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地隙追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5689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地隙追肥机。



背景技术:

在国际上,机械化施肥已成为贯彻合理施肥技术、作物增产增效、节省劳动力、利于大面积作业的重要农业措施。

在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很多地区已经具备了不同程度和层次的机械施肥的运用水平,如玉米播种-施肥一体机、玉米苗期中耕-施肥机、玉米行间手扶式或自走式追肥机等。然而,目前生产中多数机械化施肥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是因为缺少有效的机械化施肥指标和技术;另一方面,目前农业生产中常用的苗期追肥机械,多数是在传统的播种机、中耕机、运输机械的基础上改装而成,缺少与农艺措施的有效结合,施肥作业的效果不能适应不同土壤条件、不同种植方式、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长期以来,农民依然采用在土壤表面大量撒施肥料,不愿花更多的劳力把肥料深施在土壤里,对于高秆作物,如玉米,生长后期因机械进不了地,机械追肥几乎不能实施。虽然很多农民懂得分次追肥可保证作物生长需要,减少总施肥量,提高施肥经济效益,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机械操作手段,或因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劳动力不足成本高、施肥窗口期短等,这些因素迫使农民最终选择简单“一炮轰”(全部肥料在播种时施入土壤)的施肥方法,大量肥料施用在基肥中,而此时幼苗对肥料的需求很低,高浓度的肥料常常造成早期烧苗、养分大量损失到大气和地下水中,不仅造成大量肥料的浪费,降低肥料的生产效率,而且还导致减产,引起环境的污染,而后期养分供应不足不能满足高产作物的需求,常常导致早衰,限制了作物高产潜力的发挥。

现有常规追肥机因受机组底盘离地高度(地隙)的限制,只能用于幼苗期或苗期株高不高时,进地作业追肥,否则会压倒折断或损伤植株。到了玉米喇叭口期,植株高度达1.2m左右,正是急需养分最佳时期,追肥窗口期又短,采用人工地面撒肥,或利用小型机具,在单行内开沟追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肥料有效利用率低,损失和污染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地隙追肥机,以解决现有的追肥机因受机组底盘离地高度的限制,只能用于幼苗期或苗期株高不高时进地作业追肥,而不适用于苗期株高较高时追肥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地隙追肥机,包括:机架,机架包括前横梁和后横梁,后横梁上设有两个支撑地轮,在机架下方、两个支撑地轮之间形成作业空间,作业空间的高度为0.6-0.8米;若干个施肥单元,施肥单元包括与前横梁连接的平行四杆机构和与平行四杆机构连接的施肥组件;以及排肥单元,排肥单元设于机架上,用于向施肥组件输送颗粒肥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施肥组件包括仿形限深轮、覆土镇压轮和位于仿形限深轮与覆土镇压轮之间的开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两个支撑地轮的垂直高度和设置于后横梁上的横向位置均可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仿形限深轮、开沟器和覆土镇压轮的上下位置高度均可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排肥单元包括肥料箱、排肥器和导肥管,肥料箱设有排肥口;排肥器设于排肥口;导肥管与排肥器连通,用于将肥料箱中的肥料输送至施肥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导肥管的长度可伸缩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排肥器为电动排肥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测量高地隙追肥机的作业速度的速度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控制电动排肥器的转速和排肥量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显示作业参数值的显示屏和操作按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高地隙追肥机,在机架下方、两个支撑地轮之间形成高出地面的作业空间,且该作业空间的高度为0.6-0.8米,由此实现了高地隙作业,增强了该高地隙追肥机在田间作业的通过性和可行性,能够避免压倒和损伤植株。在机架上可同时连接多个施肥单元,实现多行同时作业追肥。由此实现了对苗期高度较高的植株进行机械化作业追肥,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地隙追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平行四杆机构;3:开沟器;4:仿形限深轮;5:覆土镇压轮;6:支撑地轮;7:速度传感器;8:排肥器;9:肥料箱;10: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地隙追肥机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 例的高地隙追肥机包括:机架1、排肥单元和施肥单元。其中,机架1包括前横梁和后横梁,机架1的后横梁上设有两个支撑地轮6,在机架1下方、两个支撑地轮6之间形成作业空间,作业空间的高度为0.6-0.8米,优选为0.7米。两个支撑地轮6的垂直高度以及两个支撑地轮6设置于机架1的后横梁上的横向位置均可调节。施肥单元设有若干个,每个施肥单元均包括平行四杆机构2和施肥组件,平行四杆机构2与机架1的前横梁连接,施肥组件与平行四杆机构2连接,施肥组件用于实现对作物行间的施肥。本实施例的施肥组件包括仿形限深轮4、覆土镇压轮5和位于仿形限深轮4与覆土镇压轮5之间的开沟器3。施肥组件通过仿形限深轮4带动平行四杆机构2上下运动,以适应田地地形的起伏变化。开沟器3顶部开设有肥料接口,用于承接肥料,开沟器3在作业过程中开出沟并将肥料撒于沟中。覆土镇压轮5则将肥料覆土压实。排肥单元设于机架1上,排肥单元用于向施肥组件输送颗粒肥料。本实施例的排肥单元包括肥料箱9、排肥器8和导肥管(图中未示出),肥料箱9设有对应排肥口,排肥器8设于肥料箱9的排肥口。导肥管的一端与排肥器8连通,导肥管的另一端与开沟器3上的肥料接口连通,用于将肥料箱9中的肥料输送至开沟器3中。本实施例的高地隙追肥机可以与高地隙拖拉机或其它动力装置通过三点悬挂联接配合使用,采用牵引式的作业方式,由排肥单元与施肥单元的配合完成田间施肥作业。

本实施例的高地隙追肥机,在机架1下方、两个支撑地轮6之间形成高出地面的作业空间,且该作业空间的高度为0.6-0.8米,由此实现了高地隙作业,增强了该高地隙追肥机在田间作业的通过性和可行性,能够避免压倒和损伤植株。在机架1上可同时连接多个施肥单元,实现多行同时追肥作业。由此实现了对苗期高度较高的植株进行机械化追肥,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施肥组件的仿形限深轮4、开沟器3和覆土镇压轮5均可通过螺纹紧固或位置的变化,调节上下位置高度,实 现开沟施肥深度及覆土压实程度的调节。进一步,为配合开沟器3高度的变化,本实施例的导肥管设计为长度可伸缩的导肥管,以便于根据开沟器3的高度变化调节导肥管的长度。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导肥管采用伸缩管。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排肥器8为电动排肥器。在两个支撑地轮6中的一个上设有速度传感器7,速度传感器7用于测量高地隙追肥机的作业速度。本实施例的高地隙追肥机还包括控制单元10,控制单元10用于控制电动排肥器的转速和排肥量,控制单元10包括用于显示作业参数值的显示屏和操作按键,能够实现亩施肥量校准,实时显示和记录作业参数值。使用时,控制单元10放置于拖拉机的驾驶室,以便于驾驶员操作。利用控制单元10可以设定不同的亩施肥量,并根据选定的亩施肥量自动控制电动排肥器的排肥量;控制单元10还可以根据速度传感器7测量到的高地隙追肥机的作业速度进行实时监控和作业参数记录。由此,本实施例的高地隙追肥机在作业过程中能够对排肥量和排肥速度进行实时监控、自动控制和调节,从而可根据实际需要实现均匀或变量排肥,以适应不同土壤条件、不同种植方式、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高地隙追肥机,其电动排肥器安装在肥料箱9的排肥口,速度传感器7安装在一个支撑地轮6上,控制单元10安装或固定在拖拉机驾驶室,使用拖拉机蓄电池供电,高地隙追肥机无地轮传动系统。该高地隙追肥机采用高地隙动力牵引,可实现作物在生长期0-1.2m高度范围内,能分次进地、均匀追施固态颗粒肥料,通过性好,不损伤作物,解决常规追肥机当作物高度超过0.6m左右就不能再进地施肥的现实问题,提高肥料利用率。采用电动智能控制排肥器,按设定的施肥量,可自动调节排肥速度、实现均匀或变量排肥,并实时显示作业速度和统计记录作业参数等,具有智能化的特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