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日光温室设施的葡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7790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果树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日光温室设施的葡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葡萄种植北京地区(北纬39度-42度之间)大多均为露地栽培,成熟采摘时间完全受控于当年当时的气候条件,一般为7月中旬至9月中旬两个月时间;现有技术方案即每年4月初扒葡萄、打药消毒、绑缚上架、整地做畦、施肥浇水等等,葡萄的生长完全受气候影响而生长,如风、雨、雾、阴天、高温、低温、冰雹等。

因此,现有技术由于受外界气候条件限制,解决不了葡萄提前2个月成熟上市的问题;现有技术解决不了在室内进行消毒、拉大昼夜温差、增糖或利用温控杀菌杀虫、杀虫卵的问题,以及由于叶片着雨水、造成的病害严重、葡萄裂果及防雹等问题。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创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日光温室设施的葡萄方法,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日光温室设施的葡萄方法,该具体过程为;

步骤a,在温室内对葡萄进行栽种;

步骤b,每年10月下旬冬剪后,在温室的顶部扣膜和保温被,使温室内部的葡萄树不见光亮;

步骤c,对封棚室内消毒;

步骤d,棚温的管理:根据葡萄的生长阶段,调节棚室的温度和湿度;

步骤e, 葡萄的病虫害防治;

步骤f,5月中下旬开始采收至7月中下旬,接上露地葡萄成熟。

进一步地,上述葡萄栽种的过程为:

步骤a1,开沟晾垡施肥;温室建成后距棚前脚1.5米开沟晾垡,沟深、宽各60㎝,每个棚施优质有机肥不少于10立方米,肥要与土掺匀,分层施入,沟表层回填25-30厘米的阳土,然后做畦宽1.5米,浇水、沉沟复平;

步骤a2,定植;定植株距为距棚前脚1.5米,东西陇向株距1米一棵,栽后浇水;

步骤a3,苗期管理;葡萄幼苗定植以后要适时进行追肥、浇水、松土管理,幼苗新梢长至25厘米即可追肥,整个苗期全年追肥不少于3次,前两次以氮肥为主,距苗25厘米开环状沟施入,后期以复合肥为主。

进一步地,温室葡萄8月下旬主蔓应掌握在0.8㎝摘心;雨季每10-15天喷药一次,10月下旬葡萄冬剪后即可扣棚进入休眠期。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d中,温室葡萄前期升温催芽,以白天15-20℃夜间5-10℃一周、白天15-20℃,夜间10-15℃一周,白天20-25℃夜间20℃左右三周时间,配合使用破眠萌芽技术,萌芽期棚温最高不能超过30℃。

进一步地,新稍生长期白天以20-25℃,夜间以15-18℃为宜,开花期白天控制在26-28℃,夜间20℃左右以满足开花、坐果的需要;幼果膨大期,每天要维持4-5小时28-30℃左右的高温,果实进入二次速长期和着色期,白天棚温高温不能超过32℃,夜温达10℃左右。

进一步地,日光温室包括后墙,以及与后墙连接的棚架,棚前脚的下端为防寒沟填充珍珠岩;

在所述的后墙的下端设置后墙通风口;棚架从棚前脚延伸至后墙上端面;所述的后墙的上面设置后屋面,后屋面可上人,以利于上膜和上保温被时人员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的棚架由钢架拼接而成,钢架之间设置圆曲筋,圆曲筋之间设置间距以增加架片受力强度。

在弧形棚架上设置有薄膜,薄膜的上面铺设有保温被;在棚架的上面设置薄膜上风口,在棚架的下面设置薄膜下风口,在棚架的底端设置薄膜底风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采取葡萄温室设施保护栽培即反季节促进生产,葡萄采收期可提前至5月中旬(提早两个月时间),通过此项技术的实施一是延长了本地区葡萄采摘时间,从而为露地葡萄上市打下了基础;二是因为产品提前上市两个月,填补了市场空缺,其产值可增加一倍以上,从而实现了同等单位面积生产效益的大幅提升。

本发明通过葡萄的温室设施保护栽培创造出室内与露天葡萄栽培近似的水、肥、光、气、热条件或者更好更优越的条件,如封棚室内消毒、拉大昼夜温差杀菌杀虫、果实增糖和防晚霜避雨防病防雹等,而且可以减少葡萄上下架及埋寒等工序。在本发明中,每年的10月下旬扣棚(上膜上草帘子或保温被等),葡萄休眠20天至1个月后于11月下旬开始温室加温即早上撩帘子,傍晚撂帘子。也就是说较原来每年春天4月初扒葡萄等于提前到上一年的11月下旬已开始进行管理,时间提前了4个月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日光温室设施的日光温室横断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温室设备中栽培葡萄,通过采取葡萄日光温室保护种植,可创造出更优于葡萄露天生长的外部环境条件。本发明实施例的温室的结构为:即温室的方向、长度和架片采光夹角等问题。

温室的方向为坐北朝南,可抢阴2.7度,温室长度以60-80米为宜,宽度8-9米,北墙高2.4米,脊尖高3.4米以上,后墙间隔4米左右距地面80㎝高留不小于50×50厘米的通风孔。架片腰窗采光夹角不小于23度。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基于日光温室设施的日光温室横断面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日光温室包括后墙12,以及与后墙12连接的棚架;棚前脚2的下端为防寒沟填充珍珠岩1。

在所述的后墙12的下端设置后墙通风口13;棚架从棚前脚2延伸至后墙12上端面。所述的后墙12的上面设置后屋面11。

棚架由钢架7拼接而成,钢架7之间设置圆曲筋5,圆曲筋5之间设置间距6,加强棚架的强度。

在弧形棚架上设置有薄膜9,薄膜9的上面铺设有保温被10;为了保证通风,在棚架的上面设置薄膜上风口8,在棚架的下面设置薄膜下风口4,在棚架的底端设置薄膜底风口3。

葡萄的栽培过程为:

步骤a,对葡萄进行栽种;

步骤a1,开沟晾垡施肥。温室建成后距棚前脚1.5米开沟晾垡,沟深、宽各60㎝,晾垡根据农时需要越长越好。由于葡萄底肥的施入只有一次机会,因此要施好施足,尤其砂性土壤沟底可多放植物秸秆、柴草等,以利保水保肥,每个棚施优质有机肥不少于10立方米,肥要与土掺匀,分层施入,沟表层最好回填25-30厘米的阳土,然后做畦宽1.5米,浇水、沉沟复平。

步骤a2,定植;种植品种应选择早熟品种,以实现“早上加早”目标。北京地区清明节4月5日(种去年成苗)至“五一”(种当年育绿芽苗)为葡萄定植最佳期。定植株距为距棚前脚1.5米(施肥沟中),东西陇向株距1米一棵,栽后浇水。

步骤a3,苗期管理;葡萄幼苗定植以后要适时进行追肥、浇水、松土管理。幼苗新梢长至25厘米即可追肥,整个苗期全年追肥不少于3次,前两次以氮肥为主,距苗25厘米开环状沟施入,后期以复合肥为主,追肥由近到远,开沟逐渐外移,幼苗追肥要少施勤施,根据苗子长势可适当增加肥量。葡萄苗期管理追肥、浇水、松土重点注意适时和及时,以确保土壤不缺水、不缺肥、不缺温、不缺气,促其茁壮成长。

步骤b,每年10月下旬冬剪后,在温室的顶部扣膜和保温被,使温室内部的葡萄树不见光亮;

温室葡萄采取“独龙干”整形方式进行管理,当年领头梢尽量长放。8月下旬主蔓(领头梢)应掌握在0.8㎝左右粗摘心。

雨季每10-15天喷药一次,主要预防霜霉病的发生。

正常管理条件下,当年秋后,10月下旬葡萄冬剪后即可扣棚进入休眠期。

步骤c,对封棚室内消毒,可防治红蜘蛛、霜霉病、灰霉病等病虫害的发生,省工省力,节省农药效果好,即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本实施例,通过采取选用烟雾剂型农药密封熏蒸的办法进行室内消毒,铲除棚内病菌害虫和虫卵;

温室棚内消毒、杀菌、除虫,可在封棚以后(上完膜、帘子、门口和风口封严后)选用硫制烟熏剂等进行室内消毒,撩帘子以后可用辣根素灌根,葡萄放叶以后可用灰霉菌核净熏杀进行棚内消毒。

步骤d,棚温的管理:根据葡萄的生长阶段,调节棚室的温度和湿度;

温室葡萄前期升温催芽不能过急,以白天15-20℃夜间5-10℃一周、白天15-20℃,夜间10-15℃一周,白天20-25℃夜间20℃左右三周时间,配合使用破眠萌芽技术促使芽眼萌发整齐;萌芽期棚温最高不能超过30℃,以防引起室内高温障碍。葡萄破眠萌芽一般使用石灰氮(CH₂CaN₂)涂抹芽眼,激活芽眼萌发抑制物质(脱落酸)使其尽快转化为活性物质以促芽早发。

新稍生长期白天以20-25℃,夜间以15-18℃为宜,开花期白天控制在26-28℃,夜间20℃左右以满足开花、坐果的需要;幼果膨大期,每天要维持4-5小时28-30℃左右的高温,果实进入二次速长期和着色期,白天棚温高温时间越长越好,但最高不能超过32℃,夜温越低越好,拉大昼夜温差,一般可达10℃左右,提高果品质量。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取中午“闷棚”、调节开风口时间,适时打开后墙通风孔等措施,拉大棚内温差;

因为日光温室的原理主要是通过靠白天日光照射使室内升温、蓄热,其所储热量夜间缓慢释放来维系植物度过漫长寒冷的冬夜。因此从温室的兴建上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减少冬季室外冷空气的侵入,最大的增加温室内蓄热量(土壤和墙体储热),同时也要防止室内热量的过快散失,所以兴建温室要遵循“ 采光好、蓄热多、密封严、保温好”的原则进行,尤其是在1月份“三九天”,特别是又遇上下雪、雾霾或连阴天,如何保证室温在最冷季节夜温不低于5度是重中之重。因此在建温室时,一是考虑建温室方向、采光角度、前方不能有遮挡物、选用透光好的棚膜等;二是兴建温室墙体保温要好:墙体加厚、空心墙、做内外保温、墙后培土等,辅助措施如棚前脚做防寒沟、后墙里外覆膜、选用质量好的保温被等,温室密封的越严越好,为了保证棚内温度也可以采取物理办法增加加温设备,目前从相对即节能环保又安全的角度选用自动控温电暖气加温的方法效果很好,可设定室温不低于6度或更高些。采用电暖气加热主要要考虑用电负荷、用电成本,总而言之从为了排开上市和节能角度看一块地也不一定所有温室都采用,采取电加温只是在最冷季节时的措施补充。

日光温室白天晴天提温很快,关于温室能及时降温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目前我园采取的后墙留通风孔、塑料膜留上下风口和底风口,上风口采用自动控温设备(智能控温)完全可以解决。关于下风口、底风口包括采用自动卷膜控温都必须强调操作和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做到升降温及时,避免给作物造成高温障碍或有效积温丢失。综上所述,通过温室的科学建造和夏季通风降温的科学管理为葡萄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步骤e, 葡萄的病虫害防治;

在葡萄生长期内有些病虫害可以通过调控棚温的方法得到一定抑制,即白天棚温促达30℃以上夜间通过打风口或不放帘子等使棚温降至15℃以下,诸如红蜘蛛,二星叶蝉、蓟马等都可有一定效果。温室葡萄遇雨通过采取闭膜措施,可使其处于不着雨的状态,因为雨水是传播催生葡萄病害发生的重要条件,通过遇雨闭膜不让葡萄叶片着雨,即便有的叶片或果实上有了病菌孢子但也难以萌发,从而达到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白腐病、碳疽病、灰霉病等的发生,果实成熟期遇雨闭膜可有效防止裂果。以上两点露地葡萄即现有技术如果遇雨都是没有办法应对的。温室设施葡萄栽培还可有效预防冬季低温、晚霜和雹灾带来的危害。

步骤f,5月中下旬开始采收至7月中下旬,接上露地葡萄成熟。

总之,本发明主要是通过葡萄的保护种植,可采取很多相应的调控措施,为使植物的生长创造出更有利的水、肥、光、气、热条件。

现有技术一般陆地葡萄亩产为3000斤,平均售价3元/斤,亩收入可达到9000元。每个劳动力可经营面积3亩,共可实现收入2.7万元。日光温室葡萄一般一个温室自然占地1.5亩,室内葡萄为1200斤x30元/斤=3.6万元,棚外套种葡萄或其他果树可收入1000斤x3元/斤=3000元,合计收入3.9万元,每个劳动力可经营2个温室大棚,可实现收入7.8万元。不论从单位面积收入还是人均劳动收入,温室生产效益可以达到露地生产的2.8倍以上。温室建筑费一般为8万元/栋,经营3年即可收回投资,但从社会和生态的角度看,日光温室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通过高投入实现高产出,占用了少量的土地资源,实现了劳均较高的收入。

上述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其中之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