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檀香紫檀苗木嫁接繁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2358阅读:22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珍贵红木用材树种苗木无性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檀香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苗木嫁接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檀香紫檀,俗称小叶紫檀,是蝶形花科紫檀属树木,是世界上最珍贵、最著名的红木树种。檀香紫檀自然分布在热带原始森林,主要产地是印度(迈索尔邦)和缅甸,但这些国家不仅对檀香紫檀木材出口的管控非常严厉,对其种子的管制同样非常严厉,视若稀世珍宝,严禁出口。

中国没有檀香紫檀自然分布,只是引种栽培国,且长期以来未受重视。目前,中国仅在海南岛少量栽培檀香紫檀,成年植株屈指可数,种子产量极少,而且种子发育过程中“胚败育”现象严重,场圃发芽率很低,如果开花期遇台风侵袭还会导致绝产,而利用枝条扦插繁殖生根率非常低。因此,目前科研和生产中檀香紫檀的种子和苗木非常稀缺,但这个树种在紫檀属红木树种中最有推广前景和栽培潜力,不仅因为它木材最珍贵,还在于迄今所知它抗寒性最强,是最有可能向我国南亚热带以北地区扩大栽种的紫檀属树种。

紫檀属是红木树种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引种栽培紫檀属红木树种,种苗是通过民间交流渠道实现的,其中最主要的口径是华侨华人回中国时带回来的,另有一些是外国友人访问中国时赠送的。现在,中国能够提供极少量种子的檀香紫檀成年树木都是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栽种的。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证明,中国引种栽培紫檀属红木树种是成功的,其中以印度紫檀(P.indicus)、囊状紫檀(P.marsupium)、大果紫檀(P.macarocarpus)和檀香紫檀表现最好。但是,以檀香紫檀植株数量最少,且种子稀少,无性繁殖困难,以印度紫檀植株最多,种子多、扦插繁殖和栽培容易生根成活,栽培最广。

植物嫁接是一项古老而有无穷生命力的世界性植物生物技术。优良苗木是造林和树木引种栽培的物质基础。嫁接育苗是应用最广泛的树木育苗方法之一,既保持母本优良性状、提高经济价值,又节约穗条、扩大繁殖、解决种子困难问题,还可促进提早开花结实、实现树体矮化、提高观赏价值、提高植物抗性等。目前,未见关于檀香紫檀嫁接育苗成功的文献报道,虽然已有人研究促进檀香紫檀提早结实的嫁接方法,但是,改造大树和嫁接育苗显然有很多区别,不是一回事,仍然需要针对性地研究开发苗木嫁接繁育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世界上最珍贵而种子稀少、种子发芽率很低、扦插繁殖生根率非常低的檀香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 L.f.)提供一种苗木嫁接繁育方法,具有准确、可靠,成熟、可行的优点,适合于在我国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紫檀栽培实践中推广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檀香紫檀苗木嫁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接穗从檀香紫檀发育充实的1年生枝条上剪取,以印度紫檀(P.indicus)和囊状紫檀(P.marsupium)1~2年生植株作砧木;

B.在休眠期至萌动早期(红色树液较少)的3月中旬进行嫁接,嫁接高度为砧木苗地颈以上5-6cm处;嫁接方式为枝接,接穗为单芽(1个芽),其中大多数1~2年生砧木最适合切接法,直径明显较粗的砧木用劈接法;

C.春季树液流动至砧木萌芽后2周内,3月下旬至4月中旬,进入紫檀生长期,嫁接用插皮接法;

D.嫁接后,在育苗大棚或温室中繁育;

E.合格的檀香紫檀出圃嫁接苗,应具备:大小匀称,发育良好;剪口及接合部愈合;株高65cm以上,地径1cm以上;根系均匀、舒展、不卷曲;根皮和茎皮,无干缩皱裂,无新损伤。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檀香紫檀苗木嫁接繁育方法的进一步特征,所述步骤B中,当采用切接法时,接穗选择木质化的健壮枝条,砧木的直径等于或稍大于檀香紫檀接穗,包括以下步骤:

(1)切削砧木:在地颈以上5~7cm处剪断砧木,剪口要平整,用嫁接刀在砧木横断面边缘纵向直切一刀,切开砧木,切口深(长)度略长于接穗削面长度(3cm左右),宽度与接穗直径一致;

(2)切削接穗:接穗长约6cm,在饱满芽上方约1cm处剪断;把基部削成两个削面,一长一短;长削面削掉1/3以上的木质部,长约3cm;在长削面的对面,削成长约l cm的短削面;

(3)接合:将接穗长削面向里插到砧木切口里,使接穗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如果不能两边同时对准,对准一边亦可;

(4)绑缚:用嫁接用塑料薄膜条绑严;操作时不要碰移接穗。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檀香紫檀苗木嫁接繁育方法的进一步特征,当采用劈接法时,包括以下步骤:

(1)砧木处理:在距地面5~6cm处剪断砧木,使留下的砧木断面光滑、纹理直通,然后,用嫁接刀从砧木中心纵劈一刀,深达3cm左右;

(2)接穗处理:接穗长约6cm,带1个饱满芽;基部削成楔形,有两个对称的削面,最好两面都是一刀削成,削面长度比砧木劈口深度相同;接穗外侧要比内侧稍厚,以利于接穗插进砧木劈口后砧木的夹力会使接穗外侧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接触;

(3)接合:用嫁接刀把砧木劈口撬开,将接穗轻轻插入,使接穗厚侧面向外,薄侧面向里,使砧木形成层和接穗的形成层对准,接穗的外表面要比砧木的外表面稍为往里移;

(4)绑缚:接合后,将劈缝和截口全都用塑料薄膜条包扎严实;操作时不要碰移接穗。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檀香紫檀苗木嫁接繁育方法的进一步特征,当采用插皮接法时,单芽接穗,红色的树液明显流动,砧木韧皮部容易剥离,包括以下步骤:

(1)砧木处理:在距地面5~6cm处剪断砧木,削平剪口,选皮层光滑的一面,用嫁接刀纵切一刀至木质部,长约3cm;

(2)削接穗:把接穗枝条先削一个长约3cm的长削面,再在对面削一个长约0.5cm的小削面,形成楔形,接穗留1个饱满芽,芽留在长削面对面,削成的接穗的厚度为3~4mm;

(3)接合:从牛角片或嫁接刀,从刀缝处将皮层向两侧挑(撬)开,把接穗的长削面对向砧木的木质部轻轻向下插入,使接穗背面对准砧木切口正中;

(4)绑扎:用塑料薄膜绑缚,要求将切口和皮缝都包严实;绑扎时不要碰接穗。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檀香紫檀苗木嫁接繁育方法的进一步特征,嫁接当月,大棚或温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相对湿度85%以上;嫁接初期(3星期内)的苗木用50%遮阳率的遮阳网覆盖,栽培基质含水量控制在16~18%;嫁接后至成苗前,及时除萌,保证砧木上没有萌条;嫁接6个月后,所有苗木转移至露天苗圃地培育,翌年2月底3月初出圃供大田培育。

本发明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下列几点:

(1)本发明所述方法是用种子产量较多、扦插生根较为容易的印度紫檀和囊状紫檀为砧木的嫁接繁育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多种砧木—接穗组合的育苗试验,把植物嫁接技术应用到檀香紫檀苗木繁育中,对檀香紫檀适宜的嫁接方式和两种紫檀砧木的适应性进行了多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印度紫檀和囊状紫檀为砧木,以檀香紫檀枝条作接穗进行单芽嫁接育苗,成活率高,生长势好,操作简便。

(2)本发明以印度紫檀和囊状紫檀为砧木,以檀香紫檀枝条作接穗进行单芽嫁接育苗试验研究,确认通过嫁接可以实现檀香紫檀苗木大量扩繁,为这一最珍贵红木树种的扩大繁殖和推广栽培探索出一条新的重要的繁育途径。

(3)本发明所述的檀香紫檀单芽枝接系列技术方法能显著延长嫁接时期、节约接穗材料而嫁接效果不减,革新显著,经济意义突出。

(4)本发明确认檀香紫檀与印度紫檀等3种紫檀均具良好的嫁接亲和性,为抗寒性明显较弱但较易繁殖的紫檀属其它树种的改良提供了新路径。

附图说明

图1是檀香紫檀苗木嫁接繁育试验的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述本发明的一种檀香紫檀苗木嫁接繁育方法。

接穗:本发明中所述的接穗,从檀香紫檀发育充实的一年生枝条上剪取。

砧木:印度紫檀、囊状紫檀的1~2年生苗木。印度紫檀、囊状紫檀同属紫檀属,但种苗较易繁殖、抗寒性明显较弱、材质相对较低。

嫁接时期及方法:最佳嫁接时期为休眠期至萌动早期(红色树液较少)的3月中旬,嫁接高度为砧木苗地颈以上5-6cm处;嫁接方式为枝接,接穗为单芽(1个芽)。其中:大多数砧木最适合切接法,直径明显较粗的砧木用劈接法,进入生长期(春季树液流动至砧木萌芽后2周内,3月下旬至4月中旬)嫁接用插皮枝接法。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用印度紫檀等2种紫檀作砧木嫁接繁育檀香紫檀苗木方法的进一步特征是,当采用切接法时,接穗选择木质化的健壮枝条,砧木的直径与檀香紫檀接穗相当或稍大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切削砧木:在地颈以上5~6cm处剪断砧木,剪口要平整,用嫁接刀在砧木横断面边缘纵切一刀/向下直切,切开砧木,切口长度略长于接穗削面长度(3cm左右),宽度与接穗直径一致。

(2)切削接穗:接穗长约6cm,在饱满芽上方约1cm处剪断;把基部削成两个削面,一长一短;长削面削掉1/3以上的木质部,长约3cm;在长削面的对面,削成长约lcm的短削面。

(3)接合:将接穗长削面向里插到砧木切口里,使接穗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如果不能两边同时对准,对准一边亦可。

(4)绑缚:用嫁接用塑料薄膜条绑严。操作时不要碰移接穗。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用印度紫檀等3种紫檀作砧木嫁接繁育檀香紫檀苗木方法,对于直径明显较粗的砧木用劈接法嫁接方式时,包括以下步骤:

(1)砧木处理:在距地面5~6cm处剪断砧木,使留下的砧木断面光滑、纹理直通,然后,用嫁接刀从砧木中心纵劈一刀(不要用刀过猛),深达3cm左右。

(2)接穗处理:接穗长约6cm,带1个饱满芽。基部削成楔形,有两个对称的削面,最好两面都是一刀削成,削面长度比砧木劈口深度相同。接穗外侧要比内侧稍厚,以利接穗插进砧木劈口后砧木的夹力会使接穗外侧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接触。

(3)接合:用嫁接刀把砧木劈口撬开,将接穗轻轻插入,使接穗厚侧面向外,薄侧面向里,使砧木形成层和接穗的形成层对准(接穗的外表面要比砧木的外表面稍为往里移)。

(4)绑缚:接合后,将劈缝和截口全都用塑料薄膜条包扎严实。操作时不要碰移接穗。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用印度紫檀等2种紫檀作砧木嫁接繁育檀香紫檀苗木方法,因进入生长期(春季树液流动至砧木萌芽后2周内,3月下旬至4月中旬)而用插皮接方式时,包括以下步骤:

(1)砧木处理:在距地面5~6cm处剪断砧木,削平剪口,选皮层光滑的一面,用嫁接刀纵割一刀切入木质部,长约3cm。

(2)削接穗:把接穗枝条先削一个长约3cm的长削面,再在对面削一个长约0.5cm的小削面,形成楔形,接穗留1个饱满芽,芽留在长削面对面,削成的接穗的厚度为3~4mm。

(3)接合:从牛角片或嫁接刀,从刀缝处将皮层向两侧挑(撬)开,把接穗的长削面对向砧木的木质部轻轻向下插入,使接穗背面对准砧木切口正中。。

(4)绑扎:同切接、劈接。用塑料薄膜绑缚,要求将切口和皮缝都包严实。绑扎时不要碰接穗。

嫁接后的管理:棚室内的温度控制在20~25℃;嫁接初期(3星期内)的苗用50%遮阳率的遮阳网覆盖;栽培基质的含水量控制在16~18%;嫁接后至成苗前,及时除萌,保证砧木上没有萌条;进入9月份,所有苗木转移至露天苗圃地培育,翌年2月底3月初可出圃。

苗木出圃:合格的檀香紫檀出圃嫁接苗,应具备:大小匀称,发育良好;剪口及接合部愈合;株高60cm以上,地径1cm以上;根系均匀、舒展、不卷曲;根皮和茎皮,无干缩皱裂,无新损伤。

实验一:嫁接时期及环境条件对檀香紫檀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如表1所示,试验结果清楚表明,以印度紫檀作砧木,檀香紫檀的嫁接成活率相当高,但嫁接成活率最高的时期是在休眠期的1~2月份(这个时期的华南,其实相当温暖),3月中旬嫁接成活率就会显著降低,4月中旬嫁接成活率就大幅度下降,特别是雨水多、湿度大的露地育苗中。

表1檀香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不同时期及环境的嫁接成活率差异

砧木树种:印度紫檀(P.indicus);嫁接方法:(单芽)切接;统计时期:6月中旬。

实验二:砧木树种及嫁接方法对檀香紫檀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如表2所示,试验结果表明,尽管4月中旬的华南,气候已相当热了,但是,在可调节温度的育苗温室中,以印度紫檀和囊状紫檀作砧木,檀香紫檀(露地植株落叶,此时萌芽抽枝不久、显著晚于3种紫檀砧木,枝条上仍有相当数量芽未萌发,可供剪取嫁接用的接穗)的嫁接成活率仍相当高,平均都在85%以上,说明这些砧木-接穗组合的嫁接亲和性均很好,且3种嫁接方法(切接、劈接和插皮接)的成活率相当,基本上没有明显差异,均可应用。

表2檀香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不同砧木树种及嫁接方法的成活率差异

接穗规格:单芽(1个芽);嫁接时期:4月中旬;育苗环境:塑料温室;统计时期:6月中旬。

实验三:檀香紫檀苗木嫁接繁育试验

檀香紫檀苗木嫁接繁育试验的结果如图1所示。4月上旬嫁接。图1中的上、中、下列分别显示劈接、切接、插皮接的结果。无论对于何种嫁接方式,较粗大的砧木接口愈合需要的时间更长。本批次嫁接中绑扎的塑料薄膜带解除过晚,但即使是插皮接成活也很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