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旋转喷水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4835阅读:11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A01G29,具体为一种自动旋转喷水花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人对于周围环境的绿化需求越来越高,尤其对于花卉盆栽的种植这块也越来越专业,目前在市面上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花盆。

如专利号为CN20140582315.1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旋转花盆,其中该花盆包括盆体和底座,底座具有容置腔,盆体设置在该容置腔内,盆体的开口端向外延伸形成盆沿,盆沿包括上盆沿和下盆沿,上盆沿与下盆沿之间竖向设有若干支撑板,下盆沿与盆体连接,下盆沿与底座的上端面间设有旋转机构,盆体通过旋转机构相对底座转动,盆体的底部向下延伸有环形凸部,该环形凸部外套置有第一齿轮。

该方案中提到的自动旋转花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对花盆本体进行整体旋转,这无疑将导致整个花盆旋转时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不符合国家对能源有效利用,降低能源消耗的整体规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能源消耗少,利用率高的自动旋转喷水花盆。

本方案中的自动旋转喷水花盆,包括盆体、储液管、导液管和出液管,储液管与出液管通过导液管进行连接,盆体内设有植株,还包括驱动电机和蜗轮蜗杆机构,蜗杆套设在驱动电机的轴上,蜗轮中部开设有通孔并放置在盆体内,导液管的一端与储液管相通,导液管的另一端连接在蜗轮上。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对盆体内的植株进行浇灌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转动并带动套设在驱动电机轴上的蜗杆转动,蜗杆在转动的同时将带动与蜗杆啮合的蜗轮做周向旋转运动,此时与蜗轮连接的导液管将同步做旋转运动,与此同时,位于储液管中用于浇灌植株的水分经导液管后从出液管排出。

本方案的效果在于:1、在驱动电机和蜗轮蜗杆机构的作用下,由于导液管在此过程中在不断的旋转,故与导液管连接的出液管也处于不停的旋转过程中,因此从出液管排出的水分能均匀的喷洒在植株的四周,从而使得植株的各部分均能得到充足的水分,有效的防止了植株各部分得到的水分不均匀导致的生长不均匀的现象。2、由于本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对盆体整体进行旋转,而只需要对蜗轮进行旋转,因此整个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少,能源消耗低。

进一步,出液管至少具有三个,各出液管纵向分布在导液管伸入盆体的一端。各出液管纵向分布在导液管伸入盆体的一端,故各出液管可在不同的纵向位置对植株进行浇灌,从而使得植株各处得到的水分更加的均匀。

进一步,在盆体底部开设有空腔,在空腔与地面接触的一侧设有接触开关,在空腔的另一侧粘贴有钢板,在钢板处还设有电磁块,电磁块上开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励磁线圈。

当花盆正常使用时,即花盆平稳的放置在地面上时,空腔内的接触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电磁块卡槽内的励磁线圈通电,电磁块产生磁力该磁力促使电磁块紧贴在空腔的钢板上,当花盆发生倾倒时,空腔内的接触开关打开,此时电磁块卡槽内的励磁线圈断电,电磁块的电磁力消失,此时在重力的作用下,电磁块将下落,电磁块下落时产生的力将促使花盆重新回到平稳状态,因此本方案能有效的避免花盆的摔落。

进一步,蜗杆通过花键套设在驱动电机的轴上。花键是一种常用的连接方式,花键连接的可靠性好且安装方便简单。

进一步,所述励磁线圈为直流励磁线圈。直流励磁线圈较交流励磁线圈的噪声脉动小,因此能有效降低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

进一步,驱动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盆体的内壁上。螺栓连接的方式方便拆卸,通过螺栓将驱动电机安装在盆体的内壁上,可使整个系统的结构紧凑,减小整个系统的占地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盆体1、驱动电机2、蜗杆3、蜗轮4、接触开关5、电磁块6、直流励磁线圈7、导液管8、阀门9、储液管10、出液管11、植株12、湿敏电阻13。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自动旋转喷水花盆,包括盆体1,在盆体1中部开设有容纳腔室,在容纳腔室内设有驱动电机2和蜗轮蜗杆机构,其中为了方便驱动电机2的安装,在盆体1的左侧设有竖直的内壁,在内壁上开设有安装孔,在驱动电机2上开设有安装螺孔,驱动电机2通过位于安装螺孔和安装孔之间的螺栓安装在盆体1的内壁上。

在驱动电机2右侧的轴上连接有蜗杆3,其中在驱动电机2的轴上开设有外花键,在蜗杆3的内孔上开设有内花键,在进行两者的安装时,驱动电机2轴上的外花键与蜗杆3内孔的内花键配合进行有效连接,花键是一种常用的连接方式,花键连接的可靠性好且安装方便简单。

在蜗杆3处还啮合有蜗轮4,蜗轮4中部还设有通孔,在蜗轮4上还连接有导液管8,导液管8斜向设置,且导液管8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0-80度,在导液管8的上侧设有储液管10,储液管10为上宽下窄的漏斗形,在储液管10下侧的导液管8上还设有阀门9;在导液管8与蜗轮4连接的一端设有三个出液管11,三个出液管11纵向分布在不同的高度可对不同位置处的植株12进行浇灌。

在蜗轮4中部的通孔处设有植株12,为了对植株12内的水分进行实时的检测,在植株12内安装有检测植株12水分的湿敏电阻13,同时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出现随着植株12的增长,湿敏电阻13由原先的在植株12表皮而到达植株12内部导致不能准确检测植株12水分的问题,在进行湿敏电阻13的安装时,将湿敏电阻13沿植株12表皮的纵向进行安装,这样随着植株12的生长,湿敏电阻13将顺着植株12表皮纵向变化,从而能保证湿敏电阻13始终贴合在植株12表皮,准确的对植株12水分进行有效监测。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湿敏电阻13检测到植株12内的水分低于一定值时,湿敏电阻13发出信号给驱动电机2供电,在驱动电机2的带动下,蜗杆3带动蜗轮4转动,进而提醒使用者打开阀门9为植株12供水。

在盆体1的下侧还设有空腔,在空腔的下侧设有接触开关5,在空腔的上侧粘贴有钢板,在空腔的两侧还设有电磁块6,在电磁块6上开设有卡槽,卡槽内放置有直流励磁线圈7,直流励磁线圈7较交流励磁线圈的噪声、脉动小。

当花盆正常使用时,即花盆平稳的放置在地面上时,空腔内的接触开关5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电磁块6卡槽内的励磁线圈通电,电磁块6产生磁力该磁力促使电磁块6紧贴在空腔的钢板上,当花盆发生倾倒时,空腔内的接触开关5打开,此时电磁块6卡槽内的励磁线圈断电,电磁块6的电磁力消失,此时在重力的作用下,电磁块6将下落,电磁块6下落时产生的力将促使花盆重新回到平稳状态,因此本方案能有效的避免花盆的摔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