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豆与葡萄的搭配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7850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经济作物栽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扁豆与葡萄的搭配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扁豆是目前无公害蔬菜主要品种之一,又是调节夏淡季市场供应的蔬菜,因而,扁豆的种植已从零星隙地种植走向大田栽培。扁豆植株能耐35℃左右高温,根系发达强大、耐旱力强,对土壤适应性广,在排水良好而肥沃的沙质土壤或壤土种植能显著增产。

根瘤菌(rootnodulebacteria)是与豆科植物共生,根瘤菌有固氮作用,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氮元素,也是很多微生物有机肥里面添加的真菌。豆科植物的根部一般都有根瘤菌,可以固氮,增加改善土囊的氮含量。所以,贫瘠的土地种过豆科植物,土地就会得到改善。根瘤菌是一种土壤细菌,它通过吸收大气中的氮,使之形成简单的化合物,使植物更容易利用,把氮固定在土壤中,使得植物的生长更加有营养。

氮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一般集中于生命活动最活跃的新叶、分生组织、繁殖器官等部分。因此,氮素供应的充分与否和植物氮素营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元素氮对作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部分,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叶绿素的组成部分。施用氮肥能使植物叶片更好地产生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能促进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帮助作物分殖。氮肥能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增强抗旱抗寒能力,并能促进作物提前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缺乏氮肥的话果粒则会导致果粒干瘪。

农作物之间有也亲、疏关系,它们相生相克。请给出现有技术的不足。

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经济作物栽种技术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扁豆与葡萄的搭配栽培方法,该方法在同一地块上变一季收入为两季收入,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使扁豆与葡萄两种农作物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产量和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扁豆与葡萄的搭配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在前茬葡萄作物的行间套种下茬扁豆作物,具体方法是:

每年葡萄采收后的9月10日至20日,直接在葡萄墒上挖穴,穴距为69-72厘米,在穴中施足基肥后1-2天播种,种植扁豆,定植前一次性浇足底水,播种时,每穴播种2-3粒,每亩用种量3-4公斤,并及时撒盖3-4cm厚的细粒土,之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管理;

幼苗抽蔓后吊绳,用绳子将蔓藤固定在葡萄架铁丝上,利用葡萄架牵蔓上爬攀附,形成篱壁式的生长;

在当年10月20日至10月30日,根据市场需要采收不同成熟度的扁豆豆荚上市。

进一步,优选的是,扁豆种子选用粒大、饱满、有光泽、无病虫斑的籽粒为种子,播种前晒1-2天。

进一步,优选的是,基肥采用三元复合肥50公斤/亩、腐熟农家肥1500-2500公斤/亩和过磷酸钙50公斤/亩;基肥埋施在穴中央,并耙细整平等待播种;整个生育期追肥2次,每次每亩施油饼50公斤、碳铵40公斤和复合肥50公斤。

进一步,优选的是,定植后一般不浇水,特别干旱时只浇小水;藤蔓伸长后及结荚期需水较多,一般在藤蔓伸长期浇1-2次水,花荚期在无雨情况下9-11天浇一次水;浇水后中耕除草;每次浇水量无具体要求,按照现有技术中规定的量浇水即可。

进一步,优选的是,当株高50cm时,留40cm摘心,使其生侧枝;当侧枝的叶腋生出次侧枝后再行摘心,连续4次以调整株型及分流向。

进一步,优选的是,扁豆进入旺盛生长期后进行打叶,打除过密叶和病、虫、老叶,以及遮住花和结出小扁豆处的叶子。

进一步,优选的是,扁豆初花期,选用花蕾宝3000倍液或5mg/L防落素液喷花序,每5-7天一次,连喷3-4次;扁豆采收嫩荚后花序较少时,用15%多效唑8g兑水10kg喷洒叶面。

进一步,优选的是,扁豆病虫防治的方法如下:

①扁豆锈病、褐斑病防治:亩用70%甲基硫菌灵100g或37%苯醚甲环唑20g兑水60kg喷雾防治;

②扁豆夜蛾、小灰蝶和烟青虫的防治:亩用3.3%阿维·高氯15-30g或30%甲维·毒死蜱40-60ml兑水60kg喷雾防治。

进一步,优选的是,留种用扁豆要选择植株采收前、中期,品种特性好、鼓粒饱满、皮色鲜亮的豆荚,养至皮干缩时采收。

本发明扁豆与葡萄的搭配栽培具有以下特点:

(1)反季:老的扁豆品种,都是春种秋收。而扁豆与葡萄的搭配栽培,播后50-60天即可采收,在初冬来临之际依然上市,实现反季栽培。

(2)抗旱:扁豆根系发达,入土深广,特抗旱,不需频频浇水,有别于其他蔬菜。

(3)省工:扁豆由于其病害少、抗旱、不需复杂管理,故栽培较为省工,

(4)高效:一般一亩可产嫩荚4000公斤,抢先在初冬这一空档期上市。物以稀为贵,田间收购价达到每公斤2元,再加它投入少,管理粗放,故综合效益较高。

经过实践证明,葡萄与扁豆搭配栽培,相当于给土壤施足量的氮肥,施用氮肥不仅能提高葡萄等籽粒状农产品的产量,还能提高葡萄的质量。

本发明对于采收后的扁豆藤处理方法没有具体限制,按照常规方法处理即可。

本发明对于葡萄栽培管理没有具体限制,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管理即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通过本发明方法在通常只有大春季一季收入的葡萄地里实现了在小春季也有不菲的收入。与此同时,通过扁豆与葡萄搭配栽培,扁豆可以充分吸收葡萄地残留的营养,并借助葡萄架攀附迅速生长,播后50-60天即可采收,生长周期比老品种缩短整整30天,一般一亩可产嫩荚4000公斤,经济效益较好。此外还改变了老品种春种秋收的规律,让扁豆在初冬来临之际依然上市,实现反季栽培,经济效益显著。

此外,扁豆属豆科植物,其根部有丰富的根瘤菌,可以固氮,增加改善土囊的氮元素含量。氮元素能促进葡萄等穗粒状农作物的根系生长,增强抗旱抗病能力,并能促进作物提前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

对于葡萄而言,本发明方法与单独种植葡萄相比,产量提升至少25%,平均为35%,葡萄甜度超过20%,一般为22%-26%,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本方法与9月10日至20日期间在单独的地块上种植扁豆相比,本发明方法生长周期比缩短整整30天左右,产量增加15%-20%,优质扁豆的占比大幅度提高。扁豆与葡萄搭配栽培,不仅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同时使扁豆与葡萄两种农作物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产量和品质,综合效益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本发明所采用的肥料均为扁豆专用肥料;所有采用的产品均为市购产品。

实施例1

一种扁豆与葡萄的搭配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用良种:选择粒大、饱满、有光泽、无病虫斑的籽粒为种子,种子穴播繁殖,播种前晒1天,每亩用种量3公斤。

步骤(2),适时定植:每年葡萄采收后的9月10日至15日,直接在葡萄墒上挖穴,穴距为69-70厘米,在穴中施足基肥后1天播种,每穴播种2粒,并及时撒盖3-3.5cm细粒土。

步骤(3),合理施肥:每亩用三元复合肥50公斤、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作基肥埋施在穴中央,并耙细整平等待播种。全生育期追肥2次,每次每亩施油饼50公斤、碳铵40公斤和复合肥50公斤,保证植株有足够的养分。

步骤(4),适当浇水:定植前时一次性浇足底水。定植后一般不浇水,特别干旱时只浇小水。藤蔓伸长后及结荚期需水较多,一般在藤蔓伸长期浇1水,花荚期在无雨情况下9天浇一水。浇水后中耕除草,防止落花落荚和徒长。

步骤(5),幼苗管理:幼苗抽蔓后吊绳,用塑料绳将其固定在葡萄架铁丝上,利用葡萄架牵蔓上爬攀附,形成篱壁式的生长。

步骤(6),增产管理:当株高50cm时,留40cm摘心,使其生侧枝。当侧枝的叶腋生出次侧枝后再行摘心,连续4次,调整株型及分流向,增加结实量,改进品质。

步骤(7),旺长期管理:扁豆进入旺盛生长期后进行打叶,主要是打除过密叶、病、虫、老叶,遮住花和结出小扁豆处的叶子,以减少养分消耗,增加通风透光性,利于扁豆荚生长。

步骤(8),花蕾管理:扁豆初花期,选用花蕾宝3000倍液或5mg/L防落素液喷花序,每5天一次,连喷3次,可提高扁豆结荚率。扁豆采收嫩荚后花序较少时,用15%多效唑8g兑水10kg喷洒叶面,能增加扁豆茎粗、缩短新生蔓的节间和增加荚重。

步骤(9),病虫防治:

① 扁豆锈病、褐斑病防治:亩用70%甲基硫菌灵100g或37%苯醚甲环唑20g兑水60kg喷雾防治。

② 扁豆夜蛾、小灰蝶和烟青虫的防治:亩用3.3%阿维·高氯15g或30%甲维·毒死蜱40ml兑水60kg喷雾防治。

步骤(10),成熟采收:10月20日至10月25日,可根据市场需要适时采收不同成熟度的扁豆豆荚上市。留种用扁豆要选择植株采收前、中期,品种特性好、鼓粒饱满、皮色鲜亮的豆荚,养至皮干缩时采收。

实施例2

一种扁豆与葡萄的搭配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用良种:选择粒大、饱满、有光泽、无病虫斑的籽粒为种子,种子穴播繁殖,播种前晒2天,每亩用种量4公斤。

步骤(2),适时定植:每年葡萄采收后的9月15日至20日,直接在葡萄墒上挖穴,穴距为70-72厘米,在穴中施足基肥后2天播种,每穴播种3粒,并及时撒盖3.5-4cm细粒土。

步骤(3),合理施肥:每亩用三元复合肥50公斤、腐熟农家肥25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作基肥埋施在穴中央,并耙细整平等待播种。全生育期追肥2次,每次每亩施油饼50公斤、碳铵40公斤和复合肥50公斤,保证植株有足够的养分。

步骤(4),适当浇水:定植前时一次性浇足底水。定植后一般不浇水,特别干旱时只浇小水。藤蔓伸长后及结荚期需水较多,一般在藤蔓伸长期浇2水,花荚期在无雨情况下11天浇一水。浇水后中耕除草,防止落花落荚和徒长。

步骤(5),幼苗管理:幼苗抽蔓后吊绳,用塑料绳将其固定在葡萄架铁丝上,利用葡萄架牵蔓上爬攀附,形成篱壁式的生长。

步骤(6),增产管理:当株高50cm时,留40cm摘心,使其生侧枝。当侧枝的叶腋生出次侧枝后再行摘心,连续4次,调整株型及分流向,增加结实量,改进品质。

步骤(7),旺长期管理:扁豆进入旺盛生长期后进行打叶,主要是打除过密叶、病、虫、老叶,遮住花和结出小扁豆处的叶子,以减少养分消耗,增加通风透光性,利于扁豆荚生长。

步骤(8),花蕾管理:扁豆初花期,选用花蕾宝3000倍液或5mg/L防落素液喷花序,每7天一次,连喷4次,可提高扁豆结荚率。扁豆采收嫩荚后花序较少时,用15%多效唑8g兑水10kg喷洒叶面,能增加扁豆茎粗、缩短新生蔓的节间和增加荚重。

步骤(9),病虫防治:

① 扁豆锈病、褐斑病防治:亩用70%甲基硫菌灵100g或37%苯醚甲环唑20g兑水60kg喷雾防治。

② 扁豆夜蛾、小灰蝶和烟青虫的防治:亩用3.3%阿维·高氯30g或30%甲维·毒死蜱60ml兑水60kg喷雾防治。

步骤(10),成熟采收:10月25日至10月30日,可根据市场需要适时采收不同成熟度的扁豆豆荚上市。留种用扁豆要选择植株采收前、中期,品种特性好、鼓粒饱满、皮色鲜亮的豆荚,养至皮干缩时采收。

实施例3

一种扁豆与葡萄的搭配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用良种:选择粒大、饱满、有光泽、无病虫斑的籽粒为种子,种子穴播繁殖,播种前晒1.5天,每亩用种量3.5公斤。

步骤(2),适时定植:每年葡萄采收后的9月12日至18日,直接在葡萄墒上挖穴,穴距为70-71厘米,在穴中施足基肥后1.5天播种,每穴播种2粒,并及时撒盖3.2-3.8cm细粒土。

步骤(3),合理施肥:每亩用三元复合肥50公斤、腐熟农家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作基肥埋施在穴中央,并耙细整平等待播种。全生育期追肥2次,每次每亩施油饼50公斤、碳铵40公斤和复合肥50公斤,保证植株有足够的养分。

步骤(4),适当浇水:定植前时一次性浇足底水。定植后一般不浇水,特别干旱时只浇小水。藤蔓伸长后及结荚期需水较多,一般在藤蔓伸长期浇2水,花荚期在无雨情况下10天浇一水。浇水后中耕除草,防止落花落荚和徒长。

步骤(5),幼苗管理:幼苗抽蔓后吊绳,用塑料绳将其固定在葡萄架铁丝上,利用葡萄架牵蔓上爬攀附,形成篱壁式的生长。

步骤(6),增产管理:当株高50cm时,留40cm摘心,使其生侧枝。当侧枝的叶腋生出次侧枝后再行摘心,连续4次,调整株型及分流向,增加结实量,改进品质。

步骤(7),旺长期管理:扁豆进入旺盛生长期后进行打叶,主要是打除过密叶、病、虫、老叶,遮住花和结出小扁豆处的叶子,以减少养分消耗,增加通风透光性,利于扁豆荚生长。

步骤(8),花蕾管理:扁豆初花期,选用花蕾宝3000倍液或5mg/L防落素液喷花序,每6天一次,连喷3次,可提高扁豆结荚率。扁豆采收嫩荚后花序较少时,用15%多效唑8g兑水10kg喷洒叶面,能增加扁豆茎粗、缩短新生蔓的节间和增加荚重。

步骤(9),病虫防治:

① 扁豆锈病、褐斑病防治:亩用70%甲基硫菌灵100g或37%苯醚甲环唑20g兑水60kg喷雾防治。

② 扁豆夜蛾、小灰蝶和烟青虫的防治:亩用3.3%阿维·高氯25g或30%甲维·毒死蜱50ml兑水60kg喷雾防治。

步骤(10),成熟采收:10月21日至10月29日,可根据市场需要适时采收不同成熟度的扁豆豆荚上市。留种用扁豆要选择植株采收前、中期,品种特性好、鼓粒饱满、皮色鲜亮的豆荚,养至皮干缩时采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