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运输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智能的活鱼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活鱼运输装置是指保活鱼类的专用运输设备,在鱼类运输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目前的运输装置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申请号为200610067585.4的中国专利,具体内容为:公开了一种运输活鱼的容器,特别是用于车或船运输活鱼。容器是由罐体、头封盖、尾封盖和气石组成的存鱼罐,并有排列规则的排气孔,一鱼一罐,采用微充气增氧的方法,维持运输水体的溶解氧。上述专利存在智能化程度低的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智能的活鱼运输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智能的活鱼运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新型智能的活鱼运输装置,包括箱体、上盖、卸鱼斗、轮胎,所述箱体上方设置有所述上盖,所述箱体下方设置有所述卸鱼斗,所述箱体下方设置有所述轮胎,所述箱体内部下方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箱体下方前端设置有支撑腿,所述箱体内部下方设置有氧感应器,所述箱体前端设置有风机,所述箱体前端设置有氧气罐,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控制盒,所述箱体内部上方设置有摄像头,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氧气管,所述箱体内壁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
上述结构中,通过所述摄像头采集信息,驾驶员利用驾驶室内的显示屏可以清楚地观看箱内鱼的情况,通过所述温度感应器感受温度信号,并把温度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对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发出指令,让其制冷或加热,通过所述氧感应器感受箱内氧的浓度,并传递给所述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对所述风机、所述氧气罐发出指令,另其对水加氧。
为了进一步提高活鱼运输装置的使用效果,所述上盖通过合页连接在所述箱体上方,所述卸鱼斗通过合页连接在所述箱体下方,所述轮胎通过U型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下方。
为了进一步提高活鱼运输装置的使用效果,所述温度感应器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所述箱体内部下方,所述支撑腿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所述箱体下方前端,所述氧感应器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所述箱体内部下方。
为了进一步提高活鱼运输装置的使用效果,所述风机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所述箱体前端,所述氧气罐过螺栓紧固连接在所述箱体前端,所述控制盒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所述箱体内部。
为了进一步提高活鱼运输装置的使用效果,所述摄像头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所述箱体内部上方,所述氧气管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所述箱体内壁。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运输装置不仅设计合理,而且通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能够加热、制冷,通过所述氧气罐供氧,智能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智能的活鱼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轮胎;2、卸鱼斗;3、温度感应器;4、支撑腿;5、氧感应器;6、风机;7、氧气罐;8、控制盒;9、上盖;10、摄像头;11、氧气管;12、箱体;13、半导体制冷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智能的活鱼运输装置,包括箱体12、上盖9、卸鱼斗2、轮胎1,箱体12上方设置有上盖9,上盖9用于装鱼的入口,箱体12下方设置有卸鱼斗2,卸鱼斗2用于方便卸鱼,箱体12下方设置有轮胎1,轮胎1用于支撑箱体12,箱体12内部下方设置有温度感应器3,温度感应器3用于感受温度并转化为可用的信号,箱体12下方前端设置有支撑腿4,支撑腿4用于支撑箱体12,箱体12内部下方设置有氧感应器5,氧感应器5用于感受氧信号并转化为可用的信号,箱体12前端设置有风机6,风机6用于提供充足的动力,箱体12前端设置有氧气罐7,氧气罐7用于储存氧气,箱体12内部设置有控制盒8,控制盒8用于控制装置,箱体12内部上方设置有摄像头10,摄像头10用于采集信息,箱体12内部设置有氧气管11,氧气管11用于传送氧气,箱体12内壁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13,半导体制冷片13用于加热或制冷的元件。
上述结构中,通过摄像头10采集信息,驾驶员利用驾驶室内的显示屏可以清楚地观看箱内鱼的情况,通过温度感应器3感受温度信号,并把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盒8,控制盒8对半导体制冷片13发出指令,让其制冷或加热,通过氧感应器5感受箱内氧的浓度,并传递给控制盒8,控制盒8对风机6、氧气罐7发出指令,另其对水加氧。
为了进一步提高活鱼运输装置的使用效果,上盖9通过合页连接在箱体12上方,卸鱼斗2通过合页连接在箱体12下方,轮胎1通过U型螺栓固定连接在箱体12下方,温度感应器3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箱体12内部下方,支撑腿4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箱体12下方前端,氧感应器5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箱体12内部下方,风机6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箱体12前端,氧气罐7过螺栓紧固连接在箱体12前端,控制盒8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箱体12内部,摄像头10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箱体12内部上方,氧气管11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箱体12内部,半导体制冷片13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箱体12内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