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后的圆形撑布式生态鱼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8282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后的圆形撑布式生态鱼缸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农业,自动灌溉,立体化种植,无土栽培,生态养殖的一种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一种圆形的撑布式生态鱼缸是本人发明的一种圆形的撑布式生态鱼缸,专利号是(201610830416.5),该种圆形的撑布式生态鱼缸,由化粪盒、棉布片、内固定圈、外固定圈和鱼缸构成,其特征是化粪盒固定在棉布片中间位置,棉布片四周固定在内固定圈和外固定圈之间并使棉布片绷紧,棉布片边缘穿过内固定圈和外固定圈之间并向下垂向鱼缸中,棉布片上面固定有魔术贴,支撑海绵固定在棉布片上的魔术贴上,植物根系可以通过魔术贴固定在棉布片上,在化粪盒中有自动补水开关,外固定圈放置在鱼缸上方口部。外固定圈通过衔接圈放置在鱼缸上方口部,衔接圈下端套在鱼缸顶部,外固定圈放置在衔接圈上方内部,并被卡子卡在衔接圈上方,在衔接圈上有喂食孔,吸水绳穿过化粪盒外壁上的孔洞,吸水绳一端在化粪盒内另一端朝向棉布片,化粪盒内的水分通过吸水绳的虹吸作用被虹吸到棉布片上,在化粪盒底部固定魔术贴可以将化粪盒固定在棉布片的中间位置的魔术贴上,在鱼缸底部固定有透气布,透气布下有充气装置,在自动补水开关中有恒温棒,在化粪盒顶部有防蚊虫电网,在鱼缸中有水泵,水泵进水口在透气布最低处,水泵通过导管将鱼缸中的水分抽到化粪盒中,在化粪盒中有诱捕瓶,衔接圈上固定有竖杆,竖杆上端固定有补光灯,补光灯上有攀附杆,衔接圈外固定圈上有松紧螺丝,可以调节外固定圈直径,使外固定圈可以箍紧在内固定圈上。

这种撑布式生态鱼缸,没有实现立体化种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圆形的撑布式生态鱼缸,没有实现立体化种植这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后的圆形撑布式生态鱼缸,该种设备增加了竖杆,在竖杆上可以固定多层的撑布圈,在撑布圈上有棉布片,在棉布片上可以种植植物,从而实现立体化种植。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后的圆形撑布式生态鱼缸,由鱼缸、衔接圈、竖杆、撑布圈、棉布片、蓄水囊、补光灯、过滤盒、引流绳、海绵块、饲养笼、大漏斗、支撑柱、支撑圈、魔术贴、水泵、中空竖杆和导管构成,其中在鱼缸上方口部是衔接圈,在衔接圈上固定有竖杆,在竖杆上固定有撑布圈,在撑布圈上有棉布片,棉布片被撑布圈绷紧铺平,衔接圈上有套筒,竖杆下端插在套筒内进而固定在衔接圈上,补光灯、撑布圈、饲养笼和大漏斗上固定有环套,环套上有固定螺丝,将环套套在竖杆上,并用固定螺丝将环套固定在竖杆上,就可以将补光灯、撑布圈、饲养笼和大漏斗固定在竖杆上的不同高度,导管的出水口位置朝向过滤盒,过滤盒位于空心环上方,空心环固定在棉布片中部,蓄水囊口部套在空心环下方,水泵通过导管连接到中空竖杆上,然后再将上方的导管同中空竖杆上方开口连接,并将出水口朝向过滤盒上,水泵可以将水分从鱼缸中抽到过滤盒中,再通过过滤盒以及其下方的空心环,流入蓄水囊中,蓄水囊中的水分会被引流绳和其上方的棉布片虹吸到其下方的棉布片上,在撑布圈之间可以固定补光灯,这样可以保证每层的棉布片上种植的植物都可以得到正常的光照,饲养笼内可以饲养动物,在饲养笼下方有大漏斗,大漏斗可以对从其上方落下的动物的排泄物和水分起到收集作用,在撑布圈上固定有支撑圈,支撑圈可以支撑起植物的茎叶,植物的根系可以通过压在蓄水囊下方固定在棉布片上,中空竖杆属于一种内部有管道的竖杆。

蓄水囊位于两个撑布圈之间,蓄水囊底部被下方的撑布圈托起,在位于蓄水囊上方的撑布圈的棉布片中部固定有空心环,蓄水囊的口部固定在空心环上,将位于蓄水囊上方的撑布圈的棉布片中部穿过空心环并向下延伸至蓄水囊的内部,并在该棉布片的周边固定上引流绳,从而使该棉布片可以将水分从蓄水囊中虹吸至引流绳上,并从引流绳下端浸出到位于下方的撑布圈上的棉布片上,将上方的棉布片的周边向下延伸可以增加上方棉布片的虹吸能力,可以将引流绳的中部固定在上方棉布片的周边,其一端穿过空心环放置入蓄水囊中,另一端向下朝向下方的棉布片,可以增加引流绳的虹吸能力。

在撑布圈之间可以放置海绵块,海绵块上方的撑布圈上的棉布片上种植的植物的根系可以向下生长到海绵块中,在海绵块中有种植孔,可以通过种植孔将植物种植在海绵块内,在海绵块的上面罩有引流布,引流布可以使其上方的撑布圈浸出的水分均匀的分散在海绵块上。

棉布片上有魔术贴可以用来固定植物根部,魔术贴上粘帖有支撑柱,支撑柱侧面有凹槽,支撑柱凹槽外套有固定环,通过支撑柱和固定环可以将植物枝干固定在支撑柱的凹槽处,支撑柱底部固定有魔术贴可以与棉布片上的魔术贴相粘贴。

撑布圈由内圈和外圈构成,外圈有断口,其断口部位由固定螺丝链接,通过拧紧固定螺丝可以将外圈直径变小,进而使其箍紧在内圈上,棉布片的周边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并被撑布圈的内圈和外圈夹紧,从而使棉布片绷紧铺平在撑布圈上。

将化粪盒通过固定杆固定在竖杆上,并将化粪盒设置在棉布片上方,将吸水绳一端放在在化粪盒内,将另一端朝向棉布片,在棉布片上有透水孔,可以将吸水绳的末端插入透水孔,使吸水绳从化粪盒中虹吸出来的水分可以直接滴到下方的棉布片上,在下方的棉布片上同样有透水孔,并在下方棉布片上的透水孔上插入一个漏斗,这样就能准确的接住上方透水孔滴下的水分,并成功的将水分导向更下方的棉布片上,这样可以保障下方的棉布片上能有足够的水分补充。

中间部位最低的棉布片,是将固定在撑布圈上的棉布片的中间部位束紧后让其从中间向下延伸,并使其中间部位位于棉布片的最低位置,将水分从棉布片的周边滴入,水分就会从棉布片的周边流向其中部,并从其中部浸出,周边部位最低的棉布片,是将固定在撑布圈上的棉布片的周边向下延伸并使其位于棉布片的最低位置,在其中部滴入水分,水分会从棉布片中部流向其周边,并从棉布片的周边浸出,当固定在上方撑布圈上的棉布片的水分是从其周边浸出,则在其下方的撑布圈上应当固定中间部位最低的棉布片,当固定在上方撑布圈上的棉布片的水分是从其中部浸出,则在其下方的撑布圈上应当固定周边部位最低的棉布片,这样当上方棉布片浸出的水分落到下方棉布片上后,水分会贯穿流过下方的棉布片。

在中间部位最低的棉布片的中部以及周边部位最低的棉布片的周边固定引流绳,可以增加棉布片的虹吸能力,同时在引流绳上固定水晶饰品,可以增加其美观性。

可以将位于两个撑布圈之间位置的蓄水囊换成化粪盒,并通过化粪盒将上层的撑布圈支撑起来,将化粪盒固定在一个棉布片下方则可以通过该棉布片的中部向下延伸部分将水分从化粪盒中虹吸出来,在空心环的内部可以塞入过滤袋,衔接杆可以以穿插方式相互连接,可以利用衔接杆代替竖杆并将各个部件固定起来。

将化粪盒上方的棉布片上的空心环去掉,然后将该棉布片的中间部位束紧后让其从中间向下延伸,并使其中间部位位于化粪盒内,同时在该棉布片的周边固定引流绳,并在该棉布片的中部上方放置过滤盒,将导管的出水口朝向过滤盒内,水分可以通过过滤盒然后浸透棉布片中部进入化粪盒内,化粪盒中的水分会通过棉布片和引流绳被虹吸到下方的棉布片上,可以使引流绳一端穿过棉布片中部,并位于化粪盒内,另一端朝向下方的棉布片,进而增加引流绳的虹吸能力。

魔术贴是由尼龙丝织成的带织物纺织品,其中一种带织物纺织品表面有许多毛圈称作毛面,另一种带织物纺织品表面有许多均匀小钩子称作勾面,只要将这两种纺织品对齐后轻轻挤压,毛圈就被钩住,从而可以起到联结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竖杆,在竖杆上可以固定多层的撑布圈,在撑布圈上有棉布片,在棉布片上可以种植植物,从而实现立体化种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种改进后的圆形撑布式生态鱼缸的立体原理图

图2是在棉布片上方放置化粪盒的圆形撑布式生态鱼缸立体原理图

图3是简化后的圆形撑布式生态鱼缸的立体原理图

图4是去掉空心环的圆形撑布式生态鱼缸的立体原理图

图中1.鱼缸,2.衔接圈,3.竖杆,4.撑布圈,5.棉布片,6.化粪盒,7.补光灯,8.套筒,9.环套,10.固定螺丝,11.固定杆,12.内圈,13.外圈,14.中间部位最低的棉布片,15.周边部位最低的棉布片,16.透水孔,17.吸水绳,18.漏斗,19.导管,20.水泵,21.空心环,22.中部向下延伸部分,23.卡圈,24.魔术贴,25.支撑柱,26.固定环,27.饲养笼,28.大漏斗,29.衔接杆,30.蓄水囊,31.过滤盒,32.引流绳,33.海绵块,34.支撑圈,35.中空竖杆,36.种植孔,37.引流布,38.水晶饰品,39.过滤袋。

在图1中,一种改进后的圆形撑布式生态鱼缸,由鱼缸(1)、衔接圈(2)、竖杆(3)、撑布圈(4)、棉布片(5)、蓄水囊(30)、补光灯(7)、过滤盒(31)、引流绳(32)、海绵块(33)、饲养笼(27)、大漏斗(28)、支撑柱(25)、支撑圈(34)、魔术贴(24)、水泵(20)、中空竖杆(35)、导管(19)构成。其中在鱼缸(1)上方口部是衔接圈(2),在衔接圈(2)上固定有竖杆(3),在竖杆(3)上固定有撑布圈(4),在撑布圈上有棉布片(5),棉布片被撑布圈绷紧铺平,衔接圈(2)上有套筒(8),竖杆(3)下端插在套筒(8)内进而固定在衔接圈(2)上。补光灯(7)、撑布圈(4)、饲养笼(27)和大漏斗(28)上固定有环套(9),环套(9)上有固定螺丝(10),将环套套在竖杆(3)上,并用固定螺丝(10)将环套固定在竖杆上,就可以将补光灯(7)、撑布圈(4)、饲养笼和大漏斗固定在竖杆(3)上的不同高度。导管(19)的出水口位置朝向过滤盒(31),过滤盒位于空心环(21)上方,空心环固定在棉布片中部,蓄水囊(30)口部套在空心环下方,水泵(20)通过导管连接到中空竖杆(35)上,然后再将上方的导管同中空竖杆上方开口连接,并将出水口朝向过滤盒(31)上。水泵(20)可以将水分从鱼缸(1)中抽到过滤盒(31)中,再通过过滤盒以及其下方的空心环,流入蓄水囊中,蓄水囊中的水分会被引流绳(32)和其上方的棉布片(5)虹吸到其下方的棉布片上。在撑布圈上固定有支撑圈(34),支撑圈可以支撑起植物的茎叶,植物的根系可以通过压在蓄水囊(30)下方固定在棉布片上,中空竖杆(35)属于一种内部有管道的竖杆(3)。

在图1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衔接圈(2)内有卡圈(23),可以使衔接圈放置在鱼缸上方口部。

在图1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将中空竖杆(35)内的管道与导管(19)连接,并通过水泵(20)将鱼缸(1)中的水分抽到蓄水囊(30)中。利用中空竖杆代替部分导管可以增加美观性。

在图1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蓄水囊(30)位于两个撑布圈(4)之间,蓄水囊(30)底部被下方的撑布圈(4)托起。在位于蓄水囊上方的撑布圈的棉布片(5)中部固定有空心环(21),蓄水囊(30)的口部固定在空心环(21)上,将位于蓄水囊(30)上方的撑布圈的棉布片中部穿过空心环并向下延伸至蓄水囊的内部。并在该棉布片的周边固定上引流绳(32),从而使该棉布片(5)可以将水分从蓄水囊(30)中虹吸至引流绳(32)上,并从引流绳下端浸出到位于下方的撑布圈上的棉布片上。将上方的棉布片的周边向下延伸可以增加上方棉布片的虹吸能力。可以将引流绳的中部固定在上方棉布片的周边,其一端穿过空心环放置入蓄水囊中,另一端向下朝向下方的棉布片,可以增加引流绳的虹吸能力。

在图1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撑布圈(4)之间可以放置海绵块(33),海绵块(33)上方的撑布圈上的棉布片上种植的植物的根系可以向下生长到海绵块中,在海绵块中有种植孔(36),可以通过种植孔将植物种植在海绵块内,在海绵块的上面罩有引流布(37),引流布(37)可以使其上方的撑布圈浸出的水分均匀的分散在海绵块上。

在图1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棉布片上有魔术贴(24)可以用来固定植物根部,魔术贴上粘帖有支撑柱(25),支撑柱侧面有凹槽,支撑柱凹槽外套有固定环(26),通过支撑柱和固定环可以将植物枝干固定在支撑柱的凹槽处,支撑柱底部固定有魔术贴(24)可以与棉布片上的魔术贴相粘贴。在棉布片上的魔术贴上粘帖另一张魔术贴并将植物根系夹在两张魔术贴之间,就可以实现固定植物根系的作用。

在图1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撑布圈(4)由内圈(12)和外圈(13)构成,外圈(13)有断口,其断口部位由固定螺丝(10)链接,通过拧紧固定螺丝(10)可以将外圈直径变小,进而使其箍紧在内圈上,棉布片(5)的周边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并被撑布圈的内圈和外圈夹紧,从而使棉布片绷紧铺平在撑布圈上。

在图1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饲养笼(27)内可以饲养动物,饲养笼上有环套(9),通过环套可以将饲养笼固定在竖杆(3)上。在饲养笼下方有大漏斗(28),大漏斗上有环套(9)可以将其固定在竖杆(3)上,大漏斗可以对从其上方落下的动物的排泄物和水分起到收集作用。在饲养笼(27)上方布置周边部位最低的棉布片(15),则棉布片上滴落的水分,就可以对大漏斗上的动物排泄物进行清洗。可以将大漏斗(28)反过来固定在竖杆(3)上,并将顶部开口密封,置于饲养笼(27)上方,作为防水盖使用。如果将饲养笼放置在鱼缸(1)上方,并在笼中饲养动物,那么动物的排泄物会落入鱼缸中,并被水泵(20)抽到化粪盒(6)内,同时其排泄物还可以成为鱼缸中部分鱼类的食物。如果将饲养笼(27)固定在棉布片(5)的上方,则动物的排泄物会直接成为棉布片上种植的植物的养料。同时若在该棉布片上种植攀附类植物,饲养笼还可以成为其攀附的对象,而且植物的枝叶可以成为动物的食物。

在图2中,将化粪盒(6)通过固定杆(11)固定在竖杆(3)上,并将化粪盒(6)设置在棉布片(5)上方,将吸水绳(17)一端放在在化粪盒内,将另一端朝向棉布片。在棉布片(5)上有透水孔(16),可以将吸水绳(17)的末端插入透水孔(16),使吸水绳(17)从化粪盒(6)中虹吸出来的水分可以直接滴到下方的棉布片上,在下方的棉布片上同样有透水孔(16),并在下方棉布片上的透水孔上插入一个漏斗(18),这样就能准确的接住上方透水孔滴下的水分,并成功的将水分导向更下方的棉布片上,这样可以保障下方的棉布片上能有足够的水分补充。将化粪盒(6)固定在竖杆(3)上,好处是可以防止化粪盒(6)将棉布片(5)压出坑来,影响美观。

在图2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化粪盒(6)可以通过固定杆(11)固定在竖杆(3)上,将其固定在一个棉布片(5)上方位置则可以通过吸水绳(17)将水分虹吸到该棉布片(5)上。如果将其固定在一个棉布片下方则可以通过该棉布片的中部向下延伸部分(22),将水分虹吸出来。

在图2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将水分从棉布片(5)相对高处位置滴入棉布片,水分就会流经整张棉布片,再从棉布片的相对低的位置浸出。中间部位最低的棉布片(14),是将固定在撑布圈(4)上的棉布片(5)的中间部位束紧后让其从中间向下延伸,并使其中间部位位于棉布片的最低位置,将水分从棉布片的周边滴入,水分就会从棉布片的周边流向其中部,并从其中部浸出,可以将棉布片蒙在撑布圈的下表面,使其周边向上被撑布圈固定,可增加棉布片周边和其中部的高度落差。

在图2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周边部位最低的棉布片(15),是将固定在撑布圈(4)上的棉布片(5)的周边向下延伸并使其位于棉布片的最低位置,在其中部滴入水分,水分会从棉布片中部流向其周边,并从棉布片的周边浸出,可以将棉布片蒙在撑布圈的上表面,使其周边向下被撑布圈固定,可增加棉布片中部和其周边的高度落差。

在图2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当固定在上方撑布圈(4)上的棉布片(5)的水分是从其周边浸出,则在其下方的撑布圈(4)上应当固定中间部位最低的棉布片(14),当固定在上方撑布圈(4)上的棉布片(5)的水分是从其中部浸出,则在其下方的撑布圈(4)上应当固定周边部位最低的棉布片(15),这样当上方棉布片浸出的水分落到下方棉布片上后,水分会贯穿流过下方的棉布片。从而防止棉布片的部分位置因为水分蒸发而产生盐碱化,进而实现立体化种植。

在图2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撑布圈(4)之间可以固定补光灯(7),这样可以保证每层的棉布片上种植的植物都可以得到正常的光照。补光灯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长条形的,长条形的通过带有环套(9)的固定杆(11)固定在竖杆上。周边部位最低的棉布片(15)下方,可以放置较小的圆形补光灯或者长条形的补光灯。

在图2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将化粪盒(6)设计成房屋形状,把漏斗(18)设计成蘑菇形状,可以增加美观性。在化粪盒中可以设置自动补水开关,用来控制水泵的开启和关闭。

在图2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中间部位最低的棉布片(14)的中部以及周边部位最低的棉布片(15)的周边固定引流绳(32),可以增加棉布片(5)的虹吸能力,同时在引流绳上固定水晶饰品(38),可以增加其美观性。

在图3中,可以将位于两个撑布圈(4)之间位置的蓄水囊(30)换成化粪盒(6),并通过化粪盒将

上层的撑布圈支撑起来,将化粪盒固定在一个棉布片下方则可以通过该棉布片的中部向下延伸部分(22)将水分从化粪盒中虹吸出来,在空心环(21)的内部可以塞入过滤袋(39),衔接杆(29)可以以穿插方式相互连接,可以利用衔接杆代替竖杆(3)并将各个部件固定起来。清理过滤袋,可以清理水泵抽上来的残渣。

在图3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化粪盒(6)可以通过固定杆(11)固定在竖杆(3)上,将其固定在一个棉布片下方则可以通过该棉布片的中部向下延伸部分(22),将水分虹吸出来。

在图3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使棉布片(5)的中间位置和周边都向下延伸,并在该棉布片下方安置化粪盒(6),使棉布片中部向下延伸部分(22)位于化粪盒(6)内。化粪盒(6)外壁上有孔洞,吸水绳(17)穿过孔洞,使吸水绳一端在化粪盒内,另一端朝向位于化粪盒下方的棉布片(5),将导管(19)的出水口朝向化粪盒(6)上方的棉布片(5)的中间位置,水分会透过空心环(21),流入化粪盒(6)中。水分会被位于化粪盒(6)上方口部的棉布片(5)的中部虹吸至其周边,并从其周边浸出,同时将棉布片上的因为水分蒸发而残留的多余盐分带走。当化粪盒(6)中的水位,低于位于化粪盒上方的棉布片的周边的高度的时候,水分就不会再从该棉布片的周边位置浸出,从该棉布片中部虹吸上来的水分,会补充该棉布片上被蒸发掉的水分,因此会在该棉布片上残留下盐分。这些盐分会在化粪盒重新补满水分后,被从该棉布片周边浸出的水分带走,从而实现对该棉布片的清洗,使其重新适合植物的生长。

在图3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位于化粪盒(6)上方的棉布片(5),其中部固定在一个空心环(21)上,然后再向下延伸至化粪盒(6)内。导管(19)的出水口可以通过这个空心环(21)通向化粪盒内。

在图3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位于化粪盒(6)上方的棉布片(5),可以直接将棉布片(5)固定在化粪盒(6)的上方口部,从而可以将化粪盒(6)固定杆(11)的环套(9)上方的本来用来支撑该棉布片(5)的那部分竖杆(3)去掉。使生态鱼缸呈现出另外一种形状。

在图3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竖杆(3)可以换成其它以穿插方式连接的衔接杆(29)来实现组合使用,如果这样使用就可以将环套(9)去掉,将原本需要通过环套(9)固定在竖杆(3)上的部件直接固定在这类衔接杆(29)上。

在图3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去掉衔接圈(2),将套筒(8)固定在鱼缸(1)上方外壁上,然后将衔接杆(29)或者竖杆(3)下端插入套筒(8)中加以固定使用。

在图3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去掉衔接圈(2)和套筒(8),直接将竖杆(3)下端固定在鱼缸(1)上方外壁上使用。

在图4中,将化粪盒(6)上方的棉布片(5)上的空心环(21)去掉,然后将该棉布片(5)的中间部位束紧后让其从中间向下延伸,并使其中间部位位于化粪盒(6)内。同时在该棉布片的周边固定引流绳(32),并在该棉布片的中部上方放置过滤盒(31)。将导管(19)的出水口朝向过滤盒(31)内,水分可以通过过滤盒(31)然后浸透棉布片中部进入化粪盒(6)内。化粪盒中的水分会通过棉布片和引流绳被虹吸到下方的棉布片上。可以使引流绳(32)一端穿过棉布片(5)中部,并位于化粪盒(6)内,另一端朝向下方的棉布片,进而增加引流绳(32)的虹吸能力。去掉空心环,可以进一步简化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