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净化功能的海水循环养殖池。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近海由于人类生活的污水排放,海水中由于存在大量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及化学污染,不能直接进行水产养殖;在当前近海海洋污染严重而需要进行水产养殖的环境下,需要达标水质来完成养殖作业。当前的净化设备存在着净化不彻底、耗能高并且净化成本高的技术缺陷,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同时,随着近海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和海水养殖技术的不断完善,海水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露天养殖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逐渐向室内工厂化养殖发展,室内养殖因不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因而朝着规模化、多样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但现有的海水养殖池结构太简单、海水不能循环利用,内地海水运输麻烦,增加了成本,也降低了效率和产量,增加了海洋生物的得病率,导致产量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带净化功能的海水循环养殖池,方便生活中的使用,增加使用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带净化功能的海水循环养殖池,包括养殖池、净化过滤装置、高功率抽水泵与进水管,所述养殖池底部固定设有若干排水管,所述过滤装置包括集尘箱、强力除垢器、活性炭过滤器、锗能矿化器与强力消毒杀菌器,所述集尘箱通过排水管与养殖池固定连接,且集尘箱内部设有过滤网,所述集尘箱与强力杀菌器之间通过水管依次连接有强力除垢器、活性炭过滤器与锗能矿化器,所述高功率抽水泵与强力杀菌器之间通过水管连接设有氧气泵与储水箱,所述进水管一端与高功率抽水泵一侧固定连接,且进水管另一端通过固定杆与养殖池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集尘箱与强力除垢器之间设有流量表,且所述流量表固定连接在集尘箱与强力除垢器之间的水管上。
优选的,所述若干排水管与养殖池处设有若干网状端盖。
优选的,所述强力除垢器、活性炭过滤器、锗能矿化器与强力消毒杀菌器表面涂有防水涂层。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一端设有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带净化功能的海水循环养殖池,可以实现内路海水养殖,解决了内地人吃新鲜海鲜的烦恼,该养殖池的海水可以循环利用,大大的解决了运输海水的烦恼,并且大大的节约了成本,降低了海生生物的得病率,并且锗能矿化器可以析出生物所需要的养分,氧气泵可增加氧气,使海水里的矿物质及氧气不会减少,使用方便,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净化功能的海水循环养殖池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养殖池;2、排水管;3、集尘箱;4、过滤网;5、流量表;6、强力除垢器;7、活性炭过滤器;8、锗能矿化器;9、强力消毒杀菌器;10、氧气泵;11、储水箱;12、高功率抽水泵;13、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带净化功能的海水循环养殖池,包括养殖池1、净化过滤装置、高功率抽水泵12与进水管13,所述养殖池1底部固定设有若干排水管2,所述过滤装置包括集尘箱3、强力除垢器6、活性炭过滤器7、锗能矿化器8与强力消毒杀菌器9,所述集尘箱3通过排水管2与养殖池1固定连接,且集尘箱3内部设有过滤网4,所述集尘箱3与强力杀菌器9之间通过水管依次连接有强力除垢器6、活性炭过滤器7与锗能矿化器8,所述高功率抽水泵12与强力杀菌器9之间通过水管连接设有氧气泵10与储水箱11,所述进水管13一端与高功率抽水泵12一侧固定连接,且进水管13另一端通过固定杆与养殖池1固定连接。
所述集尘箱3与强力除垢器6之间设有流量表5,且所述流量表5固定连接在集尘箱1与强力除垢器6之间的水管上,可以监测排水速度进行时间估计,所述若干排水管2与养殖池1处设有若干网状端盖,可以防止生物游进水管,所述强力除垢器6、活性炭过滤器7、锗能矿化器8与强力消毒杀菌器9表面涂有防水涂层,可以防止装置不被损坏,所述进水管13一端设有控制阀。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净化功能的海水循坏养殖池的有益效果为:该带净化功能的海水循环养殖池,可以实现内路海水养殖,解决了内地人吃新鲜海鲜的烦恼,该养殖池的海水可以循环利用,大大的解决了运输海水的烦恼,并且大大的节约了成本,降低了海生生物的得病率,并且锗能矿化器8可以析出生物所需要的养分,氧气泵10可增加氧气,使海水里的矿物质及氧气不会减少,使用方便,安全环保,集尘箱3与过滤网4会过滤大颗粒、强力除垢器6、活性炭过滤器7进一步过滤,强力消毒杀菌器9进行杀菌处理,安全高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