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拉式家用食用菌种植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9959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种植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抽拉式家用食用菌种植箱。



背景技术:

食用菌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真菌多糖,是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兼具的高蛋白、低脂肪健康食品。经常食用可以有效的降低胆固醇、血糖,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保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现在人们种植食用菌都是在塑料大棚中种植,但是,也有一些人希望能够亲自动手种植食用菌。于是,出现了家庭用的种植箱,比如公开号为CN20404726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家庭用食用菌菇种植箱,包括长方体结构的箱体和扣合在箱体顶部开口的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菌种基质层和营养基质层;所述箱盖的顶部中心设置有提手。该食用菌种植箱放入或取出食用菌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抽拉式家用食用菌种植箱,能够方便人们放入或取出食用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抽拉式家用食用菌种植箱,包括箱体和用于种植食用菌的种植盘,箱体包括后侧面、左侧面、右侧面、顶面和底面,箱体的前侧开口,种植盘从箱体的前侧开口进入或退出,箱体的顶面为透明的,上方设有一卷帘,种植盘上设有若干槽位。

进一步的,种植盘的下方设有养料层。

进一步的,箱体的底面两侧设有滑轨,种植盘设在滑轨上。

进一步的,种植盘采用吸水海绵制成。

进一步的,种植盘的外侧设有拉手。

进一步的,箱体的底面下方设有四个支撑件。

进一步的,还包括卷轴,卷帘设在卷轴上。

进一步的,卷帘的一端设有拉杆,箱体的顶面上方设有用于固定拉杆的固定部件。

进一步的,固定部件为挂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种植箱箱体一端开口,种植盘从开口中放入或取出,极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抽拉式家用食用菌种植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卷帘;3-种植盘;4-槽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抽拉式家用食用菌种植箱,包括箱体1和用于种植食用菌的种植盘3,箱体1包括后侧面、左侧面、右侧面、顶面和底面,箱体1的前侧开口,种植盘3从箱体1的前侧开口进入或退出,箱体1的顶面为透明的,上方设有一卷帘2,种植盘上设有若干槽位4。

本实用新型将食用菌种植在种植盘3上,种植盘3放置在箱体1内,透明的顶面和卷帘2可以根据食用菌对光照的需求调节明暗度,模拟食用菌的生长环境,使得食用菌也可以在家庭中进行种植。

种植盘3的下方设有养料层。当然,种植盘3上也可以在事先设置好足够的养料。在种植盘3上设置足够的养料,那么可以节省箱体1的体积,也可以避免箱体1被养料污染,清洁时也比较简单。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在种植盘3内设置一个容纳养料的腔体,种植盘3的顶部设置若干槽位4,食用菌放置在槽位4中,接触着养料,无需用户在种植过程中经常增加养料。

种植盘3可采用金属或塑料制成。

箱体1也可采用金属或塑料制成,具体的,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设计和制作。

箱体1的底面两侧设有滑轨,种植盘3设在滑轨上。这样可以方便抽拉种植盘。种植盘3的外侧设有拉手,可以进一步方便抽拉。

种植盘3采用吸水海绵制成。若是种植盘3采用吸水海绵制成,则可向吸水海绵注射若干水分和养料,保证食用菌的营养和湿度。但是为了,不让吸水海绵污染箱体1,那么可在吸水海绵的下方设置一层塑料薄膜或者金属盘。

箱体底面的下方设有四个支撑件。支撑件可采用方形或长方形,还可设置成滑轮。

另外,支撑件的下方可以设置一层布料或薄膜,防止在移动过程中划伤地板。

箱体1顶面的一端设有一个卷轴,卷帘2设在卷轴上。在不需要遮盖箱体1的顶面的时候,卷帘2放置在卷轴上,需要遮盖箱体1的顶面的时候,拉动卷帘2即可。

卷帘2的一端设有拉杆,箱体1的顶面设有用于固定拉杆的固定部件。拉杆可采用塑料制成,拉杆固定住卷帘2,防止卷帘2彻底卷到卷轴里面,也可防止卷帘2脱丝。

固定部件为挂钩。挂钩的弯曲方向是向着箱体1前面方向的。

若是需要将箱体密封,则可在箱体顶面处设置一个活动连接的翻板,翻板铰链与箱体1活动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