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灌溉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8079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灌溉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灌溉组件,属于灌溉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农田灌溉一般通过在农田上部架设大跨度排水管实现,而排水方式一般是在排水管上加工排水孔,因为农田灌溉一般采用湖水,材质较多,极易发生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灌溉设备容易堵塞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动灌溉组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灌溉组件,包括一个主体滑块,在所述主体滑块内分别设置有滑动驱动机构和喷洒机构;其中所述滑动驱动机构包括一个设置在主体滑块内的液流驱动空腔以及一个驱动盘旋转空腔,所述滑动驱动机构相对主体滑块对称轴对称设置,其中液流驱动空腔与驱动盘旋转空腔之间通过一个转轴支撑孔连通,在所述转轴支撑孔中设置有一个旋转轴,其中在液流驱动空腔内设置有一个固定于旋转轴上的叶轮,在所述驱动盘旋转空腔内设置有一个固定于旋转轴上的旋转轮,在所述驱动盘旋转空腔的相邻位置对应主体滑块的中分线位置还设置有一个滑动孔,滑动孔相对主体滑块对称轴成对设置,所述滑动孔与驱动盘旋转空腔连通,所述旋转轮的边缘伸入到滑动孔中;所述喷洒机构包括一个固定于主体滑块下方的储液空腔,在所述储液空腔的下端设置有一个开口,在所述开口上转动连接有一个转动套,在所述转动套上固定有一个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两个排水板,两个排水板之间设置有排水间隙,在排水间隙之间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引导片;其中液流驱动空腔的一端设置有一个进水嘴,在液流驱动空腔的另一端上设置有一个排水嘴,前述的两组对称设置的液流驱动空间的排水嘴互相连通,并通过一个三通管道连接到储液空腔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创新,所述储液空腔、驱动盘旋转空腔、液流驱动空腔均一体加工于主体滑块中,在驱动盘旋转空腔、液流驱动空腔的中部设置有组合缝。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创新,在所述旋转轮表面设置有包胶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创新,在所述转动套上套接有一个浮板,在所述浮板上方设置有一个限位板,在所述储液空腔下端的开口上设置有一个环形的限位板,转动套的边缘与限位板之间间隙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水压驱动一个驱动盘进行转动,通过驱动盘带动一个主体滑块在一个支撑杆上移动,从而实现了农田的自动移动灌溉,不容易堵塞,且无需额外的动力。

本发明采用双驱动轮机构进行驱动,支撑强度更高,同时可以根据两个叶轮机构进水的压力差,改变整个灌溉机构的移动方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排水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为一种自动灌溉组件,包括一个主体滑块,在所述主体滑块内分别设置有滑动驱动机构和喷洒机构;其中所述滑动驱动机构包括一个设置在主体滑块内的液流驱动空腔以及一个驱动盘旋转空腔,所述滑动驱动机构相对主体滑块对称轴对称设置,其中液流驱动空腔与驱动盘旋转空腔之间通过一个转轴支撑孔连通,在所述转轴支撑孔中设置有一个旋转轴,其中在液流驱动空腔内设置有一个固定于旋转轴上的叶轮,在所述驱动盘旋转空腔内设置有一个固定于旋转轴上的旋转轮,在所述驱动盘旋转空腔的相邻位置对应主体滑块的中分线位置还设置有一个滑动孔,滑动孔相对主体滑块对称轴成对设置,所述滑动孔与驱动盘旋转空腔连通,所述旋转轮的边缘伸入到滑动孔中,在所述旋转轮表面设置有包胶层;所述喷洒机构包括一个固定于主体滑块下方的储液空腔,在所述储液空腔的下端设置有一个开口,在所述开口上转动连接有一个转动套,在所述转动套上套接有一个浮板,在所述浮板上方设置有一个限位板,在所述储液空腔下端的开口上设置有一个环形的限位板,转动套的边缘与限位板之间间隙配合,在所述转动套上固定有一个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两个排水板,两个排水板之间设置有排水间隙,在排水间隙之间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引导片;其中液流驱动空腔的一端设置有一个进水嘴,在液流驱动空腔的另一端上设置有一个排水嘴,前述的两组对称设置的液流驱动空间的排水嘴互相连通,并通过一个三通管道连接到储液空腔上。

为了便于制造,所述储液空腔、驱动盘旋转空腔、液流驱动空腔均一体加工于主体滑块中,在驱动盘旋转空腔、液流驱动空腔的中部设置有组合缝。

使用时,首先在农田上架设一个移动杆,随后在移动杆上通过滑动孔套接本设备,随后在进水嘴上接入水源,打开水源,水源的高压会驱动叶轮旋转,从而带动旋转轮旋转,使得本结构沿移动杆发生移动,移动的同时,排水空腔开始排水。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