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观察实验使用的饲养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3013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观察实验使用的饲养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野外生物实验使用的饲养盒,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观察实验使用的饲养盒。



背景技术:

在以往实际做生物学观察、养殖、试验的工作中,为了实时监控生物的生长、日常活动等。实验者通常会将捕捉到的生物幼虫进行人工饲养。经常会使用到各种各样的养殖器具。有的是利用其他用途的现成的盒子,比如塑料盒和玻璃瓶等。在饲养过程中,上述饲养盒存在空气密闭和不易人们观赏等缺点。有的是利用大小不一的培养皿,进行单头饲养观察工作。但培养皿也并不适宜进行饲养,往往对实验者投喂食物、观察生物活动等造成不便,进而影响试验的进度及试验效果。

此外,现有的饲养盒并不能给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生物的存活率不高。随着各方面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经济、高效的方法来做好各种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提高幼虫饲养、试验、观察工作的效率,现设计一种生物观察实验使用的饲养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观察实验使用的饲养盒,其具有结构简单、利于幼虫饲养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物观察实验使用的饲养盒,包括由透明材料制成的饲养盒本体,所述的饲养盒本体包括底座、侧壁与上盖,所述的底座、侧壁、上盖构成用于饲养幼虫的空腔,所述的底座的上端面倾斜设置且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的凹槽为狭长型结构,多个凹槽相互平行设置且相邻的两个凹槽之间存在预定的间距,所述的侧壁的上端设置有出气孔,所述的上盖的中部设置有凸透镜。

所述的底座为圆盘结构,所述的底座的外侧壁为圆滑的弧形结构。底座外侧壁圆滑,不容易割伤、划伤皮肤,实验者手握本实用新型的手感也更好。此外,弧形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加美观。

所述的侧壁的横截面为倒置的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的上盖底部的边沿处为阶梯结 构,所述的上盖的外圈与所述的侧壁外表面相适应,所述的上盖的内圈与所述的侧壁内壁相适应。

所述的侧壁的外表面对称设置有圆弧形凹陷。侧壁外表面时光滑的,不方便实验者手握,现设计凹陷,便于实验者手捏本实用新型。而设计圆弧形凹陷则是更加符合人体手指的构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为饲养幼虫设计了一个专门的饲养盒,饲养盒底座的上端面倾斜,且设置有多个凹槽。凹槽的设置可以供实验者向内投放饲料或者清水。饲料放入本实用新型内,实验者通过摇动饲养盒本体,就可以使得饲料较为均匀的分布在多个凹槽内。而在饲养盒本体内倒入清水,清水会积凹槽内,不易蒸发,确保其内部环境湿润。在上盖上设置有凸透镜,实验者还可以通过凸透镜仔细的观察内部幼虫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生物观察实验使用的饲养盒,包括由透明材料制成的饲养盒本体1,饲养盒本体1包括底座2、侧壁3与上盖4,底座2、侧壁3、上盖4构成用于饲养幼虫的空腔,底座2的上端面倾斜设置且设置有多个凹槽5,凹槽5为狭长型结构,多个凹槽5相互平行设置且相邻的两个凹槽5之间存在预定的间距,侧壁3的上端设置有出气孔6,上盖4的中部设置有凸透镜7。

底座2为圆盘结构,底座2的外侧壁3为圆滑的弧形结构。侧壁3的横截面为倒置的等腰梯形结构。

上盖4底部的边沿处为阶梯结构,上盖4的外圈与侧壁3外表面相适应,上盖4的内圈与侧壁3内壁相适应。

侧壁3的外表面对称设置有圆弧形凹陷8。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