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哺乳动物野外投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3166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投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小哺乳动物野外投饵装置,属于实验仪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鼠类防控的过程中,药物防治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但现有的药物投放技术多是人工投放。人工投放过程,一是繁琐,污染浪费大,还对投放工作者产生毒害作用,此外效率也很低。在草原鼠害防治中,大面积的药物采用飞机喷撒,但飞机喷洒会导致人畜二次中毒的问题,且对地下鼠类和洞道隐蔽的鼠类基本无效;二是人工的方法,无法称量,这会极大的影响防治效果。目前,缺乏一种野外投饵方便,准确的饵料投放装置。

因此,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哺乳动物野外投饵装置,不仅操作简单,对人毒性不大,还可进行准确的量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小哺乳动物野外投饵装置,包括按压盘、弹簧、活塞腔、手柄、滑道、料仓及中心杆;所述按压盘固定在中心杆的顶部,手柄安装在活塞腔的外壁上;所述活塞腔为圆柱形结构,活塞腔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料仓包括固定板、活动颚板及弹簧扣,固定板对称的安装在活塞腔的底部两侧,且两个固定板想两侧倾斜,活动颚板的一端通过弹簧扣与固定板铰接,活动颚板的另一端互相接触形成倒锥形的尖头,且活动颚板可沿着铰接点自由开合;所述中心杆插装在活塞腔中心处的通孔中,且中心杆的一端延伸到料仓内部;所述弹簧套装在中心杆的顶部,且弹簧的顶部与按压盘接触,弹簧的底部与活塞腔接触;所述滑道安装在中心杆的底部,且滑道的底部与活动颚板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塞腔中心处的通孔内径略大于中心杆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的外径大于活塞腔中心处的通孔内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柄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道倾斜的防滑纹。

有益效果: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哺乳动物野外投饵装置结构新颖,设计科学合理;在实际投放饵料过程中,对人毒性不大,操作更为简单、安全,实验结果更为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哺乳动物野外投饵装置的总体结构图;

其中:1-按压盘、2-弹簧、3-活塞腔、4-手柄、5-滑道、6-料仓、7-中心杆、8-固定板、9-活动颚板、10-弹簧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小哺乳动物野外投饵装置,包括按压盘1、弹簧2、活塞腔3、手柄4、滑道5、料仓6及中心杆7;所述按压盘1固定在中心杆7的顶部,手柄4安装在活塞腔3的外壁上;所述活塞腔3为圆柱形结构,活塞腔3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料仓6包括固定板8、活动颚板9及弹簧扣10,固定板8对称的安装在活塞腔3的底部两侧,且两个固定板8想两侧倾斜,活动颚板9的一端通过弹簧扣10与固定板8铰接,活动颚板9的另一端互相接触形成倒锥形的尖头,且活动颚板9可沿着铰接点自由开合;所述中心杆7插装在活塞腔3中心处的通孔中,且中心杆7的一端延伸到料仓6内部;所述弹簧2套装在中心杆7的顶部,且弹簧2的顶部与按压盘1接触,弹簧2的底部与活塞腔3接触;所述滑道5安装在中心杆7的底部,且滑道5的底部与活动颚板9接触。

其中,所述活塞腔3中心处的通孔内径略大于中心杆7的直径。

其中,所述弹簧2的外径大于活塞腔3中心处的通孔内径。

其中,所述手柄4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道倾斜的防滑纹。

使用时,首先需要装药,将该装置倒立于地面,料仓6朝上,抓住手柄4向下施力,当滑道5推开料仓6时,将药品放置于料仓6中;投饵时,料仓6朝下,利用料仓6的尖头来轻探草地,确定找到小哺乳动物洞穴时,先抓住手柄4向草地施力,当料仓6尖头突破草皮到达洞穴时,开始按压按压盘1,此时料仓6打开,药物掉落;松开按压盘1,料仓6关闭,投放结束。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