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小蚕共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蚕共育用大棚。
背景技术:
目前柞蚕饲养的室内育成为了一个研究的热门。但柞蚕饲养能否实现从室外饲养向室内饲养的转变还远没有定论。要实现柞蚕室内饲养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柞蚕具有强烈的趋光性、向上性、逸散性特点,室内饲养难度较大。二是柞叶的采收、保鲜、贮藏较为困难,这是目前小蚕室内保护育技术未能得到广泛普及推广的重要原因。三是开展室内饲养带来的蚕房及相关实施的投入,采收柞叶的人工投入会造成增大成本和增加劳动力的压力,这与现代农业生产追求低成本、省力化,高收益的目标背道而驰。实现柞蚕生产的稳产、高产应该有两个方面的途径:一方面通过最大限度地摸拟和创造适应柞蚕生长发育的最佳环境,达到发挥柞蚕最大经济效益的目的。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对柞蚕种的改良和训化甚至于改变来适应人们的特定需要,如达到省工省力、适应特定环境等,从而实现最大经济效益。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是柞蚕科研工作永恒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小蚕共育用大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小蚕共育用大棚,包括大棚本体,所述大棚内的地面上设有种植沟,在种植沟之间设有过道,在每行种植沟内设有两行收蚁树苗,在大棚本体的外围设有排水沟,在所述大棚种植区上方均匀布设调光照明灯,并与一个微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大棚主体内的上部设有遮阳网固定杆,固定杆上设置遮阳网,当日晒较强,容易导致大棚内温度高于饲养的适宜温度时,遮阳网可以起到遮挡阳光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相邻两个种植沟之间的距离为30-50cm。
优选地,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有设在大棚内的数字光度传感器。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大棚内设有两行收蚁树苗,能起到防病虫害的作用,另外,还设有照明灯,能提供足够的光照,大棚内还设有遮阳网,当阳关充足时,可起到遮挡阳光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小蚕共育用大棚,包括大棚本体,所述大棚内的地面上设有种植沟,在种植沟之间设有过道,在每行种植沟内设有两行收蚁树苗,在大棚本体的外围设有排水沟,在所述大棚种植区上方均匀布设调光照明灯,并与一个微控制器连接。
本发明中在所述大棚主体内的上部设有遮阳网固定杆,固定杆上设置遮阳网,当日晒较强,容易导致大棚内温度高于饲养的适宜温度时,遮阳网可以起到遮挡阳光的作用。
本发明中所述相邻两个种植沟之间的距离为30-50cm,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有设在大棚内的数字光度传感器。
本发明的大棚内设有两行收蚁树苗,能起到防病虫害的作用,另外,还设有照明灯,能提供足够的光照,大棚内还设有遮阳网,当阳关充足时,可起到遮挡阳光的作用。
在此说明书中,本发明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做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