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明日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明日叶盆栽装置。
背景技术:
明日叶原产地位于日本的八丈岛,属于伞形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咸草、长寿草、明日草。明日叶通常采用扦插的方式种植,大都是采用土壤盆栽装置或者大棚种植的方式,这样的种植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浇水维护,而且在家里种植明日叶还会造成泥土外漏导致环境清洁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的明日叶盆栽装置在结构和设计上还存在很大的缺陷,不能实现实际简单方便种植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一种明日叶盆栽装置,采用无土栽培模式,多点种植,实现盆栽装置的使用效率,通过自动供水系统可以减少整体的维护成本,提高明日叶的种植价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明日叶盆栽装置,主要由上圆管、下圆管、竖管、盆栽装置口、排水口、进水口、水管、抽水泵、抽水口和储水型基座组成,所述上圆管和下圆管之间通过竖管联通,所述盆栽装置口设置在上圆管的上端面和下圆管的上端面上,所述进水口连接在上圆管的一侧,所述储水型基座设置在下圆管的下端,所述排水口设置下圆管的下端且位于储水型基座内部,所述抽水口设置在储水型基座的一侧,所述抽水泵设置在储水型基座中,所述抽水泵的一端通过水管穿过抽水口连接上圆管上的进水口。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盆栽装置口的上端还设置有隔水套。这样的设计是为了防止内部设置的水流会流出。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水型基座和下圆管连接处还设置有密封圈。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提高整体的密封效果,防止水流会出现溢出现象。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水型基座的下端还固定设置有防滑垫。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对明日叶盆栽装置起到固定的效果。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圆管、竖管和下圆管为一体结构。这样的设计可以增加盆栽装置整体的强度,实现很好的盆栽装置效果。
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以采用无土栽培模式,多点种植,实现盆栽装置的使用效率,通过自动供水系统可以减少整体的维护成本,提高明日叶的种植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圆管的俯视图。
图中:1为上圆管,2为下圆管,3为竖管,4为盆栽装置口,5为排水口,6为进水口,7为水管,8为抽水泵,9为抽水口,10为储水型基座,11为隔水套,12为密封圈,13为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是一种明日叶盆栽装置,主要由上圆管1、下圆管2、竖管3、盆栽装置口4、排水口5、进水口6、水管7、抽水泵8、抽水口9和储水型基座10组成,上圆管1和下圆管2之间通过竖管3联通,盆栽装置口4设置在上圆管1的上端面和下圆管2的上端面上,进水口6连接在上圆管1的一侧,储水型基座10设置在下圆管2的下端,排水口5设置下圆管2的下端且位于储水型基座10内部,抽水口9设置在储水型基座10的一侧,抽水泵8设置在储水型基座10中,抽水泵8的一端通过水管7穿过抽水口9连接上圆管1上的进水口6。
其中,盆栽装置口4的上端还设置有隔水套11。储水型基座10和下圆管2连接处还设置有密封圈12。储水型基座10的下端还固定设置有防滑垫13。上圆管1、竖管3和下圆管2为一体结构。
该明日叶盆栽装置的种植流程如下:
种植人员只需要将明日叶的幼苗放置在盆栽装置口4中进行栽培,通过循环水培的方式进行种植,这样也省去了人为的灌溉、护理等,也可以在储水型基座10中添加营养液进行明日叶的无土栽培,这样的种植方式可以实现多点栽培,同时省去了以往土培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操作方便简单,种植效率高。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本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