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85333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悬浮剂,简称油悬剂,是指一种或一种以上农药有效成分在油脂分散介质中形成高分散、稳定的悬浮体系。油悬浮剂一般用油脂稀释后供喷雾用,也可不经稀释,作超低容量喷雾用,具有传导作用强、粘着性好、滞留时间长、耐雨水冲刷、有效成分利用率高等优点,表现出更高的药效及持效期。

蝽科类害虫,属半翅目的,旧称蝽象,此类昆虫有臭腺孔,能分泌臭液,在空气中挥发成臭气,所以又有放屁虫、臭板虫、臭大姐等俗名。目前常见的种类如稻黑蝽、稻褐蝽、稻绿蝽等,主要危害水稻、粟、玉米、甘蔗等。蝽科类害虫主要通过刺吸稻茎、叶和穗部汁液,受害处产生黄斑,严重的分蘖和发育受抑,造成植株全株枯死。近几年随农田生态环境变化,稻黑蝽等蝽科类害虫对水稻等农作物造成为害逐年加重。

申请号为201210287377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治绿盲蜷的复配农药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采用辛硫磷与马拉硫磷作为有效成分制得复配农药,实现了辛硫磷与马拉硫磷的优势互补,既能发挥辛硫磷防治效果好,击倒力强的特点,又克服了辛硫磷光解迅速,持效期短的缺点,药效显著提高,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防治绿言蜷效果显著,而且降低了使用成本;申请号为201410038641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杀虫农药油悬浮剂,由下述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甲氧虫酰肼8-12% ;氟虫双酰胺10-20%;表面活性剂7-9%;肉桂酸乙酯2-4%;阿拉伯树胶1-3% ;磷酸三丁酯0. 1-0. 3% ;邻苯基苯酚0. 2-0. 4%;余量为花生油,该发明适用于防治水稻二化螟、卷叶螟、苹果食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

但现有技术及上述专利中存在的问题是:

(1)现有技术中没有见到专门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因此开发一种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很有必要。

(2)上述专利中以化学有机物作为药剂的有效成分,这些有机物会造成严重污染,破坏环境,不符合绿色生产原则。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可有效减轻蝽科类害虫在农业上危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钩吻20-40份、垂序商陆13-27份、茶枯8-16份、茶树油5-9份、乳化剂5-13份、分散剂3-7份、润湿剂2-6份、增稠剂1-4份、防冻剂1-3份和分散介质40-60份。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钩吻30份、垂序商陆15份、茶枯12份、茶树油7份、乳化剂9份、分散剂5份、润湿剂4份、增稠剂3份、防冻剂2份和分散介质50份。

进一步地,所述乳化剂选自农乳100、农乳600、农乳1600、吐温20和吐温60中的一种;

所述分散剂选自木质素磺酸盐、马来酸酐低聚物和萘磺酸盐中的一种;

所述润湿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和烷基磺酸盐中的一种;

所述增稠剂选自改性膨润土、改性高岭土和改性白炭黑中的一种;

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丁醚醋酸酯、1,2一二氯乙烷和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

所述分散介质选自大豆油、菜籽油、蓖麻油和玉米油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膨润土、改性高岭土和改性白炭黑的粒径均为800-1000目。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膨润土的制备方法是将膨润土放入质量浓度为4-6%的十六烷基苯磺酸钠溶液中加热搅拌12-24h,抽滤,收集滤饼并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烘干,自然冷却至室温,粉碎,过800-1000目筛,即得改性膨润土;

所述改性高岭土的制备方法是将高岭土放入质量浓度为4-6%的十六烷基苯磺酸钠溶液中加热搅拌12-24h,抽滤,收集滤饼并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烘干,自然冷却至室温,粉碎,过800-1000目筛,即得改性高岭土;

所述改性白炭黑的制备方法是将白炭黑放入质量浓度为4-6%的十六烷基苯磺酸钠溶液中加热搅拌12-24h,抽滤,收集滤饼并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烘干,自然冷却至室温,粉碎,过800-1000目筛,即得改性白炭黑。

上述的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挑选干净的钩吻、垂序商陆、茶枯分别粉碎至60-80目,混合后得混合粉末,以混合粉末总质量计,加入12-18倍的体积分数为80-90%乙醇溶液,在40-50℃下超声3-5h,超声频率20-40KHz,收集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真空干燥后即得药物提取物;

将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分散介质加入反应釜,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增稠剂、防冻剂和茶树油,最后加入药物提取物,20-25MPa压力下均质处理40-60min,即得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以垂序商陆、钩吻、茶枯三味中草药经过处理后作为油悬浮剂的有效成分,然后辅以添加茶树油,协同分散介质等其他组分,配伍作用好,对农作物无毒害作用、无污染、无残留,对环境无污染,有利于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其中,钩吻,又称断肠草,其毒性主要成分为多种生物碱,包括极强烈的神经毒性,过量即导致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强烈反应,呼吸中枢麻痹,肠道发黑粘连,然后导致抽搐、四肢麻木、肌肉无力、肌肉纤维颤动,直至身亡;垂序商陆也称美洲商陆,属于商陆科商陆属,味苦,性寒;有毒,归肺、脾、肾、大肠经,具有逐水消肿,通利二便之功效,可外用解毒散结,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外治痈肿疮毒;垂序商陆原产地北美洲,是一种外来入侵植物,在我国华北以南分布十分广泛,具有潜在威胁性,是中国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警示通报植物之一。垂序商陆的提取物中含皂苷和多糖,如商陆酸性杂多糖、美商陆苷、美商陆苷元、商陆酸和美商陆酸等成分,其中商陆皂苷类成分具有多种抑菌、抗炎、抗肿瘤活性和增强免疫作用;茶树油是天然植物提取物,可以抑制细胞呼吸,刺激细胞自溶,其可以通过破坏微生物膜结构,使细胞内钾离子泄导致细胞内电子密度物质损失,引起病变;

茶枯中含有茶皂素、蛋白质、天然茶油等,长期使用有止屑、止痒、去油、杀菌、修复受损发质的功效,其中茶皂素是一种溶血性毒素,能使鱼的红细胞溶化,对害虫有很好的胃毒和触杀作用,可广泛在蔬菜、水稻、果树、茶叶、花卉等作物上使用,防治蜗牛、田螺、蚂蟥、稻飞虱、稻叶蝉、稻黑蝽红薯小象甲等害虫;

因此本发明配方中,首先添加对蝽科类害虫具有触杀作用的钩吻,破坏害虫神经中枢和呼吸系统,导致抽搐、四肢麻木、肌肉无力、肌肉纤维颤动等,影响蝽科害虫的行动及取食,然后在触杀作用的基础上添加具有抑菌、抗炎作用的垂序商陆和对蝽科害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的茶枯,三者共同作用,从不同的杀虫机理出发,杀虫效果优异。

(2)垂序商陆作为我国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入侵物种,对我国的生态系统存在一定潜在的威胁,本发明将垂序商陆作为一种原料,经处理将有效成分作为杀灭蝽科类害虫的组分之一,实现了资源合理使用,变废为宝,具有推广使用的意义。

(3)本发明中增稠剂采用粒径为800-1000目的改性膨润土、改性高岭土和改性白炭黑中的一种,一方面三种化学物质本身含有大量的层间水和可交换阳离子,尤其采用十六烷基苯磺酸钠改性处理后,增稠剂粒子表面形成稳定的网状结构,体系稳定性大为提高,另一方面采用增稠剂的粒径为800-1000目,增稠剂粒径足够小,根据Stockes公式,可保证增稠剂粒子的沉降速度足够小,两者综合作用,可保持本发明的油悬浮剂中有效成分呈稳定的悬浮状态,防止贮存期间产生沉积、结块,因此本发明的稳定性能及分散性能大大提高。

(4)本发明的乳化剂选自农乳100、农乳600、农乳1600、吐温20和吐温60中的一种;分散剂选自木质素磺酸盐、马来酸酐低聚物和萘磺酸盐中的一种,分散介质选自大豆油、菜籽油、蓖麻油和玉米油中的一种,保证本发明的有效成分在制备的油悬浮剂中分散均匀,同时协同粒径为800-1000目的改性膨润土、改性高岭土或改性白炭黑,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油悬浮剂的分散性能和稳定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钩吻20份、垂序商陆27份、茶枯8份、茶树油9份、乳化剂5份、分散剂7份、润湿剂2份、增稠剂4份、防冻剂1份和分散介质60份。

其中所述乳化剂为农乳100;

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盐;

所述润湿剂为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

所述增稠剂为粒径均为800目的改性膨润土;

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丁醚醋酸酯;

所述分散介质为大豆油。

所述改性膨润土的制备方法是将膨润土放入质量浓度为4%的十六烷基苯磺酸钠溶液中加热搅拌24h,抽滤,收集滤饼并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烘干,自然冷却至室温,粉碎,过800目筛,即得改性膨润土;

上述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挑选干净的钩吻、垂序商陆、茶枯分别粉碎至60目,混合后得混合粉末,以混合粉末总质量计,加入12倍的体积分数为90%乙醇溶液,在40℃下超声3h,超声频率20KHz,收集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真空干燥后即得药物提取物;

将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分散介质加入反应釜,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增稠剂、防冻剂和茶树油,最后加入药物提取物,25MPa压力下均质处理40min,即得产品。

实施例2

一种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钩吻40份、垂序商陆13份、茶枯16份、茶树油5份、乳化剂13份、分散剂3份、润湿剂6份、增稠剂1份、防冻剂3份和分散介质40份。

其中所述乳化剂为农乳600;

所述分散剂为马来酸酐低聚物;

所述润湿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所述增稠剂为粒径均为1000目的改性高岭土;

所述防冻剂为1,2一二氯乙烷;

所述分散介质为菜籽油。

其中,所述改性高岭土的制备方法是将高岭土放入质量浓度为6%的十六烷基苯磺酸钠溶液中加热搅拌12h,抽滤,收集滤饼并用去离子水洗涤5次,烘干,自然冷却至室温,粉碎,过1000目筛,即得改性高岭土;

上述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挑选干净的钩吻、垂序商陆、茶枯分别粉碎至80目,混合后得混合粉末,以混合粉末总质量计,加入12倍重量份的体积分数为90%乙醇溶液,在50℃下超声5h,超声频率40KHz,收集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真空干燥后即得药物提取物;

将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分散介质加入反应釜,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增稠剂、防冻剂和茶树油,最后加入药物提取物,20MPa压力下均质处理60min,即得产品。

实施例3

一种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钩吻30份、垂序商陆15份、茶枯12份、茶树油7份、乳化剂9份、分散剂5份、润湿剂4份、增稠剂3份、防冻剂2份和分散介质50份。

其中所述乳化剂为农乳1600;

所述分散剂为萘磺酸盐;

所述润湿剂为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

所述增稠剂为粒径均为900目的改性膨润土;

所述防冻剂为二甲基亚砜;

所述分散介质为蓖麻油。

所述改性膨润土的制备方法是将膨润土放入质量浓度为5%的十六烷基苯磺酸钠溶液中加热搅拌18h,抽滤,收集滤饼并用去离子水洗涤5次,烘干,自然冷却至室温,粉碎,过900目筛,即得改性膨润土;

上述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挑选干净的钩吻、垂序商陆、茶枯分别粉碎至70目,混合后得混合粉末,以混合粉末总质量计,加入15倍重量份的体积分数为85%乙醇溶液,在45℃下超声4h,超声频率30KHz,收集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真空干燥后即得药物提取物;

将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分散介质加入反应釜,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增稠剂、防冻剂和茶树油,最后加入药物提取物,23MPa压力下均质处理50min,即得产品。

实施例4

一种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钩吻30份、垂序商陆15份、茶枯12份、茶树油7份、乳化剂9份、分散剂5份、润湿剂4份、增稠剂3份、防冻剂2份、分散介质50份和硫磺粉3份。

其中所述乳化剂为吐温20;

所述分散剂为萘磺酸盐;

所述润湿剂为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

所述增稠剂为粒径均为900目的改性膨润土,所述硫磺粉粒径为900目;

所述防冻剂为二甲基亚砜;

所述分散介质为蓖麻油。

所述改性膨润土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

上述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挑选干净的钩吻、垂序商陆、茶枯分别粉碎至70目,混合后得混合粉末,以混合粉末总质量计,加入15倍重量份的体积分数为85%乙醇溶液,在45℃下超声4h,超声频率30KHz,收集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真空干燥后即得药物提取物;

将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分散介质加入反应釜,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增稠剂、防冻剂、茶树油和硫磺粉,最后加入药物提取物,23MPa压力下均质处理50min,即得产品。

实施例5

一种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钩吻25份、垂序商陆25份、茶枯10份、茶树油6份、乳化剂7份、分散剂4份、润湿剂3份、增稠剂2份、防冻剂3份和分散介质45份。

其中所述乳化剂为农乳1600;

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盐;

所述润湿剂为烷基硫酸盐;

所述增稠剂为粒径均为800目的改性白炭黑;

所述防冻剂为1,2一二氯乙烷;

所述分散介质为玉米油。

所述改性白炭黑的制备方法是将白炭黑放入质量浓度为6%的十六烷基苯磺酸钠溶液中加热搅拌20h,抽滤,收集滤饼并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烘干,自然冷却至室温,粉碎,过1000目筛,即得改性白炭黑。

上述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挑选干净的钩吻、垂序商陆、茶枯分别粉碎至60目,混合后得混合粉末,以混合粉末总质量计,加入16倍重量份的体积分数为90%乙醇溶液,在40℃下超声3h,超声频率35KHz,收集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真空干燥后即得药物提取物;

将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分散介质加入反应釜,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增稠剂、防冻剂和茶树油,最后加入药物提取物,30MPa压力下均质处理45min,即得产品。

实施例6

一种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钩吻35份、垂序商陆17份、茶枯11份、茶树油7份、乳化剂11份、分散剂6份、润湿剂5份、增稠剂1份、防冻剂1份和分散介质55份。

其中所述乳化剂为吐温60;

所述分散剂为马来酸酐低聚物;

所述润湿剂为烷基硫酸盐;

所述增稠剂为粒径均为900目的改性高岭土;

所述防冻剂为二甲基亚砜;

所述分散介质为菜籽油。

所述改性高岭土的制备方法是将高岭土放入质量浓度为4%的十六烷基苯磺酸钠溶液中加热搅拌22h,抽滤,收集滤饼并用去离子水洗涤4次,烘干,自然冷却至室温,粉碎,过900目筛,即得改性高岭土。

上述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挑选干净的钩吻、垂序商陆、茶枯分别粉碎至75目,混合后得混合粉末,以混合粉末总质量计,加入14倍重量份的体积分数为80%乙醇溶液,在40℃下超声5h,超声频率25KHz,收集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真空干燥后即得药物提取物;

将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分散介质加入反应釜,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增稠剂、防冻剂和茶树油,最后加入药物提取物,27MPa压力下均质处理50min,即得产品。

实施例7

一种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钩吻40份、垂序商陆22份、茶枯14份、茶树油8份、乳化剂8份、分散剂3份、润湿剂6份、增稠剂4份、防冻剂2份和分散介质48份。

其中所述乳化剂为农乳600;

所述分散剂为萘磺酸盐;

所述润湿剂为烷基磺酸盐;

所述增稠剂为粒径均为1000目的改性白炭黑;

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丁醚醋酸酯;

所述分散介质为菜籽油。

所述改性白炭黑的制备方法是将白炭黑放入质量浓度为6%的十六烷基苯磺酸钠溶液中加热搅拌22h,抽滤,收集滤饼并用去离子水洗涤5次,烘干,自然冷却至室温,粉碎,过1000目筛,即得改性白炭黑。

上述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8

一种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钩吻20份、垂序商陆19份、茶枯15份、茶树油9份、乳化剂10份、分散剂7份、润湿剂2份、增稠剂2份、防冻剂3份和分散介质57份。

其中所述乳化剂为吐温20;

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盐;

所述润湿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所述增稠剂为粒径均为800目的改性膨润土;

所述防冻剂为1,2一二氯乙烷;

所述分散介质为玉米油。

所述改性膨润土的制备方法是将膨润土放入质量浓度为4%的十六烷基苯磺酸钠溶液中加热搅拌16h,抽滤,收集滤饼并用去离子水洗涤5次,烘干,自然冷却至室温,粉碎,过800目筛,即得改性膨润土。

上述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1

一种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垂序商陆30份、茶枯27份、茶树油7份、乳化剂9份、分散剂5份、润湿剂4份、增稠剂3份、防冻剂2份和分散介质50份。

其中所述乳化剂为农乳1600;

所述分散剂为萘磺酸盐;

所述润湿剂为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

所述增稠剂为粒径均为900目的改性膨润土;

所述防冻剂为二甲基亚砜;

所述分散介质为蓖麻油。

所述改性膨润土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

上述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2

一种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钩吻40份、茶枯17份、茶树油7份、乳化剂9份、分散剂5份、润湿剂4份、增稠剂3份、防冻剂2份和分散介质50份。

其中所述乳化剂为农乳1600;

所述分散剂为萘磺酸盐;

所述润湿剂为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

所述增稠剂为粒径均为900目的改性膨润土;

所述防冻剂为二甲基亚砜;

所述分散介质为蓖麻油。

所述改性膨润土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

上述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3

一种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钩吻36份、垂序商陆21份、茶树油7份、乳化剂9份、分散剂5份、润湿剂4份、增稠剂3份、防冻剂2份和分散介质50份。

其中所述乳化剂为农乳1600;

所述分散剂为萘磺酸盐;

所述润湿剂为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

所述增稠剂为粒径均为900目的改性膨润土;

所述防冻剂为二甲基亚砜;

所述分散介质为蓖麻油。

所述改性膨润土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

上述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4

一种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钩吻30份、垂序商陆15份、茶枯12份、茶树油7份、乳化剂9份、分散剂5份、润湿剂4份、增稠剂3份、防冻剂2份和分散介质50份。

其中所述乳化剂为农乳1600;

所述分散剂为萘磺酸盐;

所述润湿剂为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

所述增稠剂为粒径均为900目的膨润土;

所述防冻剂为二甲基亚砜;

所述分散介质为蓖麻油。

上述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

对比例5

一种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钩吻30份、垂序商陆15份、茶枯12份、茶树油7份、乳化剂9份、分散剂5份、润湿剂4份、增稠剂3份、防冻剂2份和分散介质50份。

其中所述乳化剂为农乳1600;

所述分散剂为萘磺酸盐;

所述润湿剂为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

所述增稠剂为粒径均为500目的改性膨润土;

所述防冻剂为二甲基亚砜;

所述分散介质为蓖麻油。

所述改性膨润土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

上述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

理化性能测试

对实施例1-8及对比例1-5制备得到的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进行理化性能检测,包括分散性、悬浮率、热贮稳定性试验三个方面,检测结果见表1,其中分散性测定采用量筒混合法,悬浮率测定采用GB/T 14825-2006中的规定的方法,热贮稳定性采用GB/T 19136标准中规定的方法,采用分解率的高低来表示,分解率越低,表明热贮稳定性越好。

杀虫效果试验

将实施例1-8及对比例1-5制备的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分别与水按照1:1000的质量配比混合,得到药液,杀虫效果试验结果见表2。

试验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NYT 1154.6-2006中第6部分的浸虫法进行。选用蝽科类害虫中常见稻黑蝽、荔蝽、菜蝽三个品种,每个实施例或对比例配制的药液处理每个品种100头,处理方法为将靶标害虫浸入药液中10s后,用滤纸吸取多余药液,将试虫转移至正常条件下饲养,并设置不含油悬浮剂药液的水溶液作为对照组,处理24h统计记录试虫死亡数量并计算死亡率及校正死亡率。

死亡率(%)=死亡试虫数/总试虫数×100%

校正死亡率(%)=(死亡率-对照死亡率)/(1-对照死亡率)×100%

由上述实施例1-8的理化性能测试结果和杀虫效果试验结果可知:本发明的制备的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分散性良好,悬浮率高达91.5%-96.2%,并且热稳定性试验中,有效成分分解率为0.9%-1.5%,其理化性能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垂序商陆、钩吻、茶枯三味中草药经过处理后作为油悬浮剂的有效成分,然后辅以添加茶树油,协同分散介质等其他组分,配伍作用好,杀虫效果好,针对常见蝽科类害虫如稻黑蝽、荔蝽、菜蝽,结果显示,稻黑蝽的校正死亡率为92%-96%;荔蝽的校正死亡率为89%-94%,菜蝽的校正死亡率为91%-95%,同时对农作物无毒害作用、无污染、无残留,对环境无污染,有利于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结合实施例4和实施例3可知,实施例4的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中添加适量的粒径为900目的硫磺粉后,由于硫黄与害虫接触后,可生成硫化氢,协同钩吻、垂序商陆和茶枯,提高本发明产品对于蝽科害虫的杀虫率。

结合实施例3和对比例1-3可知,对比例1-3的油悬浮剂配方中分别去除了钩吻、垂序商陆或茶枯,由表2可知对比例1-3针对蝽科类害虫的杀虫效果效率降低,这说明当本发明的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原料中同时添加钩吻、垂序商陆和茶枯三种组分时,因钩吻对蝽科类害虫的触杀作用,协同垂序商陆的抗菌性能及茶枯的触杀作用三者共同作用,杀虫效果优异。

结合实施例3和对比例4-5可知,当本发明的防治蝽科类害虫的油悬浮剂中增稠剂采用粒径为900目改性膨润土时,改性膨润土表面形成稳定的网状结构,体系稳定性大为提高,增稠剂粒径足够小,保证增稠剂粒子的沉降速度足够小,两者综合作用,可保持本发明的油悬浮剂中有效成分呈稳定的悬浮状态,防止贮存期间产生沉积、结块,因此本发明的稳定性能及分散性能大大提高。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