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生态养殖场用供水装置,属于生态养殖用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多种家禽动物的养殖中,其饮水卫生要求都在不断的提高,家禽动物的饮水喂水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和学问,提高家禽动物饮用水的水质条件和饮水卫生以及饮水环境已经成为影响家禽动物能否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
现阶段,人工养殖场中普遍使用传统的饮水槽(真空饮水器等),需要人工观察和人工补水,同时,传统的饮水槽等饮水器多为设置于固定场所的、暴露的饮水器,饮水槽中的水质被污染的可能性很高,而且在家禽动物的饮用和攀爬中,容易对饮水造成泼溅,由此使得家禽养殖环境长期潮湿,非常容易给家禽带来疾病的传播和提高疾病的感染率;又因为饮水工作采用人工补水,因此一旦出现人为因素和管理疏忽造成家禽动物缺少,则会给养殖工作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能够降低家禽动物饮水中带来的污染问题和减少人工劳力的分配的家禽养殖饮水技术,已经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拆装方便、制作容易、安全可靠、实用性强的生态养殖场用供水装置,实现饮水卫生高要求,确保水体干净,防止饮水时发生泼溅,保持养殖场地干燥,而且易清洗消毒,持续供水能力强,经久耐用,极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态养殖场用供水装置,包括储水桶,支撑储水桶用的支架,可拆卸式固定于储水桶正下方的供水桶,沿供水桶的外桶壁间隔分布的若干个出水阀,以及设置于供水桶正下方的接水槽。
其中,所述供水桶通过连接管与储水桶相连并保持水贯通,所述储水桶与连接管之间设置有供水阀,所述出水阀为红外感应水龙头;所述接水槽固定于支架上,接水槽的底部设置有放水口,所述放水口安装有放水阀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水桶的底面四周设置有挂环,所述供水桶的顶面四周设置有挂钩,供水桶通过挂钩挂设于挂环与储水桶可拆卸式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通过快速接头与供水阀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为软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为三角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储水桶、支架、供水桶、出水阀和接水槽的设置,其中供水桶可拆卸式固定于储水桶,出水阀为红外感应水龙头,供水桶通过连接管和供水阀与储水桶相连,实现两级输水、准确感应式直接供应干净水体和防止饮水时发生泼溅,结构紧凑、拆装方便、制作容易、安全可靠、实用性强。其中,储水桶的设置,使得供水装置具有较强的持续供水能力;可拆卸式的供水桶,易清洗消毒,经久耐用;接水槽和放水阀门的设置在保持养殖场地干燥的基础上实现集中清理饮水时所收集的泼溅水。
上述内容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态养殖场用供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生态养殖场用供水装置,包括储水桶1,支撑储水桶1用的支架2,可拆卸式固定于储水桶1正下方的供水桶3,沿供水桶3的外桶壁间隔分布的若干个出水阀4,以及设置于供水桶3正下方的接水槽5。
所述供水桶3通过连接管31与储水桶1相连并保持水贯通,所述储水桶1与连接管31之间设置有供水阀32,所述出水阀4为红外感应水龙头;所述接水槽5固定于支架2上,接水槽5的底部设置有放水口51,所述放水口51安装有放水阀门52。
其中,供水桶3可拆卸式固定于储水桶1的结构形式多样,可以通过所述储水桶1的底面四周设置有挂环10,所述供水桶3的顶面四周设置有挂钩30,从而使得供水桶3通过挂钩30挂设于挂环10与储水桶1可拆卸式固定,结构简单,拆卸方便。
所述连接管31为软管,可通过快速接头33与供水阀32相连,实现快速连接,提高供水效率。
所述支架2为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1的三角架,便于在生态养殖场内进行移动供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