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多桶豆芽培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1621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家用多桶豆芽培育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豆芽培育器,尤其是一种家用多桶豆芽培育器。



背景技术:

豆芽是一种家常菜,营养丰富,口感佳,百吃不厌,但市场上销售的豆芽很多是通过各种方式催化速成的,远不如自己在家亲自制作的新鲜、卫生、健康、经济、方便。

目前,市面上豆芽培育器种类众多,但还没有一种简易实用的家用型多桶的,可错开时间连续不断得培育出豆芽,或同时培育绿豆、黄豆、黑豆等多种豆芽的豆芽培育器。

CN2134045Y公开了一种家用豆芽桶,该豆芽桶简易实用,但有两个较大的不足,一是它只有一个桶,豆芽培育效率和功能低下,不能连续不断培育豆芽或同时培育多种豆芽;二是它没有内外桶之分,由于桶身要求不透光和有抗拉强度,那么必然要使用深色塑料,或其他金属材料等,这可能导致材料无法达到食品级要求,或导致桶身过于笨重,额外增加成本。此外,单层桶身也不利于保温保湿,为豆芽提供更加理想的生长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用多桶豆芽培育器,它具有内外桶的结构,即外部是个深色不透光材料制作的外桶,其内部放置三个或多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透明或浅色食品级材料制作的内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普通家用豆芽培育器效率低下和功能单一的问题,解决了人们制作豆芽的多样式需要及可循环培育豆芽的需求。本实用新型内外桶的结构还解决了豆芽生成中需要保温、保湿的需要,同时由于其内外桶分别采用深色不透光材料和食品级透明或浅色材料,可同时达到豆芽生长过程中需要避光的要求和卫生健康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拿掉盖子和内桶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拿掉盖子并安放着一个内桶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桶底部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部安放着一只内桶时的外桶底部仰视图。

图中,1-外桶,2-盖子,3-盖子侧边的透气孔,4-提手,5-外桶壁下边沿,6-底部透气孔,7-立脚下边沿,8-立脚上边沿,9-立面隔柱,10-外桶壁上边沿,11-内桶,12-内桶上边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外部是一个类似圆角三角柱形状的外桶1,所述外桶内壁的三个弧面中部各有一立面隔柱9,所述的三个立面隔柱的向内虚拟侧延伸平面刚好在与所述外桶内部空间的虚拟中心线位置形成虚拟交叉线,所述的虚拟交叉线分别与所述的三个立面隔柱间形成的三个虚拟平面刚好将所述桶的内部划分为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三个相对独立空间,每个所述的独立空间都能放置一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内桶11,所述内桶放置好后,其上边沿11比外桶的上边沿10要高0.5-1cm,且刚好不会顶住盖子2。盖子2的侧边有一圈透气孔3,当把盖子盖好后,其上的透气孔3刚好略低于内桶上边沿11,以达到既可透气又能避光的目的。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外桶1的下方内部有与其一体成型的格状立脚,所述立脚的下边沿7比外桶的下边沿5低约0.5cm,这样就自然形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底部透气孔6,该透气孔在培育豆芽期间同时也充当着排水通道的作用;培育豆芽时,内桶11即放置于立脚的上边沿8上,所述内桶的底部较均匀得分布着孔径约为0.2cm左右的小孔13,所述立脚的上边沿8比外桶的下边沿5高约1cm,这同样是为了达到避光培育豆芽的需要。

培育豆芽前,先将绿豆或其他豆类在其他容器中用水浸泡24个小时左右,期间最好换两到三次水,然后将泡过的豆倒入本实用新型的内桶中,并在豆上面覆盖一小块干净的布,以达到保湿增压的作用,接着浇好水并盖上盖子。此后,每天浇两到三次清水,也可浇淘米水,以增加其营养,促进豆芽生长。通常四五天后,豆芽即可长成。本实用新型的三个内桶可同时培育三桶相同或不同类型的豆芽,或错开时间,可连续不断得培育出新鲜豆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