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网棚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80065发布日期:2018-10-02 17:43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网棚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方法,属于马铃薯繁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常用的两种方法,一种是组培苗在瓶内完成微型薯结薯全生育期,整个过程均在组培室内完成,这种方式结出的微型薯一般在0.5~2g左右,个小,皮薄,不易储藏。另一种方法是利用组培苗,以蛭石为基质棚室内接地栽培床生产,接地栽培床常因为基质中水分过饱和而影响根系的呼吸,造成根系腐烂,影响植株生长,生产过程中需要多次使用农药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通风换气解决二氧化碳的不足,在一定时间内植株处于缺原料,制造养分少,使微型薯大小不等。微型薯采收时不杀秧,使微型薯生理年龄增大,增加了病毒侵入的几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网棚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方法,确保微型薯生产中的炼苗、定植及其后的生长过程中不受带毒昆虫为介体的病毒侵染,改善栽培床上基质的通气条件,微型薯种薯质量提高,结薯均匀,同时避免环境的污染,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网棚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方法,包含如下工艺

步骤:①繁育设施选用;②炼苗、移栽与定植;③营养液配方与施肥;④网棚温度管理;⑤压苗、培蛭石和剪尖;⑥臭氧空气杀菌与营养液消毒;⑦二氧化碳施肥;⑧微型薯采收。

各工艺步骤具体操作如下:

①繁育设施选用

生产脱毒微型薯的设施是拱圆形钢架结构塑料大棚,简称网棚,设置防虫网,悬挂多色介电吸虫板,设置臭氧防治机和瑞特a型二氧化碳助长器;

②炼苗、移栽与定植

炼苗:炼苗是组培瓶苗适应移栽后的环境并进行自养,逐步锻炼和适应的过程,是马铃薯脱毒组培技术中较为关键的一环;经酶联免疫病毒检测鉴定为无病毒的瓶苗,经过扩繁转接在培养瓶内20~25d苗龄,高5~8cm,5~6叶片的瓶苗,移到网棚内,摆放在畦上,瓶间距5cm;定植前3~5天揭开封口膜,使嫩苗逐渐与外界接触,提高适应能力;移栽:首先制作与地面隔离的悬空离地栽培床,在网棚内用砖搭建距离地面20cm(石棉瓦下3块红砖),宽140cm(两块石棉瓦宽)的栽培床,用石棉瓦做床底,床边缘用砖砌边,床高度15cm;床内填充7-9cm厚经过高温焙烧的蛭石基质,不施任何底肥,整平后,栽苗前,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70%锐胜ws(噻虫嗪)3-4万倍液,网棚内地面杀菌;采用悬空离地栽培床,栽苗初期温度比接地栽培床温度高2~3℃;此期间的较高苗床温度有利于缓苗,对移栽苗的成活率有利;悬空离地栽培床的床体与地面隔离,多余的水分自底部渗出,栽培床通气条件好,有利于根的生长;还能避免管理者出入网棚内外时由脚和裤腿携带的病原物传染边际秧苗;

移栽定植:当网棚内地温稳定通过4~6℃时定植,移栽前先从培养瓶中将脱毒苗取出,用清水洗去根部培养基;采用株距×行距=5cm×7.5cm,即250株/m2,单穴单株,扦插时用镊子将培养基与幼苗的根夹掉,手指按压脱毒苗基部,苗与基质结合紧密栽苗后浇水;

网棚外覆盖遮阳网,适度遮阴缓苗一周,防止阳光直射晒苗,一周后移栽苗长出新根后逐步去除遮阳网;基质湿度控制在70%~80%左右;栽苗后7~10天80%苗生根后,开始喷施营养液;

③营养液配方与施肥

定植后7~21天,采用配方mg/kg:硝酸钙100、硝酸钾1034、硫酸镁490、磷酸二氢钾348、硫酸铵170、氯化钙150、edta-na(edta-钠)37.25、硫酸亚铁27.85、硫酸铜100;每隔5天灌施一次营养液。

本实施例定植3周后,追施肥料种类与浓度及667m2肥料用量(浇灌)

撒可富复合肥(薯类专用,养分含量氮12%、磷19%,钾16%)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生产。诺普丰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总氮含量19%,有效磷19%,有效钾19%+te)以色列化工集团(icl)公司生产。镁钙镁(氮13%、钙17%,镁6.6%)智利化学矿业(欧洲)有限公司生产。

定植后21~75天内每隔10天叶面追施一次浙江爱普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块茎类(0-36-24+te+fv)“诺翠丰”磷酸二氢钾专用叶面肥600倍;

④网棚温度管理网棚内脱毒苗移栽后一周内空气温度控制在25~30℃,超过30℃要放风降温;幼苗期即第6片叶或第8片叶展开前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以利于马铃薯营养器官建造;马铃薯块茎形成期温度控制在15~20℃之间,在膨大期,马铃薯需要较高的白天温度,18~20℃,较低的夜间温度12~14℃;变温管理是微型薯生产中关键因素,温度高时,要加强通风管理,必要时采用强制通风措施,确保温度在最适宜的范围内;

⑤压苗、培蛭石和剪尖当秧苗长到10片叶时压苗,用食指在苗的顶端2~3叶处,将苗压倒在培养基上,上面覆盖基质2cm,床面露出2~3片叶;当80%的植株叶片达7叶时进行第1次培蛭石,生长期内培蛭石3~4次,厚度达5~6cm,每次培蛭石只培基部两个茎节,定植7周时剪去顶端生长点,使腋芽萌发为侧枝,苗生长高度控制在25~30cm;压苗、培蛭石和剪尖可以增加匍匐茎的生成,降低植株高度,植株的顶端优势被抑制,叶片制造的养分流向块茎,进而提高微型薯的结薯率,增加微型薯块茎重量;

⑥臭氧空气杀菌与营养液消毒

臭氧是一种具有非常强的氧化性气体,能对空气灭菌消毒;臭氧防治机由臭氧主机、进气管、扩散管、控制器三大部分组成,其中臭氧防治机由臭氧发生本体、气泵等组成;臭氧防治机挂在网棚中央骨架上,两扩散管一端与臭氧主机的排气口相接,通过对抽入机内的空气进行高压放电而使空气臭氧化,臭氧化的空气又通过机内气泵输出,并沿铺设在网棚空间的塑料喉管均匀地扩散出去;臭氧气体可防治气传病害的发生,对马铃薯早、晚疫病等防治效果较好;臭氧溶于水后就会成为一种强氧化剂,会产生一种活性离子,与营养液供应系统相连,活性离子对栽培基质中的病原菌有杀灭作用;臭氧防治机产生的臭氧同时还含有氮氧化物,氮氧化物可作为马铃薯脱毒苗所需的氮肥使用;使用时间:定植缓苗后开始使用,上午8:00~9:00,下午17:00~18:00,可编程定时器定时设定,控制臭氧主机的工作状态,微型薯采收前一周停止;

⑦二氧化碳施肥

脱毒苗定植缓苗后,叶片长至接近成龄大小时,定植3周后,开始增施二氧化碳气体肥料;原料是碳酸氢铵,所用发生气体设备为瑞特a型二氧化碳助长器;每天上午8:00~11:00时,通风换气前停止使用;

⑧微型薯采收

植株下部叶片达到三分之一变黄时即可采收,生长期控制在75-80天收获,确保绝对年轻的种薯生理年龄;采收前可杀得三千(有效成分:46.1%氢氧化铜,剂型:水分散颗粒剂)1500倍喷雾杀秧;按微型薯粒级大小分别采收,种皮鲜嫩,防止破皮现象;采收时的微型薯含水量大,采收后放在通风阴凉处晾晒7~10d;装入种子袋,贴好标签,入库2~4℃条件下低温储藏。

所述的网棚设置防虫网,选用60目孔径的优质防虫网遮盖拱棚,固定在骨架上,封严不能留有缝隙,从下风口延伸到地面;进出口设双层防虫网(缓冲门),防虫网要拉紧;防虫网要严密,接地处压实,接缝处缝合;网室周围10m范围内不能有其它可能成为马铃薯病虫害侵染源或可能成为蚜虫寄主的植物。

所述的多色介电吸虫板,由高压电源、基板、介电涂层、黄色、蓝色耐磨保护层构成;在防虫网的出入开门处内侧迎面悬挂一个吸虫板,利用成虫恋色性,采用色板加介电吸附技术将昆虫的成虫吸引至板上粘牢而灭杀;当管理人员进出设施内的短暂时间内,随人而进的传毒昆虫遇到色板特殊的色调刺激,会本能地朝向色板运动而被介电吸虫板灭杀;防虫网内每20m2放一个吸虫板,将吸虫板悬挂在秧苗上方,底部高出植株l0cm~15cm,诱杀漏网成虫,吸虫板面及时用湿布擦抹干净。

本发明技术特点:

1.设置防虫网以及进出口设双层防虫网(缓冲门)能够阻隔传毒昆虫进入棚内,确保微型薯生产中的炼苗、定植及其后的生长过程中不受带毒昆虫为介体的病毒侵染,是保证脱毒效果的关键。

2.悬挂多色介电吸虫板能够避免当管理人员进出设施内的短暂时间内随人而进的昆虫。

3.悬空离地栽培床让多余的水分自底部渗出,改善了栽培床上基质的通气条件,有利于根对养分的吸收,无底肥便于控制秧苗长势,结薯均匀。

4.依据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网棚内实行变温管理,有利于微型薯的形成与膨大。

5.臭氧杀菌,避免了微型薯生产中使用杀菌剂控制病菌发生时,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6.二氧化碳气体肥料的使用,克服了网棚内外气体交换性差,叶片光合作用原料不足,使棚室内的脱毒秧苗在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下,光合作用旺盛,微型薯整齐,块茎重增加,微型薯种薯质量提高。

7.75~80天杀秧采收微型薯,确保微型薯绝对年轻的生理年龄,生活力旺盛。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确保微型薯生产中的炼苗、定植及其后的生长过程中不受带毒昆虫为介体的病毒侵染,改善栽培床上基质的通气条件,微型薯种薯质量提高,结薯均匀,同时避免环境的污染;本发明在网棚条件下,利用无土基质栽培,繁殖出5~15克的微小块茎。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是解决因病毒感染造成种性退化供生产用脱毒种薯的重要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中,各工艺步骤具体操作如下:

①繁育设施选用生产脱毒微型薯的设施是拱圆形钢架结构塑料大棚,简称网棚,设置防虫网,悬挂多色介电吸虫板,设置臭氧防治机和瑞特a型二氧化碳助长器;

②炼苗、移栽与定植

炼苗:经酶联免疫病毒检测鉴定为无病毒的瓶苗,经过扩繁转接在培养瓶内20~25d苗龄,高5~8cm,5~6叶片的瓶苗,移到网棚内,摆放在畦上,瓶间距5cm;定植前3~5天揭开封口膜,使嫩苗逐渐与外界接触,提高适应能力;

移栽:首先制作与地面隔离的悬空离地栽培床,在网棚内用砖搭建距离地面20cm,宽140cm的栽培床,用石棉瓦做床底,床边缘用砖砌边,床高度15cm;床内填充7-9cm厚经过高温焙烧的蛭石基质,不施任何底肥,整平后,栽苗前,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70%锐胜ws噻虫嗪3-4万倍液,网棚内地面杀菌;采用悬空离地栽培床,栽苗初期温度比接地栽培床温度高2~3℃;

移栽定植:当网棚内地温稳定通过4~6℃时定植,移栽前先从培养瓶中将脱毒苗取出,用清水洗去根部培养基;采用株距×行距=5cm×7.5cm,即250株/m2,单穴单株,扦插时用镊子将培养基与幼苗的根夹掉,手指按压脱毒苗基部,苗与基质结合紧密栽苗后浇水;网棚外覆盖遮阳网,遮阴缓苗一周,防止阳光直射晒苗,一周后移栽苗长出新根后逐步去除遮阳网;基质湿度控制在70%~80%左右;栽苗后7~10天80%苗生根后,开始喷施营养液;

③营养液配方与施肥

定植后7~21天,采用配方mg/kg:硝酸钙100、硝酸钾1034、硫酸镁490、磷酸二氢钾348、硫酸铵170、氯化钙150、edta-na37.25、硫酸亚铁27.85、硫酸铜100;每隔5天灌施一次营养液;定植3周后,追施肥料种类与浓度及667m2肥料用量(浇灌)

撒可富复合肥(薯类专用,养分含量氮12%,磷19%,钾16%)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生产。诺普丰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总氮含量19%,有效磷19%,有效钾19%+te)以色列化工集团(icl)公司生产。镁钙镁(氮13%,钙17%,镁6.6%)智利化学矿业(欧洲)有限公司生产。

定植后21~75天内每隔10天叶面追施一次叶面肥;

④网棚温度管理

网棚内脱毒苗移栽后一周内空气温度控制在25~30℃,超过30℃放风降温;幼苗期即第6片叶或第8片叶展开前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马铃薯块茎形成期温度控制在15~20℃之间,在膨大期,马铃薯需要较高的白天温度,18~20℃,较低的夜间温度12~14℃;

⑤压苗、培蛭石和剪尖当秧苗长到10片叶时压苗,用食指在苗的顶端2~3叶处,将苗压倒在培养基上,上面覆盖基质2cm,床面露出2~3片叶;当80%的植株叶片达7叶时进行第1次培蛭石,生长期内培蛭石3~4次,厚度达5~6cm,每次培蛭石只培基部两个茎节,定植7周时剪去顶端生长点,使腋芽萌发为侧枝,苗生长高度控制在25~30cm;

⑥臭氧空气杀菌与营养液消毒

臭氧防治机挂在网棚中央骨架上,两扩散管一端与臭氧主机的排气口相接,通过对抽入机内的空气进行高压放电而使空气臭氧化,臭氧化的空气又通过机内气泵输出,并沿铺设在网棚空间的塑料喉管均匀地扩散出去;使用时间:定植缓苗后开始使用,上午8:00~9:00,下午17:00~18:00,微型薯采收前一周停止;

⑦二氧化碳施肥

脱毒苗定植缓苗后,叶片长至接近成龄大小时,定植3周后,开始增施二氧化碳气体肥料;原料是碳酸氢铵,所用发生气体设备为瑞特a型二氧化碳助长器;每天上午8:00~11:00时,通风换气前停止使用;

⑧微型薯采收

植株下部叶片达到三分之一变黄时即可采收,生长期控制在75-80天收获,采收后放在通风阴凉处晾晒7~10d;装入种子袋,贴好标签,入库2~4℃条件下低温储藏。

所述的网棚设置防虫网,选用60目孔径的优质防虫网遮盖拱棚,固定在骨架上,封严不能留有缝隙,从下风口延伸到地面;进出口设双层防虫网构成的缓冲门。

所述的多色介电吸虫板,由高压电源、基板、介电涂层、黄色、蓝色耐磨保护层构成;在防虫网的出入开门处内侧迎面悬挂一个多色介电吸虫板,利用成虫恋色性,采用色板加介电吸附技术将昆虫的成虫吸引至板上粘牢而灭杀;防虫网内每20m2放一个多色介电吸虫板,将多色介电吸虫板悬挂在秧苗上方,底部高出植株l0cm~15cm,诱杀漏网成虫,多色介电吸虫板面及时用湿布擦抹干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