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球虫健康兔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9450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兔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球虫健康兔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兔子是作为最早用作实验用途的动物之一,实验用兔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药学、营养学、化工、兽医学、农业科学等领域。随着科研项目和我国养殖业对各种疫苗的需求增加,我国实验用兔产量也越来越大,经济价值和科技附加值越来越高;普通级实验兔是目前使用数量最多的普通级实验兔,普通级环境的实验兔场,由于兔舍环境不够规范,质量不稳定,主要疫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大量使用抗生素和化学药品,导致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严重影响了实验兔质量和兔实验结果。

兔球虫病是危害兔子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属寄生性原虫病,目前世界公认的有11种艾美耳球虫,多寄生于家兔肠上皮细胞。该病也是家兔各种疾病中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影响了养兔业的发展。至今为止,防治兔球虫病只能依靠抗球虫药物,而且球虫极易对抗球虫药性产生耐药性,防治效果欠佳,而且药物会在兔机体内长时间残留造成食品安全隐患。球虫病的特性导致球虫的感染率极高,普通养殖场的球虫感染率达到为100%。在商品兔场几乎不存在无球虫健康兔,实验用兔只有SPF兔才能保证无球虫感染,普通级和清洁级实验兔均存在球虫感染;在SPF兔产量及存活率较低的情况下,兔球虫病等相关兔试验开展严重受限,而且SPF兔成本很高。兔球虫病试验只需健康兔达到无球虫感染即可,因此急需摸索出一种无球虫健康兔的培育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同时该方法可为兔养殖生产过程球虫净化及防控兔球虫病提供参考和依据。

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亚洲首家生产鸡球虫病活疫苗企业,公司于2003一直致力于研究鸡球虫病这一世界难题。历经数载攻坚,在鸡球虫病免疫防治技术上取得多项突破。共申请了5项专利技术,项目成果通过了由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了解决兔球虫病防治这一世界性难题,2013年公司成立兔球虫病活疫苗研发小组,开始从事兔球虫病活疫苗的研发工作。由于研发过程需要大量的无球虫健康兔用于兔实验,因此研发小组通过不断探索和努力,研究了一种无球虫健康兔模型建立的方法。无球虫健康兔模型的成功建立将大大提高兔球虫疫苗的研发进度,从而使球虫疫苗早日问世,以解决长期困扰兔养殖事业的球虫病。

球虫病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无论从防治效果还是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球虫疫苗都是解决兔球虫病最有效的的方法。但是,兔球虫疫苗研发的过程需要用到大量的无球虫健康兔进行系列研究,如果没有充足的无球虫健康兔来源,试验将很难开展,从而导致球虫疫苗的研发非常困难和漫长。虽然试验中可以采用SPF级实验兔,甚至某些环节必须使用SPF兔进行试验,但是当前SPF兔供应能力不足而且价格昂贵。而普通级实验兔对球虫感染没有控制要求,其体内携带不同种类的球虫对试验数据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其无法满足兔球虫系列研究活动的要求,例如对球虫单一虫种或特定目标虫种进行筛选或纯化等。

因此,无球虫健康兔的培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无球虫健康兔的培育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的一种无球虫健康兔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兔子的日常饮水内添加可溶于水的抗球虫药,并采取轮换用药的方式防止球虫对单一药物形成耐药性;此种方法可短期内快速降低兔产出球虫卵囊的数量,从而降低净化难度,目前兔球虫虫株基本上都是耐药株,市面上的抗球虫药物很难对球虫进行彻底杀灭,只能不同程度的减轻其感染强度;

(2)通过对笼具进行火焰消毒以防止从兔体内排出的卵囊自然孢子化后被其重新摄入引起重复循环感染,火焰消毒虽然可以杀死笼具以及环境内存在的卵囊,但球虫卵囊的排出会持续7~20天,火焰消毒无法保证在卵囊排出后随时、即刻实施,只能通过1~5天定期间断性的重复消毒,此种方法无法短时间内净化彻底;

(3)通过不断移笼的方式进行净化:这种方法要求将每只兔子每天在经过火焰消毒过的笼具内进行不断移笼,以防止重新摄入自身排出存在于笼具及食具上的卵囊;这种方法效果较好,但是工作量繁重,而且对笼具设备数量需求较大;

(4)上述步骤(1)至步骤(3)中的任一方法都可以不断减少兔子卵囊排出量,但是单一方法无法彻底净化,必须交替运用三种方法,以达到彻底净化兔体内的球虫,并且缩短净化时间,制得无球虫健康兔。

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将经检测符合各项健康指标的无球虫健康兔放置于实验室内饲养,实验室应远离周边兔场。

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净化彻底后的无球虫健康兔将会安排专人进行饲养、配种、繁殖,并在养殖过程中进行定期监测以防止来自不同途径的球虫污染。

更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监测兔子体内无球虫的净化:连续一个月内每日收集每只兔子排出的粪便,通过饱和食盐水漂浮法进行卵囊排查无发现卵囊。

有益效果:本发明可以提供充足的无球虫健康的试验用兔,有利于试验的持续顺利开展,降低研发成本。本发明适用于普通养殖场防控球虫病,减少球虫病带来的经济损失,降低用药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可以提供充足的试验用兔,尤其是兔,有利于试验的持续顺利开展,降低研发成本。无球虫健康兔培育的方法本身就是一套兔球虫净化和防控的可行性方案,将为兔养殖生产中兔球虫病的防控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2)本发明的无球虫健康兔与SPF兔相比,无球虫健康兔可保证足量供应而且成本极大降低,对于兔球虫病的研究有很大的科研意义。本发明可将普通养殖环境中携带球虫的祖代/父母代/商品代健康兔通过一套系统完整的方案将之净化成不携带球虫的无球虫健康兔,该无球虫健康兔可用于兔球虫病的实验室研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为了培育无球虫健康兔,我们充分利用球虫生活史及球虫独特的特性——球虫自身限制,将普通的球虫感染兔净化成无球虫健康兔。球虫的自身限制是指感染一次球虫后,如不再重复感染,球虫就不会长期寄生于宿主体内,球虫自动从宿主体内消失的现象。这是由于球虫经过一段时间的多次裂殖生殖后,所产生的裂殖子都进入了配子生殖阶段,最后全部形成卵囊排除体外。因此,兔球虫病为自身限制性疾病。球虫的这一特点决定只要可以使兔不重复感染球虫,就可以将感染球虫的兔净化为无球虫健康兔。

本发明充分利用球虫的这一特点,采取了多种有效的净化方法,将普通级或清洁级携带球虫的健康兔净化成为无球虫健康兔,从而探索出无球虫健康兔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无球虫健康兔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兔子来源

选择养殖环境较好,经检测兔球虫感染程度较轻的养殖场,或普通级/清洁级实验兔生产单位。

2兔子的选择

选择合适数量的可作为后备种兔的青年健康雄兔、雌兔,选取的兔子应无寄生虫病以及传染病史。

3兔子的健康检测

对选取的兔子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3.1外观指标:兔子应外视健康,饮食欲无异常,无跛脚等。

3.2寄生虫指标:无外寄生虫和全部蠕虫,如螨虫、栓尾线虫等。

3.3传染性疾病:无兔瘟、巴氏杆菌病、魏氏梭菌病、波氏杆菌病等。

4净化场地要求

将经检测符合各项健康指标的后备青年兔放置于实验室内饲养,实验室应远离周边兔场。兔子饲养笼具应选择耐清洗消毒的材质以备后续的净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5兔子球虫净化的方法

(1)在兔子的日常饮水内添加可溶于水的抗球虫药,并采取轮换用药的方式防止球虫对单一药物形成耐药性。此种方法可短期内快速降低兔子产出球虫卵囊的数量,从而降低净化难度。目前兔球虫虫株基本上都是耐药株,市面上的抗球虫药物很难对球虫进行彻底杀灭,只能不同程度的减轻其感染强度。

(2)通过对笼具进行火焰消毒以防止从兔体内排出的卵囊自然孢子化后被其重新摄入引起重复循环感染。火焰消毒虽然可以杀死笼具以及环境内存在的卵囊,但球虫卵囊的排出会持续7~20天,火焰消毒无法保证在卵囊排出后随时、即刻实施,只能通过1~5天定期间断性的重复消毒,此种方法无法短时间内净化彻底。

(3)通过不断移笼的方式进行净化:这种方法要求将每只兔子每天在经过火焰消毒过的笼具内进行不断移笼,以防止重新摄入自身排出存在于笼具及食具上的卵囊。这种方法效果较好,但是工作量繁重,而且对笼具设备数量需求较大。

(4)上述步骤(1)至步骤(3)中的任一方法都可以不断减少兔子卵囊排出量,但是单一方法无法彻底净化,必须交替运用三种方法,以达到彻底净化兔体内的球虫,并且缩短净化时间,制得无球虫健康兔。

将经检测符合各项健康指标的无球虫健康兔放置于实验室内饲养,实验室应远离周边兔场。

6.净化后无球虫健康兔标准

净化后无球虫健康兔必须符合以上第3项要求,且不携带球虫。监测兔子体内无球虫的净化:连续一个月内每日收集每只兔子排出的粪便,通过饱和食盐水漂浮法进行卵囊排查无发现卵囊。因为通过相关文献数据并结合我们研究发现,兔球虫所有虫种里面潜隐期最长的为14天左右,如经过两个以上最长的潜隐期无发现卵囊则可以确定净化彻底。

7.无球虫健康兔群的成功培育

净化彻底后的无球虫健康兔将会安排专人进行饲养、配种、繁殖,并在养殖过程中进行定期监测以防止来自不同途径的球虫污染。在种兔体内无球虫卵囊产生并排出的情况下,其后代将不会感染球虫,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无球虫健康兔饲养环境,通过不断的繁殖后代形成无球虫健康兔种群。

试验1

1.无球虫健康兔与SPF兔进行球虫病试验数据对比

为了保证培育出的无球虫健康兔进行球虫病相关试验时数据准确、可靠,我们与SPF兔进行了球虫相关的对比试验。

1.1试验方案:选取40~50日龄体重相近的无球虫健康兔和SPF兔各10只,各随机分成2组,每组5只。第1、2组分别为无球虫健康兔空白组、SPF兔空白组,第3、4组分别为无球虫健康兔感染组和SPF兔感染组。感染组的10只兔子每只通过灌胃的方式接种肠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5000个,接种后观察并记录兔子精神状态、饮食欲、球虫病临床症状、排卵囊规律,另外试验前后对每只兔子进行称重以统计增重指标(接种后14天试验结束)。

1.2试验结果

感染球虫卵囊后两空白组兔子精神状态、饮食欲正常;两个感染组兔子在接种后第7天开始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的现象;第9天开始排出卵囊并伴随出现明显的肠艾美耳球虫病临床症状:精神萎靡,少食或不食,粪便量明显减少,粪便变形、变软或拉稀;排卵囊高峰期出现在第11~13天;试验期间感染组兔子消瘦,试验前后增重明显低于空白组。感染前后兔子增重记录的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如表1的数据表明:在兔子增重方面,我们培育出的无球虫健康兔与SPF兔无明显差异。

1.3试验结论

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我们培育出的无球虫健康兔在进行兔球虫病研究时,临床症状、体重、对球虫的易感性等方面与SPF兔相比无明显差异。由此说明我们培育的无球虫健康兔可用于球虫病相关的实验室研究和临床研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