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畜禽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清洗奶牛槽。
背景技术:
奶牛饮水槽清洗起来很不方便,有时饮水槽很长时间未清洗,饮水槽四壁就会结出厚厚的一层绿苔,清洗起来就更增加了难度,且不一定能完全将饮水槽清洗干净,这就会对奶牛的健康造成影响。尤其在冬季,饲养员在清洗饮水槽时,手都会被冻得红肿,对双手伤害很大。而清洗完饮水槽后倾倒脏水也很麻烦,需要饲养员舀出去,费时费力。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620344.2)公开了一种奶牛饮水槽自动清洗设备,包括活动连接托架A,所述活动连接托架A设于饮水槽下方左右两端;饮水槽一侧安装有防水电机,另一侧安装有活动连接托架B,活动连接托架B一端与饮水槽铰接;活动连接托架B另一端设有电动钢刷,电动钢刷与防水电机电性连接;所述防水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控制防水电机的启停,通过设置防水电机和电动钢刷,能够自动对饮水槽进行清洗。
上述专利虽然解决了饮水槽内的污垢,但是,其只能在饮水槽内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水无法再利用,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自动清洗奶牛槽,以解决现有清洗设备只能在饮水槽内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水无法再利用,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的技术问题。
本方案中的自动清洗奶牛槽,包括饮水槽和喂料槽,所述喂料槽设置在所述饮水槽内,所述喂料槽下部的内壁采用塑胶材质,所述喂料槽内滑动连接有存料板,所述喂料槽内壁开有喷水腔,所述喂料槽外底部上开有两个与所述喷水腔连通的进水孔,所述进水孔内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铰接在所述喂料槽的槽壁上,所述喂料槽内侧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喷水腔连通的喷水孔,所述喂料槽内底部槽壁上设有与所述喷水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存料板下方,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抵板,所述抵板铰接在所述喂料槽的槽壁上,所述喷水腔底部腔壁上设有贯穿所述饮水槽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下方,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铰接在所述喷水腔的腔壁上,所述喷水腔两侧上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端部铰接在所述喷水腔的侧壁上,所述活动板、抵板、挤压板与隔板下部均采用弹簧支撑。
本方案的原理在于:开始时,在存料板下方的空腔内加满清洁液体,然后,再将奶牛的食物放在存料板上,由于存料板受到奶牛食物的重力,存料板向下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由于抵板设置在喂料槽底部的槽壁上,抵板受到清洁液体的压力,最后,抵板向下倾斜,打开了第一通孔,清洁液体从第一通孔流进喷水腔内,当奶牛将存料板上的食物吃完后,人为向存料板上施加比食物重的力,存料板受到挤压,并向与存料板相接触的喂料槽下部进行紧压,迫使喂料槽下部位的槽壁被挤压塑性形变,迫使喷水腔内的空间变小,让喷水腔腔壁上的活动板受到挤压,活动板被迫向外翻转,打开了进水孔,让饮水槽内的清水通过进水孔流进喷水腔内,再对存料板施加更大的力,迫使喷水腔上的隔板被打开,水流不断上升到喷水腔上的喷水孔,通过喷水孔将混合的清洁液体清洗存料板,同时也迫使挤压板被挤压打开,让饮水槽和喷水腔内的水通过第二通孔流出到奶牛舍,清洗奶牛舍。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当奶牛吃完食物后,存料板随着水的浮力恢复到原位时,同时清洗存料板、清洗饮水槽和冲洗奶牛舍的功能,保持了奶牛槽和奶牛舍的干净,而且是利用清洗存料板和饮水槽的清洁液体冲洗奶牛舍,不会浪费水资源。
进一步,还包括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设置在所述喂料槽两侧,所述存料板夹持在所述导向槽之间。在喂料槽两侧设置导向槽是为了让存料板能够往复运动,存料板的向上运动是为开启清洁液体流向喷水腔的导火线。
进一步,所述弹簧采用压簧,所述活动板、抵板、挤压板及隔板下部通过所述压簧连接在所述喂料槽的槽壁上。当清洁液体流完后,活动板、抵板、挤压板及隔板上压簧,压簧为了恢复原始的状态,压簧将活动板、抵板、挤压板及隔板恢复到原始位置。
进一步,所述喂料槽纵截面为U型。将喂料槽设置为U型是为了方便奶牛饮食。
进一步,所述挤压板位于所述抵板下方。。
进一步,所述导向槽的边缘与所述喂料槽的内壁之间设有倒角。倒角的作用是为了固定夹持板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饮水槽1、喂料槽2、喷水腔3、喷水孔4、存料板6、隔板7、抵板8、挤压板9、活动板10。
说明:导向槽的顶部为起始点,导向槽的底部为停止点;清洁液体为清洁液与水以重量份数1:30组成,其中,每一重量份数为3g。
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自动清洗奶牛槽,包括饮水槽1和喂料槽2,该喂料槽2设置在饮水槽1的中部,喂料槽2纵截面为U型,在喂料槽2的两侧设有导向槽,导向槽之间设有存料板6,存料板6可在导向槽上往复运动,导向槽的边缘与喂料槽2的内侧形成倒角,存料板6的两侧位于倒角的位置,导向槽下部的槽壁采用塑胶材质,在喷水腔3腔壁的外侧设有进水孔,进水孔中设有活动板10,活动板10是用于密封进水孔,喂料槽2内设有喷水腔3,在喂料槽2内槽壁设有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贯穿喂料槽2的底部槽壁,该第一通孔内设有抵板8,该抵板8用于防止喂料槽2内的清洁液体流进喷水腔3内,第一通孔的下方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贯穿喂料槽2及饮水槽1的底部,在第二通孔内设有挤压板9,在喷水腔3上设有隔板7,清洁液体存储在喂料槽内,,以上隔板、抵板、挤压板以及活动板的一端铰接在喂料槽2的槽壁上,隔板、抵板、挤压板以及活动板的下部连接有压簧,压簧固定在喂料槽2槽壁上。
具体操作如下,开始时,在存料板6下方的空腔内加满清洁液体,然后,再将奶牛的食物放在存料板6上,由于存料板6受到奶牛食物的重力,存料板6在导向槽上向下移动,存料板6移动到导向槽的停止点,在移动的过程中,由于抵板8设置在喂料槽2底部的槽壁上,抵板8受到清洁液体的压力,最后,抵板8向下倾斜,打开了第一通孔,清洁液体从第一通孔流进喷水腔3内,当奶牛将存料板6上的食物吃完后,人为向存料板6上施加比食物重的力,在存料板6受到挤压,迫使下喂料槽的槽壁被挤压塑性形变,让喷水腔3腔壁上的活动板10受到挤压,活动板10被迫向外翻转,打开了进水孔,让饮水槽1内的清水通过进水孔流进喷水腔3内,再对存料板6施加更大的力,迫使喷水腔3上的隔板7被打开,水流不断上升到喷水腔3上的喷水孔4,通过喷水孔4将混合的清洁液体清洗存料板6,同时也迫使挤压板9被挤压打开,让饮水槽1和喷水腔3内的水通过第二通孔流出到奶牛舍,清洗奶牛舍。
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奶牛吃完食物后,存料板6随着水的浮力恢复到原位时,同时启动了清洗存料板6、清洗饮水槽1和冲洗奶牛舍的功能,保持了奶牛槽和奶牛舍的干净。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