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萝卜籽自动播籽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2138阅读:40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萝卜籽自动播籽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耕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萝卜籽自动播籽器。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播种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在耕土后进行种子的播种,播种后掩土。传统的农业耕作中,翻土可以依靠设备或者农畜,但是播种都是靠人工进行的,种子需要一粒一粒地分开进行埋土,由于种子的体积较小,人工筛选耕种起来十分不便,并且效率十分低下,另外。还有现在农业耕作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农业耕作可以算传统意义上的“苦力活”。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采用人工播种,工作效率较低,且劳动成本较高,因此,现有的人工播种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萝卜是常见的蔬菜品种,在山地和丘陵地形规模种植的过程中,以往采用的普遍做法是人工播籽,通俗的讲就是用手指分拣后一粒一粒播种,播种效率和劳动强度较大,是规模种植萝卜最大的人工成本之一。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人提出以下专利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产品的目的是通过机器代替手工原始播籽,最大程度上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同时提高播籽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萝卜籽自动播籽器,包括:机壳,机壳内安装有拉动组件;送料管,送料管一端安装于机壳内,另一端安装有控制送料管的出料口开/闭的插头;籽斗,籽斗的料口在机壳内与送料 管对应,机壳内安装有一固定板,送料管的一端通过固定板定位,于固定板上安装有拨料块,通过拨料块将原料拨动至送料管的进料口处;所述的拉动组件包括:扳机开关和与扳机开关连接的轴销,轴销通过拉线与插头连接,且轴销还与拨料块连接,通过扳机开关驱动轴销摆动,实现插头的摆动以及拨料块于固定板上的移动。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定板上成型有安装位,拨料块滑动安装于安装位上,于拨料块上还安装有一固定块,固定块用于籽斗定位;于固定板上开设有供送料管的进料口端安装的出口。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定块的上端呈下凹的半弧形,用于籽斗的料口支撑;于拨料块上对应于料口设置有穿孔,拨料块上移使出口与穿孔对应连通。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轴销的一端与扳动开关连接,另一端穿过固定板与拨料块连接并带动拨料块移动。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送料管的前端设置有一调节管,调节管与送料管的出料口处套接,通过调节管的套接长度以调整送料管的整体长度。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插头半圆形管状;于送料管的下方安装有支撑架,拉线内藏于支撑架内;所述的插头与支撑架具有一枢接点,插头的前端对送料管前端实现开/闭,插头的末端连接有一弹簧。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弹簧一端连接于插头的末端,另一端连接于支撑架。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送料管为透明管体。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籽斗安装在机壳外。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置,播籽效率提升3-5倍,人工劳动强度降低70%,播籽准确率98%以上,有效地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耕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块进行筛选,每次只能投入一粒种子,能够避免多投的情况;送料管透明设置,能够直观地观察种子的情况,避免空投;

3、本实用新型在送料管的长度可调节,进一步调节种子的入土深浅,并且插头在闭合时直接进行了掩土动作,无需在种子入土后再进行掩土,节省劳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1;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4所示,一种萝卜籽自动播籽器,整体近似于手枪形状,包括:机壳1、送料管2、籽斗3和插头4。

机壳1由左右壳体扣合构成,送料管2一端安装于机壳1内,另一端安装有插头4。这里,送料管2安装于机壳1内的一端形成进料口21,另一端形成出料 口20。

机壳1上安装有一籽斗3,籽斗3位于机壳1外,籽斗3的料口30在机壳1内。于机械1内安装有拉动组件5,拉动组件5包括:

机壳1,机壳1内安装有拉动组件5,扳机开关51和与扳机开关51连接的轴销52,轴销52通过拉线与插头4连接,驱动插头4摆动。于机壳1内还安装有固定板6和拨料块7,固定板6限位在机壳1内,且固定板6上设置有安装位,拨料块7安装于安装位上且可沿固定板6上下移动,在拨料块7上安装有固定块61,固定块61的上端呈下凹的半弧形,用于籽斗3的料口30支撑;于固定板6上开设有供送料管2的进料口21端安装的出口60,于拨料块7上对应于料口30设置有穿孔71,拨料块7上移使出口60与穿孔71对应连通,使种子原料经出口60进入送料管2。这里的穿孔71为小圆孔,小圆孔的大小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的,这里设计的小圆孔其直径仅仅能容纳一粒种子原料,如此,籽斗3内的原料逐粒进入穿孔,并经拨料块7带动上移,移动至出口60处进一步进入送料管2。拨料块7往复移动,每次送出一粒种子原料,如此实现种子原料的筛选以及逐粒送出。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设定穿孔71的大小,也可实现一次多粒种子输送。

于滑动块7的顶部设置有缺口72,固定板6上对应设置有凸柱62,通过缺口72和凸柱62的配合,以限制滑动块7的滑动移动,保证出口60能够穿孔71对应,能够正常送料。

所述的轴销52的一端与扳动开关51连接,另一端穿过固定板6与拨料块7连接并带动拨料块7移动,通过扳机开关51驱动轴销52摆动,实现插头4的摆动以及拨料块7于固定板6上的移动。扳动开关51显露在机壳1外,当摁下扳 动开关51时,同时带动插头4转动且带动拨料块7上移,进行种子原料的筛选运输,插头4打开后,种子原料经送料管2送出。送料管2为透明管体,方便使用者观察种子的输出状态,是否有空投现象。

所述的送料管2的前端设置有一调节管,调节管22与送料管2的出料口20处套接,通过调节管22在送料管2上的套入深度以调整送料管2的整体长度,通过调整送料管2是整体长度,进一步调节种子的入土深度。在调节管22上设置有调节板,以方便调节管22的移动。调节管22的前端为尖端,满足插土需要。

所述的插头4半圆形管状,为了配合掩凸需要,插头4前端形成尖端。于送料管2的下方安装有支撑架8,拉线内藏于支撑架8内;插头4与支撑架8具有一枢接点,拉线连接于插头4的末端,通过拉线带动插头4绕枢接点转动,对送料管2前端实现开/闭。插头4的末端连接有一弹簧41,弹簧41一端连接于插头4的末端,另一端连接于支撑架8,当松开扳动开关51时,插头4在弹簧41的弹力作用下复位。

本实施例中支撑架8与机壳1之间的位置可调整,支撑架8的一端插嵌于机壳1内,且具有一锁紧轴,通过锁紧位置的改变,调整支撑架8插嵌于机壳1内的长度,以调整支撑架8伸出机壳1外的长度,满足不同身高使用者的使用需要。支撑架8能做大概90-180mm的长度调节。

所述的籽斗3安装在机壳1外,籽斗3整体呈斗状,具有端盖,通过端盖方便将种子装入。本实施新型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首先,籽斗3内装满种子,籽斗3安装于机壳1内并支撑在固定块61的上端,种子经过料口30进入滑动块7的穿孔71上,每次穿孔71上仅容一颗种子 进入,此时,插头4在初始状态下,对送料管2的出料口20进行闭合,将送料管2插入土壤中,扳动扳动开关51,通过拉线驱动插头4打开,滑动块7上移,穿孔71和出口60对应贯通,种子落入送料管2,并通过送料管2输出,松开扳动开关51后,滑动块7复位,同时插头4在弹簧41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复位时还进行一掩土动作,直接对土壤中的种子进行掩埋。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