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85321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农业
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酶制剂,具体涉及一种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任何一种肥料施入土壤后都不能全部被作物吸收利用,其中一部分由于淋失、挥发或被土壤固定而成为作物不可利用的形态。影响肥料利用率的因素有很多,如肥料的品种、作物的种类、土壤状况、栽培管理措施、环境条件、施肥数量、施肥方法及施肥时期等。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是世界化肥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提高肥料利用率,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要求。下一步,各级农业部门将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工作,减少不合理肥料投入,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动配方肥应用到田。化肥对农作物增产作用占30%~40%,化肥支出约占农民全部生产性支出的50%。但是肥料利用率还较低,氮约为30%~35%,磷约为10%~20%,钾约为35%~50%(上下文没有交代N、P、K的含义)。可见,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对农业生产和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目前已经有一些措施用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包括生产包容平衡施肥原理与科学施肥的技术载体-控释肥料,实现作物生产期养分促释和缓释的双向调控。另一方面,农业害虫日益增多,所使用的农药也越来越多,给农产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都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如何减少农药的使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过量使用农药及化肥致带来农产品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土地严重板结、水资源严重污染等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该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不仅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还可以起到农药的作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并且无毒,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所述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植物复合酶20-25%、螯合微量元素0.5-2.5%、沸石粉15-25%、水50-60%。其中,所述植物复合酶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苦皮藤酶1.3-1.5份、艾蒿酶0.8-1.2份、狼毒花酶1.0-1.2份、螺旋藻酶0.3-0.4份、大豆蛋白酶0.6-0.8份、复合果蔬酶0.8-1.2份、菠萝酶2.0-2.2份、马铃薯酶1.0-1.2份、印度樱桃浆果酶0.6-0.8份、西伯利亚红参须酶1.3-1.5份、木瓜酶1.0-1.2份、胡萝卜酶0.8-1.0份、挪威海藻提取酶0.6-0.8份、纤维素酶1.3-1.5份、淀粉酶0.8-1.0份、桦褐孔菌酶1.0-1.2份、山楂果酶0.8-1.0份、滑榆树皮酶0.6-0.8份、茴蓉酶1.0-1.2份、蛋白酶0.8-1.0份、脂肪酶0.6-0.8份、蒲公英根酶0.5-0.8份、二氢槲皮酶0.1-0.2份、灵芝提取酶0.4-0.5。所述螯合微量元素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具体地,本发明采用的沸石中不含铅、镉、汞,含硅酸盐的占比在60%以上。并且所使用的水要达到饮用水标准。优选地,所述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植物复合酶20%、螯合微量元素0.5%、沸石粉19.5%、水60%。优选地,所述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植物复合酶25%、螯合微量元素2.5%、沸石粉22.5%、水50%。并且进一步地,所述植物复合酶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苦皮藤酶1.3份、艾蒿酶0.8份、狼毒花酶1.0份、螺旋藻酶0.3份、大豆蛋白酶0.8份、复合果蔬酶0.8份、菠萝酶2.0份、马铃薯酶0.6%、印度樱桃浆果酶0.8份、西伯利亚红参须酶1.3份、木瓜酶1.0份、胡萝卜酶0.8份、挪威海藻提取酶0.6份、纤维素酶1.3份、淀粉酶0.8份、桦褐孔菌酶1.0份、山楂果酶0.8份、滑榆树皮酶0.6份、茴蓉酶1.0份、蛋白酶0.8份、脂肪酶0.6份、蒲公英根酶0.5份、二氢槲皮酶0.1份、灵芝提取酶0.4份。进一步地,所述植物复合酶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苦皮藤酶1.5份、艾蒿酶1.2份、狼毒花酶1.2份、螺旋藻酶0.4份、大豆蛋白酶0.8份、复合果蔬酶1.2份、菠萝酶2.2份、马铃薯酶1.2份、印度樱桃浆果酶0.8份、西伯利亚红参须酶1.5份、木瓜酶1.2份、胡萝卜酶1.0份、挪威海藻提取酶0.8份、纤维素酶1.5份、淀粉酶1.0份、桦褐孔菌酶1.2份、山楂果酶1.0份、滑榆树皮酶0.8份、茴蓉酶1.2份、蛋白酶1.0份、脂肪酶-0.8份、蒲公英根酶0.8份、二氢槲皮酶0.2份、灵芝提取酶0.5份。本发明还公开了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首先按照所述的重量百分比将植物复合酶、螯合微量元素、沸石粉加入水中搅拌均匀,然后装入发酵罐中发酵50-60天,其发酵温度控制在37-45℃之间,pH值在6.2-7.0之间,每间隔12小时进行一次搅拌,发酵结束后,过滤,再进行为期30天的后成熟期,待后成熟期结束后,再次过滤后即得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本发明所述的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在具有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同时,经过实验验证还具有杀菌、灭虫的作用,可以代替部分农药,起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的作用。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所述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的具体用途,包括用于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或提高作物产量;和/或提高土壤保水力;和/或对农药具有降解作用;和/或防治病虫害;和/或控制外来物种入侵。本发明方法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提供的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能够有效的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并且还能替代农药,起到杀菌、灭虫的作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并且无毒,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在作物中施用,能够有效的提高作物的产量,还对土壤具有一定的保水力,提高根系的吸水能力,使根系更发达。并且还对农药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减少农药对作物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水稻根系保水能力对比;图2本发明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对柑橘黄龙病防治实例;图3是大田中施用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控制外来物种入侵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解释,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或“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书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实施例1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所述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植物复合酶20%、螯合微量元素0.5%、沸石粉19.5%、水60%。其中,所述植物复合酶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苦皮藤酶1.3份、艾蒿酶0.8份、狼毒花酶1.0份、螺旋藻酶0.3份、大豆蛋白酶0.8份、复合果蔬酶0.8份、菠萝酶2.0份、马铃薯酶0.6%、印度樱桃浆果酶0.8份、西伯利亚红参须酶1.3份、木瓜酶1.0份、胡萝卜酶0.8份、挪威海藻提取酶0.6份、纤维素酶1.3份、淀粉酶0.8份、桦褐孔菌酶1.0份、山楂果酶0.8份、滑榆树皮酶0.6份、茴蓉酶1.0份、蛋白酶0.8份、脂肪酶0.6份、蒲公英根酶0.5份、二氢槲皮酶0.1份、灵芝提取酶0.4份。所述螯合微量元素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上述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首先按照所述的重量百分比将植物复合酶、螯合微量元素、沸石粉加入水中搅拌均匀,然后装入发酵罐中发酵50天,其发酵温度控制在45℃,pH值为6.2,每间隔12小时进行一次搅拌,发酵结束后,过滤,再进行为期30天的后成熟期,待后成熟期结束后,再次过滤后即得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实施例2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所述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植物复合酶25%、螯合微量元素2.5%、沸石粉22.5%、水50%。并且,所述植物复合酶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苦皮藤酶1.5份、艾蒿酶1.2份、狼毒花酶1.2份、螺旋藻酶0.4份、大豆蛋白酶0.8份、复合果蔬酶1.2份、菠萝酶2.2份、马铃薯酶1.2份、印度樱桃浆果酶0.8份、西伯利亚红参须酶1.5份、木瓜酶1.2份、胡萝卜酶1.0份、挪威海藻提取酶0.8份、纤维素酶1.5份、淀粉酶1.0份、桦褐孔菌酶1.2份、山楂果酶1.0份、滑榆树皮酶0.8份、茴蓉酶1.2份、蛋白酶1.0份、脂肪酶-0.8份、蒲公英根酶0.8份、二氢槲皮酶0.2份、灵芝提取酶0.5份。所述螯合微量元素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上述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首先按照所述的重量百分比将植物复合酶、螯合微量元素、沸石粉加入水中搅拌均匀,然后装入发酵罐中发酵55天,其发酵温度控制在40℃之间,pH值在6.5,每间隔12小时进行一次搅拌,发酵结束后,过滤,再进行为期30天的后成熟期,待后成熟期结束后,再次过滤后即得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实施例3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所述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植物复合酶22%、螯合微量元素1.5%、沸石粉20%、水56.5%。所述植物复合酶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苦皮藤酶1.4份;艾蒿酶1.0份;狼毒花酶1.0份;螺旋藻酶0.35份;大豆蛋白酶1.1份;复合果蔬酶1.0份;菠萝酶2.1份;马铃薯酶1.1份;印度樱桃浆果酶0.7份;西伯利亚红参须酶1.4份;木瓜酶1.1份;胡萝卜酶0.9份;挪威海藻提取酶0.7份;山楂果酶0.9份;滑榆树皮酶0.7份;苜蓿酶1.1份;蛋白酶0.9份;脂肪酶0.7份;蒲公英根酶0.65份;二氢槲皮酶0.15份;灵芝提取酶0.45份;所述螯合微量元素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上述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首先按照所述的重量百分比将植物复合酶、螯合微量元素、沸石粉加入水中搅拌均匀,然后装入发酵罐中发酵60天,其发酵温度控制在45℃,pH值为7.0,每间隔12小时进行一次搅拌,发酵结束后,过滤,再进行为期30天的后成熟期,待后成熟期结束后,再次过滤后即得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为了证明本发明的应用效果,申请人进行了如下试验,具体如下:试验一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影响的大田实验1、实验过程:2013-2016年,在鸡林乡、密山塔头村、新福村、城子河、通河等地选择多处试验田,进行制剂喷施于水稻的实验。2、实验方法:在其中一处试验田选取光照、通风和灌溉排水等条件完全一致的400m2地块进行对照实验,将实验地分为4块,分别作为一个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其它试验田分为一个对照组和一个实验组。实验组与对照组使用同一批次种子,同时播种、同时收获,在种植过程中进行严格一致的田间管理,在生长过程中记录稻苗穗数、株高、分檗数量、稻穗长度、实粒数、空瘪率、千粒重及折合公顷产量进行对比考量,具体数据见表1。在另一组试验中,观察记录了对稻苗根系的影响。在种植后同一时间测量稻苗的根系长度并计量分支数,测量方法为将每一组实验地平均分为50份,在每一份中随机选取一株稻苗测量根系长度,取平均值。数据见表2。其中,将实验地平均分成20份,每份中随机选取1平方米,记录每平方米稻苗结穗数。在种植后同一时间计数稻苗的分檗数量,计量方法为将每一组实验地平均分为50份,在每一份中随机选取一株稻苗计数分檗数量,取平均值。稻苗株高的测量方法为将每一组实验地平均分为50份,在每一份中随机选取一株稻苗测量,取平均值。对照组进行正常的科学田间管理,实验组在与对照组进行相同条件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复合酶催化下的酶菌微生态制剂的喷施。3、实验结果表1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对水稻生长参数的影响表2复合微生物制剂对水稻根系的影响从表1中可以看出,施用本发明的制剂对稻苗接穗、分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通过观察发现,实验组比起对照组,在营养生长前期阶段生长更快更高,整体高度与对照组差别明显,后期生长减速,但更为粗壮,株高比对照组略高,比前期差异变小。没有发生徒长倒伏现象。穗长、实粒数、千粒重及折合公顷产量均比对照组要高,空瘪率低,可见,本发明的制剂可以有效的增加水稻的产量。从表2中可以看出,施用本发明的制剂可以有效的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并且发达的根系具有出色的保水能力,见图1,图中左边为对照,右边为施用本发明的水稻,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施用制剂的土地中,稻苗根系带出的泥块和水分明显超过未使用制剂的稻苗。实验二: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对改善盆栽大豆化肥污染板结土壤的实验1、实验过程:(1)实验土壤准备:寻找一处因连年大量施用化肥导致严重板结的土壤,取土样320kg。拌匀后取20kg放入实验箱内作为空白对照组,剩余300kg土壤平均分成15份放入试验箱并编号1-15。将试验箱放入大棚,保证各箱土壤处在相同条件下,浇透水备用。(2)在第一大组,即1-5号土样继续按正常计量施用化肥,在第二大组,即6-10号土样将化肥施用量减少为正常施用量的1/3,配施农肥,第三大组,即10-15号土样不施化肥也不施用农肥。(3)在每一组中分别施用上一试验中确立的最佳用量的半量及全量菌剂。粉状菌剂在播种黄豆前拌入土壤,液体菌剂每隔7天喷施一次,对照组喷清水以保证各组水量相同。(4)在每个试验箱中播种20粒黄豆,发芽长大后同时间进行间苗,每个试验箱中均保留长势最好的5棵豆苗。(5)记录黄豆长势及土壤性状,分别25天、50天和收获时称量盆重(含植株及水分的重量)。注:保证各盆植株均在同时间浇同等质量的水,并在浇水后6天取10ml土样测量土壤含水率。采样时采用纵深采样的方式,用采样管插入相同纵深采样,以测试各层土壤的平均含水率。(6)黄豆收获时记录各盆产量及株高、产量、百粒重。2、实验分析表3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改善化肥板结土壤的影响从表3的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对大都植物长势和土壤保水力均有一定的影响。通过观察记录,第二大组也即施用1/3剂量化肥并配施农肥的黄豆长势最好,叶面油亮有光泽,叶片厚实,茎秆粗壮,虫害、病害发生率低,第一大组中,5#长势最好,超过第二大组的9#,但不如10号,原因分析可能为5#菌剂拌土和喷洒的剂量比9#大,使得化肥利用率提高,并将多年来在土壤中被固定的一部分无效化肥转化为有效的,使植物得以利用。这一点在第三大组中表现较为明显,第三大组中未施用任何化肥和农肥,但施用菌剂的组中植株长势很好,超过另两组施用肥料但未施用菌剂的1#、6#样本。所有样本中,11#样本长势最差,10#样本长势最好。由结果可以看出,施用菌剂、减少化肥用量添加农肥、停止化肥使用三种处理方式对土壤的干硬、板结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但仅停施化肥未使用菌剂的11#样本土壤恢复程度极小,配施农肥的6#样本稍有恢复,其他施用菌剂的样本明显好于前两者。实验三: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对大豆生长影响的大田实验1、实验过程:选择一块大豆田进行复合酶催化下的酶菌微生态制剂的喷施实验。地块总面积为1200m2,分为六块,分别作为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六块地的光照、通风和灌溉排水等条件完全一致,同时播种、同时收获,在种植过程中进行严格一致的田间管理,对其各项指标进行对比考量。2、实验结果对照组进行正常科学的田间管理,实验组在与对照组进行相同条件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复合酶催化下的酶菌微生态制剂的喷施。制剂喷施量如表4中记录。表4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对大豆生长影响从表4中,实验组比起对照组,施用本发明的制剂可以促进大豆的生长,株高增加,保水力增加,说明根系较发达,收获时的底荚高度降低,并且单株有效荚数增多,说明施用本发明的制剂可以有效的提高大豆的产量。实验四:圆白菜农药降解实验1、实验过程(1)在50m2土地中种植圆白菜,并喷洒农药,农药种类包括:六六六、滴滴涕、甲氰菊酯、溴氰菊酯、乐果、马拉硫磷、毒死蜱、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甲拌磷共10种。(2)生长过程中,每14天喷施一次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100ml,采收后检测圆白菜中的农药残留。2、检测结果对圆白菜中的农药检测结果见表5。表5圆白菜中各种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序号检验项目单位标准要求实测结果1铅mg/kg≦0.10.0012砷mg/kg≦0.5未检出(<0.01mg/kg)3汞mg/kg≦0.01未检出(<0.10mg/kg)4六六六mg/kg≦0.05未检出(<0.315μg/kg)5滴滴涕mg/kg≦0.05未检出(<4.63μg/kg)6甲氰菊酯mg/kg≦0.5未检出(<0.01mg/kg)7溴氰菊酯mg/kg≦0.5未检出(<0.01mg/kg)8乐果mg/kg≦1未检出(<0.01mg/kg)9马拉硫磷mg/kg≦0.5未检出(<0.01mg/kg)10毒死蜱mg/kg≦1未检出(<0.01mg/kg)11甲基对硫磷mg/kg≦0.02未检出(<0.01mg/kg)12久效磷mg/kg≦0.03未检出(<0.01mg/kg)13甲拌磷mg/kg≦0.01未检出(<0.01mg/kg)从表5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喷洒农药的圆白菜,在施用本发明的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后可以使得上述农药得到有效的降解,圆白菜中的农药残留均符合国家标准。我们对施用本发明制剂前后对土壤成分和植物残留成分的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施用前农残中的氯全部以氯离子的形式存在,未检测到其它有毒有害的次级降解产物,因此可以确定,有机氯农药经过一段时间是完全降解的。碳元素主要进入CO2和植物有机体。由此可推导出,有机氯农残经过共代谢作用等多级降解,其最终产物为:氯离子、CO2、CO32-、氨基酸和糖类。施用前农残中的苯环等结构全部降解进入二氧化碳或再次利用进入生物体,氮元素则转化为氨态或硝态氮进而重新被植物吸收利用,部分氮转化为氮气,氯元素全部转化为氯离子。实验五:水稻农药降解实验1、实验过程在多处水稻田中各选择100m2试验田,种植水稻,并喷洒农药,农药种类包括: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杀螟硫磷、倍硫磷、三唑磷、毒死蜱、甲基毒死蜱、甲胺磷、三环唑、杀虫双、六六六、滴滴涕、溴氰菊酯共14种。生长过程中,每14天喷施一次本发明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200ml,采收后检测水稻中的农药残留。2、检测结果如表6所示:表6水稻中各种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序号检验项目单位标准要求实测结果1无机砷mg/kg≦0.150.0712汞mg/kg≦0.010.0033铅mg/kg≦0.20.0594镉mg/kg≦0.20.0095氟mg/kg≦1.00.236碳化物mg/kg≦0.05未检出7氰化物mg/kg阴性未检出8敌敌畏mg/kg≦0.05未检出9乐果mg/kg≦0.02未检出10马拉硫磷mg/kg≦0.1未检出11杀螟硫磷mg/kg≦1.0未检出12倍硫磷mg/kg不得检出未检出13三唑磷mg/kg≦0.05未检出14毒死蜱mg/kg≦0.1未检出15甲基毒死蜱mg/kg≦5未检出16甲胺磷mg/kg不得检出未检出17三环唑mg/kg≦1.0未检出18杀虫双mg/kg≦0.1未检出19六六六mg/kg≦0.05未检出20滴滴涕mg/kg≦0.05未检出21溴氰菊酯mg/kg≦0.5未检出22黄曲霉毒素μg/kg≦5.0<5.0从表6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喷洒农药的水稻,在施用本发明的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后可以使得上述农药得到有效的降解,水稻中的农药残留均符合国家标准。实验六:大田中施用本发明的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防治病虫害实例1、防治柑橘黄龙病实例将施用本发明制剂的柑橘植株和未施用本发明制剂的柑橘植株进行对比,结果见图2所示,左侧为未施用本发明制剂的柑橘植株树叶,右侧为施用本发明制剂的柑橘植株树叶,左侧的树叶发黄,并且树叶瘦小,树叶数量也较少,经过专业人员鉴定是得了柑橘黄龙病所致,而施用本发明制剂的柑橘没有出现柑橘黄龙病病症,生长旺盛,可见,本发明制剂的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可以有效的防止柑橘黄龙病的发生。2、防治油豆角病虫害实验在已经发生了油豆角病虫害的叶子上喷洒本发明的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经过10分钟后发现,豆青虫被杀死,可见本发明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对豆青虫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实验七:大田中施用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控制外来物种入侵的实验在山东一处被剑叶金鸡菊严重入侵四年以上的地块,选择光照、水分、通风等条件完全一致的9平方米土地作为试验田,分为三块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将剑叶金鸡菊铲除后种植蔬菜,对照组正常施肥种植,实验组在与对照组采用完全相同管理的基础上分别施用50ml和100ml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观察蔬菜的生长状况。实验发现,未使用制剂的对照组受到金鸡菊残体和土壤状况的影响生长受到抑制,长势很差,喷施制剂的实验组则比较健康,对比结果见图3。实验八:大豆田施用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对板结土壤保水力的实验选择一块大豆田进行复合酶催化下的酶菌微生态制剂的喷施实验。地块总面积为1200m2,分为六块,分别作为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六块地的光照、通风和灌溉排水等条件完全一致,同时播种、同时收获,在种植过程中进行严格一致的田间管理,测试其含水率的变化。对照组进行正常科学的田间管理,实验组在与对照组进行相同条件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复合酶催化下的酶菌微生态制剂的喷施。制剂喷施量如表中记录。表7大豆田施用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对板结土壤保水力实验结果由表7的实验对比可以看出,喷施本发明可替代农药及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复合酶制剂有明显的恢复土壤保水能力的作用。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