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打磨铜辊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8281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自动打磨铜辊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式加热真空速凝炉冷却铜辊打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打磨铜辊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感应式加热真空速凝炉冷却辊打磨都是人工打磨的方式。操作工站立在冷却盘中,利用双手将砂纸压在冷却辊表面一端,开启冷却辊,保持砂纸相对冷却辊水平位置固定不变,靠冷却辊的旋转和砂纸进行磨擦,当一段表面打磨光滑后,在缓慢向另一段移动,以达到整个冷却辊表面全部打磨的目的。

但是,这种方式由于是靠人工向砂纸与冷却辊的磨擦面施力,所以,整个打磨过程不仅需要工作人员全程参与,费时费力,安全性、可靠性很差;而且,由于人工双手用砂纸一次打磨面积有限,且施力不均,会导致冷却辊表面不平整,对所生产的产品质量会造成影响。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自动打磨铜辊工装,该自动打磨铜辊工装能够快速、自动打磨冷却铜辊,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又能确保冷却辊表面保持平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打磨铜辊工装,包括:箱体,其固定设置在待打磨的冷却铜辊的上方;水平伸缩组件,其包括:伸缩气缸、伸缩轨道和伸缩臂,所述伸缩气缸和伸缩轨道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伸缩臂安装在伸缩轨道上,并与伸缩气缸连接,以实现在工作时的横向左右移动;竖直升降组件,其包括:升降气缸和升降臂,所述升降气缸和升降臂均安装在伸缩臂上,所述升降臂与升降气缸连接,以实现在工作时的纵向上下移动;以及打磨组件,其包括:砂轮和电机,所述电机及砂轮布设在升降臂的下方,所述砂轮与电机驱动连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箱体为长方体结构。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箱体通过其一端安装在待打磨的冷却铜辊上方的炉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自动打磨铜辊工装能够快速、自动打磨冷却铜辊,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又能确保冷却辊表面保持平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打磨铜辊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打磨铜辊工装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自动打磨铜辊工装的具体结构包括:箱体9,以及布设在该箱体9内的水平伸缩组件、竖直升降组件和打磨组件。其中,箱体9安装在炉壁1上,位于待打磨的冷却铜辊10的上方。水平伸缩组件固定在箱体9内,竖直升降组件设置在水平伸缩组件的伸缩臂上,打磨组件设置在竖直升降组件的升降臂下方,通过水平伸缩组件和竖直升降组件分别实现打磨组件相对于待打磨的冷却铜辊10的移动,能够快速、自动打磨冷却铜辊,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又能确保冷却辊表面保持平整。

具体来讲,箱体9通过其一端安装在炉壁1上,位于待打磨的冷却铜辊10的上方。箱体9内部用于安装自动打磨工装的执行机构,即水平伸缩组件、竖直升降组件和打磨组件。优选的,箱体9为长方体结构。

水平伸缩组件包括:伸缩气缸2、伸缩轨道3和伸缩臂4,其中,伸缩气缸2和伸缩轨道3安装在箱体的内部,伸缩臂4安装在伸缩轨道3上,并与伸缩气缸2连接,以实现在工作时的横向左右移动。

竖直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气缸5和升降臂6,升降气缸5和升降臂6均安装在伸缩臂4上,靠近伸缩臂4的右边外端,随同伸缩臂4实现在工作时的横向左右移动。升降臂6与升降气缸5连接,以实现在工作时的纵向上下移动。

打磨组件包括:砂轮7和电机8,电机8及砂轮7布设在升降臂6的下方,随同升降臂6实现在工作时的纵向上下移动。砂轮7与电机8驱动连接,在电机8的驱动下在冷却铜辊面上移动并打磨铜辊。

如图2所示,工作时,对冷却铜辊10进行打磨,启动冷却铜辊10转动,开启自动打磨工装开关,程序开始执行,伸缩气缸2开始向右动作,伸缩臂4连同电机8及砂轮7一边向右移动,移动到位后,升降气缸5开始动作,升降臂6向下移动,砂轮7接触到冷却铜辊10面时(如图2),下降停止,砂轮7开始转动,同时,伸缩臂4继续向右移动,砂轮7开始在冷却铜辊面上移动并打磨铜辊,移动到铜辊另一端时,打磨结束,关闭控制开关,升降臂6向上移动回到原位,伸缩臂4向左移动回到箱体。

综上,该自动打磨铜辊工装能够快速、自动打磨冷却铜辊,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又能确保冷却辊表面保持平整。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