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生物农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番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引起的真菌病害。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菌丝及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地表或土壤中越冬越夏,在冬暖大棚栽培的番茄植株上可周年为害。成熟后脱落的分生孢子借气流、浇水、棚室滴水、农事操作及病组织自然散落进行传播,在低温高湿条件下萌发牙管,由寄主开败的花器、伤口、坏死组织侵入,也可由表皮直接侵染引起发病。不断重复感染,扩大危害。一般在春节前后气温低,放不出风,湿度又高,非常有利于灰霉病菌的侵入和再侵染、流行,即使到3月份白天可以放风,但晚上相对湿度仍在80%以上。早春低温阴雨、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易出现发病高峰,特别是浇水后遇低温更易加重病害流行。花期是侵染高峰期,番茄灰霉病菌多从开败的花瓣中侵入,引起发病,继而再侵入果蒂,引起果实腐烂。目前,在农业污染源中,农药污染是最严重的一个方面。大量使用剧毒、高残留的广谱性化学农药,不仅造成农田和农产品中农药含量严重超标,而且还经常造成人、畜中毒事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使用高效、低毒或无毒、低残留或无残留的生物农药。从植物中寻找杀菌抑菌活性物质是开发无公害新型杀菌剂的一条有效途径。我国的中草药资源丰富,这为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提供了理想来源。绝大多数植物农药低毒,不破坏生态环境,残留少,选择性强,不杀伤害虫天敌,害虫和病菌对植物农药难以产生抗药性,使用成本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残留、无环境污染、防治效果显著、由纯中草药制成的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生物农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生物农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药原料制成:羊山刺0.5-1.1份、大叶狼豆柴叶0.6-1份、佛葵1-2份、芜菁1-2份、博落回0.8-1.6份、毒鱼藤0.6-1份、紫藤子1.2-2份。
优选的:羊山刺0.8份、大叶狼豆柴叶0.8份、佛葵1.5份、芜菁1.5份、博落回1.2份、毒鱼藤0.8份、紫藤子1.6份。
制备方法:按以上重量份称取羊山刺、大叶狼豆柴叶、佛葵、芜菁、博落回、毒鱼藤、紫藤子粉碎混匀后,分别加入适量的水熬3遍,合并滤液,并用多层纱布和滤纸过滤,加热合并后的滤液浓缩至3L制成水剂,即得本发明的生物农药。
各中药的特性:羊山刺燥湿杀虫;大叶狼豆柴叶解毒;佛葵杀虫去毒;芜菁杀虫消积、利湿解毒、抗真菌、细菌作用;博落回消肿解毒、杀虫;毒鱼藤杀虫止痒;紫藤子杀虫止痛、解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称取羊山刺0.5kg、大叶狼豆柴叶0.6kg、佛葵1kg、芜菁1kg、博落回0.8kg、毒鱼藤0.6kg、紫藤子1.2kg,分别加入40L、25L、25L的水熬3遍,每遍熬制到4L合并滤液,并用多层纱布和滤纸过滤,加热合并后的滤液浓缩至3L制成水剂,即得本发明的生物农药。
实施方式二:称取羊山刺0.8kg、大叶狼豆柴叶0.8kg、佛葵1.5kg、芜菁1.5kg、博落回1.2kg、毒鱼藤0.8kg、紫藤子1.6kg,制备方法同实施方式一。
实施方式三:称取羊山刺1.1kg、大叶狼豆柴叶1kg、佛葵2kg、芜菁2kg、博落回1.6kg、毒鱼藤1kg、紫藤子2kg,制备方法同实施方式一。
田间试验
下面使用按实施方式二制成的本生物农药稀释200倍液为实验组、75%百菌清为防治组、清水为对照组、使用单味药羊山刺组为A组、使用单味药大叶狼豆柴叶组为B组、使用单味药佛葵组为C组、使用单味药芜菁组为D组、使用单味药博落回组为E组、使用单味药毒鱼藤组为F组、使用单味药紫藤子组为G组,各单味药药液的制备方法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制备方法相同,分别对番茄灰霉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以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试验地位于临沂市沂南县番茄种植地,已发灰霉病,试验前7天及试验过程中未施用其他农药。试验地土质中等,肥水中等,管理一致。试验期间温度在26~31摄氏度,平均温度28摄氏度;本田间试验中设9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2次,共18个处理小区,选择长势和发病基本一致的田块于番茄灰霉病始发期第1次用药,此后隔7d用药1次,连续2次,使用背负式喷雾器,药液量标准为40kg/亩,叶片和茎部受药均匀,避免药液漂移。第一次施药后间隔7天后施第二次药,共施药两次。于每次施药后第7天下午统一调查番茄灰霉病病情、病斑面积,计算病情指数、防治效果。查时每小区均匀固定2点,每点2株,共4株。
药效标准:病斑分级标准如下。茎干、叶、果实发病程度分为5级,番茄灰霉病严重度分级标准:0级,茎干、叶、果实无病斑;1级,病斑占茎干、叶、果实面积的5%以下;2级,病斑占茎干、叶、果实面积的6%~10%;3级,病斑占茎干、叶、果实面积的11%~25%;4级,病斑占茎干、叶、果实面积的26%~50%;5级,病斑占茎干、叶、果实面积的50%以上。病指和防治效果按以下公式计算:
实验结果:表1不同处理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由上表可知,三次施药后,实验组所用的中草药重量虽然少于各单味药的重量,但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均明显好于其他各组。
实验结果:表2不同处理对番茄质量的影响(每100g营养物质的含量)
由上表可知,使用本发明生物农药的番茄,不但营养成分好于其他各单味药组,也好于防治组,且无农药残留,而且储存期明显延长,避免了不必要的腐烂,便于运输储藏。
试验中还发现,本发明的生物农药水剂对蔬菜虫害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为此,我们专门将本发明的生物农药进行稀释,稀释倍数为150-250倍。用于防治蔬菜虫害,雾状均匀全株喷施。
本发明生物农药的防治虫害效果如表3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生物农药药速发挥快,药效长,喷施1天后,害虫抑制率在84%以上,5天后,害虫抑制率在88%以上,该生物农药以触杀式为主,吸杀为辅,害虫不产生抗药性。
通过以上的实验可知,实验组所用的中草药重量虽然少于各单味药的重量,但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番茄的营养成分、储存期明显好于其他各组,由此可以说明,本发明的生物农药中的各单味药配伍后,产生了协同增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