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7202阅读:9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机。



背景技术:

普通的玉米秸秆粉碎机,腔内装有一个轴,轴上装有相撞不同的锤爪或甩刀,旋转方向与前进方向相反,由于它的反转,给前进增加了很大的阻力。普通秸秆粉碎机依靠锤爪或甩刀的高速运转敲打或撕碎秸秆,一般转速在1800转/分~2400转/分之间,如此高的转速加上恶劣的工作环境,轴承或甩刀易损坏;人所共知,轴的转速越高粉碎质量越好,为了保证粉碎的彻底,防止大秸秆的遗漏,大都采用反转,这样进一步增加了前进的阻力,因此,普通的粉碎机具有一下缺点:转速低时粉碎不烂,转速高时阻力大易磨损且车拉动困难;要达到良好的粉碎效果,需要采用降低转速增加粉碎次数的措施,这样就需要粉碎两遍或三遍,费时费力费能源,经济效益极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机,解决普通秸秆粉碎机单轴结构转速低时粉碎不烂,转速高时阻力大易磨损且车拉动困难采用低速多次方案,需要粉碎两遍或三遍,费时费力费能源,经济效益极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的驱动装置和旋耕装置,所述旋耕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旋耕装置和第二旋耕装置,所述第一旋耕装置包括第一旋耕轴,所述第一旋耕轴的外周上安装有旋耕刀,第一旋耕轴的一端头设置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二旋耕装置包括第二旋耕轴,所述第二旋耕轴的外周上安装有旋耕刀,第二旋耕轴的一端头设置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通过第二传送带相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的工作端通过传动轴与主动轮相连接,所述主动轮通过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一从动轮相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启动通过传动轴带动所述主动轮旋转,所述主动轮通过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带动所述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作旋转运动,同时带动第一旋耕轴和第二旋耕轴上的旋耕刀旋转完成秸秆的粉碎。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包括顶部挡板、侧挡板和与动力机车连接用的连接臂,所述顶部挡板、侧挡板和连接臂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为一体结构。

再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尾部通过固定架连接有镇压辊,且所述镇压辊位于所述第二旋耕装置的后方。

再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连接臂的下方设置有进料门帘。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送带上方设置有用于调整传送带松紧度的压紧辊,所述压紧辊通过组合支架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侧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旋耕轴和第二旋耕轴的中间。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旋耕装置和第二旋耕装置工作时二者中间形成导流区域,且所述第二旋耕轴的轴心比所述第一旋耕轴的轴心高,秸秆通过第一旋耕轴旋吸后在落入泥土前通过旋转的第二旋耕轴上的旋耕刀粉碎。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旋耕轴的轴心比所述第一旋耕轴的轴心高20~40 cm。

再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采用变速箱或减速电机中任意一种;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采用皮带结构,所述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均为槽状轮,且所述槽状轮的结构和数量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秸秆粉碎机,机架上并排安装有第一旋耕装置和第二旋耕装置,第二旋耕装置后方连接有镇压辊。工作时,首先将机架上的连接臂通过销轴与动力机车安装在一起,驱动装置启动后旋转通过传动轴带动主动轮旋转,主动轮通过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带动所述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作旋转运动,同时带动第一旋耕轴和第二旋耕轴上的旋耕刀旋转完成秸秆的粉碎作业;其中,第一旋耕轴上的旋耕刀将土壤和玉米秸秆旋耕起并抛向后方,玉米秸秆在旋耕刀的作用下完成初步粉碎,初步粉碎的剩余大秸秆落到导流区域内,第二旋耕轴上的旋耕刀将剩余大秸秆旋耕起并抛向后方实现彻底粉碎;土壤及粉碎后秸秆在顶部挡板的作用下回落到土地上,再经过尾部的镇压辊进行覆埋。旋耕过程中,第二旋耕轴的轴心比第一旋耕轴的轴心高,避免第二旋耕轴上的旋耕刀再次进入土中,减小动力机车的前进阻力,提高工作效率,且秸秆进过二次旋耕粉碎彻底。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传动稳定,一次作业可以彻底粉碎秸秆,并进行覆埋,省时省力省资源,秸秆粉碎均匀彻底,地面平整,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玉米秸秆粉碎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玉米秸秆粉碎机连接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顶部挡板;1-2、侧挡板;1-3、连接臂;2、第一旋耕装置;3、第二旋耕装置;4、镇压辊;4-1、固定架;5、驱动装置;6、传动轴;7、主动轮;8、第一传送带;9、第一旋耕轴;9-1、第一从动轮;10、第二传送带;11、第二旋耕轴;11-1、第二从动轮;12、压紧辊;12-1、组合支架;13、导流区域;14、进料门帘。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玉米秸秆粉碎机,包括机架1、机架上安装的驱动装置5和旋耕装置,所述旋耕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旋耕装置2和第二旋耕装置3,所述第一旋耕装置2包括第一旋耕轴9,所述第一旋耕轴9的外周上安装有旋耕刀,第一旋耕轴9的一端头设置有第一从动轮9-1;所述第二旋耕装置3包括第二旋耕轴11,所述第二旋耕轴11的外周上安装有旋耕刀,第二旋耕轴11的一端头设置有第二从动轮11-1;所述第一从动轮9-1和第二从动轮11-1通过第二传送带10相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5的工作端通过传动轴6与主动轮7相连接,所述主动轮7通过第一传送带8与所述第一从动轮9-1相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5启动通过传动轴6带动所述主动轮7旋转,所述主动轮7通过第一传送带8、第二传送带10带动所述第一从动轮9-1、第二从动轮11-1作旋转运动,同时带动第一旋耕轴9和第二旋耕轴11上的旋耕刀旋转完成秸秆的粉碎。

所述机架1包括顶部挡板1-1、侧挡板1-2和与动力机车连接用的连接臂1-3,所述顶部挡板1-1、侧挡板1-2和连接臂1-3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为一体结构。

所述机架1的尾部通过固定架4-1连接有镇压辊4,且所述镇压辊4位于所述第二旋耕装置3的后方。

所述机架1上连接臂1-3的下方设置有进料门帘14,所述进料门帘14采用柔韧性好、耐磨损的塑料板,工作时秸秆从进料门帘下端进入,通过第一旋耕轴9上旋转的旋耕刀完成初步粉碎,同时,进料门帘的设置可以有效阻挡旋耕刀带起的土和秸秆碎屑向前飞出。

所述第二传送带10上方设置有用于调整传送带松紧度的压紧辊12,所述压紧辊12通过组合支架12-1安装在所述机架1的侧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旋耕轴9和第二旋耕轴11的中间。

所述第一旋耕装置2和第二旋耕装置3工作时二者中间形成导流区域13,且所述第二旋耕轴11的轴心比所述第一旋耕轴9的轴心高,秸秆通过第一旋耕轴9旋吸后在落入泥土前通过旋转的第二旋耕轴11上的旋耕刀粉碎。所述第二旋耕轴11的轴心比所述第一旋耕轴9的轴心高20~40 cm,优先选择第二旋耕轴11的轴心比第一旋耕轴9的轴心高30cm,以减小拖拉机行驶过程中动力的损耗。

所述驱动装置5采用变速箱或减速电机中任意一种;所述第一传送带8、第二传送带10采用皮带结构,所述主动轮7、第一从动轮9-1和第二从动轮11-1均为槽状轮,且所述槽状轮的结构和数量与所述第一传送带8、第二传送带10相匹配。此外,所述第一传送带8、第二传送带10、主动轮7、第一从动轮9-1和第二从动轮11-1组成的皮带传送装置的外侧安装有保护外壳,防止工作中外物的卷入,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机架1上的连接臂1-3通过销轴与动力机车安装在一起,驱动装置5启动后旋转通过传动轴6带动主动轮7旋转,主动轮7通过第一传送带8带动第一从动轮9-1旋转,遂带动第一旋耕轴9旋转,第一旋耕轴9上的旋耕刀将土壤和玉米秸秆旋耕起并抛向后方,玉米秸秆在旋耕刀的作用下完成初步粉碎,机架上的顶部挡板1-1将被抛起的土壤和粉碎的玉米秸秆挡住回落,土壤回落到土中,初步粉碎的剩余大秸秆后落到第一旋耕装置2和第二旋耕装置3中间的导流区域13内;因第一从动轮9-1和第二从动轮11-1通过第二传送带10相连接,第一旋耕轴9旋转通过第二传送带10带动第二旋耕轴11旋转,第二旋耕轴11上的旋耕刀将导流区域13内的剩余大秸秆旋耕起并抛向后方实现彻底粉碎;粉碎后秸秆在顶部挡板1-1的作用下回落到土地上,再经过尾部的镇压辊4的覆盖,达到覆埋秸秆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玉米秸秆粉碎机,一次作业可以彻底粉碎秸秆,并进行覆埋,省时省力省资源,耕地粉碎均匀,地面平整,工作效率高。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