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电机与减速机的合装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37792阅读:7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驱动电机与减速机的合装工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汽车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电机与减速机的合装工装。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在试制阶段,需将驱动电机、减速机合装后再装配至整车上。其中,合装驱动电机与减速机时需要工装进行辅助,但是,传统工装设计方式为在底板上制作驱动电机、减速机的支撑结构,但是其支持位置无法调整,因而传统用于装配驱动电机和减速机的工装只能兼顾2~3种车型,应用范围具有局限性。另外,新车型驱动电机、减速机合装时需设计、制作专用的支撑结构,不但成本高,而且周期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电机与减速机的合装工装,能够灵活地调整驱动电机和减速机的支撑位置,可满足不同车型试制阶段柔性化装配需求,从而解决了传统工装柔性差、调整困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驱动电机与减速机的合装工装,包括:

工作台;

用于支撑减速机的第一支撑结构;

用于支撑驱动电机的第二支撑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均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调节槽、至少三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二调节槽和至少三个可伸缩的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槽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二调节槽与所述第一调节槽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二调节槽与所述第一调节槽相互垂直,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槽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调节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槽和所述第二调节槽相互垂直。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还包括多个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减速机之间。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调节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长圆孔,所述第一支撑块上设置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嵌入在所述第一长圆孔内。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还包括多个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之间。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调节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二长圆孔,所述第二支撑块上设置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嵌入在所述第二长圆孔内。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调节杆包括调整柱和调整筒,所述调整筒上设置有一螺纹孔,其中,一旋紧螺栓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将所述调整柱固定在所述调整筒内。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T型螺栓,且第一紧固螺母套设在所述第一T型螺栓上,其中,所述第一T型螺栓的螺栓头卡接在所述第二调节槽内,并通过所述第一紧固螺母与所述第二调节槽紧固。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调节槽上设置有过孔,第二T型螺栓的螺栓头卡接在所述第一调节槽内,且所述第二T型螺栓穿过所述过孔,并通过第二紧固螺母与所述第二调节槽紧固。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滑轨,每一个所述第一滑轨上套设有至少两个可沿所述第一滑轨移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第一调节槽与所述第一滑轨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第一调节槽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滑轨上的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第一调节槽与所述第一滑块之间。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二滑轨,每一个所述第二滑轨上套设有至少两个可沿所述第二滑轨移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第一调节槽与所述第二滑轨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第一调节槽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滑轨上的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第一调节槽与所述第二滑块之间。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第一调节槽、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一滑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第一调节槽、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二滑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工作轮。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工作轮包括两个转向轮和两个定向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支撑减速机的第一支撑结构和用于支撑驱动电机的第二支撑结构,均包括可沿X方向调节的第一调节槽、可沿Y方向调节的第二调节槽以及可沿Z方向调节的调节杆(X方向、Y方向、Z方向相互垂直)。因此,用于支撑减速机的第一支撑结构和用于支撑驱动电机的第二支撑结构,均可以在X、Y、Z三个方向上进行调整,从而灵活地调整减速机和驱动电机的支撑位置,满足了不同车型试制阶段柔性化装配需求,解决了传统工装柔性差、调整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电机与减速机的合装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驱动电机和减速机与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电机与减速机的合装工装的配合示意图之一;

图3表示驱动电机和减速机与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电机与减速机的合装工装的配合示意图之二;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撑块与调节杆的配合示意图;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调节杆与第二调节槽之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调节槽与第一调节槽之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调节槽与第一底板以及第一滑块之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1、第一支撑结构;2、第二支撑结构;101、第一调节槽;102、第二调节槽;103、调节杆;104、第一滑轨;105、第一滑块;106、第一底板;107、第一支撑块;108、第一长圆孔;109、第一凸出部;110、第一T型螺栓;111、第一紧固螺母;112、第二T型螺栓;113、第二紧固螺母;1031、调整柱;1032、调整筒;1033、旋紧螺栓;3、工作台;302、转向轮;303、定向轮;4、减速机;5、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驱动电机与减速机的合装工装,如图1~3所示,包括:

工作台3;

用于支撑减速机4的第一支撑结构1;

用于支撑驱动电机5的第二支撑结构2;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2均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调节槽101、至少三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二调节槽102和至少三个可伸缩的调节杆103,所述第一调节槽101固定在所述工作台3上,所述第二调节槽102与所述第一调节槽101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二调节槽102与所述第一调节槽101相互垂直,所述调节杆10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槽102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调节杆103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槽101和所述第二调节槽102相互垂直。

其中,由于第一调节槽101、第二调节槽102和调节杆103之间相互垂直,因此第一调节槽101、第二调节槽102和调节杆103可构成空间坐标系,即第一调节槽101代表X方向、第二调节槽102代表Y方向,调节杆103代表Z方向。因此,第一支撑结构1和第二支撑结构2均可以在X、Y、Z方向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减速机4和驱动电机5支撑位置的调整,从而满足不同车型试制阶段柔性化装配需求。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还包括多个第一支撑块107,所述第一支撑块107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的调节杆103的另一端与所述减速机4之间。其中,第一支撑块107的设置,能够增加调节杆103与减速机4之间的相对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块107的形状可以与减速机4的支撑部位相匹配,使得第一支撑块107可以与减速机4的支撑部位相贴合,进一步增强调节杆103与减速机4之间的相对稳定性。

此外,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的调节杆103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长圆孔108,所述第一支撑块107上设置有第一凸出部109,所述第一凸出部109嵌入在所述第一长圆孔108内,从而防止第一支撑块107与调节杆103之间相互转动,进而增强了第一支撑结构1对减速机4的支撑稳定性。其中,第一长圆孔108也可以更换为其他形状,例如长方形,同样可以防止第一支撑块107与调节杆103之间相互转动。

同理,所述第二支撑结构2还包括多个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2的调节杆103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5之间。其中,第二支撑块的设置,能够增加调节杆103与驱动电机5之间的相对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块的形状可以与驱动电机5的支撑部位相匹配,使得第二支撑块可以与驱动电机5的支撑部位相贴合,进一步增强调节杆103与驱动电机5之间的相对稳定性。

此外,所述第二支撑结构2的调节杆103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二长圆孔,所述第二支撑块上设置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嵌入在所述第二长圆孔内,从而防止第二支撑块与调节杆103之间相互转动,进而增强了第二支撑结构2对驱动电机5的支撑稳定性。其中,第二长圆孔也可以更换为其他形状,例如长方形,同样可以防止第二支撑块与调节杆103之间相互转动。

优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调节杆103包括调整柱1031和调整筒1032,所述调整筒1032上设置有一螺纹孔,其中,一旋紧螺栓1033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将所述调整柱1031固定在所述调整筒1032内。即,当旋紧螺栓1033从螺纹孔中旋出至少部分,使得调整柱1031可以沿调整筒1032滑动时,可以将调整柱1031调整到适当位置,然后利用旋紧螺栓1033将调整柱1031固定在调整筒1032内,从而实现调节杆103在Z方向上的调整。由此可知,调节杆的此种结构能够使得支撑位置在Z方向上的调整更加方便,而且便于紧固。

优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调节杆1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T型螺栓110,且第一紧固螺母111套设在所述第一T型螺栓110上,其中,所述第一T型螺栓110的螺栓头卡接在所述第二调节槽102内,并通过所述第一紧固螺母111与所述第二调节槽102紧固。其中,可通过旋开第一紧固螺母111,使得第一T型螺栓110可以沿第二调节槽102滑动,从而改变调节杆103在第二调节槽102上的位置,即实现支撑位置在Y方向上的调整。由此可知,调节杆103与第二调节槽102的此种装配结构,能够使得支撑位置在Y方向上的调整更加方便,而且便于紧固。

优选地,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调节槽102上设置有过孔,第二T型螺栓112的螺栓头卡接在所述第一调节槽101内,且所述第二T型螺栓112穿过所述过孔,并通过第二紧固螺母113与所述第二调节槽102紧固。其中,可通过旋开第二紧固螺母113,使得第二T型螺栓112可以沿第一调节槽101滑动,从而改变第二调节槽102在第一调节槽101上的位置,即实现支撑位置在X方向上的调整。由此可知,第二调节槽102与第一调节槽101的此种装配结构,能够使得支撑位置在X方向上的调整更加方便,而且便于紧固。

优选地,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还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在所述工作台3上的第一滑轨104,每一个所述第一滑轨104上套设有至少两个可沿所述第一滑轨104移动的第一滑块105,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的第一调节槽101与所述第一滑轨104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的第一调节槽101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滑轨104上的所述第一滑块105固定连接。此时,驱动电机5位置固定后,可通过第一滑块105沿第一滑轨104滑动,将减速机4靠近驱动电机5或远离驱动电机5,即实现对减速机4与驱动电机5之间的相对距离的调整,从而便于将减速机4与驱动电机5进行合装。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还包括第一底板106,所述第一底板106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的第一调节槽101与所述第一滑块105之间,从而将用于调整支撑位置的第一调节槽101、第二调节槽102以及调节杆103设置于第一底板106的一侧,而将第一滑轨104和第一滑块105设置于第一底板106的另一侧,使得第一支撑结构1在整体上更加整齐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的第一调节槽101、所述第一底板106和所述第一滑块10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即第一调节槽101、第一底板106和第一滑块105上分别设置有用于穿过螺栓的过孔或螺纹孔,使得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能够将第一支撑结构1的第一调节槽101、第一底板106和第一滑块105牢固地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结构2还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在所述工作台3上的第二滑轨,每一个所述第二滑轨上套设有至少两个可沿所述第二滑轨移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支撑结构2的第一调节槽101与所述第二滑轨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二支撑结构2的第一调节槽101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滑轨上的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此时,减速机4位置固定后,可通过第二滑块沿第二滑轨滑动,将驱动电机5靠近减速机4或远离减速机4,即实现对驱动电机5与减速机4之间的相对距离的调整,从而便于将减速机4与驱动电机5进行合装。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结构2还包括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结构2的第一调节槽101与所述第二滑块之间,从而将用于调整支撑位置的第一调节槽101、第二调节槽102以及调节杆103设置于第二底板的一侧,而将第二滑轨和第二滑块设置于第二底板的另一侧,使得第二支撑结构2在整体上更加整齐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结构2的第一调节槽101、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二滑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即第一调节槽101、第二底板和第二滑块上分别设置有用于穿过螺栓的过孔或螺纹孔,使得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能够将第二支撑结构2的第一调节槽101、第二底板和第二滑块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工作台3上设置有工作轮,从而便于将合装完毕的驱动电机5与减速机4移到其他工位进行其他装配工位,或者在需要维修时,便于移到维修工位。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工作轮包括两个转向轮302和两个定向轮303,从而更加便于工作台3的移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用于支撑减速机4的第一支撑结构1和用于支撑驱动电机5的第二支撑结构2,均可以在X、Y、Z三个方向上进行调整,从而灵活地调整驱动电机5和减速机4的支撑位置,满足了不同车型试制阶段柔性化装配需求,解决了传统工装柔性差、调整困难的问题。

即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电机与减速机的合装工装,可以适用所有车型的驱动电机5与减速机4的合装。其中,增加新车型时只需通过第一调节槽101、第二调节槽102以及调节杆103来调整支撑位置,还可通过增加调节杆103的数量来满足不同驱动电机5以及不同减速机4的支撑需求。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对驱动电机5和减速机4进行合装时,通过滑轨与滑块之间的滑动实现直线滑轨合装,不需吊装,因此合装精度高、操作方便。

另外,在汽车的装配过程中,后续还可能存在其他零部件的柔性合装,例如变速器与发动机合装,也可以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装配。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