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苦参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材苦参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苦参,系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的根及根茎入药,别名山槐子、地槐、苦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杀虫、利尿、健胃、通便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皮肤瘙痒等疾症。在农业生产上是较好的杀虫剂,是开发生物农药的原材料。主要化学成分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在医药、生态无污染农药有很广泛的应用。近年来苦参碱的抗肿瘤活性引起了学者的极大关注,已有研究表明苦参碱在体内外均具有抗肿瘤作用,且具有抗瘤谱广的特点。
目前,野生资源越挖越少,再加上人工费用提高,可供商品苦参数量非常有限,需加强苦参规范化人工种植与应用示范。现有技术中,人工种植的苦参成活率低,很难实现苦参规模化规范化育苗与栽培,且苦参产量低。由于人们对该类药物的需求不断增长,而野生资源又不足,因此,采取人工种植的方法培育加工苦参是一种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苦参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价格持续上涨,栽培规模也不断扩大,但目前的栽培技术的产量不够理想,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因此,研制开发一种高产、并且有效中药成分达到野生苦参含量水平的苦参的栽培方法。是客观需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产、并且有效中药成分达到野生苦参含量水平的苦参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中药材苦参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整地
选择年降雨量700mm~1500mm、空气相对湿度60%~85%、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向阳、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松土深20~35cm,畦宽1.5~2m,畦高15~20cm,畦面呈桥拱形,相邻的畦之间设排水沟,沟宽25~35cm;
(2) 施基肥
在当年的初冬季对待播种地进行第一次耕翻,耕翻后的土地放置越过冬季,待第二年初春,进行第二次耕翻,深度20~30cm,翻土过程中每亩施基肥75~80kg,并覆盖1~2cm薄土;
(3) 种子处理
按每100g苦参种子加入5~15ml浸种剂,浸种0.5~1.5h后,用水冲洗,置于10℃~17℃条件下,空气流通性好,杂菌少的环境中,经20~60天后即转入-1~-5℃的低温、空气流通性好、杂菌少的环境中控制40天以上直至播种前取出,播种时随播随取;
(4)播种
将畦面按行距30~40cm、株距20~35cm,开深2~3cm的穴,每个穴内预置农家肥,每个穴内播种5~7粒步骤(3)所得的种子,用细土覆盖2~5cm,并压实浇透水,之后每天傍晚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
(5)疏苗
长出4~6片复叶,株高9~10cm时进行疏苗,每个穴留2~3株;
(6)中耕除草
每年苦参出苗后、生长旺盛期和收获间作的作物后进行中耕除草;
(7) 追肥
所述步骤(6)中耕除草后,每亩施加农家肥;
(8)病虫害防治
每亩苦参四周植诱导害虫的植物,种植时间为当年9月上旬至11月上旬;
(9)田间管理
在畦面四周套种牧草,在栽植后2-3个月后观察成活率,并补苗、除草、松土、修剪;
(10) 采收
采收期为第二年的9月中旬至11月中旬期间采收。
所述步骤(2)中的基肥按重量份计算,包括草木灰130~150份、磷矿粉20~50份、复合肥20~50份、腐熟饼肥20~30份,将这些原料按照配比取出,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基肥。
所述步骤(2)中的基肥按重量份计算,包括草木灰140份、磷矿粉35份、复合肥35份、腐熟饼肥25份,将前述原料按照配比取出,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基肥。
所述步骤(3)中的浸种剂按重量份计算,包括草木灰15~25份、百部5~15份、羧甲基纤维素5~10份、沸石粉5~10份、乙酸钠5~8份、丙酸钠5~8份、多菌灵5~8份、蛭石粉5~8份、狼毒草5~8份、赤霉素5~8份,将前述原料按照配比取出,与5~8倍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浸种剂。
所述步骤(3)中的浸种剂按重量份计算,包括草木灰20份、百部10份、羧甲基纤维素8份、沸石粉8份、乙酸钠6份、丙酸钠6份、多菌灵6份、蛭石粉6份、狼毒草7份、赤霉素7份,将前述原料按照配比取出,与6倍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浸种剂。
所述步骤(4)和步骤(7)中的农家肥按重量份计算,包括植物秸秆20~40份、豆腐渣20~40份、麦麸5-20份、凹凸棒粘土粉5~15份、家禽粪便5~15份、硫酸镁5~10份、乙酸钠5~9份、微生物肥料5~9份、南瓜藤4~9份、膨润土4~9份、稀土2~5份,将前述原料按照配比取出,取植物秸秆、豆腐渣、麦麸、南瓜藤放入粉碎机粉碎,过100~150目筛,得粉末状混合物,将粉末状混合物与凹凸棒粘土粉、家禽粪便、硫酸镁、乙酸钠、微生物肥料、膨润土以及稀土混合搅拌均匀,放入造粒机造粒,颗粒直径为1~2cm,制得的颗粒混合物即为农家肥。
所述步骤(4)和步骤(7)中的农家肥按重量份计算,包括植物秸秆30份、豆腐渣30份、麦麸10份、凹凸棒粘土粉10份、家禽粪便10份、硫酸镁8份、乙酸钠7份、微生物肥料7份、南瓜藤6份、膨润土6份、稀土3份,将前述原料按照配比取出,取植物秸秆、豆腐渣、麦麸、南瓜藤放入粉碎机粉碎,过125目筛,得粉末状混合物,将粉末状混合物与凹凸棒粘土粉、家禽粪便、硫酸镁、乙酸钠、微生物肥料、膨润土以及稀土混合搅拌均匀,放入造粒机造粒,颗粒直径为1cm,制得的颗粒混合物即为农家肥。
所述步骤(6)中生长旺盛期是指长出8~10片复叶后,所述中耕深度为10~15cm。
所述步骤(8)中的诱导害虫的植物为吴茱萸或柑橘中的任一种,每种害虫都有其喜爱附着的植物,因此,采用诱导性植物从天然物理的角度吸引害虫,而避免害虫附着于苦参植株上,从而天然解决防止害虫的目的,环保又健康。
所述步骤(9)中的牧草为三叶草或紫苜蓿中的任一种,种植牧草,一方面可在牧草成熟之际翻盖于土壤内,利于土壤增肥,另一方面可用作养殖动物的牧草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栽培方法简单,便于实际管理,采用的农家肥和基肥对环境均没有污染,肥效持续时间长,长期施入可使土壤疏松,防止土壤板结,并且成本低,效率高;采用套种诱导害虫的植物进行驱虫,不使用杀虫剂,没有化学残留,保持苦参的原有药用价值。苦参的种植周期缩短了0.5~1年,所述的苦参的种植方法,平均每亩可产苦参595kg,相比起目前的种植技术(其最高亩产量为470kg),每亩高产125kg,其具有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选择5亩地种植苦参,采用本发明的一种中药材苦参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整地:选择年降雨量700mm、空气相对湿度60%、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向阳、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松土深20cm,畦宽1.5,畦高15cm,畦面呈桥拱形,相邻的畦之间设排水沟,沟宽25cm;
(2)施基肥:在当年的初冬季对待播种地进行第一次耕翻,耕翻后的土地放置越过冬季,待第二年初春,即2月底至3月初,进行第二次耕翻,深度20cm,翻土过程中每亩施基肥75kg,并覆盖1cm薄土;
(3)种子处理:按每100g苦参种子加入5ml浸种剂,浸种0.5h后,用水冲洗,置于10℃℃条件下,空气流通性好,杂菌少的环境中,经20天后即转入-1℃的低温、空气流通性好、杂菌少的环境中控制40天以上直至播种前取出,播种时随播随取;
(4)播种:将畦面按行距30cm、株距20cm,开深2cm的穴,每个穴内预置农家肥,每个穴内播种5粒步骤(3)所得的种子,用细土覆盖2cm,并压实浇透水,之后每天傍晚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
(5)疏苗:长出4片复叶,株高9cm时进行疏苗,每个穴留2株;
(6)中耕除草:每年苦参出苗后、生长旺盛期和收获间作的作物后进行中耕除草;
(7)追肥:所述步骤(6)中耕除草后,每亩施加农家肥;
(8)病虫害防治:每亩苦参四周植诱导害虫的植物,种植时间为当年9月上旬至11月上旬;
(9)田间管理:在畦面四周套种牧草,在栽植后2个月后观察成活率,并补苗、除草、松土、修剪;
(10)采收:采收期为第二年的9月中旬至11月中旬期间采收。
所述步骤(2)中的基肥按重量份计算,包括草木灰130份、磷矿粉2份、复合肥20份、腐熟饼肥20份。
所述步骤(3)中的浸种剂按重量份计算,包括草木灰15份、百部5份、羧甲基纤维素5份、沸石粉5份、乙酸钠5份、丙酸钠5份、多菌灵5份、蛭石粉5份、狼毒草5份、赤霉素5份。
所述步骤(4)和步骤(7)中的农家肥按重量份计算,包括植物秸秆20份、豆腐渣20份、麦麸5份、凹凸棒粘土粉5份、家禽粪便5份、硫酸镁5份、乙酸钠5份、微生物肥料5份、南瓜藤4份、膨润土4份、稀土2份。
所述步骤(6)中生长旺盛期是指长出8片复叶后,所述中耕深度为10cm。
所述步骤(8)中的诱导害虫的植物为吴茱萸。
所述步骤(9)中的牧草为三叶草。
对采收的苦参进行称重,其重量为2975kg。
实施例2:
选择10亩地种植苦参,采用本发明的一种中药材苦参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整地:选择年降雨量1500mm、空气相对湿度85%、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向阳、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松土深35cm,畦宽2m,畦高20cm,畦面呈桥拱形,相邻的畦之间设排水沟,沟宽35cm;
(2)施基肥:在当年的初冬季对待播种地进行第一次耕翻,耕翻后的土地放置越过冬季,待第二年初春,即2月底至3月初,进行第二次耕翻,深度30cm,翻土过程中每亩施基肥80kg,并覆盖2cm薄土;
(3)种子处理:按每100g苦参种子加入15ml浸种剂,浸种1.5h后,用水冲洗,置于17℃条件下,空气流通性好,杂菌少的环境中,经60天后即转入-5℃的低温、空气流通性好、杂菌少的环境中控制40天以上直至播种前取出,播种时随播随取;
(4)播种:将畦面按行距40cm、株距35cm,开深3cm的穴,每个穴内预置农家肥,每个穴内播种7粒步骤(3)所得的种子,用细土覆盖5cm,并压实浇透水,之后每天傍晚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
(5)疏苗:长出6片复叶,株高10cm时进行疏苗,每个穴留3株;
(6)中耕除草:每年苦参出苗后、生长旺盛期和收获间作的作物后进行中耕除草;
(7)追肥:所述步骤(6)中耕除草后,每亩施加农家肥;
(8)病虫害防治:每亩苦参四周植诱导害虫的植物,种植时间为当年9月上旬至11月上旬;
(9)田间管理:在畦面四周套种牧草,在栽植后3个月后观察成活率,并补苗、除草、松土、修剪;
(10)采收:采收期为第二年的9月中旬至11月中旬期间采收。
所述步骤(2)中的基肥按重量份计算,包括草木灰150份、磷矿粉50份、复合肥50份、腐熟饼肥30份。
所述步骤(3)中的浸种剂按重量份计算,包括草木灰25份、百部15份、羧甲基纤维素10份、沸石粉10份、乙酸钠8份、丙酸钠8份、多菌灵8份、蛭石粉8份、狼毒草8份、赤霉素8份。
所述步骤(4)和步骤(7)中的农家肥按重量份计算,包括植物秸秆40份、豆腐渣40份、麦麸20份、凹凸棒粘土粉15份、家禽粪便15份、硫酸镁10份、乙酸钠9份、微生物肥料9份、南瓜藤9份、膨润土9份、稀土5份。
所述步骤(6)中生长旺盛期是指长出10片复叶后,所述中耕深度为15cm。
所述步骤(8)中的诱导害虫的植物为柑橘。
所述步骤(9)中的牧草为紫苜蓿。
对采收的苦参进行称重,其重量为5950kg。
实施例3:
选择8亩地种植苦参,采用本发明的一种中药材苦参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整地:选择年降雨量1100mm、空气相对湿度70%、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向阳、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松土深25cm,畦宽1.6m,畦高18cm,畦面呈桥拱形,相邻的畦之间设排水沟,沟宽30cm;
(2)施基肥:在当年的初冬季对待播种地进行第一次耕翻,耕翻后的土地放置越过冬季,待第二年初春,即2月底至3月初,进行第二次耕翻,深度25cm,翻土过程中每亩施基肥77kg,并覆盖1.5cm薄土;
(3)种子处理:按每100g苦参种子加入10ml浸种剂,浸种1h后,用水冲洗,置于15℃条件下,空气流通性好,杂菌少的环境中,经40天后即转入-3℃的低温、空气流通性好、杂菌少的环境中控制40天以上直至播种前取出,播种时随播随取;
(4)播种:将畦面按行距35cm、株距25cm,开深2.5cm的穴,每个穴内预置农家肥,每个穴内播种6粒步骤(3)所得的种子,用细土覆盖3cm,并压实浇透水,之后每天傍晚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
(5)疏苗:长出5片复叶,株高9cm时进行疏苗,每个穴留2株;
(6)中耕除草:每年苦参出苗后、生长旺盛期和收获间作的作物后进行中耕除草;
(7)追肥:所述步骤(6)中耕除草后,每亩施加农家肥;
(8)病虫害防治:每亩苦参四周植诱导害虫的植物,种植时间为当年9月上旬至11月上旬;
(9)田间管理:在畦面四周套种牧草,在栽植后2个月后观察成活率,并补苗、除草、松土、修剪;
(10)采收:采收期为第二年的9月中旬至11月中旬期间采收。
所述步骤(2)中的基肥按重量份计算,包括草木灰140份、磷矿粉35份、复合肥35份、腐熟饼肥25份。
所述步骤(3)中的浸种剂按重量份计算,包括草木灰20份、百部10份、羧甲基纤维素8份、沸石粉8份、乙酸钠6份、丙酸钠6份、多菌灵6份、蛭石粉6份、狼毒草7份、赤霉素7份。
所述步骤(4)和步骤(7)中的农家肥按重量份计算,包括植物秸秆30份、豆腐渣30份、麦麸10份、凹凸棒粘土粉10份、家禽粪便10份、硫酸镁8份、乙酸钠7份、微生物肥料7份、南瓜藤6份、膨润土6份、稀土3份。
所述步骤(6)中生长旺盛期是指长出9片复叶后,所述中耕深度为13cm。
所述步骤(8)中的诱导害虫的植物为吴茱萸。
所述步骤(9)中的牧草为三叶草。
对采收的苦参进行称重,其重量为4760kg。
采用上述实施例1~3的栽培方法种植的苦参,品质好、根茎肥厚、与传统3年期种植的苦参相比较,种植周期缩0.5~1年,平均每亩可产苦参595kg,相比起目前的种植技术(其最高亩产量为470kg),每亩高产125kg,其具有产量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