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花生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花生种植的田间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多分布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虽然花生具有较强的抗旱、耐瘠性,但土壤瘠薄、长期干旱少雨或季节性干旱仍是制约我国花生产量提高的重要环境因素。
特别是在现有的种植技术下实现花生高产,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和实际情况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花生种植的田间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苗间管理;按照每亩10357穴设置,穴距14cm或者按照每亩9667穴设置,穴距15cm;花生幼苗不能自动破膜出土的地方,要人工破膜放苗;齐苗后,要及时查苗,连续缺穴2墩以上的,要催芽补种,自团棵期开始,要及时检查并抠取压埋在膜下横生的侧枝,使其健壮生长,并对其叶片喷施质量分数为0.1%的钒酸铵溶液;
2)中期管理:见花灌水,大面积滴水可提前2-3d,滴水时间从滴出苗水算起30d,一个轮灌时间不超过7d,第2d和第3d间隔时间需要延长至12d,控制好花生的无效花量,此后保持正常滴水,在此期间需一直保持土壤湿润;
3)后期管理:继续防治好病虫害,进行叶面喷肥,所述叶面喷肥与防病虫药剂同时喷施。
优选地,所述后期管理步骤中还包括:饱果成熟期不能缺水,同时也不能灌水太多,保持根层不缺水。
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花生种植的田间管理方法,能防止早衰,促进果大果饱,促进花生的高产,直接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介绍本发明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花生种植的田间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苗间管理;按照每亩10357穴设置,穴距14cm或者按照每亩9667穴设置,穴距15cm;如此,最适合灌溉与花生的生长。花生幼苗不能自动破膜出土的地方,要人工破膜放苗;齐苗后,要及时查苗,连续缺穴2墩以上的,要催芽补种,自团棵期开始,要及时检查并抠取压埋在膜下横生的侧枝,使其健壮生长,并对其叶片喷施质量分数为0.1%的钒酸铵溶液;
2)中期管理:见花灌水,大面积滴水可提前2-3d,滴水时间从滴出苗水算起30d,一个轮灌时间不超过7d,第2d和第3d间隔时间需要延长至12d,控制好花生的无效花量,此后保持正常滴水,在此期间需一直保持土壤湿润;
3)后期管理:继续防治好病虫害,进行叶面喷肥,所述叶面喷肥与防病虫药剂同时喷施。
优选地,所述后期管理步骤中还包括:饱果成熟期不能缺水,缺水会导致严重减产,同时也不能灌水太多,防止果烂,保持根层不缺水。
在7月中下旬,植高达30cm时,应使用壮饱安、多效唑等调节剂,协调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关系,防止地上部分徒长,促进荚果发育。不徒长地块不宜施用多效唑,因品种而异,适量减量。
在开花30天以后(7月中上旬),应在花生根际膜上10cm的结实范围,培土1-3cm的薄土,增加结实率。
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花生种植的田间管理方法,能防止早衰,促进果大果饱,促进花生的高产,直接提高经济效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