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水虻成虫饮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3070阅读:7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黑水虻成虫饮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规模化养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黑水虻成虫饮水装置。



背景技术:

黑水虻是双翅目水虻科扁角水虻属的一种昆虫,分布于热带和暖温带地

区,摄食行为只发生在幼虫阶段,幼虫营腐性,取食范围非常广泛,能以腐烂的植物、厨余垃圾、动物尸体粪便以及农副产品下脚料为食物,不仅能有效的减少污染,还可以将黑水虻加工成动物饲料等,另外也可以从黑水虻幼虫中提取抗生素、脂肪剂等生产化妆品或外用药,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黑水虻成虫体长13~22 mm,无需进食,但需要不断补充水分,现有的黑水虻成虫饮水装置一般是在饮水槽中放置海绵或泡沫,以避免出现明水而导致黑水虻淹死。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335616.5公开了一种适宜亮斑扁角水虻规模化养殖的装置,包括养殖室及设置在养殖室内的幼虫饲养室,及设置在养殖室内的虫卵孵化室,及设置在养殖室内的成虫笼,所述成虫笼内设有饮水槽和绿化带,所述饮水槽内设有海绵,所述幼虫饲养室与虫卵孵化室相连,所述幼虫饲养室与虫卵孵化室前后两侧设有排风扇,所述幼虫饲养室与虫卵孵化室内均设有温湿度检测装置和恒温恒湿装置。该使用实用新型中的饮水装置是在饮水槽内设置海绵,一方面海绵需要经常更换,增加成本,另一方面放置海绵后导致成虫饮水不便,会降低成虫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黑水虻成虫饮水装置,该装置能避免黑水虻成虫饮水时出现淹死的情况,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黑水虻成虫饮水装置,包括平板和供水装置,所述平板顶部设置相互连通的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所述平板四周设置挡板,所述供水装置为所述横向凹槽和竖向凹槽内供水。

优选的,所述挡板上设置溢流槽。

优选的,所述供水装置包括供水槽、支撑所述供水槽的支撑架、与所述供水槽相连通的导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导管上的流量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平板顶部中心设置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与所述导管出水口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挡板上设置通孔,所述导管穿过所述通孔置于所述横向凹槽中,置于所述横向凹槽中的导管上设置多个出水孔。

优选的,所述供水装置包括设置在高处的水箱、与所述水箱相连接的水平管道、与所述水平管道相连接的多个竖直管道以及与所述竖直管道相连接的多个支管,所述每个支管上设置流量控制器,所述每个支管出水口对应设置平板。

优选的,所述平板为黄色平板。

优选的,所述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的深度为0.5-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黑水虻成虫饮水装置,平板为黄色平板,由于黑水虻成虫对黄色比较敏感,易受黄色吸引,便于成虫寻找到水源。平板四周设置挡板,平板顶部设置相互连通的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其中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深度相同,均为0.5-1mm,当供水装置开始供水后,水流在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中流动,黑水虻成虫在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形成的棱边上饮水,而且挡板上设置溢流槽,当水深超过0.5-1mm时,多余的水会通过溢流槽流出,避免黑水虻成虫淹死;该结构简单,同时能容纳大量黑水虻成虫饮水,而且能避免黑水虻成虫淹死在饮水装置中,非常实用。

2、本使用新型供水装置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是通过导管将供水槽中的水引入到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中,其中供水装置比平板位置要高,以方便供水,可以采用支撑架将供水槽架起来或者将供水槽安装在建筑物顶上,而且本实用新型中的供水槽为开放结构,可以向里面加水;本实用新型中的导管上设置有流量控制器,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供水的流速。

通过将导管出水口设置在平板顶部中心位置,在导管出水口对应位置上设置圆形凹槽,以防止发生溅水现象;或者在挡板上开设通孔,导管穿过通孔并置于横向凹槽中,导管穿过通孔并置于横向凹槽中的部分设置有出水孔,其中出水孔均设置在与纵向凹槽相对应的地方,这种设计能确保水可以更快的覆盖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类似于滴灌,结构很简单,成本低廉。

3、供水装置还可以采用另一种方式,即包括设置在高处的水箱,其中水箱可以是放置在屋顶或者是悬挂在屋顶上,而水箱上连接有水平管道,水平管道连接多个竖直管道,同时竖直管道上通过绳子或支撑杆连接多个平板,而且竖直管道上连接连接多个支管,支管上设置流量控制器,每个支管出水口对应一个平板,为平板上的横向凹槽和竖向凹槽供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平板,2-挡板,3-横向凹槽,4-纵向凹槽,5-溢流槽,6-供水槽,7-导管,8-流量控制器,9-圆形凹槽,10-通孔,11-出水孔,12-支撑架,13-水箱,14-水平管道,15-竖直管道,16-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黑水虻成虫饮水装置,包括平板1和供水装置,其中平板1为黄色平板,平板1顶部设置相互连通的横向凹槽3和纵向凹槽4,其中横向凹槽3和纵向凹槽4深度相同,为0.5-1mm,本实施例中横向凹槽3和纵向凹槽4深度均为1mm,平板1四周设置挡板2,挡板2上设置溢流槽5;供水装置为横向凹槽3和竖向凹槽4内供水,其中供水装置包括供水槽6、支撑供水槽6的支撑架12、与供水槽6相连通的导管7以及设置在导管7上的流量控制器8,流量控制器8用于控制供水的流量;平板1顶部中心设置圆形凹槽9,圆形凹槽9与导管7出水口相对应,这种设计可以防止水从导管7流出后出现飞溅的现象。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黑水虻成虫饮水装置,首先控制流量控制器8调节水流速度,水顺着导管流入圆形凹槽9后,再慢慢覆盖横向凹槽3和纵向凹槽4,黑水虻成虫停在横向凹槽3和纵向凹槽4形成的棱边上饮水,多余的水可以顺着溢流槽5流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供水槽6为开放式结构,可以不断的向供水槽6中加水。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挡板2上设置通孔10,导管7穿过通孔10并置于横向凹槽3中,置于横向凹槽3中的导管7上设置多个出水孔11,其中出水孔11对应着纵向凹槽4的位置,可以确保水流快速的覆盖横向凹槽3和纵向凹槽4。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供水槽6位置比平板1位置要高,这样就不需要使用泵等就可以直接供水,节省成本,可以采用支撑架或者将供水槽放置在高处等方法均可以,另外横向凹槽3和纵向凹槽4可以是方形结构或者是半圆形结构。

实施例3

实施例3中的平板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供水装置和平板的数量,具体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供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建筑物顶部的的水箱13、与水箱13相连接的水平管道14、与水平管道14相连接的多个竖直管道15以及与竖直管道15相连接的多个支管16,其中支管16上设置流量控制器8,竖直管道15上通过绳子连接多个平板1,本实施例中竖直管道的个数为2个,每个竖直管道上连接5个平板,每个支管16出水口对应一个平板1并为平板1供水。

使用本实施例的黑水虻成虫饮水装置时,首先水通过水箱13进入水平管道14进而进入每个支管16中,通过每个支管16为每个平板1供水,而支管16上设置的流量控制器8可以调节供水流量。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