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梨矮化中间砧密植栽培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6695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果树种植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红梨矮化中间砧密植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红梨是一个新兴的特色梨品种,深受市场欢迎,但主要在北方地区栽培,在南方地区也只能在云南、贵州等高海拔地区种植,而在南方低海拔多雨地区尚无成功栽培的案例。红梨在南方低海拔多雨地区栽培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结果晚、丰产性差、着色难、抗性较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红梨矮化中间砧密植栽培技术,本技术能够解决红梨在南方栽培存在的结果晚、丰产性差、着色难、抗性较弱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红梨矮化中间砧密植栽培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a、培育苗木:红梨品种选用早酥红梨和红梨2号,矮化中间砧选用中矮2号,基砧选用棠梨或沙梨,于第一年春季条沟播种棠梨或砂梨种子,于第二年早春在基砧上嫁接矮化中间砧中矮2号,于第三年早春在矮化中间砧上嫁接栽培红梨,中间砧的长度设置为25cm~30cm;至第三年冬季移栽苗木;

b、密植栽培:密植栽培的行距为4m,株距为1m;按南北行向定植,定植沟间距4m,定植沟深50cm、宽60cm,定植沟内泥土挖出备用,定植沟内分层压入杂草、过磷酸钙、腐熟鸡粪,杂草1000kg/亩、过磷酸钙200kg/亩、腐熟鸡粪3000kg/亩,将杂草放入定植沟底部,向定植沟内回填1/3泥土,放入过磷酸钙、腐熟鸡粪,回填余下的2/3泥土,使定植沟高出四周17cm~23cm,1个月后在定植沟上按株距1m定植苗木,定植苗木时间为11月~12月,选用根系完整、中间砧与红梨的嫁接口起高60cm、嫁接发芽口直径0.6cm以上的苗木进行定植;

c、搭配授粉品种:早酥红与红梨2号按比例1:1或1:2隔行搭配种植;

d、整形方法:采用主干形整枝;栽后第一年早春在中间砧与红梨的嫁接口上方留40cm剪切顶部定干,选交叉分布的4个侧芽,在侧芽的上方进行目伤,同时在顶芽下方进行目伤;发芽后选均匀分布的3~4个新梢培养为第一层侧枝;选顶芽梢作中心干,设立支柱使中心干直立生长;第一年冬季采用撑、拉方式对主枝角度进行调整,使主枝角度保持在60°~80°,对中心干留50cm短剪,选交叉分布的且与第一层枝的芽错位分布的4个侧芽,在侧芽的上方进行目伤,同时在顶芽下方进行目伤,发芽后选留3个新梢培养成第二层侧枝,将顶梢扶直作中心干;对第一年的旺枝留果1~2个果,弱枝不留果;第三年早春对中心干留50cm短剪,选留3个侧芽在其上方进行目伤,保留2个侧芽培养成第三层侧枝,在顶芽下方进行目伤,作为中心干培养;在冬季剪除中心干,让前两年的侧枝挂果;成形后树高在2m以内,行间通风距离大于1m,全树培育8~10个侧枝,在侧枝上培养结果枝组。

优选地,还包括肥水管理步骤,第一年在发芽后每10~15天追肥1次,肥水包括清水、尿素、磷酸二氢钾、腐熟猪粪,清水、尿素、磷酸二氢钾、腐熟猪粪的重量比为200:1:1:20,每株施1.7~2.3kg肥水;9月,在离主干50cm处的土地上对称挖沟施入腐施有机肥;第二年按第一年的施肥方法进行;第三年共施肥3次,2月下旬施发芽肥,发芽肥包括尿素,每亩施尿素50kg;5月中旬施壮果肥,壮果肥包括氮肥和钾肥,每亩施尿素60kg、硫酸钾40kg;9月中旬施基肥,在树冠滴水下面开宽30厘米、深40~50cm、长100cm的条沟进行施肥;每亩施用经过高温消毒和加工处理的鸡粪2000kg、过磷酸钙100kg,施后浇水;之后各年的施肥时间和次数同第三年,随树体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用肥量。

优选地,还包括疏果步骤,幼树根据枝梢情况进行疏果,下部侧枝少留果,中上部侧枝多留果,进入丰产期后,每年也应根据挂果情况进行疏果,每亩产量控制在1000kg~1500kg。

优选地,还包括避雨栽培步骤,在谢花1个月后进行避雨栽培,采用单行顶部避雨。

优选地,还包括套袋步骤,采用无纺布果袋进行套袋,露天栽培的在谢花后30天内套带蜡质的白色单层果袋,到采收时去袋。

优选地,还包括病虫防治步骤,在冬季做好清园工作,喷波美3度石硫合剂,在春季重点防治黑星病、梨小食虫、蚜虫,在夏季和秋季重点防治黑斑病、轮纹病、螨类、梨大食心虫、蚜虫、花网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矮化中间砧中矮2号能削弱枝体长势,促进分枝,促进花芽的形成,加之树冠降矮,通风透光好,减少病害流行,利于病虫防治,利于果实着色,从而达到丰产效果;前三年是整形期,加强肥水管理,从而促进生长;疏果步骤是为了避免形成上强下弱树;避雨栽培可显著减少病害发生,套袋步骤有利于套内着色,且预防鸟类危害;综上,解决了红梨在南方栽培存在的结果晚、丰产性差、着色难、抗性较弱等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梨矮化中间砧密植栽培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a、培育苗木:红梨品种选用早酥红梨和红梨2号,这两个品种抗性好,着色较好,可相互授粉且品质均较好;矮化中间砧选用中矮2号,采用矮化中间砧中矮2号能削弱枝体长势,促进分枝,促进花芽的形成,加之树冠降矮,通风透光好,减少病害流行,利于病虫防治,利于果实着色,从而达到丰产效果;基砧选用棠梨或沙梨,于第一年春季在条沟播种棠梨或砂梨种子,于第二年早春在基砧上嫁接矮化中间砧中矮2号,于第三年早春在矮化中间砧上嫁接栽培红梨,中间砧的长度设置为25cm~30cm;至第三年冬季移栽苗木;

b、密植栽培:密植栽培的行距为4m,株距为1m;按南北行向定植,定植沟间距4m,定植沟深50cm、宽60cm,定植沟内泥土挖出备用,定植沟内分层压入杂草、过磷酸钙、腐熟鸡粪,杂草1000kg/亩、过磷酸钙200kg/亩、腐熟鸡粪3000kg/亩,将杂草放入定植沟底部,向定植沟内回填1/3泥土,放入过磷酸钙、腐熟鸡粪,回填余下的2/3泥土,使定植沟高出四周17cm~23cm,1个月后在定植沟上按株距1m定植苗木,定植苗木时间为11月~12月,选用根系完整、中间砧与红梨的嫁接口起高60cm、嫁接发芽口直径0.6cm以上的苗木进行定植;

c、搭配授粉品种:早酥红与红梨2号按比例1:1或1:2隔行搭配种植;

d、整形方法:采用主干形整枝;栽后第一年早春在中间砧与红梨的嫁接口上方留40cm剪切顶部定干,选交叉分布的4个侧芽,在侧芽上方进行目伤,以促进分枝,并在顶芽下方进行目伤,以抑制顶梢生长;发芽后选均匀分布的3~4个新梢培养为第一层侧枝;选顶芽梢作中心干,设立支柱使中心干直立生长;第一年冬季采用撑、拉方式对主枝角度进行调整,使主枝角度保持在60°~80°,对中心干留50cm短剪,选交叉分布的且与第一层枝的芽错位分布的4个侧芽,在侧芽的上方进行目伤,同时在顶芽下方进行目伤,发芽后选留3个新梢培养成第二层侧枝,将顶梢扶直作中心干;对第一年的旺枝留果1~2个果,弱枝不留果;第三年早春对中心干留50cm短剪,选留3个侧芽在其上方进行目伤,保留2个侧芽培养成第三层侧枝,在剪口芽下方进行目伤,作为中心干培养;在冬季剪除中心干,让前两年的侧枝挂果;成形后树高在2m以内,行间间距大于1m作为通风道,全树培育8~10个侧枝,在侧枝上培养结果枝组。

前三年主要进行整形,采用撑、拉方式对主枝角度进行调整,使主枝和中心干的夹角保持在60°~80°,培育侧枝和结果枝组,修剪量小。对徒长的侧枝要调整角度,并进行摘心,在冬剪时对没有分枝的侧枝适当短剪促发分枝,培养结果枝组。对侧枝上的徒长枝要及时摘心,留15cm左右,方位不当的可及时抹除或冬剪时疏除。进入结果期后则重点在侧枝上培养侧结果枝组,采用多疏剪少短剪的方式,采用以果压树来控制枝梢徒长。对伸向行间的枝在后期适当回缩,使行间保持1.5米左右的通风道和耕作道。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肥水管理步骤,以促进生长,第一年在发芽后每10~15天追肥1次,肥水包括清水、尿素、磷酸二氢钾、腐熟猪粪,清水、尿素、磷酸二氢钾、腐熟猪粪的重量比为200:1:1:20,每株施1.7~2.3kg肥水;随着树冠的增大,生长量的增加,适当加大用肥量;9月,在离主干50cm处的土地上对称挖沟施入腐施有机肥;第二年按第一年的施肥方法进行;第三年共施肥3次,2月下旬施发芽肥,发芽肥包括尿素,每亩施尿素50kg;5月中旬施壮果肥,壮果肥包括氮肥和钾肥,每亩施尿素60kg、硫酸钾40kg;9月中旬施基肥,在树冠滴水下面开宽30厘米、深40~50cm、长100cm的条沟进行施肥;每亩施用经过高温消毒和加工处理的鸡粪2000kg、过磷酸钙100kg,施后浇水;之后各年的施肥时间和次数同第三年,随树体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用肥量。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疏果步骤,幼树根据枝梢情况进行疏果,下部侧枝少留果,中上部侧枝多留果,从而避免形成上强下弱树;进入丰产期后,每年也应根据挂果情况进行疏果,每亩产量控制在1000kg~1500kg。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避雨栽培步骤,在谢花1个月后进行避雨栽培,采用单行顶部避雨,可显著减少病害发生。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套袋步骤,采用无纺布果袋进行套袋,有利于套内着色,且预防鸟类危害;露天栽培的在谢花后30天内套带蜡质的白色单层果袋,到采收时去袋。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病虫防治步骤,在冬季做好清园工作,喷波美3度石硫合剂,在春季重点防治黑星病、梨小食虫、蚜虫,在夏季和秋季重点防治黑斑病、轮纹病、螨类、梨大食心虫、蚜虫、花网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