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花苜蓿的水培育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6879阅读:17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紫花苜蓿的水培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重要的豆科牧草,由于其产量高、品质优良、适应性广等优点被誉为“牧草之王”。苜蓿不仅是优质的饲草,而且具有生物固氮能力,是改土肥田,保持水土的重要生态植物。苜蓿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种植,全世界紫花苜蓿种植面积约3300多万公顷,由于近几年我国奶业的大发展,苜蓿作为高蛋白饲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我国苜蓿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60多万公顷。因此,苜蓿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与新品种的选育一直是育种家们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然而,苜蓿种质材料及育种群体材料的苗期评价鉴定与筛选是苜蓿新品种选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目前,苜蓿还没有专用的水培育苗装置,苗期育苗和鉴定试验均是利用花盆,将营养土、蛭石和珍珠岩按一定比例混合装入花盆内进行培育,存在土壤养分不均一对试验造成误差,而且花盆育苗占用空间多,受时间、空间和环境的影响,例如花盆育苗只能在温室中进行,而且需要经常浇水,增加了工作量。尤其是在苗期抗性鉴定试验时,如果设置的处理多就会大大增加人力、物力和精力的消耗,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且效果好的紫花苜蓿的水培育苗装置,在育苗时便于操作,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紫花苜蓿的水培育苗装置,包括育苗盒和扣合在其上的育苗盖,在所述育苗盒内设置有发芽装置或定植装置,所述育苗盒为长方体结构,包括底板和四个第一侧壁,所述发芽装置为长方体结构,包括四个第二侧壁和网状底板,所述网状底板的长和宽小于所述底板的长和宽,在所述第二侧壁的顶部连接有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支撑在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发芽装置的高度小于所述育苗盒的高度,在所述网状底板上放置有无纺 布或滤纸;

所述定植装置包括固定架和固定在其底端的定植板,在所述定植板上设置有多个定植孔,在所述定植孔中固定有植物。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紫花苜蓿的水培育苗装置,其中,所述固定架由四个长方形的第三侧壁围合而成,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三侧壁的下部设置有供所述定植板通过的通孔,在其他的三个所述第三侧壁的内壁的下部均设置有两个凸起,所述凸起为长条形,上下平行设置,在两个所述凸起之间形成供所述定植板插入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紫花苜蓿的水培育苗装置,其中,所述定植板为泡沫板,厚度为3~5cm,相邻两个所述定植孔之间的具体为2~3c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紫花苜蓿的水培育苗装置,其中,在所述植物的下部缠绕有海绵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紫花苜蓿的水培育苗装置,其中,所述育苗盒的长、宽和高分别为40cm、30cm和20cm,所述发芽装置的长、宽和高分别为39.5cm、29.5cm和10c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紫花苜蓿的水培育苗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侧壁的顶部连接有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紫花苜蓿的水培育苗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紫花苜蓿的水培育苗装置可有效提高苜蓿的育苗效率,减少用花盆土培育苗在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消耗。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还可以进行苜蓿苗期抗性鉴定试验。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苜蓿育苗和苗期试验时便于操作,可以有效的提高育苗和试验效率,不仅适用于实验室或温室内的苗期培育,也可置于植物培养箱或光照培养箱内进行,因此不受时间、地点和环境的影响。此外,在苜蓿苗期鉴定试验中,不同的苜蓿材料可以在同一个育苗盒中培育,而且培养条件保持一致,不受土壤养分不均一的影响,可以科学真实的反映不同胁迫条件下对苜蓿幼苗的影响。尤其是在研究苜蓿根系时该装置可以实时监测不同植株根系的发育情况,弥补了根系在土壤中无法进行观察的不足,而且土培时测定植物根系发育的各项指标时必须从土壤中挖根清洗,这样不仅增加工作量而且清洗根系时会造成根系的损失,对试验造成一定的误差。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不仅可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多次利用,节约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紫花苜蓿的水培育苗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紫花苜蓿的水培育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紫花苜蓿的水培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育苗盒1和扣合在其上的育苗盖2,在育苗盒1内设置有发芽装置3或定植装置,发芽装置3是在苜蓿种子发芽时配合育苗盒1使用,定植装置与育苗盒1配合使用,用于苜蓿幼苗培育。

育苗盒1为长方体结构,包括底板和四个第一侧壁4,发芽装置3为长方体结构,包括四个第二侧壁5和网状底板6,网状底板6的长和宽小于底板的长和宽,在第二侧壁5的顶部连接有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支撑部7,第二支撑部7支撑在第一侧壁4上,第二支撑部7可以是直的也可以设置成横截面为开口向下的半圆形结构,便于搬运,也能起到限位作用;发芽装置3的高度小于育苗盒1的高度,在网状底板6上放置有无纺布或滤纸;当苜蓿种子发芽时在网状底板6的上部放置一层无纺布或滤纸,用喷壶浇水保持苗床湿润,然后将苜蓿种子整齐排放其上,待苜蓿种子发芽;

定植装置包括固定架8和固定在其底端的定植板9,在定植板9上设置有多个定植孔10,在定植孔10中固定有植物11,植物11为苜蓿幼苗。

固定架8由四个长方形的第三侧壁13围合而成,在其中一个第三侧壁13的下部设置有供定植板9通过的通孔14,在其他的三个第三侧壁13的内壁的下部均设置有两个凸起15,凸起15为长条形,上下平行设置,在两个凸起15之间形成供定植板9插入的凹槽16。凸起15的长度为1cm。

定植板9为泡沫板,材料轻可以浮在水面上,而且取材容易成本低,厚度为3~5cm,相邻两个定植孔10之间的具体为2~3cm;在植物11的下部缠绕有海绵条12;海绵条12长5cm,用于将苜蓿芽期幼苗子叶下的幼苗下胚轴缠绕一周半置入定植孔10内,然后放入育苗盒1内进行水培育苗。育苗盖2用于苜蓿发芽时或幼苗培育时防止水分过分蒸发,其长、宽与育苗盒1的大小吻合,高为15cm,可正好盖在育苗盒1的上面。育苗盒1的长、宽和高分别为40cm、30cm和20cm,发芽装置3的长、宽和高分别为39.5cm、29.5cm和10cm;在第一侧壁4的顶部连接有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支撑部17,第一支撑部17的长度小于第二支撑部7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紫花苜蓿的水培育苗装置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1.苜蓿种子的发芽阶段,首先将发芽装置3置于育苗盒1内,发芽装置3底部有均匀细小的网眼上面铺一层滤纸或无纺布,加/喷蒸馏水使滤纸或无纺布湿润,然后将种子均匀摆放 在滤纸/无纺布上盖上育苗盖2,置于室温或植物/光照培养箱内每天定期喷水保持苗床湿润,培育一周左右直至种子发芽。

2.苜蓿幼苗水培阶段,当子叶和下胚轴长到大约3-5cm左右时,先将定植板9通过通孔14插入到固定架8的两个凸起15形成的凹槽16内,定植板9固定在固定架8上,置于育苗盒1内,然后用海绵条12绕苜蓿幼苗一周半植入定植板9上的定植孔10内,随后在育苗盒1内加入适量的Hongland的培养液使幼苗的根部浸入液体内。

3.苜蓿幼苗的胁迫试验,根据抗性鉴定的试验要求,在Hongland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胁迫溶液,经过胁迫处理进行苜蓿幼苗的抗性筛选与鉴定评价分析。随后将筛选到的优异种质材料移栽到育苗圃,以备下一步进行新品种的培育研究。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