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山鸡生态饲养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6709阅读:22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鸡场基础设施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跑山鸡生态饲养场。



背景技术:

跑山鸡:又叫野鸡、雉鸡。性情活泼,善于奔走而不善飞行,喜欢游走觅食,奔跑速度快,高飞能力差,只能短距离低飞并且不能持久。食量小,食性杂,胃囊较小,容纳的食物也少,喜欢吃一点就走,转一圈回来再吃。跑山鸡是杂食鸟,喜欢各种昆虫、小型两栖动物、谷类、豆类、草籽、绿叶嫩枝等。人工养殖跑山鸡,可以适合大群饲养环境。

跑山鸡外形美观,体型紧凑,尾羽高跷,呈元宝型,养殖过程中,使用优质纯粮玉米,并让其自由啄食林地昆虫,不喂混合饲料、添加剂、激素等药物。所以跑山鸡鸡肉胴体丰满,切面光亮,有弹性。肉风味独特,肉质细嫩,鲜香味浓郁,富有浓厚的野味特点。鸡蛋黄红润黄亮,轻松夹起而不破,蛋白质营养高于土鸡蛋。

食用价值,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21种之多,其中有多种是人体自身所无法合成的,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氨基酸模式。并富含锗、硒、锌、铁、钙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儿童营养不良、妇女贫血、产后体虚、子宫下垂和胃痛、神经衰弱、冠心病、肺心病等,都有很好的疗效,对人体的滋补功能远远高于久负盛名的甲鱼、鳗鱼等。野鸡中锶和钼的含量比普通鸡高10%,还有防治癌症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跑山鸡生态饲养场,结合微生物菌降解技术将跑山鸡所产鸡粪进行微生物分解,从而实现生态化的养殖跑山鸡,并且能够尽可能的降低粪污污染,使得跑山鸡生态饲养场更加清爽自然。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跑山鸡生态饲养场,包括设置在林地边缘的饲养场主体,所述饲养场主体朝向林地的一侧为跑山鸡出入口,在饲养场主体内设置有多间鸡舍,在鸡舍内铺设有微生物菌垫料层,在饲养场主体上还设置有排污机构,排污机构与鸡舍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饲养员观察鸡舍内的跑山鸡,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多间鸡舍在饲养场主体内对称设置为两排,且一排鸡舍与另一排鸡舍之间设置有过道。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即能避免两鸡舍之间的鸡在休息期间随意来往,又方便放养时跑山鸡能够快速进入到林地内,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在同一排鸡舍内,鸡舍与鸡舍之间设置有隔离墙,在隔离墙上设置有格栅门。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因势利导的在后墙处的鸡舍内设置微生物菌垫料层,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饲养场主体后墙处的鸡舍内,微生物菌垫料层靠后墙设置。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因势利导的在其余鸡舍内设置微生物菌垫料层,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其余所述鸡舍内,微生物菌垫料层设置在鸡舍的中部。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边排污的方式将没有被微生物菌垫料层所降解的粪污排放出去,并可直接排放到与之相邻的林地内,可以进一步加速林地生长,达到资源生态化利用的目的,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排污机构包括从鸡舍的边墙处引出的首管道、连接同一侧首管道的主管道以及连接在主管道出口的尾管道,尾管道的出口向跑山鸡出入口两侧外沿。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鸡舍内的跑山鸡快速出入鸡舍,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在所述跑山鸡出入口处设置有多道门。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饲养的跑山鸡得到充足的阳光直射,提高跑山鸡的身体素质,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饲养场主体设置在林地的向阳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合微生物菌降解技术将跑山鸡所产鸡粪进行微生物分解,从而实现生态化的养殖跑山鸡,并且能够尽可能的降低粪污污染,使得跑山鸡生态饲养场更加清爽自然。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边排污的方式将没有被微生物菌垫料层所降解的粪污排放出去,并可直接排放到与之相邻的林地内,可以进一步加速林地生长,达到资源生态化利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简单,经济实用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联排鸡舍布局的模式设计,并且排与排之间设置过道,方便饲养员对鸡舍内的跑山鸡进行观察。

本实用新型同排之间的鸡舍采用隔离墙和格栅门相结合的设置方式,即避免两鸡舍之间的鸡在休息期间随意来往,又方便放养时跑山鸡能够快速进入到林地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边墙,2-活动区,3-主管道,4-尾管道,5-首管道,6-过道,7-门,8-微生物菌垫料层,9-后墙,10-隔离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跑山鸡生态饲养场,结合微生物菌降解技术将跑山鸡所产鸡粪进行微生物分解,从而实现生态化的养殖跑山鸡,并且能够尽可能的降低粪污污染,使得跑山鸡生态饲养场更加清爽自然,如图1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包括设置在林地边缘的饲养场主体,所述饲养场主体朝向林地的一侧为跑山鸡出入口,在饲养场主体内设置有多间鸡舍,在鸡舍内铺设有微生物菌垫料层8,在饲养场主体上还设置有排污机构,排污机构与鸡舍连接,排污机构的另一端延伸到林地内,鸡舍内的鸡所排粪污绝大部分将在采用微生物菌剂的微生物菌垫料层8内进行微生物降解,而少部分粪污将流入到活动区2内,从活动区2中流出经排污机构排放到林地内,微生物菌垫料层8的设置,能够极大的降低粪污污染,同时经微生物菌分解后的物质亦可进行资源化利用,同时采用微生物菌垫料层分解还可以保持环境卫生,不会出现恶臭的情况。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饲养员观察鸡舍内的跑山鸡,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多间鸡舍在饲养场主体内对称设置为两排,且一排鸡舍与另一排鸡舍之间设置有过道6。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即能避免两鸡舍之间的鸡在休息期间随意来往,又方便放养时跑山鸡能够快速进入到林地内,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在同一排鸡舍内,鸡舍与鸡舍之间设置有隔离墙10,在隔离墙10上设置有格栅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因势利导的在后墙处的鸡舍内设置微生物菌垫料层,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饲养场主体后墙9处的鸡舍内,微生物菌垫料层8靠后墙9设置。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因势利导的在其余鸡舍内设置微生物菌垫料层,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其余所述鸡舍内,微生物菌垫料层8设置在鸡舍的中部。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边排污的方式将没有被微生物菌垫料层所降解的粪污排放出去,并可直接排放到与之相邻的林地内,可以进一步加速林地生长,达到资源生态化利用的目的,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排污机构包括从鸡舍的边墙1处引出的首管道5、连接同一侧首管道5的主管道3以及连接在主管道3出口的尾管道4,尾管道4的出口向跑山鸡出入口两侧外沿,并接入林地内。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鸡舍内的跑山鸡快速出入鸡舍,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在所述跑山鸡出入口处设置有多道门7。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饲养的跑山鸡得到充足的阳光直射,提高跑山鸡的身体素质,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饲养场主体设置在林地的向阳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