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羔自主吃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3964阅读:3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羊羔自主吃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饲养设备,具体是一种羊羔自主吃奶装置。



背景技术:

多数情况下,多产母羊一胎可以生出至少三只羊羔,然而母羊奶水有限,经常会有部分羊羔吃不到奶,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羊羔的生长发育,给养殖场造成巨额经济损失。为了解决母羊奶水不够的问题,养殖场会对羊羔进行人工喂奶,从而保证羊羔的存活率以及生长速度。传统的人工喂奶是通过饲养员手持奶瓶逐个喂食,这种方法效率不高,需要投入太多的人工成本,而且长时间用奶瓶喂奶会使羊羔产生依赖性,丧失自主进食的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羊羔自主吃奶装置,避免出现羊羔吃不到奶的状况,并且锻炼了羊羔自主进食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羊羔自主吃奶装置,它包括储奶筒、竖直位于储奶筒下侧的奶嘴,储奶筒为竖直布置的空心圆筒体,其上侧敞口、下侧封口,储奶筒的上侧设有相适配的筒盖,筒盖上开有透气孔,奶嘴由上下共轴线相通且均呈空心圆筒状的上嘴体和下嘴体构成,上嘴体的上侧敞口、下侧封口,下嘴体的上侧、下侧均敞口,上嘴体的内径大于下嘴体的内径,上嘴体与储奶筒的下侧垂直连接且与储奶筒的筒腔相通,下嘴体内竖直地插装圆形的顶杆,顶杆与下嘴体间隙配合,顶杆的长度足以使得其下端自下嘴体内穿出,顶杆的上端接有与顶杆共轴线且呈圆形的封板,封板水平地位于上嘴体内且担放在上嘴体的下侧,封板与上嘴体间隙配合。

为简单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羊羔自主吃奶装置简称为本装置。

羊羔喝奶时,羊羔的嘴与本装置奶嘴下端接触,羊羔顶起或侧碰顶杆使奶嘴出奶,供羊羔饮用。顶起顶杆时,顶杆上移,封板与上嘴体的下侧分离,储奶筒中的奶依次通过上嘴体和下嘴体并从奶嘴下端流出。侧碰顶杆时,封板一端翘起,封板与上嘴体的下侧只有一侧接触,另一侧分离,此时奶嘴出奶。羊羔饮用完毕后停止触碰顶杆,顶杆受自身重力作用复位,封板与上嘴体的下侧接触形成面密封,奶嘴停止出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奶嘴内部通过顶杆和封板控制奶嘴的开合,这种结构省去了人工喂养的麻烦,而且因为顶杆和封板可以自动复位,不会产生浪费。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适合在刚业内推广使用。

为了使本装置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本装置的优选方案如下:

作为优选的,所述储奶筒由依次贴靠粘接的外筒、中间筒、内筒构成,外筒的厚度为5-8mm,中间筒的厚度为8-12mm,内筒的厚度为3-5mm,外筒的材料为不锈钢,中间筒的材料为隔热绵,内筒的材料为食品级的不锈钢;外筒的上部还设有挂钩。

储奶筒由依次叠靠粘结的三层筒构成,外筒采用5-8mm不锈钢外壳可以增加储奶筒强度,不易损坏,中间筒采用8-12mm隔热棉可以起到保温的效果,让羊羔吃到最佳温度的奶,内筒采用3-5mm的不锈钢内胆耐高温、耐腐蚀、不会产生青苔,使用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和气味,保证了羊羔的生长健康。在储奶筒外筒壁上安装挂钩可以将储奶筒挂置在墙上,省去了专用的支架,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使用挂钩固定本装置相比其他方式更加方便拆卸和清洗,减少了后期的使用成本。

作为优选的,所述上嘴体内的上部接有水平布置且超出上嘴体轴线的压板,压板、封板之间接有竖直布置的弹簧,弹簧的上端与压板紧密接触,弹簧的下端与封板紧密接触,上嘴体内的下侧铺有环形的橡胶圈,橡胶圈内的开口最大径向尺寸等于下嘴体的内径,封板担放在橡胶圈上,封板与上嘴体之间的间隙为2-4mm。

封板上端设置弹簧,当羊羔顶起顶杆或侧碰顶杆时,弹簧压缩,奶嘴出奶,羊羔停止喝奶后,封板受自身重力和弹簧弹力双重作用迅速复位,进一步提高了奶嘴的密封性。通过在上嘴体的下侧铺设环形橡胶圈,增加了奶嘴的密封性,防止在非使用状态时出现滴奶的现象。

作为优选的,所述顶杆的下端面为圆弧面,顶杆与下嘴体之间的间隙为1-2mm,下嘴体外还设有乳头套,乳头套的下侧高于顶杆的下端面,乳头套的材料为食品级硅胶。

顶杆从下嘴体底部穿出,直接与羊羔嘴接触,其下端面采用圆弧面可以防止羊羔被划伤,保护羊羔的安全。在下嘴体外设置硅胶乳头套,可以模仿母羊的乳头,最大程度的降低羊羔使用本装置的学习成本,使用食品级硅胶作为原材料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羊羔自主吃奶装置,它包括储奶筒1、竖直位于储奶筒1下侧的奶嘴2,储奶筒1为竖直布置的空心圆筒体,其上侧敞口、下侧封口,储奶筒1的上侧设有相适配的筒盖3,筒盖3上开有透气孔3a,奶嘴2由上下共轴线相通且均呈空心圆筒状的上嘴体2a和下嘴体2b构成,上嘴体2a的上侧敞口、下侧封口,下嘴体2b的上侧、下侧均敞口,上嘴体2a的内径大于下嘴体2b的内径,上嘴体2a与储奶筒1的下侧垂直连接且与储奶筒1的筒腔1d相通,下嘴体2b内竖直地插装圆形的顶杆2d,顶杆2d与下嘴体2b间隙配合,顶杆2d的长度足以使得其下端自下嘴体2b内穿出,顶杆2d的上端接有与顶杆2d共轴线且呈圆形的封板2c,封板2c水平地位于上嘴体2a内且担放在上嘴体2a的下侧,封板2c与上嘴体2a间隙配合。

羊羔喝奶时,羊羔的嘴与本装置奶嘴2下端接触,羊羔顶起或侧碰顶杆2d使奶嘴2出奶,供羊羔饮用。顶起顶杆2d时,顶杆2d上移,封板2c与上嘴体2a的下侧分离,储奶筒1中的奶依次通过上嘴体2a和下嘴体2b并从奶嘴2下端流出。侧碰顶杆2d时,封板2c一端翘起,封板2c与上嘴体2a的下侧只有一侧接触,另一侧分离,此时奶嘴2出奶。羊羔饮用完毕后停止触碰顶杆2d,顶杆2d受自身重力作用复位,封板2c与上嘴体2a的下侧接触形成面密封,奶嘴2停止出奶。

奶嘴2内部通过顶杆2d和封板2c控制奶嘴2的开合,这种结构省去了人工喂养的麻烦,而且因为顶杆2d和封板2c可以自动复位,不会产生浪费。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适合在刚业内推广使用。

所述储奶筒1由依次贴靠粘接的外筒1a、中间筒1b、内筒1c构成,外筒1a的厚度为5-8mm,中间筒1b的厚度为8-12mm,内筒1c的厚度为3-5mm,外筒1a的材料为不锈钢,中间筒1b的材料为隔热绵,内筒1c的材料为食品级的不锈钢;外筒1a的上部还设有挂钩4。

储奶筒1由依次叠靠粘结的三层筒构成,外筒1a采用5-8mm不锈钢外壳可以增加储奶筒1强度,不易损坏,中间筒1b采用8-12mm隔热棉可以起到保温的效果,让羊羔吃到最佳温度的奶,内筒1c采用3-5mm的不锈钢内胆耐高温、耐腐蚀、不会产生青苔,使用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和气味,保证了羊羔的生长健康。在储奶筒1外筒1a壁上安装挂钩4可以将储奶筒1挂置在墙上,省去了专用的支架,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使用挂钩4固定本装置相比其他方式更加方便拆卸和清洗,减少了后期的使用成本。

所述上嘴体2a内的上部接有水平布置且超出上嘴体2a轴线的压板5a,压板5a、封板2c之间接有竖直布置的弹簧5,弹簧5的上端与压板5a紧密接触,弹簧5的下端与封板2c紧密接触,上嘴体2a内的下侧铺有环形的橡胶圈,橡胶圈内的开口最大径向尺寸等于下嘴体2b的内径,封板2c担放在橡胶圈上,封板2c与上嘴体2a之间的间隙为2-4mm。

封板2c上端设置弹簧5,当羊羔顶起顶杆2d或侧碰顶杆2d时,弹簧5压缩,奶嘴2出奶,羊羔停止喝奶后,封板2c受自身重力和弹簧5弹力双重作用迅速复位,进一步提高了奶嘴2的密封性。通过在上嘴体2a的下侧铺设环形橡胶圈,增加了奶嘴2的密封性,防止在非使用状态时出现滴奶的现象。

所述顶杆2d的下端面为圆弧面,顶杆2d与下嘴体2b之间的间隙为1-2mm,下嘴体2b外还设有乳头套6,乳头套6的下侧高于顶杆2d的下端面,乳头套6的材料为食品级硅胶。

顶杆2d从下嘴体2b底部穿出,直接与羊羔嘴接触,其下端面采用圆弧面可以防止羊羔被划伤,保护羊羔的安全。在下嘴体2b外设置硅胶乳头套6,可以模仿母羊的乳头,最大程度的降低羊羔使用本装置的学习成本,使用食品级硅胶作为原材料更加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