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冬瓜防寒减灾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2187阅读:11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冬瓜防寒减灾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冬瓜是我国主要蔬菜作物,年播种面积约300万亩,冬瓜产品对于调节我国蔬菜周年供应发挥着重要作用。冬瓜为葫芦科冬瓜属一年生蔓生或架生草本植物,茎被黄褐色硬毛及长柔毛,有棱沟,叶柄粗壮,被粗硬毛和长柔毛,果实长圆柱状或近球状,大型,有硬毛和白霜,种子卵形。冬瓜主要分布于亚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冬瓜果实除用作蔬菜外,也作药用。冬瓜喜温、耐热,其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为25-30℃,种子发芽适温为28-30℃,根系生长的最低温度为12-16℃,均比其它瓜类蔬菜要求高。授粉座果适宜气温为25℃左右,20℃以下的气温不利于果实发育。

我省华南地区在冬春季进行冬瓜反季节生产,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种植规模也呈日益扩大趋势;但在生产过程中,在冬瓜伸蔓期或开花期常遭遇极冷的天气或春寒冷(0~5℃),由于冬瓜抵御低温能力较差,一旦寒潮来袭,将会对冬瓜产生寒害,严重影响冬瓜的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甚至植株冻死乃至绝收。

现有的用于冬瓜防寒的种植技术主要是采用温室大棚吊蔓保温栽培或者在冬瓜幼苗定植后及时搭建塑料小拱棚进行保温防寒,但是若对已搭架上蔓的冬瓜采用搭建小拱棚的方法进行防寒操作,是极为不便的,不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防寒效果也不佳。目前尚未有关冬瓜搭架露天栽培防寒减灾种植方法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冬瓜防寒减灾的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可以明显增强冬瓜植株的防寒性能,保证冬瓜植株的生长和挂果,降低冬瓜的受冻率,有效提高冬瓜的产量。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冬瓜防寒减灾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耐寒的砧木培育冬瓜嫁接苗移栽于田间;

步骤二,寒潮来临7~10天前,用1000~2000倍丙环·嘧菌酯悬浮剂、500~800倍液的海岛素、500~600倍液艾米格叶面肥及700~900倍液新高脂膜喷施植株叶面;

步骤三,寒潮来临3~5天前,结合浇水每亩追施10kg黄腐酸钾,保持土壤湿而不渍;

步骤四,寒潮来临之前,将已上架的瓜蔓落蔓并盘绕在根部周边,并用防虫网或遮阳网在东北面建立防风障;

步骤五,期间天气稍转暖或不下雨时,喷施80%代森锰锌1000~1200倍液(可用大生80%代森锰锌)、2%春雷霉素500~800倍液以及海岛素500~700倍液,连续喷施两次;

步骤六,待温度稳定回升至15℃以上,保留原主蔓,摘掉主蔓上的侧枝、残叶和花果;待温度稳定至20℃以上,每亩追施10千克氨基酸类液体有机肥和8kg挪威复合肥;待植株再有15~18片正常新叶时,便可进入生殖生长管理。

更进一步地,步骤一中所述砧木为南瓜型品种-海砧1号。

更进一步地,步骤二和步骤三中所述寒潮来临时的温度为5~10℃(5℃左右),降温幅度为10~15℃。

更进一步地,步骤四中所述防虫网为40目防虫网。

更进一步地,步骤五中所述天气稍转暖或不下雨时的气温为1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以海砧1号生产的冬瓜嫁接苗具有较强的耐寒性,而其它砧木的嫁接苗或冬瓜实生苗抗寒性差,同时,采用1500倍丙环·嘧菌酯悬浮剂、500倍液的海岛素、500倍液艾米格叶面肥及800倍液新高脂膜喷肥植株,不仅可以防治病害、增加叶面厚度及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植株抗寒性,还可以提高植株尤其是细嫩组织部位钙的含量,从而提高植株的抗寒性。

因此,按照本发明提供的种植方法,可以增加冬瓜植株叶片的厚度,有效提高其抗寒性,还可以提高植株抗性,因此,可以明显增强冬瓜植株的防寒性能,保证冬瓜植株的生长和挂果,降低冬瓜的受冻率,有效提高冬瓜的产量。与现有的种植方法相比,本发明的种植方法可以使冬瓜的受冻率降低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使用的丙环·嘧菌酯悬浮剂为先正达扬彩18.7%悬浮剂。

实施例1

用于冬瓜防寒减灾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耐寒的南瓜型品种-海砧1号砧木培育冬瓜嫁接苗移栽于田间;

步骤二,寒潮来临7~10天前,用1500倍丙环·嘧菌酯悬浮剂、500~800倍液的海岛素、550倍液艾米格叶面肥及800倍液新高脂膜喷施植株叶面,其中所述寒潮来临时的温度为5~10℃(5℃左右),降温幅度为10~15℃;

步骤三,寒潮来临3~5天前,结合浇水每亩追施10kg黄腐酸钾,保持土壤湿而不渍;

步骤四,寒潮来临之前,将已上架的瓜蔓落蔓并盘绕在根部周边,并用40目防虫网或遮阳网在东北面建立防风障;

步骤五,期间天气稍转暖或不下雨,气温为10~15℃时,喷施80%代森锰1100倍液(可用大生80%代森锰锌)、2%春雷霉素600倍液以及海岛素600倍液,连续喷施两次;

步骤六,待温度稳定回升至15℃以上,保留原主蔓,摘掉主蔓上的侧枝、残叶和花果;待温度稳定至20℃以上,每亩追施10千克氨基酸类液体有机肥和8kg挪威复合肥;待植株再有15~18片正常新叶时,便可进入生殖生长管理。

实施例2

用于冬瓜防寒减灾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耐寒的南瓜型品种-海砧1号砧木培育冬瓜嫁接苗移栽于田间;

步骤二,寒潮来临7~10天前,用1000倍丙环·嘧菌酯悬浮剂、500倍液的海岛素、500倍液艾米格叶面肥及700倍液新高脂膜喷施植株叶面,其中所述寒潮来临时的温度为5~10℃(5℃左右),降温幅度为10~15℃;

步骤三,寒潮来临3~5天前,结合浇水每亩追施10kg黄腐酸钾,保持土壤湿而不渍;

步骤四,寒潮来临之前,将已上架的瓜蔓落蔓并盘绕在根部周边,并用40目防虫网或遮阳网在东北面建立防风障;

步骤五,期间天气稍转暖或不下雨,气温为10~15℃时,喷施80%代森锰1000倍液(可用大生80%代森锰锌)、2%春雷霉素500倍液以及海岛素500倍液,连续喷施两次;

步骤六,待温度稳定回升至15℃以上,保留原主蔓,摘掉主蔓上的侧枝、残叶和花果;待温度稳定至20℃以上,每亩追施10千克氨基酸类液体有机肥和8kg挪威复合肥;待植株再有15~18片正常新叶时,便可进入生殖生长管理。

实施例3

用于冬瓜防寒减灾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耐寒的南瓜型品种-海砧1号砧木培育冬瓜嫁接苗移栽于田间;

步骤二,寒潮来临7~10天前,用2000倍丙环·嘧菌酯悬浮剂、800倍液的海岛素、600倍液艾米格叶面肥及900倍液新高脂膜喷施植株叶面,其中所述寒潮来临时的温度为5~10℃(5℃左右),降温幅度为10~15℃;

步骤三,寒潮来临3~5天前,结合浇水每亩追施10kg黄腐酸钾,保持土壤湿而不渍;

步骤四,寒潮来临之前,将已上架的瓜蔓落蔓并盘绕在根部周边,并用40目防虫网或遮阳网在东北面建立防风障;

步骤五,期间天气稍转暖或不下雨,气温为10~15℃时,喷施80%代森锰1200倍液(可用大生80%代森锰锌)、2%春雷霉素800倍液以及海岛素700倍液,连续喷施两次;

步骤六,待温度稳定回升至15℃以上,保留原主蔓,摘掉主蔓上的侧枝、残叶和花果;待温度稳定至20℃以上,每亩追施10千克氨基酸类液体有机肥和8kg挪威复合肥;待植株再有15~18片正常新叶时,便可进入生殖生长管理。

实施例4

用于冬瓜防寒减灾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培育冬瓜实生苗移栽于田间;

步骤二,寒潮来临7~10天前,用1500倍丙环·嘧菌酯悬浮剂、500~800倍液的海岛素、550倍液艾米格叶面肥及800倍液新高脂膜喷施植株叶面,其中所述寒潮来临时的温度为5~10℃(5℃左右),降温幅度为10~15℃;

步骤三,寒潮来临3~5天前,结合浇水每亩追施10kg黄腐酸钾,保持土壤湿而不渍;

步骤四,寒潮来临之前,将已上架的瓜蔓落蔓并盘绕在根部周边,并用40目防虫网或遮阳网在东北面建立防风障;

步骤五,期间天气稍转暖或不下雨,气温为10~15℃时,喷施80%代森锰1100倍液(可用大生80%代森锰锌)、2%春雷霉素600倍液以及海岛素600倍液,连续喷施两次;

步骤六,待温度稳定回升至15℃以上,保留原主蔓,摘掉主蔓上的侧枝、残叶和花果;待温度稳定至20℃以上,每亩追施10千克氨基酸类液体有机肥和8kg挪威复合肥;待植株再有15~18片正常新叶时,便可进入生殖生长管理。

实施例5

用于冬瓜防寒减灾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耐寒的南瓜型品种-海砧1号砧木培育冬瓜嫁接苗移栽于田间;

步骤二,寒潮来临7~10天前,用1500倍丙环·嘧菌酯悬浮剂、500~800倍液的海岛素、550倍液艾米格叶面肥及800倍液新高脂膜喷施植株叶面,其中所述寒潮来临时的温度为5~10℃(5℃左右),降温幅度为10~15℃;

步骤三,寒潮来临3~5天前,结合浇水每亩追施10kg黄腐酸钾,保持土壤湿而不渍;

步骤四,寒潮来临之前,已上架的瓜蔓不落架,也不在风口设立防风屏障;

步骤五,期间天气稍转暖或不下雨,气温为10~15℃时,喷施80%代森锰1100倍液(可用大生80%代森锰锌)、2%春雷霉素600倍液以及海岛素600倍液,连续喷施两次;

步骤六,待温度稳定回升至15℃以上,保留原主蔓,摘掉主蔓上的侧枝、残叶和花果;待温度稳定至20℃以上,每亩追施10千克氨基酸类液体有机肥和8kg挪威复合肥;待植株再有15~18片正常新叶时,便可进入生殖生长管理。

实施例6

用于冬瓜防寒减灾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耐寒的南瓜型品种-海砧1号砧木培育冬瓜嫁接苗移栽于田间;

步骤二,寒潮来临7~10天前,不喷施1000倍丙环·嘧菌酯悬浮剂、500倍液的海岛素、500倍液艾米格叶面肥及700倍液新高脂膜,其中所述寒潮来临时的温度为5~10℃(5℃左右),降温幅度为10~15℃;

步骤三,寒潮来临3~5天前,不追施10kg黄腐酸钾,保持土壤湿而不渍;

步骤四,寒潮来临之前,将已上架的瓜蔓落蔓并盘绕在根部周边,并用40目防虫网或遮阳网在东北面建立防风障;

步骤五,期间天气稍转暖或不下雨,气温为10~15℃时,不喷施80%代森锰1000倍液(可用大生80%代森锰锌)、2%春雷霉素500倍液以及海岛素500倍液;

步骤六,待温度稳定回升至15℃以上,保留原主蔓,摘掉主蔓上的侧枝、残叶和花果;待温度稳定至20℃以上,每亩追施10千克氨基酸类液体有机肥和8kg挪威复合肥;待植株再有15~18片正常新叶时,便可进入生殖生长管理。

对实施例1至6所述的种植方法的防寒效果进行评价,主要指标见下表1:

表1防寒效果评价数据

由上表可见,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至3所述的防寒种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冬瓜的受冻率,增强冬瓜植株的根系活力,保证冬瓜植株的生长和挂果,提高冬瓜的产量;

而实施例4至6未按照本发明的种植方法进行防寒种植,冬瓜的耐寒效果较差,产量明显下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