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木薯杆为辅料的毛木耳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3337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的栽培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以木薯杆为辅料的毛木耳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木薯适应性强,耐旱耐瘠,主要在桂、粤、琼、滇、闽等省(区)种植。木薯种植每年都产生大量的木薯杆,木薯杆除少部分作为种源和柴火外,被大量丢弃,造成浪费甚至污染环境。据有关检测数据表明:木薯杆含有丰富的粗纤维、粗蛋白、淀粉、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非常适合栽培食用菌。利用废弃的木薯杆作原料栽培食用菌,一方面能解决栽培食用菌原料短缺和成本高的问题,另一方面可避免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

毛木耳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食用菌,但是,由于毛木耳属于野生菌菌种,尚没有很好的驯化,普通培养基栽培的毛木耳产量低,营养价值不高。专利201210287756.X公开了一种利用木薯杆栽培优质高产秀珍菇的方法。木薯杆屑的高产栽培配方为:木薯杆屑25%~45%,棉子壳20%~32%,木屑17%~32%,麸皮15%,石膏粉1%,石灰2%。该配方的培养基能栽培秀珍菇,却不能栽培毛木耳。专利201410096993.7公开了一种一种以纯木薯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食用菌培养基、其制备方法及用途,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木薯杆52~67%,木薯酒精渣30~45%,石灰1~3%,石膏1%。该配方的培养基能栽培平菇,也不能栽培毛木耳,因酒精渣性质较黏且含酒精,对毛木耳菌丝的生长、出耳有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木薯杆为辅料的毛木耳栽培方法。

一种以木薯杆为辅料的毛木耳栽培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木薯杆屑的制备:在收获木薯后,将新鲜、无病虫的木薯杆粉碎,晒干备用;

(2)培养基制备:按照重量份数,取木薯杆屑30-70份,杂木屑20-60份,大豆粉2-5份,麸皮2-5份,红糖0-2份;加水拌料,含水量调到50-70%,PH调到6.2-6.7;

(3)装袋灭菌,在120-125℃、0.15-0.17Mpa高温高压灭菌60-90min;

(4)接种培养:栽培袋灭菌后降至30℃以下接种,选择菌龄25-30天的菌种,接种时用接种工具将菌种移入菌袋,菌种以均匀覆盖袋口表面培养料为宜,在20-25℃培养至菌丝吃满料袋;

(5)出菇:菌丝吃满料袋5-10天后,,搬至出菇房出菇,温度控制24-26℃,湿度控制85-95%之间。

所述栽培袋为17cm×33cm×0.04cm的聚丙烯塑料袋。

所述接种培养袋与袋之间留3-5cm空隙,保持室内空气相对湿度70-80%,温度20-25℃,培养30-45天,菌丝生成吃料到满袋。

所述栽培袋使用当天装袋当天灭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以木薯杆为辅料的毛木耳栽培方法,简单易行,充分利用木薯杆废料,栽培过程中菌丝生长速度快34.5%,转化率高达79.53%,投入产出比达到0.60,平均每袋成本比传统配方节约0.14元左右,而效益与传统方法相当,用杂木屑为主要原料,增加适量的木薯杆屑,既能减少生产成本,又能保证生产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1

所用毛木耳菌株:野生毛木耳菌株,菌株来自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以木薯杆为辅料的毛木耳栽培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木薯杆屑的制备:在收获木薯后,将新鲜、无病虫的木薯杆粉碎,晒干备用;

(2)培养基制备:共设计5个配方,其中以杂木屑为主要原料的传统对照(CK)配方。每个配方使用干料46Kg,各配方组成见表1;加水拌料,含水量调到60%,PH调到6.3;本试验每个配方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次重复30袋。

表1配方组成

(3)装袋,在120℃,0.16Mpa高温高压灭菌60min;

(4)接种培养:栽培袋灭菌后降至30℃以下接种,选择菌龄28天的菌种,接种时用接种工具将菌种移入菌袋,菌种以均匀覆盖袋口表面培养料为宜,在20-25℃培养至菌丝吃完培养料;所述栽培袋为17cm×33cm×0.04cm的聚丙烯塑料袋;所述接种培养袋与袋之间留3-5cm空隙,保持室内空气相对湿度70-80%,温度20-25℃,培养30-45天,菌丝生成并开始吃料。所述栽培袋使用当天装袋当天灭菌。

(5)出菇:菌丝吃满料袋5-10天后,搬至出菇房出菇,温度控制25℃,湿度控制85-95%之间。

统计分析:菌丝吃料2cm后,划线测量菌丝的直线生长长度,比较其日均生长速度。菌丝吃满料袋7天后,搬至出菇房出菇,温度25℃,湿度控制85%-95%之间,按常规方法管理。出菇后采收第1潮鲜菇,比较其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分析结果:不同配方菌丝生长速度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配方木薯杆屑对菌丝生长速度有明显的影响。从表中可以看出,配方3、4的日均生长速度最快,分别达到0.78cm/天和0.74cm/天,配方2、1均在0.6cm/天左右,对照配方5(CK)最小0.58cm/天。方差分析表明,在5%的水平上,配方3、4与配方2、1、5(CK)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在1%的水平上,配方3与配方2、1、5(CK),配方4与配方1、5(CK)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表2不同配方菌丝生长速度

不同配方菌丝生长及出菇情况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配方木薯杆屑对生长情况有明显差别。配方2、3、4在2天后开始吃料,配方1、5(CK)则3天后开始吃料。菌丝长势中,配方1、2长势最好,菌丝较浓密、粗壮、较白。满袋天数中,配方5(CK)要42天,而配方3、4要38天。从子实体生长看,配方1、2、5表现较好,耳厚、宽大。

表3不同配方菌丝生长及出菇情况

注:+++表示菌丝密、粗壮、白;++++表示菌丝较浓密、粗壮、较白

不同木薯杆屑配方产量及经济效益从表4看出,不同木薯杆屑配方出菇产量及经济效益有明显差异。配方5(CK)的单产最高,达到384.6g;配方4单产最低,只有292.17g。但从生物学效率看,配方1转化率最高,达到79.53%,其次是配方5(CK),转化率达到79.26%;最低是配方4,只有75.56%。从成本与效益来看,配方1表现最好,投入产出比最高,达到0.60;其次为配方2、3,投入产出比都为0.65;配方4投入产出比最少,为0.69。

表4不同木薯杆配方产量及经济效益

注:1.计算成本与效益时按当地市场价计算。木薯杆及加工费用0.8元/kg;杂木屑1.0元/kg;麸皮2.4元/kg;大豆粉7.0元/kg;红糖5.6/kg。2.水电费、人工费、仪器设备折旧费等按0.6元/袋。3.效益计算按市场批发价4.6元/kg。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配方1(木薯杆屑30%,杂木屑60%,大豆粉5%,麸皮5%)的木薯杆屑配方栽培毛木耳效益最好。配方1在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情况、转化率等表现比其它配方优秀,投入产出比最高,平均每袋成本比传统配方5(CK)节约0.1元左右,而效益相当。所以用杂木屑为主要原料,增加适量的木薯杆屑,既能减少生产成本,又能保证生产效益。

实施例2

一种以木薯杆为辅料的毛木耳栽培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木薯杆屑的制备:在收获木薯后,将新鲜、无病虫的木薯杆粉碎,晒干备用;

(2)培养基制备:使用干料共46Kg,组分重量百分比为:木薯杆屑30%杂木屑67%,麸皮1%,大豆粉1%,葎草提取物1%;加水拌料,含水量调到60%,PH调到6.3;所述葎草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将葎草晒干,磨成粉末,加3-5倍重量的30%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3次,合并滤液,蒸干制成。本试验配方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次重复30袋。

(3)装袋,在120℃,0.16Mpa高温高压灭菌60min;

(4)接种培养:栽培袋灭菌后降至30℃以下接种,选择菌龄28天的菌种,接种时用接种工具将菌种移入菌袋,菌种以均匀覆盖袋口表面培养料为宜,在20-25℃培养至菌丝吃完培养料;所述栽培袋为17cm×33cm×0.04cm的聚丙烯塑料袋;所述接种培养袋与袋之间留3-5cm空隙,保持室内空气相对湿度70-80%,温度20-25℃,培养30-45天,菌丝生成并开始吃料。所述栽培袋使用当天装袋当天灭菌。

(5)出菇:菌丝吃满料袋5-10天后,,搬至出菇房出菇,温度控制25℃,湿度控制85-95%之间。

统计分析:菌丝吃料2cm后,划线测量菌丝的直线生长长度,比较其日均生长速度。菌丝吃满料袋6天后,搬至出菇房出菇,温度25℃,湿度控制85%-95%之间,按常规方法管理。出菇后采收第1潮鲜菇,比较其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菌丝日均生长速度达到0.9cm/天,毛木耳每袋单产达到432.6g。

实施例3

一种以木薯杆为辅料的毛木耳栽培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木薯杆屑的制备:在收获木薯后,将新鲜、无病虫的木薯杆粉碎,晒干备用;

(2)培养基制备:使用干料共46Kg,组分重量百分比为:木薯杆屑30%杂木屑67%,麸皮1%,大豆粉1%,鹅掌楸叶提取物1%;加水拌料,含水量调到60%,PH调到6.3;所述鹅掌楸叶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为:将鹅掌楸叶晒干,磨成粉末,加3-5倍重量的30%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3次,合并滤液,蒸干制成。本试验配方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次重复30袋。

(3)装袋,在120℃,0.16Mpa高温高压灭菌60min;

(4)接种培养:栽培袋灭菌后降至30℃以下接种,选择菌龄28天的菌种,接种时用接种工具将菌种移入菌袋,菌种以均匀覆盖袋口表面培养料为宜,在20-25℃培养至菌丝吃完培养料;所述栽培袋为17cm×33cm×0.04cm的聚丙烯塑料袋;所述接种培养袋与袋之间留3-5cm空隙,保持室内空气相对湿度70-80%,温度20-25℃,培养30-45天,菌丝生成并开始吃料。所述栽培袋使用当天装袋当天灭菌。

(5)出菇:菌丝吃满料袋5-10天后,,搬至出菇房出菇,温度控制25℃,湿度控制85-95%之间。

统计分析:菌丝吃料2cm后,划线测量菌丝的直线生长长度,比较其日均生长速度。菌丝吃满料袋6天后,搬至出菇房出菇,温度25℃,湿度控制85%-95%之间,按常规方法管理。出菇后采收第1潮鲜菇,比较其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菌丝日均生长速度达到0.95cm/天,毛木耳每袋单产达到422.1g。

实施例4

一种以木薯杆为辅料的毛木耳栽培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木薯杆屑的制备:在收获木薯后,将新鲜、无病虫的木薯杆粉碎,晒干备用;

(2)培养基制备:使用干料共46Kg,组分重量百分比为:木薯杆屑30%杂木屑67%,麸皮1%,大豆粉1%,青金石粉1%。加水拌料,含水量调到60%,PH调到6.3;本试验配方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次重复30袋。

(3)装袋,在120℃,0.16Mpa高温高压灭菌60min;

(4)接种培养:栽培袋灭菌后降至30℃以下接种,选择菌龄28天的菌种,接种时用接种工具将菌种移入菌袋,菌种以均匀覆盖袋口表面培养料为宜,在20-25℃培养至菌丝吃完培养料;所述栽培袋为17cm×33cm×0.04cm的聚丙烯塑料袋;所述接种培养袋与袋之间留3-5cm空隙,保持室内空气相对湿度70-80%,温度20-25℃,培养30-45天,菌丝生成并开始吃料。所述栽培袋使用当天装袋当天灭菌。

(5)出菇:菌丝吃满料袋5-10天后,,搬至出菇房出菇,温度控制25℃,湿度控制85-95%之间。

统计分析:菌丝吃料2cm后,划线测量菌丝的直线生长长度,比较其日均生长速度。菌丝吃满料袋6天后,搬至出菇房出菇,温度25℃,湿度控制85%-95%之间,按常规方法管理。出菇后采收第1潮鲜菇,比较其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菌丝日均生长速度达到0.85cm/天,毛木耳每袋单产达到425.1g。

对比例1

一种以木薯杆为辅料的毛木耳栽培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木薯杆屑的制备:在收获木薯后,将新鲜、无病虫的木薯杆粉碎,晒干备用;

(2)培养基制备:使用干料共46Kg,组分重量百分比为:木薯杆屑30%杂木屑69%,麸皮1%;本试验配方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次重复30袋。

(3)装袋,在120℃,0.16Mpa高温高压灭菌60min;

(4)接种培养:栽培袋灭菌后降至30℃以下接种,选择菌龄28天的菌种,接种时用接种工具将菌种移入菌袋,菌种以均匀覆盖袋口表面培养料为宜,在20-25℃培养至菌丝吃完培养料;所述栽培袋为17cm×33cm×0.04cm的聚丙烯塑料袋;所述接种培养袋与袋之间留3-5cm空隙,保持室内空气相对湿度70-80%,温度20-25℃,培养30-45天,菌丝生成并开始吃料。所述栽培袋使用当天装袋当天灭菌。菌丝吃满料袋5-10天后,,搬至出菇房出菇,温度控制25℃,湿度控制85-95%之间。

(5)出菇情况:3天后菌丝开始吃料,菌丝吃满料袋10天后,温度控制25℃,湿度控制85-95%之间,未能出菇。

对比例2

一种以木薯杆为辅料的毛木耳栽培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木薯杆屑的制备:在收获木薯后,将新鲜、无病虫的木薯杆粉碎,晒干备用;

(2)培养基制备:使用干料共46Kg,组分重量百分比为:木薯杆屑30%杂木屑69%,大豆粉1%;本试验配方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次重复30袋。

(3)装袋,在120℃,0.16Mpa高温高压灭菌60min;

(4)接种培养:栽培袋灭菌后降至30℃以下接种,选择菌龄28天的菌种,接种时用接种工具将菌种移入菌袋,菌种以均匀覆盖袋口表面培养料为宜,在20-25℃培养至菌丝吃完培养料;所述栽培袋为17cm×33cm×0.04cm的聚丙烯塑料袋;所述接种培养袋与袋之间留3-5cm空隙,保持室内空气相对湿度70-80%,温度20-25℃,培养30-45天,菌丝生成并开始吃料。所述栽培袋使用当天装袋当天灭菌。菌丝吃满料袋5-10天后,,搬至出菇房出菇,温度控制25℃,湿度控制85-95%之间。

(5)出菇情况:3天后菌丝开始吃料,菌丝吃满料袋10天后,温度控制25℃,湿度控制85-95%之间,未能出菇。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