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豨莶草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770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豨莶草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采种圃:8~10月在野外筛选株高高于80cm、离地3~4cm处茎粗大于2cm的野生豨莶种源,建立良种繁育圃;

(2)开展种子收集及保存:翌年8~11月,在良种繁育圃分批采集具4棱、顶端有灰褐色环状突起的倒卵圆形瘦果,瘦果千粒重不得少于1.21g,瘦果晒干后放入布袋内置阴凉库保存;

(3)栽培

①选地

土质条件要求:豨莶对土壤要求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pH值为6.0~7.0的弱酸性至中性砂壤土,耕作层不得少于30㎝,前茬作物为豆科或禾本科作物,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或二级标准;

种植地空气环境要求:空气无污染,大气质量指数Ⅱ为0.6~1.0之间;

水质条件要求:有可供灌溉的水源及设施,水质无污染,灌溉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或二级标准以上;

②整地

每年12月下旬进行第一次整地、翻挖,次年播种前亩均匀撒施腐熟农家肥800~1000㎏、有机无机复混肥50㎏,翻挖深度20㎝~25cm;

③起垄

在整好的地块上起宽1 m、高10~15㎝的垄,垄长因地形而定;

④播种

播种时间:3月中下旬;

播种方法及用量:采用条播,种子每亩播种量0.8kg;播种时,在做好的垄上横向开1.5~2cm深的浅沟,行距10~15cm,将种子混入10倍量的草木灰后均匀撒播在沟内,覆1cm左右的土;播种后土壤含水量应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70%,土壤干燥时,需及时浇水,以利出苗;

(3)田间管理

①间苗、中耕、除草

第一次间苗在苗高1cm左右,疏去过密和弱小的苗,结合浅耕除草进行;

第二次间苗,在苗高5cm左右时进行,疏去过密,弱小和有病虫的幼苗,结合中耕除草进行;

第三次间苗,即定苗,当苗高10cm左右时进行,定株距8~12cm,结合中耕除草进行;

②补苗

间苗时发现缺苗、死苗和过稀的地方要及时进行补苗,补苗需在阴天进行;

③追肥

第一次和第二次间苗后施苗肥,共施尿素10kg/亩,促进幼苗生长;结合第三次间苗和中耕除草施叶肥促进长叶,施尿素4kg/亩,过磷酸钙30kg/亩;

④病害防治

危害豨莶的主要为白粉病,属真菌感染,主要症状为叶两面产生白色的粉状斑,后期粉状斑上产生黑色小点,发病期用15%粉锈宁800倍液喷雾;

(4)采收

采收时间:秋季开花后植株高于60cm以上时采收;

采收天气:选择晴天采收;

采收方法:除留种地外,采收时用镰刀割下地上部分,去除枯叶杂质,扎成捆后,当天运回加工基地进行加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豨莶草的种植方法,其中:豨莶种源为野生菊科植物豨莶(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

3.如权利要求1或2述的一种豨莶草的种植方法,还可包含下述初加工步骤:

(1)加工场地:豨莶草初加工设有专门的加工场地,必须清洁,无污染源,具有遮阳、防雨、防鼠等措施;

(2)初加工:用智能烘房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50℃左右,烘干至含水量低于15%。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189183... 来自[中国] 2023年03月01日 15:01
    这个真的不错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