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带秧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9787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甘薯带秧收获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甘薯带秧收获机。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收获甘薯时,有用机械收获,也有用自制犁具或人工刨的。但都必须预前砍割薯秧和清理薯秧,特别费时费力。即使有些薯农采用杀秧打秧等方式除秧的,既浪费损失了薯秧不能充作饲料,也给机械收获甘薯增加了麻烦和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功能全面,可同时收获薯秧和薯块。既能使机械正常收获甘薯,又能保护薯秧不被损坏,达到了事半功倍之效果,并且还可将收获后的薯秧和薯块放置在右侧一边,为下一趟循环收获让开道路,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由机架、牵引架、齿轮箱、截秧臂、截秧刀、门柱、犁头、侧传送带、托架、后传送带、支撑轮等主要部件组成。机架前端安装了牵引架,机架上部安装了齿轮箱,机架前部两侧安装了截秧臂,截秧刀安装在截秧臂下部,机架通过门柱安装了犁头。机架与犁头的左侧安装了侧传送带,门柱后方安装了托架,托架上安装了后传送带,托架后端左侧和右侧门柱外安装了支撑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左前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右上立体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由图1、图2、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由机架1、牵引架2、齿轮箱4、截秧臂11、截秧刀15、犁头17、侧传送带20、拖架26、后传送带32、支撑轮36等主要部件组成。

具体是:机架1前端安装了牵引架2,牵引架2后上部安装了连接杆3,连接杆3后端安装在机架1的上部。机架1上中部安装了齿轮箱4,齿轮箱4左侧动力输出轴通过后驱动链条5连接中间轴6,中间轴6通过轴承7安装在机架1的后上部。中间轴6的外端安装了上皮带轮8,机架1的前上部安装了长轴9,通过前驱链条10与齿轮箱4右侧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长轴9的两端插入截秧臂11上端,截秧臂11安装在机架1前部两侧,长轴9的两端在截秧臂11内通过截秧链12与安装在截秧臂11下端的截秧轴13相连接,截秧轴13内端安装了刀架14,刀架14安装了若干飞刀15。机架1两侧安装了门柱16,门柱16下端则与犁头17相连。犁尖18安装在犁头17前端,犁头17上部安装了若干滑土条19,机架1左侧安装了侧传送带20,支撑侧传送带20的主动立轴21和被动立轴22安装在机架1和犁头17之间,主动立轴21上端安装了伞型齿轮23与短轴24外端的伞型齿轮相啮合,短轴24内端则通过中间链条25与中间轴6相连。托架26前端与门柱16和立柱27相连。立柱27上端连接机架1,下端连接犁头17。托架26下部安装了前轴28和后轴29,前轴28两头安装了托带轮30,后轴29两头安装了驱动轮31,后传送带32就套装在托带轮30和驱动轮31上。后轴29左端安装了下皮带轮33,通过三角带34与上皮带轮8相连接,托架26后端由拉杆35和机架1后端相连接,托架26左后端和机架1右侧分别安装了支撑轮36,托架26上方两侧安装了挡板37。

使用本实用新型,首先将牵引架2和拖拉机悬挂装置相连接,再取相应万向节传动轴连接在拖拉机动力输出轴和齿轮箱4前面的花键轴。在拖拉机驶入甘薯地块后,拖拉机左轮走在薯垄左侧沟内,右轮则走在右侧沟的外边。尽量将机架1向拖拉机左边靠拢,以便犁尖18对准薯垄的中心。当拖拉机放下悬挂起步前进时,犁尖18会深入垄底将整个垄面拱开,被拱开的薯块和碎土在前面垄体的作用下自然顺着滑土条19而向后方的后传送带32爬去,这时齿轮箱4右侧的动力输出轴会带动前驱链条10和长轴9转动,长轴9两端安装的截秧链12也会同时带动截秧轴13和刀架14及飞刀15旋转,高速旋转的飞刀15自然将垄沟位置的甘薯秧蔓截断打碎,被截断两边的甘薯秧蔓也自然连着薯块推向后。齿轮箱4左侧动力输出轴通过后驱链条5带动中间轴6和上皮带轮8,再经过三角带34而带动下皮带轮33转动,同时也带动后轴29和驱动轮31转动,因此后传送带32便在前轴28和后轴29外围向后转动,也因此一棵棵甘薯块茎连着秧蔓夹杂着碎土在两侧挡板37的挡护下被推进后传送带32上后会接连不断的向后方抛去。由于后传送带32横向筋条之间有一定缝隙,当薯块连着薯秧落地时,原来并肩同行的碎土便被筛下分离了。由于本实用新型从整体设计上是向右倾斜的,也因此而使收获后的薯块和薯秧被摆放在右侧一边,目的是让下一个循环作业时,轧不伤薯块,从而提高作业速度。

在工作时中间轴6通过中间链条25带动短轴24旋转,短轴24外端的伞齿轮23会自然带动主动主轴21变向旋转,也因此而使侧传送带20内侧向后转动,从而将拥挤在滑土条19上方的薯块薯秧和碎土向后助推。即避免了本实用新型作业过程中的堵塞现象,也为顺利收获大大减轻了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中,犁尖18入土深浅不合适的情况下,可通过调节拉杆3的长度或结合拖拉机悬挂来进行。后传送带32的离地高度可调节支撑轮36来进行。拉杆35即拉着传送带32正常工作,又可用来调节三角带34的松紧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