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姜黄药材质量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836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姜黄药材质量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姜黄组培苗筛苗和露地定植2个阶段进行接种菌根真菌菌剂,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菌根真菌菌剂:将菌根真菌接种于种植于栽培基质中的寄主植物红车轴草的幼苗,培养2.5~3.5个月后,将红车轴草的植株地上部分剪去,待栽培基质风干后,将植株根系剪成0.8~1.2cm的小段,将根系和栽培基质均匀混合,即为菌根真菌菌剂,其中包括菌根真菌孢子、孢子果、菌丝体或菌根根段和栽培基质的混合物,上述栽培基质为泥炭土∶蛭石=3~4∶1或泥炭土∶珍珠岩=3~4∶1;

(2)获得姜黄组培苗;

(3)对上述姜黄组培苗进行筛苗,获得姜黄幼苗;

(4)对姜黄幼苗进行露地定植;

上述姜黄为姜黄Curcuma longa L、狭叶姜黄Curcuma angustifolia Roxb.、白顶姜黄Curcuma albicoma、莪术Curcuma aeruginosa、广西莪术C.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郁金Curcuma aromatica Salisb、川郁金Curcuma sichuanensis;上述菌根真菌为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和/或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为:以姜黄根状茎为外植体,进行腋芽诱导、不定芽增殖和壮苗生根,获得姜黄组培苗,其中,腋芽诱导所用的培养基为MS+6-BA 2.5mg/L+NAA 0.2mg/L,不定芽增殖所用的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5mg/L+TDZ 0.05mg/L,壮苗生根所用的培养基为1/2MS+6-BA 0.1mg/L+NAA 0.5mg/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为:将步骤(2)获得的姜黄组培苗经炼苗后种植于孔穴尺寸为上口径3cm×高3.8cm×下口径1.5cm的128孔穴盘中进行筛苗,每孔种植1株并装有所述栽培基质;种植时先在孔穴中装入55~65%孔穴体积的栽培基质,放入姜黄组培苗,再加入剩余孔穴体积的菌剂基质,确保姜黄组培苗的根系表面覆盖菌剂基质,进行筛苗生长1~2个月,获得植株高度为15~20cm的姜黄幼苗,上述菌剂基质由上述栽培基质和所述菌根真菌菌剂组成,其中上述栽培基质和所述菌根真菌菌剂的重量比为15~20∶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为:将步骤(2)获得的姜黄组培苗经炼苗后种植于孔穴尺寸为上口径3cm×高3.8cm×下口径1.5cm的128孔穴盘中进行筛苗,每孔种植1株并装有所述栽培基质;种植时先在孔穴中装入55~65%孔穴体积的栽培基质,接着在栽培基质表面均匀撒入所述菌根真菌菌剂10~15g,然后放入姜黄组培苗,确保根系充分接触菌根剂,最后再加入剩余孔穴体积的栽培基质,进行筛苗生长1~2个月,获得植株高度为15~20cm的姜黄幼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为:根据姜黄种植株行距,挖好种植穴,种植穴直径14~16cm,深度9~12cm;种植时先在种植穴的底部放入2~3cm厚的菌剂复合基质,取步骤(3)获得的姜黄幼苗和所述栽培基质一起移入种植穴中,用种植穴中的菌剂复合基质固定姜黄幼苗根部,最后回填表土;菌剂复合基质为所述菌根真菌菌剂和复合基质组成,其中菌根真菌菌剂与复合基质的重量比为1∶15~20,复合基质由草炭和蛭石组成,其中草炭和蛭石的重量比为1~2∶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