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鳅孵化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5852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泥鳅孵化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泥鳅孵化水循环系统,属于泥鳅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泥鳅,属鳅科。形体小,细长,只有三、四寸。且它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在中国分布各地。南方分布较多,北方不常见。全年都可采收,夏季最多,泥鳅捕捉后,可鲜用或烘干用。可食用、入药。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生活在湖池,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它和其它的鱼不相同,无论外表,体形,生活习性都不同,是一种特殊的鳅类。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引起缺氧时,水体中的泥鳅会上升至水面吸气。泥鳅的视觉极差,但触觉、味觉极灵敏,多在晚上出来捕食。目前,泥鳅的养殖环境多为淤泥,易发生多种疾病,环境不易控制,且经常更换养殖水,造成水资源浪费,投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泥鳅孵化水循环系统,该水循环系统处理效果好,减少换水频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泥鳅孵化水循环系统,其包括中间池、蛋白质分离池、曝气增氧池、膜池、储水池,养殖池通过进水管连接到所述中间池,所述中间池通过水管连接到所述蛋白质分离池,所述蛋白质分离池通过水管连接到所述曝气增氧池,所述曝气增氧池通过水管连接到所述膜池,所述膜池通过水管连接到所述储水池,所述储水池通过循环管连回到所述养殖池,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养殖池内,并通过水管与所述中间池连通,所述进水管的端部为球形进水头,所述球形进水头上设有多个过气孔,所述膜池和所述储水池之间的水管上设有出水泵,所述储水池内设有消毒装置,所述储水池与设置在其外部的恒温控制装置相连接。

所述中间池的底部设有提升泵,所述提升泵连接到所述中间池和所述蛋白质分离池之间的水管。

所述曝气增氧池内设有曝气装置。

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所述曝气增氧池的下端。

所述膜池内设有帘式膜。

所述帘式膜设置在所述膜池的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泥鳅孵化水循环系统采用“蛋白质分离+曝气增氧+膜过滤+消毒恒温”工艺,有效保证循环水水质,使得水可循环使用的同时,又能适用泥鳅生活的要求;

2、本实用新型一种泥鳅孵化水循环系统设有中间池,提升泵置于中间池内提升循环水,若提升泵直接放置于养殖池内,将抽出大量污泥,同时也会杀死泥鳅;

3、本实用新型一种泥鳅孵化水循环系统采用帘式膜进行过滤,过滤效果好,出水稳定,有效去除水中杂质;

4、本实用新型一种泥鳅孵化水循环系统的进水管前端设有球型进水头,球型进水头上设有过水孔,避免大块污泥或大块固体颗粒进入到循环系统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泥鳅孵化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泥鳅孵化水循环系统的进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中间池,2为蛋白质分离池,3为曝气增氧池,4为膜池,5为储水池,6为养殖池,7为进水管,8为水管,9为球形进水头,10为过气孔,11为出水泵,12为消毒装置,13为恒温控制装置,14为提升泵,15为曝气装置,16为帘式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2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发明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一种泥鳅孵化水循环系统,其包括中间池1、蛋白质分离池2、曝气增氧池3、膜池4、储水池5,养殖池6通过进水管7连接到中间池1,中间池1通过水管8连接到蛋白质分离池2,蛋白质分离池2通过水管8连接到曝气增氧池3,曝气增氧池3通过水管8连接到膜池4,膜池4通过水管8连接到储水池5,储水池5通过循环管(图中未标出)连回到养殖池6,进水管7设置在养殖池6内,并通过水管8与中间池1连通,进水管7的端部为球形进水头9,球形进水头9上设有多个过气孔10,膜池4和储水池5之间的水管8上设有出水泵11,储水池5内设有消毒装置12,储水池5与设置在其外部的恒温控制装置13相连接,中间池1的底部设有提升泵14,提升泵14连接到中间池1和蛋白质分离池2之间的水管8,曝气增氧池3内设有曝气装置15,曝气装置15设置在曝气增氧池3的下端,膜池4内设有帘式膜16,帘式膜16设置在膜池4的中间位置。

运行时,养殖池6里的水通过进水管7流到中间池1内,中间池1内的水通过提升泵14抽到蛋白质分离池2内,蛋白质分离池2内的水流到曝气增氧池3,曝气增氧池3内的曝气装置15进行曝气,增加水中溶解氧,曝气增氧池3内的水进入膜池4,通过膜池4的帘式膜16进行过滤,过滤后进入储水池5通过消毒装置12进行消毒,同时恒温控制装置13控制储水池5内水的温度,消毒后的水通过循环管连回到养殖池6。

尽管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