:秧苗移栽至分蘖期前深水灌溉,水深10~12cm,减少叶片蒸腾,使秧苗水分易平衡,有利于快生新根和新叶;在分蘖期时将灌溉水深度控制为2~5cm;分蘖后将灌溉水深度控制为10~15cm;在孕穗期将灌溉水深度控制为5~8cm,此时是水稻一生对水分反应最敏感的临界期,特别是减数分裂期,抽水会造成颖花发育不良,降低结实率;在整个秧田管理过程中发现有杂草时,要立即人工除去;

S8、收割:稻谷成熟后,在收割前5~6天对秧田进行断水处理,选择晴朗的天气对稻谷进行收割,收割后将稻草粉碎还田;

在本实施例中灌溉用水为山泉水,山泉水无污染,不会对大米的品质带来不良的影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