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猪肚菇的种植房。
背景技术:
猪肚菇是一种较常见的野生食用菌,又称大杯伞、大漏斗菇、成群地生长在林中地上,被产区人民采集食用。因其风味独特,有似竹笋般的清脆,猪肚般的滑腻,因而被称之为“笋菇”和“猪肚菇”。
猪肚菇的子实体具清脆、爽嫩、鲜美的口感,其蛋白质含量与金针菇等相仿。其菌盖中氨基酸含量为干物质的17%左右,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5%,较一般食用菌要高,其亮氨酸、异亮氨酸含量居一般食用菌之冠;脂肪含量为11%左右;其菌柄转化糖含量高达48%,足知其营养之丰富和全面。
但是现有的猪肚菇种植房大多为竹制或木制结构,其稳定性不高,抗风能力差,遇恶劣天气,易损坏,导致房内种植物受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种植房内工作不便、灌溉效率低下,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猪肚菇的种植房,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了按需灌溉,大大节约了能源 的使用,降低了种植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猪肚菇的种植房,包括轻钢结构的房架,所述房架包括四根立柱和相邻立柱间连接的横梁,每根立柱的底部设有地面固定装置,每根横梁中部连有牵引绳,牵引绳的另一端设有固定螺钉,所述房架顶部设有屋顶板,所述屋顶板由透光板和非透光板交错设置构成,所述屋顶板的非透光板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房架每侧两立柱之间均设有遮光布,遮光布上开有通风窗,所述房架内设有种植架,种植架上方铺设有灌溉管和照明灯,所述灌溉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种植架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房架内还设有蓄电池和控制盒,所述蓄电池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照明灯和控制盒连接,所述控制盒的输入端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盒的输出端与电磁阀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种植架上方还设有杀虫灯。
作为优选,所述横梁上还设有用于收卷遮光布的收卷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房架采用轻钢结构,并设有地面固定装置和带固定螺钉的牵引绳,大大增加了种植房的稳定性及抗恶劣天气的性能,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池板为种植房供电,大大节约了能源的使用,设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控制盒,能实现自动化按需灌溉,大大节约了人力的使用,降低了种植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房架;2、地面固定装置;3、牵引绳;4、固定螺钉;5、屋顶板;6、太阳能电池板;7、遮光布;8、通风窗;9、种植架;10、灌溉管;11、照明灯;12、电磁阀;13、温度传感器;14、湿度传感器;15、蓄电池;16、控制盒;51、透光板;52、非透光板;111、立柱;112、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轻钢结构的房架1,所述房架1包括四根立柱111和相邻立柱111间连接的横梁112,每根立柱111的底部设有地面固定装置2,每根横梁112中部连有牵引绳3,牵引绳3的另一端设有固定螺钉4,所述房架1部设有屋顶板5,所述屋顶板5由透光板51和非透光板52交错设置构成,所述屋顶板5的非透光板52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6,所述房架每侧两立柱111之间均设有遮光布7,遮光布7上开有通风窗8,所述房架1内设有种植架9,种植架9上方铺设有灌溉管10和照明灯11,所述灌溉管10上设有电磁阀12,所述种植架9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3和湿度传感器14,所述房架1内还设有蓄电池15和控制盒16,所述蓄电池15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太阳能电池板6连接,蓄电池15的输出端分别与温度传感器13、湿度传感器14、照明灯11和控制盒16连接,所述控制盒16的输入端分别与温度传感器13和湿度传感器14连接,所述控制盒16的输出端与电磁阀12连接。
实施例2: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其中上述种植架9上方还设有杀虫灯。
实施例3: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其中上述横梁112上还设有用于收卷遮光 布7的收卷筒。
将猪肚菇的菌种放置在种植架9上种植,通过温度传感器13和湿度传感器14检测种植房内的的温度和湿度,通过控制盒16控制电磁阀12调节种植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实现自动按需灌溉,大大节约了水资源的使用,设有杀虫灯,便于对猪肚菇进行除虫,减少了杀虫剂的使用,使得更为环保,种植房改为轻钢结构,大大增加了其稳定性和抗恶劣天气的性能,避免了因种植房损坏而造成种植物的损伤,大大降低了种植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房架1采用轻钢结构,并设有地面固定装置2和带固定螺钉4的牵引绳3,大大增加了种植房的稳定性及抗恶劣天气的性能,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池板6为种植房供电,大大节约了能源的使用,设有温度传感器13、湿度传感器14和控制盒16,能实现自动化按需灌溉,大大节约了人力的使用,降低了种植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